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51228U -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51228U
CN214751228U CN202120661987.7U CN202120661987U CN214751228U CN 214751228 U CN214751228 U CN 214751228U CN 202120661987 U CN202120661987 U CN 202120661987U CN 214751228 U CN214751228 U CN 2147512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light
quantum dot
light source
exci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6198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祥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6198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512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512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512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从下至上设置的光源、扩散板、量子点膜和光学膜,其中,所述扩散板和所述量子点膜之间还设置有透射膜,或者所述光源和所述扩散板之间还设置有透射膜;所述透射膜用于将所述量子点膜出射的激发光线反射至所述光学膜,且所述透射膜用于透射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这样,可以使得量子点膜出射的激发光线得到充分利用,有足够多的激发光线与光源出射的光线汇合为白光,提高了量子点膜出射的激发光线的利用率,从而使得光学膜能够得到亮度大且均匀的背光。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是在背光模组上设置蓝光LED,并由蓝光LED发出的蓝光激发量子点膜发出红光和绿光,再由蓝、红、绿三色光汇合为白光,以为显示面板的光学膜(或光学膜组)提供背光。但在现有技术中,量子点膜发出的红光和绿光,有相当一部分容易偏离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无法全部与蓝光汇合成白光,光线利用率较低,使得背光模组难以生成亮度更为均匀的白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旨在解决如何提高量子点膜出射的激发光线的利用率,从而使得光学膜能够得到亮度均匀的背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从下至上设置的光源、扩散板、量子点膜和光学膜,其中,所述扩散板和所述量子点膜之间还设置有透射膜,或者所述光源和所述扩散板之间还设置有透射膜;所述透射膜用于将所述量子点膜出射的激发光线反射至所述光学膜,且所述透射膜用于透射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可以使得量子点膜出射的激发光线得到充分利用,有足够多的激发光线与光源出射的光线汇合为白光,提高了量子点膜出射的激发光线的利用率,从而使得光学膜能够得到亮度大且均匀的背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另一结构示例图。
附图编号:
10 光源 20 扩散板
30 量子点膜 40 光学膜
50 透射膜 60 反射板
70 背板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上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单元、模块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单元、模块、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参照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从下至上设置的光源10、扩散板20、量子点膜30和光学膜40。其中,所述扩散板20和所述量子点膜30之间还设置有透射膜50,或者所述光源10和所述扩散板20之间还设置有透射膜50;所述透射膜50用于将所述量子点膜30出射的激发光线反射至所述光学膜40,且所述透射膜50用于透射所述光源10发出的光线。
可选的,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透射膜50设置在所述扩散板20和所述量子点膜30之间时,从所述光源10发出的光线,可依次通过所述扩散板20和量子点膜30,并达到所述光学膜40。其中,所述量子点膜30基于纳米材料形成;所述光源10为LED(Light-Emitting Diode)灯。
可选的,当所述光源10发出的光线到达所述扩散板20进行均匀扩散之后,会进一步到达所述量子点膜30时,并激发所述量子点膜30发出激发光线。
可选的,所述光源10为蓝光LED灯。当所述光源10出射的光线为蓝光,且当蓝光到达量子点膜30时,量子点膜30受蓝光激发可发出激发红光和激发绿光两种激发光线。其中,由于量子点膜30的吸收特性,量子点膜30对波长较短的绿光的吸收特性更佳,且能发出高强度的红光和绿光,这种特性更有利于提升光能利用率和降低含镉量子点含量。
可选的,所述扩散板20和所述量子点膜30是分别独立设置的,且所述透射膜50进一步设置在所述扩散板20和所述量子点膜30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透射膜50设置在所述扩散板20的上表面。
可选的,所述透射膜50为蓝光透射膜,可用于透射蓝光,并反射除蓝光之外的其他光线。
可选的,所述光源10出射的蓝光,经所述扩散板20进行均匀扩散之后,会穿过所述透射膜50到达所述量子点膜30,然后其中一部分蓝光会激发量子点膜30发射出激发红光和激发绿光,另一部分蓝光会进一步穿过所述量子点膜30到达所述光学膜40。
其中,在量子点膜30发射出激发红光和激发绿光中,其中一部分红光和绿光会直接往光学膜40所在方向发射,并与同一发射方向上的蓝光汇合成白光;而其他往透射膜50所在方向发射的红光和绿光,在到达透射膜50后,会被透射膜50反射至光学膜40所在方向一侧,以使这些红光和绿光也能够与蓝光汇合成白光。
这样,可以使得量子点膜30出射的激发光线得到充分利用,有足够多的激发光线与光源出射的光线汇合为白光,提高了量子点膜30出射的激发光线的利用率,从而使得光学膜40能够得到亮度大且均匀的背光。
可选的,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从下至上设置的光源10、扩散板20、量子点膜30和光学膜40。其中,所述光源10和所述扩散板20之间还设置有透射膜50,所述透射膜50用于将所述量子点膜30出射的激发光线反射至所述光学膜40,且所述透射膜50用于透射所述光源10发出的光线。
可选的,从所述光源10发出的光线,可依次通过所述扩散板20和量子点膜30,并达到所述光学膜40。其中,所述量子点膜30基于纳米材料形成。
可选的,所述量子点膜30与所述扩散板20一体成型,共同组成量子点扩散板,且所述量子点膜30处于所述扩散板20的上层。其中,通过在通常的扩散板中加入纳米材料,即可制成所述量子点扩散板。
进一步地,所述透射膜50设置在所述量子点扩散板(或所述扩散板20)的下表面。
可选的,当所述光源10出射的光线为蓝光时,且当蓝光到达量子点膜30时,量子点膜30受蓝光激发可发出激发红光和激发绿光两种激发光线。其中,所述透射膜50为蓝光透射膜,可用于透射蓝光,并反射除蓝光之外的其他光线。
可选的,所述光源10出射的蓝光,穿过所述透射膜50后,会进入所述量子点扩散板,并经所述量子点扩散板中的所述扩散板20将蓝光进行均匀扩散之后,到达所述量子点扩散板中的所述量子点膜30,然后其中一部分蓝光会激发量子点膜30发射出激发红光和激发绿光,另一部分蓝光则会进一步穿过所述量子点膜30到达所述光学膜40。
其中,在量子点膜30发射出激发红光和激发绿光中,其中一部分红光和绿光会直接往光学膜40所在方向发射,并与同一发射方向上的蓝光汇合成白光;而其他往透射膜50所在方向发射的红光和绿光,在穿过扩散板20到达透射膜50后,会被透射膜50反射至光学膜40所在方向一侧,以使这些红光和绿光也能够与蓝光汇合成白光。
这样,可以使得量子点膜30出射的激发光线得到充分利用,有足够多的激发光线与光源出射的光线汇合为白光,提高了量子点膜30出射的激发光线的利用率,从而使得光学膜40能够得到亮度大且均匀的背光。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或图2,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片60和背板70,其中,所述光源10设置在所述反射片60上方,所述反射片60设置在所述背板70上方;所述反射片60用于将所述光源10出射的光线往所述光学膜40所在的方向反射;所述背板70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反射片60,并在此基础上对整个背光模组提供支撑。
可选的,当所述光源10发出光线时,其中一部分蓝光会直接往光学膜40所在方向发射,并依次通过扩散板20、透射膜50和量子点膜30(或依次通过透射膜50、扩散板20和量子点膜30),并与激发光线汇合后到达光学膜40。而由于光的扩散性,光源10发出的光线会有一部分不可避免地往偏离光学膜40所在方向发射,而这部分偏离的蓝光在到达反射片60后,受反射片60的发射后,会再射向光学膜40所在方向,直到到达量子点膜30激发其发出激发光线,或穿过量子点膜30与激发光线汇合成白光,为光学膜40提供亮度大且亮度均匀的背光。
这样,可以提高光源10出射的光线的利用率,从而使得光学膜40能够得到亮度大且均匀的背光。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源10包括激发光源和补偿光源,其中,所述激发光源用于提供激发蓝光,使所述量子点膜30出射有所述激发红光和所述激发绿光进入所述光学膜40;所述补偿光源用于提供补偿蓝光,使所述量子点膜30出射有蓝光进入所述光学膜,即补偿蓝光是用于穿过所述量子点膜30后,与受激发蓝光激发出的激发红光和激发绿光汇合后,形成亮度足够大且亮度均匀的白光,以为光学膜40提供背光。
其中,所述激发光源发出的激发蓝光为短波段的蓝光;所述补偿光源发出的补偿蓝光为长波段的蓝光。例如,激发蓝光的波长可为为350~470nm,优选为350~430nm;所述补偿蓝光的波长可为445~470nm。实际上,补偿光源的工作波长也可以往短波蓝光偏移,即补偿光源的工作波长横跨两个波段,这样可以提供补偿蓝光之余,还可以同时提供部分的短波蓝光(即激发蓝光)。
这样,可以大幅提升光能利用率和节省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透射膜50为第一透射膜(即将透射膜50标记为第一透射膜),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二透射膜(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透射膜设置在所述光学膜40和所述量子点膜30之间。可选的,所述第二透射膜设置在所述量子点膜30的上表面。
可选的,所述第二透射膜为选择性透射膜,且所述第二透射膜用于透射长波段的蓝光、长波段的红光和长波段的绿光,且反射除所述长波段的蓝光、长波段的红光和长波段的绿光之外的光线。即背光模组通过所述量子点膜30往光学膜40发射的长波段的蓝光、红光和绿光可以穿过所述第二透射膜,而光学膜40本端所产生的(或从外部经所述光学膜40进入背光模组的)其他颜色的光和短波段的蓝光(即激发蓝光),则无法穿过所述第二透射膜,只能被第二透射膜反射出去或反射回所述量子点膜30,从而提高了背光模块基于长波段的蓝光、红光和绿光所生成的白光的稳定性,避免有其他波段或其他颜色的光影响背光模块生成亮度均匀的白光,并提高短波段的蓝光的利用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装置的电源可为所述背光模组中的光源10供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下至上设置的光源、扩散板、量子点膜和光学膜,其中,所述扩散板和所述量子点膜之间还设置有透射膜,或者所述光源和所述扩散板之间还设置有透射膜;所述透射膜用于将所述量子点膜出射的激发光线反射至所述光学膜,且所述透射膜用于透射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膜与所述扩散板一体成型,所述透射膜设置在所述扩散板的下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出射的光线为蓝光;所述激发光线包括激发红光和激发绿光;所述透射膜为蓝光透射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片和背板,其中,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反射片上方,所述反射片设置在所述背板上方;所述反射片用于将所述光源出射的光线往所述光学膜所在的方向反射;所述背板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反射片。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激发光源和补偿光源,其中,所述激发光源用于提供激发蓝光,使所述量子点膜出射有所述激发红光和所述激发绿光进入所述光学膜;所述补偿光源用于提供补偿蓝光,使所述量子点膜出射有蓝光进入所述光学膜。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膜为第一透射膜,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二透射膜,所述第二透射膜设置在所述光学膜和所述量子点膜之间,所述第二透射膜用于透射长波段的蓝光、红光和绿光,且反射除所述长波段的蓝光、红光和绿光之外的光线。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CN202120661987.7U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147512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1987.7U CN214751228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1987.7U CN214751228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51228U true CN214751228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598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61987.7U Active CN214751228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5122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73927A (zh) * 2022-06-09 2022-08-30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WO2023207329A1 (zh) * 2022-04-24 2023-1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模组、拼接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7329A1 (zh) * 2022-04-24 2023-1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模组、拼接显示装置
CN114973927A (zh) * 2022-06-09 2022-08-30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9270B (zh) 具有发射角度选择特性的光波长转换方法
CN214751228U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JP6267118B2 (ja) 広色域及びエネルギー効率を有する高ダイナミックレンジディスプレイ
TWI288851B (en) Backlight source module
CN100502065C (zh) 高效荧光转换的led光源及背光模块
US8740438B2 (en) Illumination module
US9903544B2 (en) Light-emitting apparatus
US8226254B2 (en) Lighting system with dichromatic surfaces
US20070116424A1 (en) Backlight module structure for LED chip holder
US20070122103A1 (en) White light-emitting device using fluorescent fiber
JP2006156039A (ja) 面状光源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CN102844608A (zh) 背光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4698680A (zh) 模组和显示设备
JP2008117879A (ja) 平面発光装置
CN210605291U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4914622A (zh) 量子点发光器件和背光模组
CN104617197A (zh) 一种显示模组用led发光器件及显示模组
CN102891243A (zh) 发白光器件以及使用该器件的显示设备和照明设备
JPWO2010150516A1 (ja) 面光源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8828831B (zh) 量子点偏光片、显示装置及量子点偏光片的制作方法
CN209858903U (zh) 一种复合光学膜、背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CN211289937U (zh) 光源装置及照明系统
JP2002270020A (ja) 光源装置
JP2011003488A (ja) 面光源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209325692U (zh) 一种日光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