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48661U - 一种气密性测试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密性测试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48661U
CN214748661U CN202121243838.5U CN202121243838U CN214748661U CN 214748661 U CN214748661 U CN 214748661U CN 202121243838 U CN202121243838 U CN 202121243838U CN 214748661 U CN214748661 U CN 2147486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pressing
tested
testing mechanism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4383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亮辉
左孝
蔡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to Electronic Ltd
Kunshan Lianta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to Electroni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to Electronic Ltd filed Critical Lanto Electronic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4383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486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486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486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3C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密性测试机构,其包括机架、载具、压紧组件及气密性检测仪,载具设置于机架上,载具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的槽底开设有充气口,载具用于放置待测试壳体,凹槽能够与待测试壳体围成密封腔,充气口用于向密封腔内充气;压紧组件包括压紧件,压紧件能够沿着第一方向移动,以靠近并压紧待测试壳体;气密性检测仪连通于密封腔,气密性检测仪用于检测待测试壳体的气密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密性测试机构,适用于3C电子产品的气密性测试,其操作便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客户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气密性测试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3C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密性测试机构。
背景技术
在3C电子行业中,两个零部件通过点胶或背胶粘合组装在一起后需要检测其防水性能。传统的检测防水性能的方法为投水法,而投水法检测存在以下弊端:
1.常规投水法会使得不良品浸水报废;
2.无法准确检测出产品防水的具体值,是否满足客户的要求;
3.人员作业难度大,存在判断误差;
4.测试效率低,成本高。
因此,亟需一种气密性测试机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气密性测试机构,适用于3C电子产品的气密性测试,其操作便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客户要求。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密性测试机构,包括:
机架;
载具,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载具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开设有充气口,所述载具用于放置待测试壳体,所述凹槽能够与所述待测试壳体围成密封腔,所述充气口用于向所述密封腔内充气;
压紧组件,包括压紧件,所述压紧件能够沿着第一方向移动,以靠近并压紧所述待测试壳体;
气密性检测仪,连通于所述密封腔,所述气密性检测仪用于检测所述待测试壳体的气密性。
作为优选,所述压紧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压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压紧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压紧件包括载板和多个连接于所述载板的压头,多个所述压头分别抵压于所述待测试壳体的边缘。
作为优选,所述压紧组件还包括导板,所述机架包括导杆和底板,所述导杆和所述载具均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导杆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导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导杆,所述压紧件连接于所述导板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压紧组件还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连接于所述导板,所述压紧件抵压于所述待测试壳体时,所述限位杆抵靠于所述底板。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杆相对于所述导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置可调节。
作为优选,还包括推出组件,所述推出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推出组件用于将所述待测试壳体从所述载具上推出。
作为优选,所述推出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和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的推头,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推头沿着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载具包括基板和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硅胶垫,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硅胶垫,所述充气口贯通所述基板和所述硅胶垫。
作为优选,所述载具还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硅胶垫嵌设于所述固定框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密性测试机构,将待测试壳体放置于载具上,待测试壳体和载具上的凹槽围成密封腔,移动压紧件压紧待测试壳体,保证待测试壳体和载具间贴合缝处的气密性,通过充气口向密封腔内充气,利用气密性检测仪检测密封腔内的气密性,由于待测试壳体和载具间贴合缝处的气密性足够,因此,密封腔的气密性即为待测试壳体的气密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密性测试机构,适用于3C电子产品的气密性测试,其操作便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客户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待测试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测试机构在压紧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载具和推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载具和推出组件的工作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测试机构在未压紧时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测试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载具的剖切图。
图中:
100、待测试壳体;101、屏幕;102、边框;103、容置腔;
1、机架;2、载具;3、压紧组件;4、气密性检测仪;5、推出组件;6、传感器安装座;7、红外线传感器;8、机箱;
11、导杆;12、底板;13、顶板;14、侧板;15、背板;21、凹槽;22、充气口;23、基板;24、硅胶垫;25、固定框;26、充气接头;31、压紧件;32、第一驱动件;33、导板;34、限位杆;51、第二驱动件;52、推头;81、启动按钮;82、急停按钮;83、把手;84、调压阀;
241、卡凸;311、载板;312、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安装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密性测试机构,用于测试如图1所示的待测试壳体100,待测试壳体100由屏幕101和边框102组合而成,屏幕101和边框102形成容置腔103,本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测试机构用于测试屏幕101和边框102拼接处的环形缝的气密性。
如图2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测试机构包括机架1、载具2、压紧组件3及气密性检测仪4,载具2设置于机架1上,载具2上设置有凹槽21,凹槽21的槽底开设有充气口22,载具2用于放置待测试壳体100,凹槽21能够与待测试壳体100围成密封腔,充气口22用于向密封腔内充气;压紧组件3包括压紧件31,压紧件31可移动设置于机架1,压紧件31能够沿着第一方向移动,以靠近并压紧待测试壳体100;气密性检测仪4连通于密封腔,气密性检测仪4用于检测待测试壳体100的气密性。气密性检测仪4的具体结构及检测原理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测试机构,将待测试壳体100扣合于载具2上,待测试壳体100的容置腔103和载具2上的凹槽21形成密封腔,移动压紧件31压紧待测试壳体100,保证待测试壳体100和载具2间贴合缝处的气密性,通过充气口22向密封腔内充气,然后利用气密性检测仪4检测密封腔内的气密性,由于待测试壳体100和载具2间贴合缝处的气密性足够,因此,密封腔的气密性即为待测试壳体100的气密性。本实施例提出的气密性测试机构,适用于3C电子产品的气密性测试,其操作便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客户要求。
具体地,压紧组件3还包括第一驱动件32,第一驱动件32设置于机架1,压紧件31连接于第一驱动件32的输出端,第一驱动件32能够驱动压紧件31沿着第一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32为气缸。
如图5所示,压紧件31包括载板311和多个连接于载板311的压头312,多个压头312分别抵压于待测试壳体100的边缘。压头312的抵压端的形状与待测试壳体100的边缘形状相适配,以将待测试壳体100严密地压紧于载具2上,保证了密封腔的气密性。在本实施例中,待测试壳体100的边缘具有四个倾斜部,对应的,压头312设置有四个,且其抵压端为倾斜面,该倾斜面紧密抵压于待测试壳体100的倾斜部。当然,压头312的形状不限于此,压头312的具体形状根据待测试壳体100的外形确定。压头312由硅胶制成。
为了稳定限定压紧件31的移动方向,压紧组件3还包括导板33,机架1包括导杆11和底板12,导杆11和载具2均设置于底板12上,导杆11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导板33滑动连接于导杆11,压紧件31连接于导板33朝向底板12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导板33通过线性轴承滑动连接于导杆11,导杆11设置有四个,进一步提高了压紧件31滑动的稳定性。第一驱动件32的输出端连接于导板33,载板311连接于导板33。
具体地,机架1还包括顶板13,导杆11固定连接于顶板13和底板12之间,第一驱动件32安装于顶板13上。
具体地,压紧组件3还包括限位杆34,限位杆34连接于导板33,压紧件31抵压于待测试壳体100时,限位杆34抵靠于底板12。限位杆34对压紧件31的移动范围起到了限定作用,避免移动过度对待测试壳体100造成压伤。
可选地,限位杆34相对于导板33在第一方向上位置可调节。通过调节限位杆34相对于导板33的位置,限位杆34位于导板33朝向底板12一侧的长度能够调节,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待测试壳体100。具体地,限位杆34包括螺杆和两个螺接于螺杆的螺母,两个螺母分别位于导板33的两侧。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测试机构还包括推出组件5,推出组件5设置于机架1,推出组件5用于将待测试壳体100从载具2上推出。在本实施例中,推出组件5设置于底板12上。设置推出组件5省去了操作人员将手放入压头312下方拿取待测试壳体100的步骤,对操作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具体地,推出组件5包括第二驱动件51和连接于第二驱动件51的输出端的推头52,第二驱动件51设置于机架1,第二驱动件51能够驱动推头52沿着第二方向移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垂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51为气缸,推头52抵靠待测试壳体100的端头形状与待测试壳体100的形状相匹配,例如,待测试壳体100的侧面为弧形面,推头52的端头设置为尺寸相匹配的弧形面,保证了推出的稳定性,且避免对待测试壳体100的表面造成划伤。
如图3所示,载具2包括基板23和设置于基板23上的硅胶垫24,凹槽21设置于硅胶垫24,充气口22贯通基板23和硅胶垫24。硅胶垫24的设置提高了密封腔的气密性。基板23连接于底板12上。在本实施例中,硅胶垫24的顶面上具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围成凹槽21,环形凸起的直径与待测试壳体100的外缘直径相同,二者紧密贴合。
具体地,载具2还包括固定框25,固定框25可拆卸连接于基板23上,硅胶垫24嵌设于固定框25内。通过拆卸固定框25能够更换不同的硅胶垫24,以适用于不同的待测试壳体100。如图7所示,硅胶垫24的侧壁设置有卡凸241,固定框25朝向基板23的一侧设置有卡槽,卡凸241和卡槽相卡接,固定框25和基板23通过螺丝或螺钉等紧固件连接。
具体地,基板23的充气口22处连通有充气接头26,外部的气源通过充气接头26向密封腔内充气。
如图6所示,机架1还包括背板15和两个侧板14,侧板14固定连接于顶板13和底板12之间,两个侧板14分别连接于顶板13的两个相对的边,背板15同时连接于顶板13、底板12和两个侧板14。在侧板14背离背板15的一侧设置有传感器安装座6,两个传感器安装座6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红外线传感器7。红外线传感器7用于检测是否有外物进入机架1内的工作区域,以避免操作人员误操作对人身安全造成影响。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测试机构还包括机箱8,机架1设置于机箱8上,机箱8内设置有控制器,当红外线传感器7检测到有外物进入时,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件32和第二驱动件51停止。
机箱8的两侧设置有把手83,把手83便于将机箱8的箱板打开,而且便于搬移。机箱8的前面设置有急停按钮82和两个启动按钮81,急停按钮82和启动按钮81对第一驱动件32和第二驱动件51的连接及控制原理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机箱8的侧壁还设置有调压阀84,调压阀84用于调节通过充气接头26的气体的气压,以使气体适于进行气密性测试。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气密性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
载具(2),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载具(2)上设置有凹槽(21),所述凹槽(21)的槽底开设有充气口(22),所述载具(2)用于放置待测试壳体(100),所述凹槽(21)能够与所述待测试壳体(100)围成密封腔,所述充气口(22)用于向所述密封腔内充气;
压紧组件(3),包括压紧件(31),所述压紧件(31)能够沿着第一方向移动,以靠近并压紧所述待测试壳体(100);
气密性检测仪(4),连通于所述密封腔,所述气密性检测仪(4)用于检测所述待测试壳体(100)的气密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3)还包括第一驱动件(32),所述第一驱动件(32)设置于所述机架(1),所述压紧件(31)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32)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件(32)能够驱动所述压紧件(31)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31)包括载板(311)和多个连接于所述载板(311)的压头(312),多个所述压头(312)分别抵压于所述待测试壳体(100)的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3)还包括导板(33),所述机架(1)包括导杆(11)和底板(12),所述导杆(11)和所述载具(2)均设置于所述底板(12)上,所述导杆(11)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导板(33)滑动连接于所述导杆(11),所述压紧件(31)连接于所述导板(33)朝向所述底板(12)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密性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3)还包括限位杆(34),所述限位杆(34)连接于所述导板(33),所述压紧件(31)抵压于所述待测试壳体(100)时,所述限位杆(34)抵靠于所述底板(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密性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34)相对于所述导板(33)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置可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出组件(5),所述推出组件(5)设置于所述机架(1),所述推出组件(5)用于将所述待测试壳体(100)从所述载具(2)上推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密性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出组件(5)包括第二驱动件(51)和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件(51)的输出端的推头(52),所述第二驱动件(51)设置于所述机架(1),所述第二驱动件(51)能够驱动所述推头(52)沿着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气密性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2)包括基板(23)和设置于所述基板(23)上的硅胶垫(24),所述凹槽(21)设置于所述硅胶垫(24),所述充气口(22)贯通所述基板(23)和所述硅胶垫(2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密性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2)还包括固定框(25),所述固定框(25)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基板(23)上,所述硅胶垫(24)嵌设于所述固定框(25)内。
CN202121243838.5U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气密性测试机构 Active CN2147486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43838.5U CN214748661U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气密性测试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43838.5U CN214748661U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气密性测试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48661U true CN214748661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28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43838.5U Active CN214748661U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气密性测试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486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24392A (zh) 充电器自动耐压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08254137A (zh) 电池盒焊接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9374232A (zh) 一种泄漏检测装置及用其检测法兰盘组件泄漏性能的方法
CN214748661U (zh) 一种气密性测试机构
CN110044552B (zh) 粉-液双室袋铝膜焊接密封性检漏装置
CN209027741U (zh) 一种用于检测法兰盘组件泄漏性能的检测装置
CN109307593B (zh) 一种气制动总阀检测装置
CN110361145B (zh) 一种歪量法气密性检测设备
CN113211364B (zh) 一种真空发生器测试载具和真空发生器测试设备
CN210513559U (zh) 一种气密性测试设备
CN208653732U (zh) 水泵壳体气密性试漏机
CN206573261U (zh) 一种镜头气密性检测设备
CN219121639U (zh) 一种气密性检测夹具
CN113340537A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用密封性检测机构
CN210089934U (zh) 一种动力电池上盖气密性检具总成
CN219714323U (zh) 一种具有气压检测功能的汽车检具
CN219348097U (zh) 圆形电池盖氦检检测试专用工装
CN211042591U (zh) 气密检测系统
CN218823706U (zh) 一种抗冲击测试仪
CN215677461U (zh) 一种密封性能检测工装
CN216081943U (zh) 气密性检具及检测系统
CN219161551U (zh) 一种电器端盖件加工用检测机构
CN212645980U (zh) 一种气密性检测设备
CN110596775B (zh) 一种基于红外检测技术的探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2829931A (zh) 盖子测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