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71037U - 一种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71037U
CN214771037U CN202120591775.6U CN202120591775U CN214771037U CN 214771037 U CN214771037 U CN 214771037U CN 202120591775 U CN202120591775 U CN 202120591775U CN 214771037 U CN214771037 U CN 2147710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imating mirror
collimating
full
material placing
workbe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9177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小生
陈逢军
秦村
李敏
龚维夫
王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Dayop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Dayop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Dayop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Dayop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9177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710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710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710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包括工作台、摆料盘、搬运机构、第一相机以及控制器,所述摆料盘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摆料盘的顶端设置有粘接层,所述搬运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以用于搬运准直镜并使准直镜粘接至所述粘接层上,所述第一相机用于所述搬运机构搬运准直镜的过程中检测准直镜,所述第一相机和所述搬运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不仅检测和摆盘效率更高,而且检测更加精准,摆盘更加规范。

Description

一种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准直镜加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
背景技术
准直镜是指能够将来自孔径栏中每一点的光线变成一束平行的准直光柱的仪器,准直镜常用于激光设备中。准直镜生产出来后需要进行检测,然后将多个检测合格的产品放置于摆料盘上,之后将摆料盘上的准直镜整体进行抛光。现有准直镜的检测和摆盘均是人工进行,不仅操作麻烦,费时费力,检测和摆盘效率低,而且容易导致检测不精准,摆盘不规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不仅检测和摆盘效率更高,而且检测更加精准,摆盘更加规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包括:
工作台;
摆料盘,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摆料盘的顶端设置有粘接层;
搬运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以用于搬运准直镜并使准直镜粘接至所述粘接层上;
第一相机,用于所述搬运机构搬运准直镜的过程中检测准直镜;
控制器,所述第一相机和所述搬运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需要对准直镜进行检测和摆盘时,可以将待检测的准直镜放置于工作台上特定的位置,之后启动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搬运机构运行,搬运机构对其中一个待检测的准直镜进行搬运,当搬运机构将准直镜搬运至设定位置时,第一相机工作,从而对准直镜进行拍摄检测,并将检测到的信息输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结果控制搬运机构工作,例如,当准直镜检测合格时,控制搬运机构带动合格的准直镜移动至摆料盘的粘接层上进行摆盘,当准直镜检测不合格时,控制搬运机构带动不合格的准直镜原路径返回或者移动至工作台其它的位置。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需要对准直镜进行检测和摆盘时,将待检测的准直镜放置于工作台上并启动控制器即可,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检测和摆盘效率高,而且相比于人工操作,检测更加精准,摆盘更加规范。此外,准直镜通过粘接层粘接在摆料盘上,从而在后续的抛光等加工过程中不容易发生脱落,实用性更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搬运机构设置有用于吸合准直镜的吸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搬运机构还设置有:
第一转动部,绕第一竖直轴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
第二转动部,绕第二竖直轴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上,所述吸嘴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部距离所述第二竖直轴线设定距离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工作台上竖直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转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转动部上竖直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转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转动部上竖直设置有转轴,所述吸嘴能够上下移动调节地设置于所述转轴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转动部上朝下设置有第二相机,所述第二相机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上方,所述第二相机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嘴位于所述第二相机的拍摄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转动部上能够上下调节地设置有补光灯,所述补光灯用于在所述第二相机拍摄时进行补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嘴的底端并排设置有多个吸孔,所述吸孔连接有负压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还包括供热机构,所述粘接层由石蜡制备而成,所述摆料盘能够导热,所述供热机构用于向所述摆料盘供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供热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内的电加热片,所述摆料盘承载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电加热片的上端面贴合所述摆料盘的底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若干个放料盘,所述放料盘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准直镜的放置凹位,所述搬运机构用于将所述放置凹位内的准直镜搬运至所述粘接层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工作台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块,所述放料盘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块相适配的定位凹位,所述放料盘承载于所述工作台上并通过所述定位凹位配合套设所述定位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块的顶端贴合所述定位凹位的顶端,所述定位块的顶端设置有多个负压槽,所述负压槽连接有负压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负压槽的底端设置有通孔,所述工作台内设置有连接所有所述通孔的负压腔,所述负压腔连接所述负压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相机朝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并位于所述吸嘴的下方,所述第一相机的上方设置有能够上下调节的同轴光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同轴光源上下贯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同轴光源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竖直设置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与所述工作台螺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显示屏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用于对所述工作台进行清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工作台的四周设置有防护玻璃,至少一侧的所述防护玻璃滑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并通过自身滑动实现开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于所述防护玻璃打开的过程中发送信号给控制器,以使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搬运机构停止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相机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放料盘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
工作台100、定位块101、负压槽102、通孔103、负压腔104、防护玻璃105;摆料盘200;搬运机构300、吸嘴301、第一转动部302、第二转动部303、转轴304;第一相机400、同轴光源401、安装部402、腰型孔403;控制器500;放料盘600、放置凹位601、定位凹位602;第二相机700、补光灯7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
工作台100;
摆料盘200,设置于工作台100上,摆料盘200的顶端设置有粘接层;
搬运机构300,设置于工作台100上,以用于搬运准直镜并使准直镜粘接至粘接层上;
第一相机400,用于搬运机构300搬运准直镜的过程中检测准直镜;
控制器500,第一相机400和搬运机构300均与控制器500连接。
本实施例中,需要对准直镜进行检测和摆盘时,可以将待检测的准直镜放置于工作台100上特定的位置,之后启动控制器500,控制器500控制搬运机构300运行,搬运机构300对其中一个待检测的准直镜进行搬运,当搬运机构300将准直镜搬运至设定位置时,第一相机400工作,从而对准直镜进行拍摄检测,并将检测到的信息输送至控制器500,控制器500根据检测到的结果控制搬运机构300工作,例如,当准直镜检测合格时,控制搬运机构300带动合格的准直镜移动至摆料盘200的粘接层上进行摆盘,当准直镜检测不合格时,控制搬运机构300带动不合格的准直镜原路径返回或者移动至工作台100其它的位置。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需要对准直镜进行检测和摆盘时,将待检测的准直镜放置于工作台100上并启动控制器500即可,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检测和摆盘效率高,而且相比于人工操作,检测更加精准,摆盘更加规范。此外,准直镜通过粘接层粘接在摆料盘200上,从而在后续的抛光等加工过程中不容易发生脱落,实用性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待检测的准直镜可以放置于工作台100的上端,搬运机构300可以位于工作台100的上方,进而搬运准直镜时更加方便。搬运机构300搬运准直镜,是指搬运机构300夹持、吸合或者抓取准直镜后再移动准直镜。第一相机400可以是CCD相机或者其它类型的相机,只需要能够进行拍摄检测即可。控制器500可以是PLC控制器或者工业计算机或者其它常见的控制器500。此外,第一相机400和搬运机构300均可以与控制器500电性连接或者通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搬运机构300设置有用于吸合准直镜的吸嘴301。当需要搬运准直镜时,控制器500控制搬运机构300运行,搬运机构300带动吸嘴301移动,当吸嘴301移动至准直镜附近时,吸嘴301工作而吸合准直镜,之后搬运机构300即可通过吸嘴301带动准直镜,从而实现准直镜的搬运,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而且通过吸嘴301吸合并带动准直镜,不容易损坏准直镜,实用性更好。需要说明的是,吸嘴301也可以换成其它的结构,例如,可以是在搬运机构300上设置夹爪,搬运机构300控制夹爪移动,当夹爪移动至准直镜附近时,夹爪夹持准直镜,之后即可移动准直镜。可以理解的是,当通过吸嘴301吸合准直镜时,第一相机400除了检测准直镜是否合格外,还可以对吸嘴301上的准直镜进行标定,检测吸嘴301在移动的过程中准直镜相对于吸嘴301是否产生过移动,从而使得准直镜能够精准地摆放到摆料盘200上对应的位置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搬运机构300还设置有第一转动部302和第二转动部303,第一转动部302绕第一竖直轴线转动地设置于工作台100上,第二转动部303绕第二竖直轴线转动地设置于第一转动部302上,吸嘴301设置于第二转动部303距离第二竖直轴线设定距离的位置。第一转动部302能够绕第一竖直轴线转动,第二转动部303能够绕第二竖直轴线转动,而吸嘴301设置于第二转动部303距离第二竖直轴线设定距离的位置,进而吸嘴301可以沿多个路径移动,从而使得吸嘴301能够带动准直镜沿多个路径移动,不仅使得准直镜的搬运更加方便,而且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准直镜的移动路径,实用性好,此外,还能够调整吸嘴301相对于第一竖直轴线的位置和方位,从而使得吸嘴301能够吸合不同位置的准直镜,实用性更好。需要说明的是,搬运机构300也可以是其它的结构,例如,可以在工作台100的上方设置导轨,导轨上设置滑块,吸嘴301设置于滑块上,导轨的一端设置马达,马达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丝杆,丝杆与滑块螺纹连接,启动马达,马达即可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即可控制滑块沿导轨滑动,滑块从而带动吸嘴301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工作台100上竖直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转动部302设置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转动部302上竖直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转动部303设置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启动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即可直接控制第一转动部302转动,启动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即可直接控制第二转动部303转动,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可以均是伺服电机,进而能够调节第一转动部302和第二转动部303的转动速度,实用性好。此外,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也可以是通过齿轮传动副或者皮带传动副间接带动第一转动部302和第二转动部303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电机均与控制器500电性连接。控制器500控制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运行,从而能够间接控制吸嘴301的移动,操作更加方便,自动化程度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转动部303上竖直并能够转动地设置有转轴304,吸嘴301设置于转轴304上。吸嘴301可以设置于转轴304的底端,转动转轴304,转轴304即可带动吸嘴301转动,进而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微调吸嘴301相对于第二转动部303的方位,进而使吸嘴301能够更加精准地吸合对应的准直镜,且吸合更加牢固。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是在第二转动部303内设置有伺服电机,转轴304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进而启动伺服电机即可带动转轴304转动,转轴304从而带动吸嘴301转动。当然,也可以是人工转动转轴304,当转轴304转动设定角度后通过螺栓等锁死机构锁死转轴304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吸嘴301能够上下移动调节地设置于转轴304上。进而能够调节吸嘴301与工作台100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从而当工作台100上端面上放置不同厚度的准直镜时,均能够将吸嘴301调节至距离准直镜上端面设定距离的位置,从而方便吸嘴301能够吸合不同厚度的准直镜。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是在转轴304的底端竖直设置有气缸,吸嘴301设置于气缸的底端,启动气缸,气缸即可控制吸嘴301上下移动调节。此外,也可以在转轴304的底端竖直设置安装板,安装板上竖直设置多组安装孔,吸嘴301设置于一个安装块上,将安装块与不同的安装孔螺栓连接,同样能够使吸嘴301上下移动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吸嘴301的底端可以与准直镜相适配,吸嘴301的底端并排(可以是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吸孔,吸孔连接有负压机构。启动负压机构,负压机构即可为吸孔提供负压,吸孔从而能够吸合准直镜。准直镜一般为长条形结构,吸嘴301的底端与准直镜相适配,也就是吸嘴301的底端可以呈长方形,且尺寸与准直镜相适配,进而能够更加精准地吸合准直镜。通过设置多个吸孔,从而吸合准直镜时更加牢固。需要说明的是,负压机构可以是真空泵或者真空发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还包括供热机构,粘接层由石蜡制备而成,摆料盘200能够导热,供热机构用于向摆料盘200供热。需要摆盘时,启动供热机构,供热机构向摆料盘200供热,摆料盘200将热量传递至粘接层,粘接层受热熔化,之后搬运机构300将合格的准直镜搬运至粘接层上,当摆料盘200上摆满准直镜后,停止供热机构的运行,粘接层冷凝,从而将准直镜固定在摆料盘200上,之后将摆料盘200上的准直镜整体进行抛光即可。本实施例中,粘接层由石蜡制备而成,不仅粘接准直镜较为牢固,而且粘接层冷凝后不容易沾染灰尘或者其它杂质,此外,准直镜抛光后更加容易脱模,最后,粘接层受热即可重复使用,更加经济实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供热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00内的电加热片,摆料盘200承载于工作台100上,电加热片的上端面贴合摆料盘200的底面。摆料盘200承载于工作台100上,进而取放摆料盘200时操作更加方便,供热机构为电加热片,且电加热片的上端面贴合摆料盘200的底面,进而摆料盘200受热更加均匀,而且受热效率更高,从而使得粘接层受热更加均匀且受热效率更高。需要说明的是,供热机构也可以是电加热管或者蒸汽管,只需要能够向摆料盘200进行加热即可。此外,供热机构也可以是设置于摆料盘200内。此外,电加热片可以是圆形的板状结构,或者整体轮廓呈圆形的螺旋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工作台100上设置有若干个放料盘600,放料盘600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准直镜的放置凹位601,搬运机构300用于将放置凹位601内的准直镜搬运至粘接层上。通过在放料盘600上设置放置凹位601,进而待检测的准直镜能够对应放置于放置凹位601内,而不会随意移动,从而使得搬运机构300能够精准地对每个待检测准直镜依次进行搬运,而不容易发生搬运遗漏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工作台100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块101,放料盘600的底端设置有与定位块101相适配的定位凹位602,放料盘600承载于工作台100上并通过定位凹位602配合套设定位块101。定位块101与定位凹位602相适配,也就是说定位块101的外侧壁与定位凹位602的内侧壁相贴合,进而当放料盘600承载于工作台100上且套设定位块101后,能够防止放料盘600沿水平方向随意移动,进而能够防止待检测的准直镜随意移动,从而使得搬运机构300能够精准地对每个待检测准直镜依次进行搬运,而不容易发生搬运遗漏的情况,同时取放放料盘600操作方便。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在工作台100的上端设置定位凹位602,在放料盘600的底端对应设置定位块101并通过定位块101配合卡设于定位凹位602内,从而同样能够防止放料盘600随意移动。此外,也可以将放料盘600通过螺栓安装于工作台100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定位块101的顶端贴合定位凹位602的顶端,定位块101的顶端设置有多个负压槽102,负压槽102连接有负压机构。上盘机在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振动,进而可能导致放料盘600因为上下抖动而使准直镜从放置凹位601内抖出。本实施例中,启动负压机构,负压机构即可使负压槽102内形成负压,而定位块101于负压槽102顶端的周围贴合定位凹位602的顶端,进而通过负压槽102内的负压能够将放料盘600与定位块101紧密吸合,从而防止放料盘600上下抖动而使准直镜从放置凹位601内抖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负压槽102可以与放置凹位601一一对应并位于对应的放置凹位601的正下方,进而能够进一步防止放料盘600上下抖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负压槽102内的底端设置有通孔103,工作台100内设置有连接所有通孔103的负压腔104,负压腔104连接负压机构。进而负压机构只需要设置一个管路与负压腔104连通,即可通过负压腔104与所有的负压槽102连通,而不需要设置多个管路分别与所有的负压槽102连通,结构更加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相机400朝上设置于工作台100上并位于吸嘴301的下方,第一相机400的上方设置有能够上下调节的同轴光源401,同轴光源401上下贯穿。同轴光源401能够进行照明,进而方便第一相机400能够在幽暗的环境中对准直镜进行拍摄检测。同时,同轴光源401提供了比普通光源更均匀的照明,能够更加凸显准直镜表面的不平整度,克服表面反光造成的干扰,进而能够更好地检测准直镜表面的碰伤、划伤、裂纹和异物,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精准。同轴光源401能够上下移动调节,进而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节第一相机400拍摄时的照明度,使用更加方便。同轴光源401上下贯穿,以便于第一相机400能够对准直镜进行拍摄检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同轴光源401设置有安装部402,安装部402上竖直设置有腰型孔403,腰型孔403与工作台100螺栓连接。工作台100上设置有螺纹孔,螺栓穿过腰形孔后拧入螺纹孔内,即可将同轴光源401安装于工作台100上。需要调节同轴光源401的高度时,拧松螺栓,然后上下移动安装部402,即可使螺纹孔与腰型孔403不同的位置相对应,之后再重新插入并拧紧螺栓即可,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当然,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对同轴光源401的高度进行调节,例如,可以在工作台100上竖直设置多组螺纹孔,同轴光源401通过与不同组的螺纹孔螺栓连接即可调节同轴光源401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转动部303上朝下设置有第二相机700,第二相机700位于工作台100的上方,第二相机700与控制器500连接。第二相机700朝下设置,进而第二相机700能够拍摄到摆料盘200,从而能够检测准直镜是否摆放到摆料盘200上的设定位置处,当检测到准直镜摆放到摆料盘200上后出现位置偏差时,第二相机700发出信号给控制器500,控制器500进而停止搬运机构300的运行,之后进行检查和维修,直至准直镜能够精准地摆放到摆料盘200设定位置处。此外,能够对待检测准直镜的放置区域进行拍摄成像,并进行模板匹配视角处理,从而获得各个待检测准直镜的位置坐标,之后将获得的位置坐标信息发送给控制器500,控制器500即可控制搬运机构300带动吸嘴301依次吸合并移动待检测准直镜,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相机700可以是CCD相机或者其它类型的相机,只需要能够进行拍摄检测即可。此外,第二相机700与控制器500可以是电性连接或者通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吸嘴301位于第二相机700的拍摄范围内。第二相机700能够对吸嘴301进行标定,从而能够确定吸嘴301的位置和角度,之后工作人员即可根据标定的结果和实际需求调节吸嘴301的位置和角度,从而使得吸嘴301能够更加精准地吸合准直镜。其次,当吸嘴301吸合准直镜后,第二相机700还能够对准直镜的吸合情况进行检测,当准直镜没有适配地吸合在吸嘴301上时,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调整吸嘴301的位置和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转动部303上能够上下调节地设置有补光灯701,补光灯701用于在第二相机700拍摄时进行补光。设置补光灯701,进而方便第二相机700能够在幽暗的环境中进行拍摄,补光灯701能够上下调节,进而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节第二相机700拍摄时的照明度,使用更加方便,实用性更好。需要说明的是,补光灯701的调节方式可以与同轴光源401的调节方式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工作台100上设置有显示屏(图未示出),控制器500与显示屏连接。进而显示屏能够将第一相机400和第二相机700拍摄到的图像进行显示,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能够直观地了解到检测结果。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500与显示屏可以是电性连接或者通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工作台100上设置有清洁机构,清洁机构用于对工作台100进行清洁。清洁机构可以包括空气压缩机和连接空气压缩机的喷嘴,空气压缩机将压缩空气输送至喷嘴,喷嘴喷射出压缩空气从而对工作台100进行清洁。当然,清洁机构也可以是其它结构,例如喷水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工作台100的四周设置有防护玻璃105,至少一侧的防护玻璃105滑动设置于工作台100上并通过自身滑动实现开闭。设置防护玻璃105,能够防止工作人员不小心触碰到工作台100内的设备,安全性更好。防护玻璃105通过自身滑动实现开闭,进而需要取放准直镜,或者更换、维修设备时更加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工作台100上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于防护玻璃105打开的过程中发送信号给控制器500,以使控制器500控制搬运机构300停止运行。当取放准直镜,或者更换、维修设备时,滑动打开防护玻璃105,传感器发送信号给控制器500,控制器500控制搬运机构300停止运行,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安全性更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100);
摆料盘(200),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00)上,所述摆料盘(200)的顶端设置有粘接层;
搬运机构(300),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00)上,以用于搬运准直镜并使准直镜粘接至所述粘接层上;
第一相机(400),用于所述搬运机构(300)搬运准直镜的过程中检测准直镜;控制器(500),所述第一相机(400)和所述搬运机构(300)均与所述控制器(50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机构(300)设置有用于吸合准直镜的吸嘴(3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机构(300)还设置有:
第一转动部(302),绕第一竖直轴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00)上;
第二转动部(303),绕第二竖直轴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部(302)上,所述吸嘴(301)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部(303)距离所述第二竖直轴线设定距离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部(303)上竖直设置有转轴(304),所述吸嘴(301)能够上下移动调节地设置于所述转轴(30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还包括供热机构,所述粘接层由石蜡制备而成,所述摆料盘(200)能够导热,所述供热机构用于向所述摆料盘(200)供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00)内的电加热片,所述摆料盘(200)承载于所述工作台(100)上,所述电加热片的上端面贴合所述摆料盘(200)的底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00)上设置有若干个放料盘(600),所述放料盘(600)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准直镜的放置凹位(601),所述搬运机构(300)用于将所述放置凹位(601)内的准直镜搬运至所述粘接层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00)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块(101),所述放料盘(600)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块(101)相适配的定位凹位(602),所述放料盘(600)承载于所述工作台(100)上并通过所述定位凹位(602)配合套设所述定位块(1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01)的顶端贴合所述定位凹位(602)的顶端,所述定位块(101)的顶端设置有多个负压槽(102),所述负压槽(102)连接有负压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槽(102)的底端设置有通孔(103),所述工作台(100)内设置有连接所有所述通孔(103)的负压腔(104),所述负压腔(104)连接所述负压机构。
CN202120591775.6U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 Active CN2147710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91775.6U CN214771037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91775.6U CN214771037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71037U true CN214771037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666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91775.6U Active CN214771037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710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38357B (zh) 自动组装装置
CN107097993B (zh) 全自动贴膜机
WO2021051927A1 (zh) 端拾器及灯条组装装置
CN108284044A (zh) 自动点胶设备
CN112113967A (zh) 一种大型零件检测用可对瑕疵进行标识的视觉检测设备
CN106896542B (zh) 一种全自动lcd玻璃贴片机
KR101058073B1 (ko) 기판부재의 절단장치
JP5575689B2 (ja) 薄板状物加工装置及び薄板状部材の製造方法
CN108519695B (zh) 一种液晶屏检测流水线
CN111982926B (zh) 一种用于容器视觉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CN110744810B (zh) 一种贴膜系统及方法
CN112161988B (zh) 陶瓷板自动检测设备
CN112775577A (zh) 一种自动焊接钢结构的生产线及其使用方法
CN210590943U (zh) 适用于触摸屏的软对硬贴合上下料结构
CN214771037U (zh) 一种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
CN115108313A (zh) 一种镀膜上下料机及镀膜上下料方法
CN107984087B (zh) 激光加工用定位机构以及激光加工系统
CN110813783A (zh) 基于机械手的外观智能检测系统
CN113059436A (zh) 一种准直镜全自动上盘机
CN113674266A (zh) 设备检测系统
CN207873399U (zh) 激光加工用定位机构以及激光加工系统
CN215354792U (zh) 一种准直镜在线检测装置
CN213258008U (zh) 用于密集型产品的组装或搬运的自动装置
CN212475107U (zh) 一种smd石英晶体摆盘机
CN213633210U (zh) 陶瓷板自动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