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54873U - 一种gis母线的导电杆组件及gis可拆卸母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gis母线的导电杆组件及gis可拆卸母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754873U CN214754873U CN202120098469.9U CN202120098469U CN214754873U CN 214754873 U CN214754873 U CN 214754873U CN 202120098469 U CN202120098469 U CN 202120098469U CN 214754873 U CN214754873 U CN 2147548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cting rod
- conducting
- bar
- gis
-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GIS母线的导电杆组件及GIS可拆卸母线。一种GIS母线的导电杆组件,包括:第一导电杆、第二导电杆和中间导体;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为第一搭接端和第二搭接端,用于相互搭接;第一导电杆的插接配合端用于可转动地与支撑绝缘子上的适配端子插接配合并导电连接;第二导电杆远离第二搭接端的一端设有固定结构;所述第一搭接端与第二搭接端具有对接状态和搭接状态;第一导电杆相对于第二导电杆绕自身轴线转动180度并靠向第二导电杆时,第一搭接端与第二搭接端形成搭接状态,使得第一导电杆的插接配合端与适配端子脱离;中间导体为跨接导电板。上述导电杆组件成本低,能够方便地实现对GIS可拆卸母线中导电杆的拆卸。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GIS母线的导电杆组件及GIS可拆卸母线。
背景技术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的导电杆组件封装在金属外壳内,出现内部故障时检修困难,运维检修的费用是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全寿命周期整体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维检修也是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必须要考虑的性能指标。
GIS可拆卸母线可以通过可拆卸导体从故障点进行拆解以更换故障零部件,能够减少拆卸的范围,目前国内外厂家往往采用一个U形或者梅花形的中间导体,通过螺钉与两侧的导电杆连接,利用先松开螺钉拿掉中间导体的方式实现导电杆的拆卸,例如公开号为CN206628768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GIS设备中采用的设置U形中间导体的拆卸方式。
但是,现有的上述可拆卸结构留给螺钉的操作空间小,操作不方便,并且结构复杂,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GIS母线的导电杆组件,成本低,能够方便地实现对GIS可拆卸母线中导电杆的拆卸;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卸母线,能够方便地拆卸导电杆,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中一种GIS母线的导电杆组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GIS母线的导电杆组件,包括:
第一导电杆、第二导电杆,用于设置在GIS母线的两个相邻支撑绝缘子之间;
中间导体,用于可拆连接在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之间;
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为第一搭接端和第二搭接端,用于相互搭接;
第一导电杆远离第一搭接端的一端为插接配合端,插接配合端为圆柱形,用于可转动地与支撑绝缘子上的适配端子插接配合并导电连接;
第二导电杆远离第二搭接端的一端设有固定结构,用于固定在对应的支撑绝缘子上;
所述第一搭接端与第二搭接端具有对接状态和搭接状态,处于对接状态时,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的端面相向布置;
第一导电杆相对于第二导电杆绕自身轴线转动180度并靠向第二导电杆时,第一搭接端与第二搭接端形成搭接状态,使得第一导电杆的插接配合端与适配端子脱离;
中间导体为跨接导电板,跨接导电板用于在第一搭接端与第二搭接端处于对接状态时同时与第一搭接端和第二搭接端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使得第一导电杆与第二导电杆相互固定并在第一导电杆与第二导电杆之间形成通流路径。
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上的第一搭接端与第二搭接端,跨接导电板被拆卸后,使第一导电杆相对于第二导电杆绕自身轴线转动180度,然后即可利用搭接端所形成的避让空间将第一导电杆靠向第二导电杆,进而使得第一导电杆的插接配合端与适配端子脱离,从而方便地拆卸导电杆;而第一搭接端与第二搭接端处于对接状态时,能够通过螺纹紧固件与跨接导电板固定,使得第一导电杆与第二导电杆相互固定并在第一导电杆与第二导电杆之间形成通流路径,满足正常通流需求,结构简单,成本低,拆装操作方便。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电杆、第二导电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搭接豁口,搭接豁口位于相应的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的径向一侧,分别在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上形成第一搭接端和第二搭接端。
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导电杆的制造,更有利于控制成本。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搭接端和第二搭接端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
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均衡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电场。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跨接导电板背向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的一侧的侧面为圆弧面。
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均衡跨接导电板处的电场。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搭接端和第二搭接端上均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紧固件为穿设在跨接导电板上的沉头螺钉。
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拆装方便,并且能够减少螺纹紧固件对电场的影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搭接端和第二搭接端上均设有两个以上螺纹孔,分别与跨接导电板通过两个以上沉头螺钉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证固定可靠性,提高母线的运行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搭接端与第二搭接端处于对接状态时,两者的端面之间具有间隔。
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证电流按照设定通流路径从跨接导电板通过,可靠性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导电杆的端部外周面上设有凹槽,端面上设有螺钉穿孔,螺钉穿孔与凹槽相通,供固定螺钉穿过以将第二导电杆固定到支撑绝缘子上。
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拆装方便,连接可靠。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导电杆远离第一导电杆的一端设有大径段,所述凹槽设置在大径段上;所述第二导电杆上与大径段相邻的相邻段的外周面上设有避让槽,避让槽与所述凹槽连通。
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让槽能够进一步方便固定螺钉的拆装,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GIS可拆卸母线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GIS可拆卸母线,包括母线筒体,母线筒体的轴向两端设有支撑绝缘子,两个支撑绝缘子之间设有导电杆组件;
所述导电杆组件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电杆组件,所述母线筒体上设有检修口,检修口与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的连接部位对应。上述GIS可拆卸母线能够方便地拆卸导电杆,成本低。
对于本专利要保护的主题,同一主题下的各优选技术方案均可以单独采用,在能够组合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同一主题下的两个以上优选的技术方案任意组合,组合形成的技术方案此处不再具体描述,以此形式包含在本专利的记载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GIS可拆卸母线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导电杆在母线筒体内的分布位置示意图;
图3是导电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第一搭接端与第二搭接端连接处的连接结构分解图;
图中相应附图标记所对应的组成部分的名称为:11、母线筒体;12、支撑绝缘子;13、检修口;14、密封盖;15、适配端子;21、第一导电杆;22、第一搭接端;23、插接配合端;25、搭接豁口;31、第二导电杆;32、第二搭接端;33、大径段;34、凹槽;35、避让槽;36、固定螺钉;41、中间导体;42、沉头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能出现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可能出现的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设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设有”的对象可以是本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与本体分体布置并连接在本体上,该连接可以是可拆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中一种GIS可拆卸母线的实施例1:
如图1所示,GIS可拆卸母线包括母线筒体11,母线筒体11的轴向两端均设有支撑绝缘子12,母线筒体11和支撑绝缘子12的结构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两个支撑绝缘子12之间设有导电杆组件,如图1和图3,导电杆组件包括第一导电杆21、第二导电杆31和中间导体41。如图2,GIS可拆卸母线为三相共箱母线,对应地,导电杆组件设有三组。
如图3和图4,第一导电杆21和第二导电杆31整体均为圆柱形结构,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搭接豁口25,搭接豁口25位于相应的第一导电杆21或第二导电杆31的径向一侧,相当于在导电杆端部削去了一半,剩余部分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搭接豁口25分别在第一导电杆21和第二导电杆31上形成第一搭接端22和第二搭接端32,第一搭接端22和第二搭接端32用于在拆卸第一导电杆21和第二导电杆31时能够形成搭接。第一导电杆21远离第一搭接端22的一端为插接配合端23,插接配合端23为圆柱形,用于可转动地与支撑绝缘子12上的适配端子15插接配合并导电连接,适配端子15通过中心部位的螺钉固定在支撑绝缘子12内的导电嵌件上,适配端子15上设有插接孔,插接孔的孔壁上装配有触指。
所述第一搭接端22与第二搭接端32具有对接状态和搭接状态,处于对接状态时,第一搭接端22与第二搭接端32的端面相向布置,第一导电杆21相对于第二导电杆31绕自身轴线转动180度并相互靠拢时,第一搭接端22与第二搭接端32形成搭接状态,使得第一导电杆21的插接配合端23与适配端子15脱离。
中间导体41为跨接导电板,跨接导电板用于在第一搭接端22与第二搭接端32处于对接状态时同时与第一搭接端22和第二搭接端32通过沉头螺钉42固定。具体地,所述第一搭接端22和第二搭接端32上均设有两个螺纹孔,两个螺纹孔沿导电杆轴向排列;中间导体41上设有四个沉孔,供沉头螺钉42穿过以使两端部分分别固定到第一导电杆21和第二导电杆31上,使得第一导电杆21与第二导电杆31相互固定并在第一导电杆21与第二导电杆31之间形成通流路径。为了优化电场,所述跨接导电板背向第一导电杆21和第二导电杆31的一侧的侧面为圆弧面。所述第一搭接端22与第二搭接端32处于对接状态时,两者的端面之间具有间隔,保证电流是通过设定的压接面流通。
如图3,所述第二导电杆31远离第一导电杆21的一端设有大径段33,大径段33的外周面上设有凹槽34,第二导电杆31远离第二搭接端32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螺钉穿孔,螺钉穿孔与凹槽34相通,供固定螺钉36穿过以将第二导电杆31固定到支撑绝缘子12上,第二导电杆31上的螺钉穿孔形成固定结构;第二导电杆31上与大径段33相邻的相邻段的外周面上设有避让槽35,避让槽35与所述凹槽34连通,便于固定螺钉36的装卸。对应地,母线筒体11上与第二导电杆31对应的一端的支撑绝缘子12上设有螺纹连接孔,供第二导电杆31连接,当然,螺纹连接孔设置在支撑绝缘子12上的导电嵌件上。
所述母线筒体11上设有检修口13,检修口13与第一导电杆21和第二导电杆31的连接部位对应,为了保证密封,检修口13处可拆固定有密封盖14。
需要拆卸导电杆组件时,打开密封盖14,从检修口13拆下中间导体41上的沉头螺钉42,进而拆卸作为跨接导电板中间导体41;然后,将第一导电杆21绕自身轴线转动180度,使得第一搭接端22与第二搭接端32在导电杆径向上错开,然后利用搭接豁口25形成的导电杆活动空间,将第一导电杆21向第二导电杆31移动,使得第一搭接端22与第二搭接端32形成搭接状态,直至第一导电杆21的插接配合端23与适配端子15脱离,此时利用母线筒体11内的径向空间拆卸第一导电杆21。
本实用新型中GIS可拆卸母线的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搭接豁口25在第一导电杆21和第二导电杆31的端部分别形成第一搭接端22和第二搭接端32,而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杆21和第二导电杆31相互靠近的一端由中间部分的圆柱形平滑过渡为板状,板状的部分分别形成第一搭接端22和第二搭接端32。
本实用新型中GIS可拆卸母线的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跨接导电板通过沉头螺钉42形成的螺纹紧固件固定在第一导电杆21和第二导电杆31上,而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杆21和第二导电杆31上设有螺柱,跨接导电板通过螺母固定在第一导电杆21和第二导电杆31上。
本实用新型中GIS可拆卸母线的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第二导电杆31的端部与支撑绝缘子12通过从螺钉穿孔穿过的固定螺钉36固定连接,而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杆31的端部设有连接法兰,通过连接法兰与支撑绝缘子12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导电杆31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支撑到支撑绝缘子12上,例如采用与第一导电杆21相同的插接结构支撑到支撑绝缘子12上。
本实用新型中GIS母线的导电杆组件的实施例:GIS母线的导电杆组件的实施例即上述GIS可拆卸母线的任一实施例中记载的导电杆组件,此处不再具体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申请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GIS母线的导电杆组件,包括:
第一导电杆(21)、第二导电杆(31),用于设置在GIS母线的两个相邻支撑绝缘子(12)之间;
中间导体(41),用于可拆连接在第一导电杆(21)和第二导电杆(31)之间;
其特征在于,
第一导电杆(21)和第二导电杆(31)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为第一搭接端(22)和第二搭接端(32),用于相互搭接;
第一导电杆(21)远离第一搭接端(22)的一端为插接配合端(23),插接配合端(23)为圆柱形,用于可转动地与支撑绝缘子(12)上的适配端子(15)插接配合并导电连接;
所述第一搭接端(22)与第二搭接端(32)具有对接状态和搭接状态,处于对接状态时,第一导电杆(21)和第二导电杆(31)的端面相向布置;
第一导电杆(21)相对于第二导电杆(31)绕自身轴线转动180度并靠向第二导电杆(31)时,第一搭接端(22)与第二搭接端(32)形成搭接状态,使得第一导电杆(21)的插接配合端(23)与适配端子(15)脱离;
中间导体(41)为跨接导电板,跨接导电板用于在第一搭接端(22)与第二搭接端(32)处于对接状态时同时与第一搭接端(22)和第二搭接端(32)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使得第一导电杆(21)与第二导电杆(31)相互固定并在第一导电杆(21)与第二导电杆(31)之间形成通流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IS母线的导电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杆(21)、第二导电杆(31)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搭接豁口(25),搭接豁口(25)位于相应的第一导电杆(21)和第二导电杆(31)的径向一侧,分别在第一导电杆(21)和第二导电杆(31)上形成第一搭接端(22)和第二搭接端(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GIS母线的导电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端(22)和第二搭接端(32)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GIS母线的导电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接导电板背向第一导电杆(21)和第二导电杆(31)的一侧的侧面为圆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GIS母线的导电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端(22)和第二搭接端(32)上均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紧固件为穿设在跨接导电板上的沉头螺钉(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GIS母线的导电杆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搭接端(22)和第二搭接端(32)上均设有两个以上螺纹孔,分别与跨接导电板通过两个以上沉头螺钉(4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GIS母线的导电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端(22)与第二搭接端(32)处于对接状态时,两者的端面之间具有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GIS母线的导电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杆(31)的端部外周面上设有凹槽(34),端面上设有螺钉穿孔,螺钉穿孔与凹槽(34)相通,供固定螺钉(36)穿过以将第二导电杆(31)固定到支撑绝缘子(1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GIS母线的导电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杆(31)远离第一导电杆(21)的一端设有大径段(33),所述凹槽(34)设置在大径段(33)上;所述第二导电杆(31)上与大径段(33)相邻的相邻段的外周面上设有避让槽(35),避让槽(35)与所述凹槽(34)连通。
10.GIS可拆卸母线,包括母线筒体(11),母线筒体(11)的轴向两端设有支撑绝缘子(12),两个支撑绝缘子(12)之间设有导电杆组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导电杆组件,所述母线筒体(11)上设有检修口(13),检修口(13)与第一导电杆(21)和第二导电杆(31)的连接部位对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098469.9U CN214754873U (zh) | 2021-01-14 | 2021-01-14 | 一种gis母线的导电杆组件及gis可拆卸母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098469.9U CN214754873U (zh) | 2021-01-14 | 2021-01-14 | 一种gis母线的导电杆组件及gis可拆卸母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754873U true CN214754873U (zh) | 2021-11-16 |
Family
ID=78639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098469.9U Active CN214754873U (zh) | 2021-01-14 | 2021-01-14 | 一种gis母线的导电杆组件及gis可拆卸母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754873U (zh) |
-
2021
- 2021-01-14 CN CN202120098469.9U patent/CN21475487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701606A (zh) | Gis可拆卸母线 | |
CN104143801A (zh) | 导电杆支撑结构及使用该导电杆支撑结构的管道母线 | |
CN112909749A (zh) | Gis母线的导电杆组件 | |
CN109560522A (zh) |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及筒体可拆连接结构 | |
CN214754873U (zh) | 一种gis母线的导电杆组件及gis可拆卸母线 | |
WO2019010890A1 (zh) | 一种gis设备及其三相共箱母线筒体 | |
CN110189872B (zh) | 管道母线及其母线单元 | |
CN111181061B (zh) | 用于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电器设备的可拆连接节及组合电器 | |
CN215681244U (zh) | 一种整体式触头盒 | |
CN205489242U (zh) | 一种全绝缘全密封侧面扩展充气柜 | |
CN210430193U (zh) |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射频连接装置 | |
KR101890603B1 (ko) | 전계완화용 모선도체 연결구조 | |
CN101465522B (zh) | 矩形母线与屏蔽罩连接的弹性卡件及母线绝缘套管组件 | |
RU189026U1 (ru) | Вилка кабельного разъема | |
CN112086814A (zh) | 集成化异型导体 | |
WO2017055202A2 (de) | Verbindungsstück | |
CN104993435A (zh) | 电缆分支箱穿墙套管及其串接组合件 | |
CN220604467U (zh) | 电流互感器 | |
KR20160080022A (ko) | 가스절연모선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 |
CN215219070U (zh) | 一种气体绝缘高压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 |
CN221574437U (zh) | 一种插头及连接器 | |
CN211126386U (zh) | 母线连接装置和具有其的开关柜 | |
CN213124984U (zh) | 堵塞组件以及母线连接器 | |
CN219436247U (zh) | 一种大功率连接器 | |
CN204696598U (zh) | 电缆分支箱穿墙套管及其串接组合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