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64439U - 一种高效加热除雾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加热除雾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64439U
CN214764439U CN202023117664.6U CN202023117664U CN214764439U CN 214764439 U CN214764439 U CN 214764439U CN 202023117664 U CN202023117664 U CN 202023117664U CN 214764439 U CN214764439 U CN 2147644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ogging
blade
high efficiency
separation blade
mist elimin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176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绍敏
陆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Kant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Kant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Kant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Kant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176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644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644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644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加热除雾器,包括两个连接卡框,连接卡框之间设置有除雾模块,除雾模块包括与连接卡框可拆卸连接的若干除雾叶片,除雾叶片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除雾叶片为弯曲结构且相邻的除雾叶片之间形成波浪形的除雾通道,除雾叶片上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通孔,通孔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除雾叶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面,通孔内设置有加热丝,除雾叶片的两个侧壁均设置有延伸入除雾通道内的除雾挡片。减少除雾叶片上的水珠,大大提高除雾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加热除雾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雾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加热除雾器。
背景技术
在火力发电厂污染物控制技术中,通常采用脱硫吸收塔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从锅炉尾部来的烟气进入脱硫吸收塔,通过石灰石浆液喷淋脱除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同时烟气与浆液混合的高速运动气体会携带液滴,烟气在排入大气之前需除去液滴,除雾器的作用就是除去这些液滴,对烟气起到二次洗涤的作用。通常在脱硫吸收塔顶部设置除雾器,除雾器分为平板式除雾器、屋脊式除雾器等不同形式的除雾器。除雾器本体是由除雾器叶片、卡具、夹具、支架等按一定的结构组装而成。其主要作用是捕集烟气当中的液滴及少量粉尘,减少烟气的带水,减少烟尘排放。
除雾器叶片是组成除雾器的重要元件,其性能上的优劣直接影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其除雾原理为流经叶片间的湿烟气流被迫以Z字型通过叶片间的通道,液滴无法跟随气流的流线形运动,它们撞击在叶片的外表面,凝聚后滴落。现有的除雾器叶片在让雾气凝结后,凝结后的液体会沿叶片的表面无规则回落,这就导致液体在回收时较为麻烦,导致除雾效果差,除雾效率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加热除雾器,除雾效果好,减少水雾在除雾叶片上的停留。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加热除雾器,包括两个连接卡框,所述连接卡框之间设置有除雾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模块包括与连接卡框可拆卸连接的若干除雾叶片,所述除雾叶片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除雾叶片为弯曲结构且相邻的除雾叶片之间形成波浪形的除雾通道,所述除雾叶片上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除雾叶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面,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加热丝,所述除雾叶片的两个侧壁均设置有延伸入除雾通道内的除雾挡片。
进一步来说,所述除雾挡片为L型,所述除雾挡片的一端与除雾叶片固结,所述除雾挡片的另一端与相邻的除雾叶片间留有第一间隙,所述除雾挡片开口侧朝向气流流入的方向。气流在通过除雾通道过程中,撞击到除雾挡片上,气流中的水汽被除雾挡片挡下。
进一步来说,所述除雾挡片设置在除雾通道的拐角处,增大撞击面积和撞击速度。
进一步来说,位于所述除雾通道上端的除雾叶片上还设置有储液挡片,所述储液挡片一端与除雾叶片固结,另一端与相邻的除雾叶片间留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小于第二间隙的宽度,所述储液挡片为L型且开口侧朝向气流流出的方向。除雾挡片挡下的水汽凝结成水珠滴落到储液挡片上。
进一步来说,所述加热丝为电加热丝,电加热丝外包裹有绝缘层,电加热丝通电即可产生热量。
进一步来说,所述连接卡框包括位于除雾叶片上下两端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固定板连接,所述连接板靠近除雾叶片的一端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上设置有若干供除雾叶片插入的卡口,所述连接板远离除雾叶片的一端还设置有与除雾叶片端部抵靠的限位板。便于除雾叶片的安装和卸载。
进一步来说,所述连接卡框外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采用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除雾叶片上设置有延伸入除雾通道内的除雾挡片,加大与除雾通道中水雾的撞击面积,且在除雾叶片内增设若干通孔,通过通孔内设置加热丝,可对除雾叶片进行加热,使除雾叶片上的凝结的一些细微水珠快速气化,减少除雾叶片上的水珠,大大提高除雾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个除雾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个除雾叶片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卡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连接卡框,11-连接板,12-卡板,121-卡口,13-限位板,2-除雾叶片,21-通孔,22-除雾挡片,23-储液挡片,3-除雾通道,4-加热丝,5-固定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
参见附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加热除雾器,包括两个连接卡框1,连接卡框1之间设置有除雾模块,除雾模块对用过其的气体除湿。除雾模块包括与连接卡框1可拆卸连接的除雾叶片2。连接卡框1包括位于除雾叶片2上下两端的连接板11,连接板11通过固定板连接,连接板11靠近除雾叶片2的一端设置有卡板12,卡板12上设置有若干供除雾叶片2插入的卡口121,除雾叶片2的上下两端卡入卡口121。连接板11远离除雾叶片2的一端还设置有与除雾叶片2端部抵靠的限位板13,除雾叶片2的左右两端抵靠在限位板13上,便于除雾叶片2的安装和卸载。
除雾叶片2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除雾叶片2为弯曲结构且相邻的除雾叶片2之间形成波浪形的除雾通道3。除雾叶片2上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通孔21,通孔2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除雾叶片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面。通孔21内设置有加热丝4,加热丝4为电加热丝4,电加热丝4外包裹有绝缘层,电加热丝4通电即可产生热量。通过通孔21内设置加热丝4,加热丝4通电,可对除雾叶片2进行加热,使除雾叶片2上的凝结的一些细微水珠快速气化,减少除雾叶片2上的水珠,大大提高除雾效果。
除雾叶片2的两个侧壁均设置有延伸入除雾通道3内的除雾挡片22。除雾挡片22为L型,除雾挡片22的一端与除雾叶片2固结,除雾挡片22的另一端与相邻的除雾叶片2间留有第一间隙,除雾挡片22开口侧朝向气流流入的方向。气流在通过除雾通道3过程中,撞击到除雾挡片22上,气流中的水汽被除雾挡片22挡下。除雾挡片22设置在除雾通道3的拐角处,增大撞击面积和撞击速度。
位于除雾通道3上端的除雾叶片2上还设置有储液挡片23,储液挡片23一端与除雾叶片2固结,另一端与相邻的除雾叶片2间留有第二间隙,第一间隙的宽度小于第二间隙的宽度,即除雾挡片22延伸出的距离大于储液挡片23延伸出的距离。储液挡片23为L型且开口侧朝向气流流出的方向。除雾挡片22挡下的水汽凝结成水珠滴落到储液挡片23上。
连接卡框1外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框架5,固定框架5采用不锈钢材质。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高效加热除雾器,包括两个连接卡框(1),所述连接卡框(1)之间设置有除雾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模块包括与连接卡框(1)可拆卸连接的若干除雾叶片(2),所述除雾叶片(2)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除雾叶片(2)为弯曲结构且相邻的除雾叶片(2)之间形成波浪形的除雾通道(3),所述除雾叶片(2)上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通孔(21),所述通孔(2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除雾叶片(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面,所述通孔(21)内设置有加热丝(4),所述除雾叶片(2)的两个侧壁均设置有延伸入除雾通道(3)内的除雾挡片(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加热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挡片(22)为L型,所述除雾挡片(22)的一端与除雾叶片(2)固结,所述除雾挡片(22)的另一端与相邻的除雾叶片(2)间留有第一间隙,所述除雾挡片(22)开口侧朝向气流流入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加热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挡片(22)设置在除雾通道(3)的拐角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加热除雾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除雾通道(3)上端的除雾叶片(2)上还设置有储液挡片(23),所述储液挡片(23)一端与除雾叶片(2)固结,另一端与相邻的除雾叶片(2)间留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小于第二间隙的宽度,所述储液挡片(23)为L型且开口侧朝向气流流出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加热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4)为电加热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加热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卡框(1)包括位于除雾叶片(2)上下两端的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通过固定板连接,所述连接板(11)靠近除雾叶片(2)的一端设置有卡板(12),所述卡板(12)上设置有若干供除雾叶片(2)插入的卡口(121),所述连接板(11)远离除雾叶片(2)的一端还设置有与除雾叶片(2)端部抵靠的限位板(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加热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卡框(1)的外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框架(5),所述固定框架采用不锈钢材质。
CN202023117664.6U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高效加热除雾器 Active CN2147644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17664.6U CN214764439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高效加热除雾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17664.6U CN214764439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高效加热除雾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64439U true CN214764439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20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17664.6U Active CN214764439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高效加热除雾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644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88654A (zh) * 2023-08-04 2023-09-05 江苏河海新动力有限公司 除雾件及除雾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88654A (zh) * 2023-08-04 2023-09-05 江苏河海新动力有限公司 除雾件及除雾器
CN116688654B (zh) * 2023-08-04 2023-10-20 江苏河海新动力有限公司 除雾件及除雾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67290B (zh) 一种非饱和高湿尾气消白烟装置及方法
CN106474860A (zh) 湿法脱硫烟气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7042048B (zh) 一种重力热管式除雾方法及除雾装置
CN206823458U (zh) 一种燃煤电厂节能除尘增效协同智能化调控除白系统
CN104226073A (zh) 用于烟气处理的除雾除尘装置以及烟气除雾除尘系统
CN111974177A (zh) 一种湿法脱硫烟气收水消白烟的装置及其方法
CN214764439U (zh) 一种高效加热除雾器
CN207270943U (zh) 一种火电厂烟气烟尘的协同控制系统
CN203525501U (zh) 折板式除雾器
CN112090260A (zh) 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塔的除雾器及湿法脱硫塔
CN109737439B (zh) 一种脱除烟气中可冷凝污染物和回收水的水冷-脱白装置
CN205667761U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103968405A (zh) 一种具有除雾功能的烟气加热器
CN101601963B (zh) 烟气净化系统及其方法
CN203303814U (zh) 用于烟气处理的除雾除尘装置以及烟气除雾除尘系统
CN103542420B (zh) 一种燃煤锅炉含so3烟气的换热装置及方法
CN1745878A (zh) 组合式烟气脱硝、除尘、脱硫装置
CN214715019U (zh) 一种板式高效捕雾器
CN205235450U (zh) 一种湿法脱硫除雾装置及湿法脱硫装置
CN211425104U (zh) 一种非饱和高湿尾气消白烟装置
CN211676943U (zh) 一种湿法脱硫烟气脱白装置
CN205360936U (zh) 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的冷凝式脱尘除雾装置
CN210473525U (zh) 一种除烟囱白雾系统
CN109821339B (zh) 一种脱除烟气中可冷凝污染物和回收水的风冷-脱白装置
CN114618274A (zh) 防止金属换热器腐蚀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