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74038U - 一种操控装置及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操控装置及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74038U
CN214774038U CN202023072757.1U CN202023072757U CN214774038U CN 214774038 U CN214774038 U CN 214774038U CN 202023072757 U CN202023072757 U CN 202023072757U CN 214774038 U CN214774038 U CN 214774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disposed
magnetic piece
magnetic
manip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7275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自炯
王敬杰
欧阳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ycub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ycub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ycub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ycub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7275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74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74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740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控装置及打印机,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该操控装置包括底座、操控屏、第一磁性件以及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设置于底座,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操控屏;其中,底座和操控屏可在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之间切换,在处于连接状态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相吸引,通过设置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可以使得底座和操控屏在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之间切换,这样,可以提升操控屏的使用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操控装置及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操控装置及打印机。
背景技术
随着3D打印技术的迅速发展,三维打印机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三维打印机是一种利用快速成型技术的机器,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采用成型材料,通过累计成型的方式来构造三维的实体。
目前,用户在使用三维打印机的过程中,由于三维打印机的操控屏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或嵌入底座组件,这样,用户只能在操控屏前固定的位置对操控屏进行操作,当用户需要移动位置去观察或调节机器时,就无法实现同时操作操控屏,可见,现有的三维打印机的操控屏的使用灵活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操控装置及打印机,以解决现有的三维打印机的操控屏的使用灵活性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操控装置,包括底座、操控屏、第一磁性件以及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操控屏;
其中,所述底座和所述操控屏可在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之间切换,在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时,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相吸引。
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安装部件,所述操控屏包括第二安装部件,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件内,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件内,在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时,所述第一安装部件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件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件为所述底座的朝向所述操控屏的一侧向远离所述操控屏的方向凹陷形成的凹槽,所述操控屏包括朝向所述底座的第一外壳和形成于所述第一外壳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向靠近所述底座的方向凸起以形成所述第二安装部件,在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时,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槽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凸起部的边沿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在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卡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限位伸缩接头。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的数量均为N个,所述N 为正整数。
可选地,还包括固定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上设有通孔,所述固定件贯穿所述通孔以将所述第一磁性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件内。
可选地,所述操控屏还包括主板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连接并形成收容腔,所述主板设于所述收容腔内。
可选地,所述操控屏还包括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设于所述收容腔内。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打印机,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操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操控装置包括底座、操控屏、第一磁性件以及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设置于底座,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操控屏,通过设置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可以使得底座和操控屏在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之间切换,这样,可以提升操控屏的使用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操控装置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操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操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
101、底座;102、操控屏;103、第一磁性件;104、第二磁性件;105、第一安装部件;106、第二安装部件;107、第一限位结构;108、第二限位结构;109、固定件;110、通孔;111、第一外壳;112、主板;113、第二外壳; 114、重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请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操控装置,包括底座101、操控屏102、第一磁性件103以及第二磁性件104,第一磁性件103设置于底座101,第二磁性件104设置于操控屏102;
其中,底座101和操控屏102可在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之间切换,在处于连接状态时,第一磁性件103和第二磁性件104相吸引。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磁性件103和第二磁性件104分别为磁性不同的磁铁,将第一磁性件103设置于底座101上,将第二磁性件104设置于操控屏 102上,通过磁铁的磁吸原理,可以实现底座101和操控屏102在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之间切换。例如,若用户需要在底座101和操控屏102处于连接状态时使用操控装置,则用户可将操控屏102固定放置在底座101上,此时,操控屏102的第二磁性件104与底座101的第一磁性件103由于磁吸原理相互吸引,使得底座101和操控屏102处于连接状态;若用户需要将操控屏102与底座 101分离,使用手持操控屏102的方式进行操作,则可以稍用力将操控屏102 从底座101上取下来,这样,用户将操控屏102从底座101上取下来后,可以通过手持操控屏102进行操作,当用户需要移动位置去观察或调节远离操控屏 102的三维打印机组件时,可以手持操控屏102移动位置,同时也可以对操控屏102进行操作,由此,解决了用户移动位置时不能操作操控屏的问题,提升了操控屏102的使用灵活性。
上述的操控装置,通过设置第一磁性件103和第二磁性件104,可以使得底座101和操控屏102在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之间切换,这样,可以提升操控屏102的使用灵活性。
可选地,底座101包括第一安装部件105,操控屏102包括第二安装部件 106,第一磁性件103设置于第一安装部件105内,第二磁性件104设置于第二安装部件106内,在处于连接状态时,第一安装部件105和第二安装部件 106相连接。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安装部件105将第一磁性件103固定在底座 101上,通过第二安装部件106将第二磁性件104固定在操控屏102上,这样,可以使第一磁性件103更稳定地设置在底座101上,使第二磁性件104更稳定地设置在操控屏102上。
可选地,第一安装部件105为底座101的朝向操控屏102的一侧向远离操控屏102的方向凹陷形成的凹槽,操控屏102包括朝向底座101的第一外壳 111和形成于第一外壳111的凸起部,凸起部向靠近底座101的方向凸起以形成第二安装部件106,在处于连接状态时,凸起部与凹槽相连接。
在该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安装部件105设置为凹槽,将第二安装部件106 设置为凸起部,具体地,凸起部朝向靠近底座101的方向凹陷,这样,凹陷的部分相对于第一外壳111凸起形成凸起部,因此,凸起部形成有朝向底座101 的容腔,可将第二磁性件104设置于该容腔内,将第一磁性件103设置于该凹槽内,通过凸起部与凹槽相连接,可以实现第一安装部件105与第二安装部件 106之间的卡接。进一步使得第一磁性件103和第二磁性件104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可选地,凹槽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107,凸起部的边沿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108,在处于连接状态时,第一限位结构107与第二限位结构108 卡接。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一限位结构107与第二限位结构108可以消除由于打印机的晃动而导致操控屏102跌落的情况,可以保证操控屏102的稳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结构107为限位孔,第二限位结构 108为限位伸缩接头。
具体地,限位伸缩接头包括弹性件,在外力作用下,弹性件发生挤压或者回弹,以实现限位伸缩接头的在伸缩状态下的切换。其中,弹性件可以是弹簧,此处仅作示例,不做限定。在第一限位结构107与第二限位结构108卡接的状态下,限位伸缩接头卡接入限位孔中。并可通过限位伸缩接头的伸缩性对第一限位结构107与第二限位结构108卡接的状态进行调整。此处仅作示例,不做限定,可变换地,在其他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第一限位结构107和第二限位结构108设置为其他类型的限位结构,但不论其作何变换,都在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之内。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结构107和第二限位结构108的数量均为N个,N为正整数。例如,N的取值可以为4,当N取值为4时,相邻两个第一限位结构107之间的夹角为90°,且,相邻两个第二限位结构108 之间的夹角为90°。
在该实施方式中,将相邻两个第一限位结构107之间的夹角设置为90°,相邻两个第二限位结构108之间的夹角设置为90°,这样,可以将操控屏102 旋转90°,实现对操控屏102在横屏和竖屏状态之间的切换。可以适应不同操作习惯的用户。此处,仅作示例,不做限定,可变换地,N还可以是其他数量,只需能满足实现对操控屏102在横屏和竖屏状态之间的切换即可。但不论其作何变换,都在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之内。
可选地,上述的操控装置还包括固定件109,第一磁性件103上设有通孔 110,固定件109贯穿通孔110以将第一磁性件103固定于第一安装部件105 内。
具体地,固定件109可以是螺丝,通过螺丝将第一磁性件103固定于第一安装槽内可以进一步保证第一磁性件103在底座101上的稳定性。
可选地,操控屏102还包括主板112和第二外壳113,第一外壳111与第二外壳113连接并形成收容腔,主板112设于收容腔内。
可选地,操控屏102还包括重力传感器114,重力传感器114设于收容腔内。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重力传感器114可以检测操控屏102的放置状态,在操控屏102处于横屏的放置状态时,控制操控屏102进行横屏显示,在操控屏102处于竖屏状态时,控制操控屏102进行竖屏显示,这样,使操控屏102 的显示满足不同操作习惯的用户,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打印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操控装置。由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包含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能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效果,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操控屏、第一磁性件以及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操控屏;
其中,所述底座和所述操控屏可在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之间切换,在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时,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相吸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安装部件,所述操控屏包括第二安装部件,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件内,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件内,在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时,所述第一安装部件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件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件为所述底座的朝向所述操控屏的一侧向远离所述操控屏的方向凹陷形成的凹槽,所述操控屏包括朝向所述底座的第一外壳和形成于所述第一外壳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向靠近所述底座的方向凸起以形成所述第二安装部件,在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时,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槽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凸起部的边沿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在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限位伸缩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的数量均为N个,所述N为正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上设有通孔,所述固定件贯穿所述通孔以将所述第一磁性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件内。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屏还包括主板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连接并形成收容腔,所述主板设于所述收容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屏还包括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设于所述收容腔内。
10.一种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操控装置。
CN202023072757.1U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操控装置及打印机 Active CN214774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72757.1U CN214774038U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操控装置及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72757.1U CN214774038U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操控装置及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74038U true CN214774038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20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72757.1U Active CN214774038U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操控装置及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740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01052B2 (en) Slid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same
CN206162271U (zh) 磁性对准的附件至设备的连接
US20160043501A1 (en) Cable connector device
CN108322571B (zh) 一种移动终端
KR20160142368A (ko) 섀시-결합 모듈식 모바일 전자 디바이스들을 구현하는 시스템들
US9239595B2 (en) Electronic system and connecting mechanism thereof
EP3699724B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flexible hinge
EP412400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KR101300136B1 (ko) 스마트폰용 수중 촬영장치
CN209213411U (zh) 摇杆结构及手持云台
CN214774038U (zh) 一种操控装置及打印机
CN104915129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组件
CN208673273U (zh) 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1861530B1 (ko) 패치형 컨트롤러
CN112532835B (zh) 电子设备
JP5229754B2 (ja) 携帯型情報端末用保持台および卓上電話機
CN205071202U (zh) 可分离的对讲装置及其基座
US8354762B2 (en) Spring plate and voice coil motor using the same
CN110602286A (zh) 电子设备、传感器扩展装置和电子设备组件
KR100664240B1 (ko) 배터리 전원 연결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
CN215954206U (zh) 双边磁吸保护套
CN112788876B (zh) 电子设备
CN104375563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5725971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14026836A (zh) 计算设备连接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