CN214776167U - 一种汽车底盘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底盘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76167U
CN214776167U CN202120422903.4U CN202120422903U CN214776167U CN 214776167 U CN214776167 U CN 214776167U CN 202120422903 U CN202120422903 U CN 202120422903U CN 214776167 U CN214776167 U CN 2147761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sis
component
protection
protective
detachab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2290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俊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iangang Precision Cas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iangang Precision Cas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iangang Precision Cas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iangang Precision Cas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2290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761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76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761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底盘防护装置,涉及汽车底盘领域,其机构包括其结构包括防护组件,布置为连接所述底盘底端,防护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第一护板、第二护板、滑块和缓冲部,其中,固定部、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和滑块分别依次通过转轴活动连接,缓冲部内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弹性组件,滑块和弹性组件依次镶嵌于滑槽内,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底盘底端连接有防护组件,更好的保护了汽车底部,固定部和缓冲部与底盘均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防护组件还包括第三防护板,增加了保护面积,缓冲部靠近底盘一端设有安装孔和盖,安装孔和盖为可拆卸连接,且滑槽底端与缓冲部靠近盖一端连通,减少维修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底盘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底盘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汽车底盘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中会遇到不同情况的路况,在遇到恶劣路况时,底盘容易受到磕碰或刮伤,导致零部件的掉落、排气管断裂等,从而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且对车主带来经济损失,虽然现有市场上存在各式保护汽车底盘的防护装置,但多存在结构复杂,或是只保护局部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底盘防护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为了更好的保护汽车底部,在底盘底端连接有防护组件,为了便于安装,固定部和缓冲部与底盘均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为了减少维修成本,缓冲部靠近底盘一端设有安装孔和盖,安装孔和盖为可拆卸连接,且滑槽底端与缓冲部靠近盖一端连通,为了增加对底盘的保护面积,防护组件还包括第三防护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汽车底盘防护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为了更好的保护汽车底部,在底盘底端连接有防护组件,为了便于安装,固定部和缓冲部与底盘均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为了减少维修成本,缓冲部靠近底盘一端设有安装孔和盖,安装孔和盖为可拆卸连接,且滑槽底端与缓冲部靠近盖一端连通,为了增加对底盘的保护面积,防护组件还包括第三防护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底盘防护装置,其结构包括防护组件,布置为连接所述底盘底端,防护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第一护板、第二护板、滑块和缓冲部,其中,固定部、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和滑块分别依次通过转轴活动连接,缓冲部内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弹性组件,滑块和弹性组件依次镶嵌于滑槽内,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缓冲部还包括盖,所述缓冲部靠近底盘一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滑槽连通,所述螺纹孔与盖为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性组件为压缩弹簧。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与底盘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缓冲部两侧均设有延伸部,所述缓冲部通过延伸部与底盘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第三防护板,所述第三防护板顶端与底盘底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防护板底端与缓冲部顶端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底盘用加强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为了更好的保护汽车底部,在底盘底端连接有防护组件,当汽车前进时,底部被物体剐蹭,第一护板为受力面,由于固定部不可活动,第一护板向底盘收缩,第一护板同时将力传输于第二护板,第二护板将力传输于滑块,滑块延滑槽向一端滑动,滑块将力传输于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吸收所受力,并收缩后回弹,使防护组件复位。
2、为了方便安装,固定部与底盘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可拆卸连接为通过螺纹组件连接,螺纹组件包括螺栓和螺纹孔,固定部与底盘连接处均开设有两个螺纹孔,螺纹孔内壁设有螺纹槽,螺栓外壁设有螺纹,螺纹与螺纹槽对应设置,需要安装时,通过紧固螺纹组件连接即可,需要拆卸时,通过拆卸螺纹组件连接即可。
3、为了方便装卸,缓冲部两侧均设有延伸部,缓冲部通过延伸部与底盘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可拆卸连接为螺纹组件连接,螺纹组件包括螺栓和螺纹孔,延伸部与底盘连接处均开设有两个螺纹孔,螺纹孔内壁设有螺纹槽,螺栓外壁设有螺纹,螺纹与螺纹槽对应设置,需要安装时,通过紧固螺纹组件连接即可,需要拆卸时,通过拆卸螺纹组件连接即可。
4、为了减少了维修成本,缓冲部包括盖,缓冲部靠近底盘一端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与滑槽连通,安装孔内壁截面大于滑槽内壁截面1厘米,安装孔内壁设有螺纹槽,盖靠螺纹孔一端设有延伸部,延伸部外壁设有螺纹,螺纹与螺纹槽对应设置,当弹性组件因长期弹性降低需要更换时,先通过拆卸盖与安装孔连接,后将跟换新的弹性组件,再将盖与安装孔螺固连接即可。
5、为了增加对底盘的保护面积,防护组件还包括第三防护板,第三防护板顶端与底盘底端可拆卸连接,第三防护板底端与缓冲部顶端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可拆卸连接为通过螺纹组件连接,螺纹组件包括螺栓和螺纹孔,底盘、第三防护板和缓冲部连接处均开设有两个螺纹孔,螺纹孔内壁设有螺纹槽,螺栓外壁设有螺纹,螺纹与螺纹槽对应设置,需要安装时,通过紧固螺纹组件连接即可,需要拆卸时,通过拆卸螺纹组件连接即可。
6、为了减少了维修成本,滑槽底端与缓冲部靠近盖一端连通,当需要更换滑块时,先解除第二护板与滑块的转轴连接,后拆卸盖与安装孔连接,将弹性组件和滑块依次取出,并更换新的滑块后,再重新安装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的汽车底盘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的汽车底盘防护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的缓冲部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的缓冲部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四中的缓冲部的左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三中的汽车底盘防护装置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实施例一公开了一种汽车底盘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组件2,布置为连接所述底盘1底端,防护组件2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21、第一护板22、第二护板23、滑块24和缓冲部25;其中,固定部21、第一护板22、第二护板23和滑块24分别依次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如图3所示,缓冲部25内开设有滑槽251,所述滑槽251内设有弹性组件252,滑块24和弹性组件252依次镶嵌于滑槽251内,滑块24与滑槽251滑动连接。
基于上述结构,如图1-3所示,当汽车前进时,底部被物体剐蹭,第一护板22为受力面,由于固定部21不可活动,第一护板22向底盘收缩,第一护板22同时将力传输于第二护板23,第二护板23将力传输于滑块24,滑块24延滑槽向一端滑动,滑块24将力传输于弹性组件252,弹性组件吸收所受力,并收缩后回弹,使防护组件2复位,从而更好的保护汽车底部,其中,如图3所示,弹性组件252为压缩弹簧。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安装,固定部21与底盘1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可拆卸连接为通过螺纹组件连接,螺纹组件包括螺栓和螺纹孔,固定部21与底盘1连接处均开设有两个螺纹孔,螺纹孔内壁设有螺纹槽,螺栓外壁设有螺纹,螺纹与螺纹槽对应设置,需要安装时,通过紧固螺纹组件连接即可,需要拆卸时,通过拆卸螺纹组件连接即可。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为了方便装卸,缓冲部25两侧均设有延伸部255,所述缓冲部25通过延伸部255与底盘1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可拆卸连接为通过螺纹组件连接,螺纹组件包括螺栓和螺纹孔,延伸部255与底盘1连接处均开设有两个螺纹孔,螺纹孔内壁设有螺纹槽,螺栓外壁设有螺纹,螺纹与螺纹槽对应设置,需要安装时,通过紧固螺纹组件连接即可,需要拆卸时,通过拆卸螺纹组件连接即可。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特征在于,缓冲部25包括盖253,缓冲部25靠近底盘1一端设有安装孔2531,安装孔2531与滑槽251连通,安装孔2531内壁截面大于滑槽251内壁截面1厘米,安装孔2531内壁设有螺纹槽,盖253靠安装孔2531一端设有延伸部,延伸部外壁设有螺纹,螺纹与螺纹槽对应设置,当弹性组件252因长期弹性降低需要更换时,先通过拆卸盖253与安装孔2531,后将跟换新的弹性组件252,再将盖253与安装孔2531螺固连接即可,从而减少了维修成本。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区别特征在于,防护组件2还包括第三防护板26,第三防护板26顶端与底盘1底端可拆卸连接,第三防护板26底端与缓冲部25顶端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可拆卸连接为通过螺纹组件连接,螺纹组件包括螺栓和螺纹孔底盘1、第三防护板26和缓冲部25连接处均开设有两个螺纹孔,螺纹孔内壁设有螺纹槽,螺栓外壁设有螺纹,螺纹与螺纹槽对应设置,需要安装时,通过紧固螺纹组件连接即可,需要拆卸时,通过拆卸螺纹组件连接即可,从而增加对底盘1的保护面积。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实施例四与实施二的区别特征在于,滑槽251底端与缓冲部25靠近盖253一端连通,当需要更换滑块24时,先解除第二护板23与滑块24的转轴连接,后拆卸盖253与安装孔2531连接,将弹性组件252和滑块24依次取出,并更换新的滑块24后,再重新安装即可,从而减少了维修成本。
综上所述,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为了更好的保护汽车底部,在底盘1底端连接有防护组件2,为了便于安装,固定部21和缓冲部25与底盘1均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为了减少维修成本,缓冲部25靠近底盘1一端设有安装孔2531和盖253,安装孔2531和盖253为可拆卸连接,且滑槽251底端与缓冲部25靠近盖253一端连通,为了增加对底盘1的保护面积,防护组件2还包括第三防护板26。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6)

1.一种汽车底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护组件(2),布置为连接所述底盘(1)底端,所述防护组件(2)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21)、第一护板(22)、第二护板(23)、滑块(24)和缓冲部(25);
其中,所述固定部(21)、第一护板(22)、第二护板(23)和滑块(24)分别依次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缓冲部(25)内开设有滑槽(251),所述滑槽(251)内设有弹性组件(252),所述滑块(24)和弹性组件(252)依次镶嵌于滑槽(251)内,所述滑块(24)与滑槽(251)滑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25)还包括盖(253),所述缓冲部(25)靠近底盘(1)一端设有螺纹孔(2531),所述螺纹孔(2531)与滑槽(251)连通,所述螺纹孔(2531)与盖(253)为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252)为压缩弹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底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1)与底盘(1)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底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25)两侧均设有延伸部(255),所述缓冲部(25)通过延伸部(255)与底盘(1)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底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2)还包括第三防护板(26),所述第三防护板(26)顶端与底盘(1)底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防护板(26)底端与缓冲部(25)顶端可拆卸连接。
CN202120422903.4U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汽车底盘防护装置 Active CN2147761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22903.4U CN214776167U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汽车底盘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22903.4U CN214776167U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汽车底盘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76167U true CN214776167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54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22903.4U Active CN214776167U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汽车底盘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761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69584A (zh) 用于吸收家具门关闭冲击力的改进的门铰链装置
CN108506415B (zh) 一种用于车载电路板的减震机构
CN214776167U (zh) 一种汽车底盘防护装置
CN108978543B (zh) 一种公路桥梁防撞装置
CN201961931U (zh) 一种具有抗撞减震功能的玻璃电梯轿厢
CN215621838U (zh) 具有纤维增强结构的汽车保险杠
CN214874683U (zh) 一种畜禽运输车侧防护装置
CN213601121U (zh)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扩展坞
CN214875163U (zh) 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后挡泥板汽车后视车身灯
CN212353647U (zh) 一种汽车减震支架
CN208649925U (zh) 一种具备减振功能的路面减速带
CN208702916U (zh) 一种具有双层刮刷防尘盖的滑块
CN218442069U (zh) 一种车灯用固定支架
CN215513455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盲区变道辅助设备
CN216331291U (zh) 一种汽车底盘减震器支架
CN219505973U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
CN213596797U (zh) 一种公路工程用伸缩缝支撑结构
CN220595724U (zh) 一种汽车前保上本体运输用放置架
CN219706914U (zh) 一种弹性缓冲保险杠
CN212980125U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
CN217402123U (zh) 一种智能网联预警系统
CN220053697U (zh) 一种汽车底盘防护结构
CN216277298U (zh) 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的道路防护结构
CN212052292U (zh) 一种桥梁减震支座用安装结构
CN218933982U (zh) 一种防撞结构的停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