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42079U - 轴系组件及具有其的涡旋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轴系组件及具有其的涡旋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42079U
CN214742079U CN202120532199.8U CN202120532199U CN214742079U CN 214742079 U CN214742079 U CN 214742079U CN 202120532199 U CN202120532199 U CN 202120532199U CN 214742079 U CN214742079 U CN 2147420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ust
crankshaft
bearing
bracket
thrust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3219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嘉
单彩侠
刘双来
方琪
董聪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2053219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420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420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420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系组件及具有其的涡旋压缩机。轴系组件包括:曲轴,曲轴具有第一止推面和第二止推面;第一支架,套设在曲轴上,第一支架具有第三止推面;第二支架,套设在曲轴上且与第一支架间隔设置,第二支架具有第四止推面;第一止推面位于第三止推面远离第二支架的一侧,第二止推面位于第四止推面远离第一支架的一侧;第一止推轴承,套设在曲轴上,第一止推轴承设置在第一止推面和第三止推面之间;第二止推轴承,套设在曲轴上,第二止推轴承设置在第二止推面和第四止推面之间。本实用新型的轴系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轴系组件在切向力的作用下因轴承间隙及曲轴自身变形而发生倾覆的问题。

Description

轴系组件及具有其的涡旋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轴系组件及具有其的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轴带动动盘,而动盘对曲轴的力,包括径向力,切向力及离心力,其中离心力随曲轴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在设计中,为了平衡离心力,通常会引入平衡块,使得机体整体的重心不受转速的影响。但这种设计也会使曲轴在高转速下发生变形,可能影响曲轴的重心或与相关部件,如电机的垂直度,影响电机的效率和性能。
同时,曲轴受到切向力,这个切向力包括:为压缩气体所需要的切向力,气体通过压缩机流速变化做功产生的力,以及曲轴为将机油搅动入泵体中,需要克服的阻力。其中,对于设计合理的压缩机,压缩气体所需切向力应该占主要部分,因而切向力虽然也随频率增大,但不像离心力那样随角速度变化,也无法通过平衡块平衡。由于切向力无法平衡,原则上只能通过径向轴承来配合,而轴承均存在配合一定间隙,即轴会在主,副轴承的共有间隙中因切向力产生一定的整体偏转角。
切向力导致的偏转角会导致轴的倾斜,从而造成两点主要影响:1、由于误差产生的偏心旋转会造成额外的电磁噪声。2、由于轴的倾斜会进一步使主轴承的上下端,动盘轴承的下端及其与曲轴对应的配合部位局部受到极高的负载,降低压缩机的寿命。
在压缩机负载不高,频率较低的情况下,切向力和离心力都较小,引发的曲轴的倾覆较为有限,磨损速度较慢,对可靠性的影响依旧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如果想进一步让压缩机在高负载的状态下保持高速运行,则切向力和离心力造成的倾覆会变大,磨损造成的影响将变得难以忽略。
对于一般的涡旋压缩机,按轴向固定方式可分为上止推和下止推。下止推涡旋压缩机的止推平面在轴的尾部,采用在轴底部增加止推板的方式防止轴的位置改变。其切向作用力分布如图1a所示。其装配较为简单,但止推片与轴的配合面较小,难以承担轴的偏转扭矩,这会导致轴在切向力的作用下,以下止推面为旋转中心发生偏转,主,副,动盘轴承与轴在局部发生较剧烈的磨损。
上止推结构如图1b所示,其相对于下止推结构较为简单,直接将轴肩配合在上支架上,但装配相对下止推较为困难。对于上止推压缩机来说,如果以轴底部作为旋转中心的话,止推面的支持力力矩将动盘切向力力矩部分抵消,但如果以止推面和主轴承面结合部为旋转中心(图中引线指出点),则可发现曲轴依旧会发生倾覆。与下止推不同,上止推间隙最小的部分为上止推面,在力矩的作用下,上止推面左侧下压,右侧上浮,导致左侧受到的局部压力很大,破坏油膜,成为了优先磨损面。
因此,目前的两种主流止推方案都不能有效平衡切向力的作用,在切向力作用足够大的时候,都会发生明显的局部磨损。这种磨损是基于原理上的,并不能因为加工精度的改变而彻底消除。根据涡旋压缩机的相关原理,转速越高,离心力越大,切向力也会出现一定的增长。现在涡旋压缩机在逐渐向高速化发展,当转速不断提升时,这种偏磨磨损导致的泄露,噪声及磨损终将成为超高速涡旋压缩机研发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若想解决超高速涡旋压缩机的瓶颈,必要更改曲轴的受力机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系组件及具有其的涡旋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轴系组件在切向力的作用下因轴承间隙及曲轴自身变形发生倾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轴系组件,包括:曲轴,曲轴具有第一止推面和第二止推面;第一支架,套设在曲轴上,第一支架具有第三止推面;第二支架,套设在曲轴上且与第一支架间隔设置,第二支架具有第四止推面;第一止推面位于第三止推面远离第二支架的一侧,第二止推面位于第四止推面远离第一支架的一侧;第一止推轴承,套设在曲轴上,第一止推轴承设置在第一止推面和第三止推面之间;第二止推轴承,套设在曲轴上,第二止推轴承设置在第二止推面和第四止推面之间。
进一步地,轴系组件还包括:第一平衡块,与曲轴连接,第一平衡块设置在第二支架远离第一支架的一侧,第一平衡块具有第二止推面;沿曲轴的轴向方向上,第二止推轴承设置在第二支架和第一平衡块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平衡块环绕曲轴设置;第二止推轴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与第二止推面相贴合;第二端面与第四止推面相贴合。
进一步地,曲轴具有轴肩,轴肩具有第一止推面;沿曲轴的轴向方向上,第一止推轴承设置在第一支架和轴肩之间。
进一步地,轴系组件还包括:转子,套设在曲轴上且位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第二平衡块,与曲轴连接且设置在第一支架和转子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止推轴承为止推滚动轴承或止推滑动轴承;第二止推轴承为止推滚动轴承或止推滑动轴承。
进一步地,曲轴具有润滑油通道;第一止推轴承和第二止推轴承均为止推滑动轴承;曲轴上设置有第一连通通道,第一连通通道的一端与润滑油通道相连通,第一连通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一止推轴承和轴肩之间的间隙相连通;曲轴上设置有第二连通通道,第一平衡块上设置有第三连通通道,第二连通通道的一端与润滑油通道相连通,第二连通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三连通通道的一端相连通,第三连通通道远离第二连通通道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止推面上。
进一步地,第一止推轴承的外径与第二止推轴承的外径相等;第一止推轴承的内径与第二止推轴承的内径相等。
进一步地,曲轴的偏心轴与轴系组件的动盘连接;其中,F动离l1=F副离l2;其中,F动离为动盘的离心力,l1为动盘和偏心轴的总质心到第二平衡块的质心的轴向距离,F副离为第一平衡块的离心力,l2为第二平衡块的质心到第一平衡块的质心的轴向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轴系组件,其中,轴系组件为上述的轴系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轴系组件包括曲轴、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止推轴承和第二止推轴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止推轴承和第二止推轴承均套设在曲轴上。该轴系组件通过将第一止推轴承设置在第一止推面和第三止推面之间且第二止推轴承设置在第二止推面和第四止推面之间,有效平衡了切向力引起的曲轴的偏转变形及部分离心力产生的曲轴的轴向变形。一方面,解决了曲轴的偏转问题,使得曲轴与轴承均匀受力,提升了轴系组件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降低了曲轴因切向力产生的偏心旋转导致的额外电磁噪声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示出了背景技术中的下止推结构的示意图;
图1b示出了背景技术中的上止推结构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轴系组件的切向受力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轴系组件的曲轴未变形时的离心力方向受力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轴系组件的曲轴变形后的离心力方向受力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切向力随主轴转角变化的曲线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曲轴;11、第一止推面;12、第二止推面;13、轴肩;14、第一连通通道;15、第二连通通道;16、偏心轴;20、第一支架;21、第三止推面;30、第二支架;31、第四止推面;40、第一止推轴承;50、第二止推轴承;60、第一平衡块;61、第三连通通道;70、转子;80、第二平衡块;90、动盘;100、静盘;110、动盘轴承;120、主轴承;130、定子;140、副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系组件,请参考图2至图8,包括:曲轴10,曲轴10具有第一止推面11和第二止推面12;第一支架20,套设在曲轴10上,第一支架20具有第三止推面21;第二支架30,套设在曲轴10上且与第一支架20间隔设置,第二支架30具有第四止推面31;第一止推面11位于第三止推面21远离第二支架30的一侧,第二止推面12位于第四止推面31远离第一支架20的一侧;第一止推轴承40,套设在曲轴10上,第一止推轴承40设置在第一止推面11和第三止推面21之间;第二止推轴承50,套设在曲轴10上,第二止推轴承50设置在第二止推面12和第四止推面31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轴系组件包括曲轴10、第一支架20、第二支架30、第一止推轴承40和第二止推轴承50,第一支架20、第二支架30、第一止推轴承40和第二止推轴承50均套设在曲轴10上。该轴系组件通过将第一止推轴承40设置在第一止推面11和第三止推面21之间且第二止推轴承50设置在第二止推面12和第四止推面31之间,有效平衡了切向力引起的曲轴的偏转变形及部分离心力产生的曲轴的轴向变形。一方面,解决了曲轴的偏转问题,使得曲轴与轴承均匀受力,提升了轴系组件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降低了曲轴因切向力产生的偏心旋转导致的额外电磁噪声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轴系组件还包括主轴承120和副轴承140,主轴承120套设在曲轴10上,沿曲轴10的径向方向,主轴承120设置在第一支架20和曲轴10之间;副轴承140套设在曲轴10上,沿曲轴10的径向方向,副轴承140设置在第二支架30和曲轴1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轴系组件还包括:第一平衡块60,与曲轴10连接,第一平衡块60设置在第二支架30远离第一支架20的一侧,第一平衡块60具有第二止推面12;沿曲轴10的轴向方向上,第二止推轴承50设置在第二支架30和第一平衡块60之间。这样的设置形成了支撑第二止推轴承50的第二止推面1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平衡块60环绕曲轴10设置;第二止推轴承5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与第二止推面12相贴合;第二端面与第四止推面31相贴合。即第一平衡块60的第二止推面12为环形面,且具有较高的平面精度与强度以承担第二止推轴承50的轴向力;第二支架30的第四止推面31也应精加工出轴承平面,与第二止推轴承50的上端配合。这样的设置可以对第四止推面31进行可靠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曲轴10具有轴肩13,轴肩13具有第一止推面11;沿曲轴10的轴向方向上,第一止推轴承40设置在第一支架20和轴肩13之间。这样的设置形成了限制第一止推轴承40的第一止推面11。
在本实施例中,轴系组件还包括:转子70,套设在曲轴10上且位于第一支架20和第二支架30之间;第二平衡块80,与曲轴10连接且设置在第一支架20和转子7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轴系组件还包括定子130,定子130环绕转子70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止推轴承40为止推滚动轴承或止推滑动轴承;第二止推轴承50为止推滚动轴承或止推滑动轴承。具体地,止推滑动轴承需要选取抗磨性好,变形量小的滑动轴承。
在一个实施例中,曲轴10具有润滑油通道;第一止推轴承40和第二止推轴承50均为止推滑动轴承;曲轴10上设置有第一连通通道14,第一连通通道14的一端与润滑油通道相连通,第一连通通道14的另一端与第一止推轴承40和轴肩13之间的间隙相连通;曲轴10上设置有第二连通通道15,第一平衡块60上设置有第三连通通道61,第二连通通道15的一端与润滑油通道相连通,第二连通通道15的另一端与第三连通通道61的一端相连通,第三连通通道61远离第二连通通道15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止推面12上。这样的设置可以将润滑油引入第一止推轴承40和第二止推轴承50配合端面,以降低磨损。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止推轴承40的外径与第二止推轴承50的外径相等;第一止推轴承40的内径与第二止推轴承50的内径相等。
具体地,第一止推轴承40的第一支撑半径r1与第二止推轴承50的第二支撑半径r2相等;第一止推轴承40的环形端面的分布力等效在某一点上,该点与曲轴10的旋转中心线的径向距离就是第一支撑半径r1;第二止推轴承50的环形端面的分布力等效在某一点上,该点与曲轴10的旋转中心线的径向距离就是第二支撑半径r2
在本实施例中,曲轴10的偏心轴16与轴系组件的动盘90连接;其中,F动离l1=F副离l2;其中,F动离为动盘90的离心力,l1为动盘90和偏心轴16的总质心到第二平衡块80的质心的轴向距离,F副离为第一平衡块60的离心力,l2为第二平衡块80的质心到第一平衡块60的质心的轴向距离。
具体地,在考虑切向力的同时,同样也需考虑离心力造成的影响。可以发现,在平衡块的影响下,离心力在曲轴是平衡的,而在离心力平面上,以第二平衡块80为基点,第一平衡块60和动盘90的扭矩也是平衡的。当曲轴完全没有发生变形时,主轴承120和副轴承140在离心力平面上完全不受力,如图5所示。但实际上,曲轴总是会产生变形,而为了防止变形,主轴承120和副轴承140上会承担一个额外载荷。这个载荷一部分由曲轴自身抗弯刚度产生的反力承担,另一部分由轴向轴承(即第一止推轴承40和第二止推轴承50)承担,如图6所示。根据胡克定律,当曲轴变形的越大,曲轴承担的力越大,而在理想状态下,曲轴完全不变形,则第一止推轴承40和第二止推轴承50的支持力扭矩将完全承担这部分扭矩,则本申请的离心力标准为:F主止推r1=F动离l1;F副止推r2=F副离l2。需要说明的是,该方法虽然阻止了曲轴弯曲变形,但也将曲轴变形的力作用于机体上。当离心力方向的F主止推,F副止推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对机体会产生一个额外扭矩,力臂长为|r1-r2|,又或F主止推≠F副止推,这也会产生一个随转角不断变化的扭矩。这都会造成机体的额外振动,而这个振动显然会因转速而加剧。因此,为保证高速运行,本申请对于要求超高速旋转且保证振动指标的涡旋压缩机提出额外条件:r1=r2;F动离l1=F副离l2。这两个方程为本申请的低振动条件。在满足该条件的情况下,F副止推与F副离方向相等,大小相反,作用于同一条直线上,理论上完全不产生额外振动,却依旧能大幅降低曲轴因离心力产生的偏转变形,适用于超高速涡旋压缩机。
在本实施例中,轴系组件还包括动盘轴承110和静盘100,动盘轴承110套设在偏心轴16上,沿曲轴10的径向方向上,动盘轴承110设置在动盘90和曲轴10的偏心轴16之间;静盘100与动盘90连接对向配合形成泵体,其涡旋齿在泵体内形成多个压缩腔。
具体地,曲轴10的一端穿过第一支架20且曲轴10的偏心轴16插入动盘90内。
具体地,曲轴10上至少有两个平衡块,在本实施例中,曲轴10上设置有第一平衡块60和第二平衡块80,第一平衡块60和第二平衡块80在轴向和径向平衡动盘90的偏心力矩。
具体地,在装配时,第一止推轴承40与第一止推面11配合且向下压紧并配合第三止推面21,在曲轴10的压力下固定。随后,第二止推轴承50的上端与第四止推面31配合后,被第一平衡块60向上压紧并与第二止推面12配合,从而使第一止推轴承40和第二止推轴承50同时处于压紧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止推轴承40和第二止推轴承50的选择,本申请提出如下负载条件:1.3F切maxl/r=F副止推;F主止推=F副止推+G。具体地,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轴系组件的结构受力图,曲轴受切向力F影响时,第一止推轴承40和第二止推轴承50都应有较小的变形量(其变形量应远小于曲轴10在主轴承120和副轴承140中的径向间隙),F主止推作用点作为支持力作用点为旋转中心,F副止推则会产生抑制偏转的力矩平衡掉F产生的力矩,其方向垂直向下。在这种情况下,如不考虑第一支架20和第二支架30的平行度误差,以及轴承自身的受压变形,第一止推轴承40和第二止推轴承50将完全平衡切向力对曲轴偏转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有Fl=F副止推r;其中,l为F对应的力矩,F为分布力,其力矩为作用点中心到F主止推作用点的轴向距离;r为F副止推的等效作用点到曲轴的旋转中心线的距离。由于第二止推轴承50不在曲轴上,而固定在曲轴上的第一平衡块60与第二支架30之间,r可以根据需求增大,以减小F副止推的大小,但这也要求第二止推面12与第四止推面31有着更好的平面度。
从受力上考虑,F主止推=F副止推+G,其中,G一般等于曲轴的自重。而F的主要部分为泵体(泵体由静盘,动盘对向配合形成,动盘在曲轴,防自转机构的作用下绕静盘做公转,两者的涡旋齿配合形成数个压缩腔)切向力,可以通过型线泵体力计算求得切向力F随曲轴转角的变化,图7为一种完全通过型线参数算得切向力随曲轴转角变化的计算结果,在该算法中,算得F切max=6500N。对于大多数压缩机而言,F<1.3F切max,因此用1.3F切maxl/r=F副止推;F主止推=F副止推+G作为本申请的切向轴承负载条件。需要说明的是,切向轴承负载条件是指针对切向力所在平面的轴承负载条件。
具体地,在第一止推轴承40和第二止推轴承50均为止推滚动轴承时,对于轴向滚动轴承而言,受挤压造成的轴向变形极小,相对于径向轴承的间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材料在规格合适的轴承中。通常,滚动轴承都存在轴承间隙,当达到某一应力之后,没超过而定负载之前,这一间隙被称为“有效间隙”是相对固定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副轴承140在曲轴不旋转受切向力的时候是不受力的。因此在装配时,先在第一支架20安装第一止推轴承40并配合曲轴,然后需固定住曲轴,翻转压缩机,在第二支架30下方配合曲轴,放入第二止推轴承50后,再以较高的平面度通过过盈冷压等方式压入第一平衡块60。从而保证第一止推轴承40和第二止推轴承50均被压紧,不会产生明显浮动。即便可以通过这种工艺保证安装精度,曲轴的同心度,第一支架20和第二支架30的平面度偏差,都会导致曲轴即便不因切向力发生偏转,也会发生局部磨损现象。但当这一偏差小于油膜的平均厚度时,曲轴的偏转只会造成油膜的压力不均,而不会造成严重的直接磨损。而通常对于供油充沛的压缩机而言,油膜平均厚度可以近似视为轴承的单侧间隙。本申请给出一种标准装配图如图8所示,需要注意的是,传统压缩机的第一平衡块60位于转子下方且位于转子和第二支架之间,而本申请的第一平衡块60位于第二支架下方,并与第二支架有第二止推轴承50的配合,因此,在传统压缩机中不需要特别加工的第二支架和第一平衡块60,在本申请中需要加工出特定的配合面,并保证加工和定位精度。
具体地,在第一止推轴承40和第二止推轴承50均为止推滑动轴承时,在滑动轴承总体使用刚度较高的材料,不易挤压产生变形的材料时,受挤压产生的变形也远小于一般压缩机设定的轴承间隙。但相比于传统压缩机轴承大都只承担轴系自重相比,本申请的第一止推轴承40和第二止推轴承50还产生对向力并承担曲轴的倾覆力矩,对负载要求较高。因此,当使用滑动轴承时,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
本申请解决了如下技术问题:轴系组件在切向力的作用下发生因为轴承间隙及曲轴自身变形发生倾覆;轴系组件的平衡块在离心力作用下扭曲轴发生的过度变形。
本申请采用第一止推轴承40和第二止推轴承50来平衡轴向力,允许径向浮动但不承担径向力。本申请的第一止推轴承40和第二止推轴承50都应有较小的变形量(其变形量应远小于曲轴在主轴承120,副轴承140中的径向间隙)。
具体地,第一止推轴承40和第二止推轴承50带有耐磨涂层。这样的设置防止磨损。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轴系组件,其中,轴系组件为上述实施例中的轴系组件。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轴系组件包括曲轴10、第一支架20、第二支架30、第一止推轴承40和第二止推轴承50,第一支架20、第二支架30、第一止推轴承40和第二止推轴承50均套设在曲轴10上。该轴系组件通过将第一止推轴承40设置在第一止推面11和第三止推面21之间且第二止推轴承50设置在第二止推面12和第四止推面31之间,有效平衡了切向力引起的曲轴的偏转变形及部分离心力产生的曲轴的轴向变形。一方面,解决了曲轴的偏转问题,使得曲轴与轴承均匀受力,提升了轴系组件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降低了曲轴因切向力产生的偏心旋转导致的额外电磁噪声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轴系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曲轴(10),所述曲轴(10)具有第一止推面(11)和第二止推面(12);
第一支架(20),套设在所述曲轴(10)上,所述第一支架(20)具有第三止推面(21);
第二支架(30),套设在所述曲轴(10)上且与所述第一支架(20)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架(30)具有第四止推面(31);所述第一止推面(11)位于所述第三止推面(21)远离所述第二支架(30)的一侧,所述第二止推面(12)位于所述第四止推面(31)远离所述第一支架(20)的一侧;
第一止推轴承(40),套设在所述曲轴(10)上,所述第一止推轴承(40)设置在所述第一止推面(11)和所述第三止推面(21)之间;
第二止推轴承(50),套设在所述曲轴(10)上,所述第二止推轴承(50)设置在所述第二止推面(12)和所述第四止推面(3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系组件还包括:
第一平衡块(60),与所述曲轴(10)连接,所述第一平衡块(60)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30)远离所述第一支架(20)的一侧,所述第一平衡块(60)具有所述第二止推面(12);沿所述曲轴(10)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二止推轴承(50)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30)和所述第一平衡块(6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衡块(60)环绕所述曲轴(10)设置;所述第二止推轴承(5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止推面(12)相贴合;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四止推面(31)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10)具有轴肩(13),所述轴肩(13)具有所述第一止推面(11);沿所述曲轴(10)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一止推轴承(40)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0)和所述轴肩(1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系组件还包括:
转子(70),套设在所述曲轴(10)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架(20)和所述第二支架(30)之间;
第二平衡块(80),与所述曲轴(10)连接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0)和所述转子(7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轴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推轴承(40)为止推滚动轴承或止推滑动轴承;所述第二止推轴承(50)为止推滚动轴承或止推滑动轴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10)具有润滑油通道;所述第一止推轴承(40)和所述第二止推轴承(50)均为止推滑动轴承;所述曲轴(10)上设置有第一连通通道(14),所述第一连通通道(14)的一端与所述润滑油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连通通道(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止推轴承(40)和所述轴肩(13)之间的间隙相连通;
所述曲轴(10)上设置有第二连通通道(15),所述第一平衡块(60)上设置有第三连通通道(61),所述第二连通通道(15)的一端与所述润滑油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连通通道(1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通通道(61)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三连通通道(61)远离所述第二连通通道(15)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止推面(1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轴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推轴承(40)的外径与所述第二止推轴承(50)的外径相等;所述第一止推轴承(40)的内径与所述第二止推轴承(50)的内径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10)的偏心轴(16)与所述轴系组件的动盘(90)连接;其中,F动离l1=F副离l2;其中,F动离为所述动盘(90)的离心力,l1为所述动盘(90)和所述偏心轴(16)的总质心到所述第二平衡块(80)的质心的轴向距离,F副离为所述第一平衡块(60)的离心力,l2为所述第二平衡块(80)的质心到所述第一平衡块(60)的质心的轴向距离。
10.一种压缩机,包括轴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系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轴系组件。
CN202120532199.8U 2021-03-12 2021-03-12 轴系组件及具有其的涡旋压缩机 Active CN2147420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2199.8U CN214742079U (zh) 2021-03-12 2021-03-12 轴系组件及具有其的涡旋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2199.8U CN214742079U (zh) 2021-03-12 2021-03-12 轴系组件及具有其的涡旋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42079U true CN214742079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593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32199.8U Active CN214742079U (zh) 2021-03-12 2021-03-12 轴系组件及具有其的涡旋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420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73384B1 (ko) 래디알 포일 베어링
US8186937B2 (en) Vacuum pump
USRE33236E (en) Bearing device of sealed type scroll compressor
JP2609710B2 (ja) ロータリ圧縮機
USRE36604E (en) Scroll type compressor having curved surface portions between the shaft and bearing means
JP5996455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US20060078239A1 (en) Wave bearings in high performance applications
WO2006117515A1 (en) Vacuum pump
CN214742079U (zh) 轴系组件及具有其的涡旋压缩机
EP4095386A1 (en) Scroll compressor
CN112855543A (zh) 轴系组件及具有其的涡旋压缩机
KR20190027518A (ko) 에어포일 베어링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압축기
US11560900B2 (en) Compressor driveshaft assembly and compressor including same
KR100782374B1 (ko) 정밀 래디알 포일 베어링
CN216278471U (zh) 一种车用压缩机及其分体式轴套
CN110714981B (zh) 一种动压气体止推轴承
CN116658420B (zh) 动涡旋组件及涡旋压缩机
CN112922808B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曲轴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KR20000041604A (ko) 스크롤 압축기의 압축기구부 지지구조
WO2023125782A1 (zh) 涡旋压缩机和用于涡旋压缩机的套筒
CN202149002U (zh) 一种往复活塞式全封闭型压缩机
CN206957920U (zh) 一种改善动盘支撑轴承供油结构的涡旋空气压缩机
JP2003206872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114033790A (zh) 一种组合式气浮推力轴承和机械设备
KR100514650B1 (ko) 축의 편심 보정형 저널 베어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