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68740U - 一种具有二次增压效果的浇铸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二次增压效果的浇铸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68740U
CN214768740U CN202120697175.8U CN202120697175U CN214768740U CN 214768740 U CN214768740 U CN 214768740U CN 202120697175 U CN202120697175 U CN 202120697175U CN 214768740 U CN214768740 U CN 214768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gate
runner
casting system
po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9717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飞
付永明
胡川
段理
莫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Meric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Meric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Meric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Meric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9717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68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68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687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二次增压效果的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料饼、浇道、内浇口、铸件,所述浇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横浇道、浇口、第二横浇道,其中所述浇口沿所述第一横浇道的重力负方向设置,所述浇口呈U型槽结构,所述浇口的厚度小于所述内浇口的厚度,所述浇口的开口长度为浇道的1/3,所述第二横浇道中间对应动模一侧设置有二次增压结构,所述二次增压结构,包括增压杆套、增压杆,其中所述增压杆滑动配合设置于所述增压杆套中,所述增压杆后端还连接有液压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采用独特的浇道二次增压结构,很好的解决了厚大结构产品致密性差的问题,显著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二次增压效果的浇铸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二次增压效果的浇铸系统。
背景技术
高压压铸工艺过程为动定模具合模,浇入合金液体至熔杯,启动慢速压射冲头推动合金液体慢速前移,启动快速压射充填模具型腔,压铸机启动增压,铸件在增压的作用下凝固冷却,开模取件,喷雾吹气,然后进行下一次循环;随着汽车,5G通信,通机领域的压铸零部件的日趋复杂化和高性能要求,如零部件的异形厚大结构越来越多,致密性和气密性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一次增压压铸工艺,已经无法满足此类零部件的工艺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二次增压效果的浇铸系统,其具有二次增压效果,很好的解决了产品结构厚大和高致密要求产品难压铸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二次增压效果的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料饼、浇道、内浇口、铸件,所述浇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横浇道、浇口、第二横浇道,其中所述浇口沿所述第一横浇道的重力负方向设置,所述浇口呈U型槽结构,所述浇口的厚度小于所述内浇口的厚度,所述浇口的开口长度约为浇道的1/3,所述第二横浇道中间对应动模一侧设置有二次增压结构,所述二次增压结构包括增压杆套、增压杆,其中所述增压杆滑动配合设置于所述增压杆套中,所述增压杆后端还连接有液压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浇道从所述料饼端面的1/3处开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浇道的截面呈矩形,其截面面积沿重力负方向连续缩减,所述第一横浇道的长度约为所述浇道的1/3。
进一步地,所述浇口与所述第一横浇道、第二横浇道的过渡位置的纵截面与重力方向呈100-120°的斜度,浇口的开口长度占为浇道的1/3。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横浇道的截面呈矩形,且截面面积沿重力负方向依次缩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横浇道的中部设置有圆环凸台结构,所述圆环凸台结构的端面与所述增压杆套的前端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内浇口与所述第二横浇道采用圆弧过渡连接,所述内浇口的截面为矩形,所述内浇口的厚度大于所述浇口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油压驱动装置包括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油缸活塞的前端通过抱环连接所述增压杆的后端。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油缸固定在动模上,所述液压油缸还通过油管和信号装置连接到压铸机的控制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采用独特的浇道二次增压结构,很好的解决了厚大结构产品致密性差的问题,显著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有二次增压效果的浇铸系统,包括料饼1、浇道2、铸件3、增压杆套4、增压杆5、抱环6、油缸活塞7、液压油缸8,浇道2包括第一横浇道a,第二横浇道c,浇口b,内浇口d。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首先设计模具结构时将产品厚大位置或者高气密性要求部位设置在浇口近端,便于二次增压结构能够更好的实施增压。
本实施例中在浇注系统料饼1上端1/3位置开始设置浇道2,其浇道2的第一段为第一横浇道a,其形状呈矩形截面,其截面积沿重力负方向依次收缩减小,其长度为浇道2的1/3。
在浇道2的第一段第一横浇道a沿重力负方向设置一“U”型槽结构的浇口b。浇口b的壁厚小于内浇口d的厚度,浇口b的开口长度为浇道2的1/3。浇口b与第一横浇道a和第二横浇道c的过渡位置的纵向截面与重力方向成100-120°斜度。
浇道2的第三段第二横浇道c,其形状呈矩形截面,其截面积沿重力负方向依次收缩减小,其长度为浇道2的1/3,其中间动模方向设置一处圆环凸台结构,该圆环凸台端面与增压杆套4接触。
内浇口d与浇道2的第三段第二横浇道c采用圆角过渡。内浇口d为矩形截面结构,其厚度大于浇口b的厚度,内浇口后端与铸件3连接。
上述浇铸系统整个形成具有二次增压能力的压铸模具浇注系统,其特点在于:
1、当产品本体上面无法设置此类型的二次增压结构时,需要借助浇注系统的部分结构来辅助设置,故可将第二横浇道c和内浇口d等效看着是产品结构的一部分;
2、设置浇口b是当实施二次增压的时候防止第二横浇道c在受到二次增压挤压时铝液回流到第一横浇道a里,形成回流,且浇口b的厚度小于内浇口d,保证受挤压时第二横浇道c的挤压金属通过内浇口d更多的进入铸件。
本实施例中在浇道2的第三段第二横浇道c的动模方向设置二次增压结构,该结构采用液压油缸8的油缸活塞7通过其抱环6的结构连接增压杆5,增压杆5套入增压杆套4,增压杆套4固定在压铸模具对应的孔里,液压油缸8通过油管和信号装置连接到压铸机相应系统。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为动定模具合模,形成填充型腔,浇入合金液体至熔杯,压铸机启动慢速压射推动合金液前移,充满所述熔杯、料饼1和浇道2后,压铸机启动快速压射充填型腔铸件3,充填完成后压铸机启动增压进行补缩,即第一次增压。第一次增压完成后,液压油缸8接收压铸机增压完成信号,液压油缸8充油推动油缸活塞7带动增压杆5前移,压缩浇道2的第三段第二横浇道c。第二横浇道c将受挤压的合金液通过内浇口d进入铸件3,使得铸件3在双重增压得作用下进行补缩凝固冷却,即第二次增压,冷却完成后压铸机进行开模,机械手进行取件,喷雾机械手进行喷雾吹气,结束本次压铸过程,最后依次进行下一次循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具有二次增压效果的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料饼(1)、浇道(2)、内浇口(d)、铸件(3),所述浇道(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横浇道(a)、浇口(b)、第二横浇道(c),其中所述浇口(b)沿所述第一横浇道(a)的重力负方向设置,所述浇口(b)呈U型槽结构,所述浇口(b)的厚度小于所述内浇口(d)的厚度,所述浇口(b)的开口长度占所述浇道(2)长度的1/3,所述第二横浇道(c)中间对应动模一侧设置有二次增压结构,所述二次增压结构,包括增压杆套(4)、增压杆(5),其中所述增压杆(5)滑动配合设置于所述增压杆套(4)中,所述增压杆(5)后端还连接有液压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二次增压效果的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道(2)从所述料饼(1)端面的1/3处开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二次增压效果的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浇道(a)的截面呈矩形,其截面面积沿重力负方向连续缩减,所述第一横浇道(a)的长度占所述浇道(2)的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二次增压效果的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b)与所述第一横浇道(a)、第二横浇道(c)的过渡位置的纵截面均与重力方向呈100-120°的斜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二次增压效果的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浇道(c)的截面呈矩形,且截面面积沿重力负方向依次缩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二次增压效果的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浇道(c)的中部设置有圆环凸台结构,所述圆环凸台结构的端面与所述增压杆套(4)的前端面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二次增压效果的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浇口(d)与所述第二横浇道(c)采用圆弧过渡连接,所述内浇口(d)的截面为矩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二次增压效果的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包括液压油缸(8),所述液压油缸(8)的油缸活塞(7)的前端通过抱环(6)连接所述增压杆(5)的后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二次增压效果的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缸(8)固定在动模上,所述液压油缸(8)还通过油管和信号装置连接到压铸机的控制系统中。
CN202120697175.8U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具有二次增压效果的浇铸系统 Active CN214768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97175.8U CN214768740U (zh)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具有二次增压效果的浇铸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97175.8U CN214768740U (zh)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具有二次增压效果的浇铸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68740U true CN214768740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669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97175.8U Active CN214768740U (zh)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具有二次增压效果的浇铸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687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24407B1 (ko) 제어된 압력 주조
US3344848A (en) Die casting apparatus with non-turbulent fill and dual shot plunger arrangement
CN103990775A (zh) 金属挤压铸锻成形方法及其制品
CN102218520B (zh) 一种轻合金压铸充填锻造密实一体化成形装置
CN106735086A (zh) 一种铸造装置
CN206392830U (zh) 转子压铸模具
CN106623856B (zh) 一种提高挤压铸造活塞铸件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CN206083820U (zh) 一种减少成品表面痕迹的一出二压铸模具
CN214768740U (zh) 一种具有二次增压效果的浇铸系统
CN116352051B (zh) 一种压铸模具及压铸工艺
CN202479472U (zh) 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前盖铸模
CN106670423A (zh) 一种转子压铸模具
JP2862166B2 (ja) ダイカスト用射出スリーブ
CN207787651U (zh) 具有进料分流作用的压铸局部增压机构
CN109093095A (zh) 一种用于卧式送液立式压射的铸造模具及其制作方法
CN210334286U (zh) 冷室压铸机用压射装置
CN208991730U (zh) 一种用于卧式送液立式压射的铸造模具
CN104707966A (zh) 金属压铸模具摆钩双分型模机构
JPS5855859B2 (ja) 横型締,竪鋳込型ダイカスト法および装置
CN220698212U (zh) 一种薄壁件水冷板的液态模锻模具
CN219074332U (zh) 一种气压充型液压挤锻的多浇口复合成形装置
CN220407064U (zh) 用于铸件补缩的流道阻断式局部加压装置与压铸模具
CN217912781U (zh) 一种用于浇口处的局部挤压结构
CN205183732U (zh) 一种铝合金注射模具
JP3036673B2 (ja) ダイカスト用射出スリー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