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53461U - 按键组件及具有其的手柄 - Google Patents

按键组件及具有其的手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53461U
CN214753461U CN202120742652.8U CN202120742652U CN214753461U CN 214753461 U CN214753461 U CN 214753461U CN 202120742652 U CN202120742652 U CN 202120742652U CN 214753461 U CN214753461 U CN 2147534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handle
key body
cap
key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4265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斌
赵庆宏
柯钱
王江明
王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filed Critical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4265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534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534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534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按键组件及具有其的手柄,涉及机械电子技术领域,其中,按键组件包括:微动开关,数量为至少两个,并分别电连接控制电路;键本体,与微动开关对应设置且可拆卸连接;键帽,与键本体对应设置且可拆卸连接,键帽包括至少两键帽一体成型的组合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在手柄上可拆卸更换按键或者组合键,并以盖板覆盖手柄上敏感区域,提高手柄的操作精度以及灵活性,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按键组件及具有其的手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电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按键组件及具有其的手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触屏已经成为当今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主流化形态。全触屏电子设备省去了以往在机身设置机械按键的设计,提升了用户的视觉体验。使用全触屏设备运行控制类游戏或者一些其他类别的游戏过程中,用户需在屏幕上虚拟按键处进行操作。使用虚拟按键一方面对按压位置的准确度有较高要求,另一方面手可能遮挡游戏界面,影响用户的体验感。
相关技术中,在全触屏设备通过数据线外接一手柄对游戏进行控制,省去虚拟按键,用户可以全屏观看游戏界面并使用机械按键对游戏中的角色进行操作,提高用户的游戏体验。但在特定的游戏中需求多按键同时按压,就需要多个手指同时操作或一个手指同时按压多个按键,这两种操作方法都容易因为操作不同步导致游戏中操作指令失败,影响用户的游戏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按键组件及具有其的手柄,降低手柄操作难度,提高操作精度以及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按键组件,包括:微动开关,数量为至少两个,并分别电连接控制电路;键本体,与微动开关对应设置且可拆卸连接;键帽,与键本体对应设置且可拆卸连接,键帽包括至少两键帽一体成型的组合键。
优选的是,键本体与键帽设置有磁性件,键本体与键帽通过磁性吸附连接。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沿键本体轴向在每一键本体外侧设置有凸棱,在键帽内侧设置有卡槽,卡槽与凸棱匹配。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沿键本体径向凸出键本体设置有凸台,凸台沿键本体周向等间隔设置。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键本体顶端设置有导向面,导向面的截面积自键本体顶端逐渐增大至设定值。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按键组件还包括盖板,盖板截面面积大于键本体的截面面积或者键帽的截面面积。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是,凸出盖板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与键本体或键帽匹配的容置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手柄,该手柄包括壳本体,设置有中空的腔体,壳本体开设有连接腔体与壳本体外部的活动孔;电路板,固定于腔体内,电路板集成有控制电路,电路板上固定有按键组件的微动开关;以及,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各优选实施例中任意一项的按键组件。
优选的是,壳本体上靠近活动孔区域设置有固定槽,活动孔贯穿固定槽的底部,固定槽内可拆卸安装有按键组件的盖板。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是,固定槽的底部区域包括至少一活动孔。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按键组件及具有其的手柄,通过在手柄壳本体的腔体内设置微动开关,并在活动孔处基于微动开关更换单个键帽或者组合键,将闲置活动孔或者手柄其他敏感区域使用盖板遮挡避免误操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满足不同需求的按键操作,按键的单独操作、联动操作以及防误操作的情况可以随意置换,增强了手柄操作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提高了手柄的操作精度以及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按键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组合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盖板一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柄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手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手柄又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手柄还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微动开关;2-键本体;21-凸棱;22-凸台;23-导向面;3-键帽;4-组合键;41-连杆;5-盖板;10-壳本体;101-腔体;102-活动孔;103-固定槽;20-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相关技术中,游戏手柄按键都是独立操作,一个按键对应一个微动开关,如在特定的游戏中需求多按键同时按压,就需要多个手指同时操作或一个手指同时按压多个按键,这两种操作方法都容易因为操作不同步导致游戏中操作指令失败,影响用户的游戏体验。游戏手柄的侧键与扳机在同一个操作区域,游戏中用户需要刻意避开侧按键的区域,长时间操作会容易引起用户手部疲劳,同时在作动扳机的时候有按压到侧键的风险,按压后可能引起游戏中断或启动不必要的功能,严重影响用户的游戏体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按键组件。图1为本实用新型按键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组合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按键组件可以包括微动开关1、键本体2、键帽3,其中,微动开关1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两个,并分别电连接控制电路;键本体2可以与微动开关1对应设置且可拆卸连接;键帽3可以与键本体2对应设置且可拆卸连接,键帽3包括至少两键帽3一体成型的组合键4。
本实施例中每一微动开关1均可以发送一控制指令,同时操作多个微动开关1可以同时发送多个控制指令。在一例中,多个控制指令可以对游戏中人物动作进行操作以完成组合动作,例如转身、跳跃、踢腿三个动作的控制指令同时出发可以完成回旋踢这一组合动作。在相关的手柄技术中,有需要同时操作多个按键的手柄中,一种是多个按键连体分别按压不同侧边实现单个按键操作,按压整体实现同时操作;另一种是分别设置多个按键,在需要同时按压时操作者同时按压多个按键来实现。
本实施例中的按键组件将按键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的微动开关1、键本体2以及键帽3,键本体2设置于微动开关1与键帽3之间用于连接微动开关1与键帽3。在使用安装有本实施例的手柄过程中,操作者通过按压键帽3,经键本体2将键帽3所承受的按压操作传递至微动开关1实现控制指令的出发。
手柄中的微动开关1的数量一定,通过将键本体2与微动开关1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在无需其中一个或者多个微动开关1用来触发控制指令时,可以将键本体2、键帽3与相应的微动开关1进行分离,进而可以避免误触操作导致的控制指令发送错误。
本实施例中的键帽3可以是与键本体2、微动开关1一一对应设置,也可以是至少两键帽3组成的组合键4,组合键4可以作为键帽3的一种。在一具体例中,如图2所示,两单独键帽3之间可以通过一连杆41连接形成组合键4,按压组合键连杆41即可实现其两端的两单独键帽3实现下压动作,从而同时触发相应两微动开关1发送控制指令。
在游戏手柄上安装的键帽3可以是单独的键帽3、单独的组合键4以及单独键帽3与组合键4的组合。通过上述多种组合的键帽3安装在手柄上,可以适用于多种控制指令的触发,避免相关技术中固定形式的案件对操作者操作精度控制的要求,提高了控制指令触发的灵活性以及操作者的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键本体2与键帽3设置有磁性件,键本体2与键帽3通过磁性吸附连接。磁力吸附作为键本体2与键帽3匹配可拆卸连接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拆装方便,操作者无需辅助工具即可实现键本体2与键帽3的连接与拆除,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按键组件使用的灵活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键本体2轴向在每一键本体2外侧设置有凸棱21,在键帽3内侧设置有卡槽,卡槽与凸棱21匹配。继续参照图1所示的按键组件,在键帽3的底部可以开设有设定深度的凹陷,凹陷的内径与键本体2的外径相同。在该凹陷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凸棱21配合的卡槽,通过凸棱21与键帽3的卡槽配合可以限制键帽3和/或键本体2沿键帽3的周向产生相对转动,影响操作精度。
进一步地,还可以沿键本体2径向凸出键本体设置有凸台22,凸台22沿键本体2周向等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凸台22至键本体2的顶部的间距可以与上述键帽3的凹陷的深度相匹配,在凹陷的深度大于凸台22至键本体2的顶部的间距情况下,可以通过本实施例的凸台22对键帽3朝向微动开关1运动的距离进行限定,防止键帽3碰触微动开关1或者微动开关1周围的电路造成的结构损伤,提高了本实施例按键组件使用的安全性。另,在凹陷深度与凸台22至键本体2的顶部的间距相等的键帽3缺失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凹陷深度大于凸台22至键本体2的顶部的间距的键帽3进行操作,扩大了键帽3的适用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键本体2顶端可以设置有导向面23,导向面23的截面积自键本体2顶端逐渐增大至设定值。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键本体2的顶面的尺寸小于键帽3的凹陷的内侧尺寸。自键本体2的顶面向凸台22尺寸逐渐增大,可以增大至与键帽3的凹陷的内侧尺寸相同,也可以略小于键帽3的凹陷的内侧尺寸。本实施例通过在键本体2的顶端设置导向面23,可以使键帽3的凹陷部分更容易对准键本体2,并通过导向面23将键帽3安装至键本体2上,降低了将键帽3安装至键本体2上的操作难度。
图3为盖板一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手柄还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结合图3与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按键组件还可以包括盖板5,盖板5截面面积大于键本体2的截面面积或者键帽3的截面面积。本实施例的适用场景可以是,无需部分微动开关1进行控制指令触发的情形,在此情形下可以将手柄上安装键本体和/或键帽3的位置进行封堵,一方面可以避免对相应位置的微动开关1产生误操作,另一方面使手柄表面更加平整,避免误卡住手指或者该位置孔洞造成的操作体验下降。
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是,凸出盖板5的表面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与键本体2或键帽3匹配的容置槽。通过该容置槽将相应的键本体2或键帽3盖住,由于盖板5与手柄相对位置不变,在不拆除空置的键本体2或键帽3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盖板5避免对相应的微动开关1产生误操作。
基于相同或相似的设计思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手柄。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柄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手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手柄又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手柄还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4至图7所示,该手柄可以包括壳本体10、电路板20以及上述第一方面及各优选实施例中任意一项的按键组件。其中,壳本体10可以设置有中空的腔体101,且壳本体10开设有连接腔体101与壳本体10外部的活动孔102;电路板20可以固定于腔体101内,电路板20集成有控制电路,电路板20上固定有按键组件的微动开关1。
本实施例中壳本体10上开设的活动孔102用于键本体2与键帽3的活动通道。该活动孔102还可以限制键帽3带动键本体2产生偏离活动孔102中新轴线方向的相对运动,提高操作精度以及微动开关1的反应灵敏度。电路板20与微动开关1置于腔体101内一方面可以防止受到撞击产生结构损伤,还可以防止外部液体飞溅对电路板20与微动开关1的电路造成损伤。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本体10上靠近活动孔102区域设置有固定槽103,固定槽103的底部区域包括至少一活动孔102;活动孔102贯穿固定槽103的底部,固定槽103内可拆卸安装有按键组件的盖板5。盖板5置于固定槽103内可以使得壳本体10的外侧表面更平整,避免影响操作者对其他键帽3的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动开关(1),数量为至少两个,并分别电连接控制电路;
键本体(2),与所述微动开关(1)对应设置且可拆卸连接;
键帽(3),与所述键本体(2)对应设置且可拆卸连接,所述键帽(3)包括至少两键帽(3)一体成型的组合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键本体(2)与所述键帽(3)设置有磁性件,所述键本体(2)与所述键帽(3)通过磁性吸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键本体(2)轴向在每一所述键本体(2)外侧设置有凸棱(21),在所述键帽(3)内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凸棱(21)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键本体(2)径向凸出所述键本体设置有凸台(22),所述凸台(22)沿所述键本体(2)周向等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键本体(2)顶端设置有导向面(23),所述导向面(23)的截面积自所述键本体(2)顶端逐渐增大至设定值。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件还包括盖板(5),所述盖板(5)截面面积大于所述键本体(2)的截面面积或者所述键帽(3)的截面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凸出所述盖板(5)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键本体(2)或所述键帽(3)匹配的容置槽。
8.一种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本体(10),设置有中空的腔体(101),所述壳本体(10)开设有连接所述腔体(101)与所述壳本体(10)外部的活动孔(102);
电路板(20),固定于所述腔体(101)内,所述电路板(20)集成有控制电路,所述电路板(20)上固定有按键组件的微动开关(1);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10)上靠近所述活动孔(102)区域设置有固定槽(103),所述活动孔(102)贯穿所述固定槽(103)的底部,所述固定槽(103)内可拆卸安装有所述按键组件的盖板(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103)的底部区域包括至少一所述活动孔(102)。
CN202120742652.8U 2021-04-13 2021-04-13 按键组件及具有其的手柄 Active CN2147534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42652.8U CN214753461U (zh) 2021-04-13 2021-04-13 按键组件及具有其的手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42652.8U CN214753461U (zh) 2021-04-13 2021-04-13 按键组件及具有其的手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53461U true CN214753461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02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42652.8U Active CN214753461U (zh) 2021-04-13 2021-04-13 按键组件及具有其的手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534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09082B1 (en) Keyboard switch which produces press sound
JP2012160428A (ja) キーボード装置のキー構造
CN214753461U (zh) 按键组件及具有其的手柄
CN204680577U (zh) 一种按键及使用该按键的终端
US2010012366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user interface on a mobile device
CN105914072A (zh) 一种按键开关及应用该按键开关的键盘
CN209028579U (zh) 一种防水防尘娱乐游戏键盘
CN210109752U (zh) 单手游戏键盘
CN211980477U (zh) 模块化键盘
CN108346542A (zh) 一种键盘装置
CN103887102A (zh) 一种键盘
CN215275721U (zh) 一种按键式游戏操作盘
CN108519835B (zh) 电子设备
CN207708486U (zh) 一种磁控旋转拆卸按键及游戏手柄
CN108519852B (zh) 电子设备
CN219963906U (zh) 一种新型游戏方向盘
CN205910669U (zh) 一种键盘结构
CN201563150U (zh) 全电容触控式手机键盘
CN205723269U (zh) 一种按键开关及应用该按键开关的键盘
CN217902950U (zh) 电子装置
CN105498203B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一种游戏手柄
CN205924951U (zh) 一种按键和一种游戏手柄
CN108519854B (zh) 电子设备
CN214797207U (zh) 一种键盘结构
JP2002229478A (ja) 制御ボタンを形成する表示デバイスを有する電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