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39252U -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梁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梁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39252U
CN214739252U CN202022922038.8U CN202022922038U CN214739252U CN 214739252 U CN214739252 U CN 214739252U CN 202022922038 U CN202022922038 U CN 202022922038U CN 214739252 U CN214739252 U CN 2147392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fixing
column
supporting column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220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启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engyi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engyi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engyi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engyi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220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392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392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392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梁体结构,包括:底座;支撑结构,其固定安置于底座上,且位于上壁中心线上;连接结构,其固定安置于支撑结构上;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通过其中一个支撑梁右端与其中另一个支撑梁相互咬合固定,防止支撑梁因拉伸导致连接处连接不牢靠分离,且可使支撑梁连接处连接紧密,减少连接处的缝隙,也可在需要时只使用一个支撑梁支撑固定,通过支撑梁两端扣装在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上,通过限位架限位,通过螺帽与第一螺栓将其连接固定,通过安装支撑架对支撑梁进行限位支撑,该设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既解决梁体之间无法直接固定连接、连接处不牢靠,又便于直接固定在支撑柱上。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梁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梁体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
但是,目前的预制梁体不便于对两个梁体直接进行固定连接,多是通过固定安置在一个承重柱两端通过灌注混凝土填充缝隙或其它方式进行连接,导致其中间连接处不牢靠,且不便于直接固定在支撑柱上,因此现设计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梁体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梁体结构,以解决梁体之间无法直接固定连接、连接处不牢靠以及不便于直接固定在支撑柱上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梁体结构,包括:
底座;
支撑结构,其固定安置于底座上,且位于上壁中心线上;
连接结构,其固定安置于支撑结构上;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支撑架;
所述第一支撑柱为矩形结构,且第一支撑柱上壁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与左右侧壁相通的第一固定槽,并第一固定槽分别位于中心线前后两端相互对称,所述第一支撑柱前壁中心线顶端开设有与后侧壁相贯通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支撑柱固定安置于底座上,且位于中心线左端,所述第二支撑柱为矩形结构,且第二支撑柱上壁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固定柱,并第一固定柱分别位于上壁中心线前后两侧相互对称,所述第二支撑柱上的第一固定柱前壁中心部位处均开设有与后侧壁相贯通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支撑柱固定安置于底座上,且位于中心线右端,所述第三支撑柱为矩形结构,且第三支撑柱上壁四角部位处分别开设有两对结构相同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三支撑柱固定安置底座上,且位于上壁中心部位处,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架固定安置于第一支撑柱右侧壁,且位于第一固定槽下方,其中另一个所述支撑架固定安置于第二支撑柱左侧壁,且位于第一固定柱下方。
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支撑梁、一对结构相同的限位架、三个结构相同的第一螺栓、三个结构相同的固定环、三个结构相同的螺帽、两对结构相同的第二螺栓、连接板以及两对结构相同的第三螺栓;
一对所述支撑梁左侧壁均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固定柱,且第二固定柱分别位于中心线前后两侧相互对称,并第二固定柱前壁中心部位处均开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三固定孔,一对所述支撑梁右侧壁均开设有与上下壁相通的第二固定槽,且第二固定槽分别位于右侧壁中心线前后两侧相互对称,并支撑梁前壁右端均开设有与后侧壁相贯通的第四固定孔,一对所述支撑梁其上壁靠近四角部位处均开设有两对结构相同的与下壁相贯通的第二螺纹孔,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梁其左端上的第二固定柱固定扣装于第一支撑柱上的第一固定槽内,且第二固定柱上的第三固定孔与第一支撑柱上的第一固定孔相契合,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梁右端固定安置于第三支撑柱上,且支撑梁上的第二螺纹孔与第三支撑柱上左端的第一螺纹孔相契合,其中另一个支撑梁右端固定套装于第二支撑柱上的第一固定柱上,且支撑梁上的第四固定孔与第二支撑柱上的第二固定孔相契合,其中另一个所述支撑梁左端固定安置于第三支撑柱上,且支撑梁左端固定扣装于其中一个支撑梁右端,并支撑梁上的第二螺纹孔于第三支撑柱上右端的第一螺纹孔相契合,一对所述限位架其上壁右端均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与下壁相贯通的第五固定孔,且第五固定孔分别位于上壁中心线前后两侧相互对称,并限位架前壁中心线左端均开设有结构相同的与后侧相贯通的第六固定孔,一对所述限位架分别固定扣装于一对支撑梁左右两端,其中一对所述第一螺栓一端活动贯穿于一对限位架上的第五固定孔,且其一对中的一个第一螺栓活动贯穿于第一支撑柱上的第一固定孔以及支撑梁左端的第三固定孔,并其中一对中的另一个第一螺栓其一端活动贯穿于支撑梁上的第四固定孔以及第二支撑柱上的第二固定孔,其中另一个所述第一螺栓其一端活动贯穿于支撑梁右端前壁的第四固定孔以及支撑梁左端前壁的第三固定块,三个所述固定环分别活动套装于三个第一螺栓一端,三个所述螺帽分别活动套装于三个第一螺栓一端,且分别可与第一螺丝相旋接,两对所述第二螺栓其一端分别活动贯穿于限位架上的第六固定孔,且分别活动贯穿于支撑梁上的第二螺纹孔,并第二螺栓分别可与支撑梁相旋接,所述连接板上壁四角部位处开设有两对结构相同与下壁相贯通的第七固定孔,所述连接板固定安置于一对支撑梁交接处上壁,且连接板上的第七固定孔与支撑梁上的第二螺纹孔相契合,两对所述第三螺栓其一端活动贯穿于连接板上的第七固定孔,且活动贯穿于支撑梁上的第二螺纹孔,并活动贯穿于第三支撑柱上的第一螺纹孔,两对所述第三螺栓分别可与第三支撑柱相旋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架为凹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柱的高度小于第一支撑柱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为三角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上的第一固定槽以及支撑梁上的第二固定槽均为T型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柱上的第一固定柱以及支撑梁上的第二固定柱均为T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梁体结构,通过其中一个支撑梁右端与其中另一个支撑梁相互咬合固定,防止支撑梁因拉伸导致连接处连接不牢靠分离,且可使支撑梁连接处连接紧密,减少连接处的缝隙,也可在需要时只使用一个支撑梁支撑固定,通过支撑梁两端扣装在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上,通过限位架限位,通过螺帽与第一螺栓将其连接固定,通过安装支撑架对支撑梁进行限位支撑,该设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既解决梁体之间无法直接固定连接、连接处不牢靠,又便于直接固定在支撑柱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支撑梁安装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支撑梁安装外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结构,21、第一支撑柱,22、第二支撑柱,23、第三支撑柱,24、支撑架,3、连接结构,31、支撑梁,32、限位架,33、第一螺栓,34、固定环,35、螺帽,36、第二螺栓,37、连接板,38、第三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梁体结构,包括:底座1;支撑结构2,其固定安置于底座1上,且位于上壁中心线上;连接结构3,其固定安置于支撑结构2上;支撑结构2,包括:第一支撑柱21、第二支撑柱22、第三支撑柱23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支撑架24;第一支撑柱21为矩形结构,且第一支撑柱21上壁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与左右侧壁相通的第一固定槽,并第一固定槽分别位于中心线前后两端相互对称,第一支撑柱21前壁中心线顶端开设有与后侧壁相贯通的第一固定孔,第一支撑柱21固定安置于底座1上,且位于中心线左端,第二支撑柱22为矩形结构,且第二支撑柱22上壁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固定柱,并第一固定柱分别位于上壁中心线前后两侧相互对称,第二支撑柱22上的第一固定柱前壁中心部位处均开设有与后侧壁相贯通的第二固定孔,第二支撑柱22固定安置于底座1上,且位于中心线右端,第三支撑柱23为矩形结构,且第三支撑柱23上壁四角部位处分别开设有两对结构相同的第一螺纹孔,第三支撑柱23固定安置底座1上,且位于上壁中心部位处,其中一个支撑架24固定安置于第一支撑柱21右侧壁,且位于第一固定槽下方,其中另一个支撑架24固定安置于第二支撑柱22左侧壁,且位于第一固定柱下方;通过支撑结构2,便于对整体起到支撑作用,且通过支撑架24与第三支撑柱23对连接结构3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连接结构3,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支撑梁31、一对结构相同的限位架32、三个结构相同的第一螺栓33、三个结构相同的固定环34、三个结构相同的螺帽35、两对结构相同的第二螺栓36、连接板37以及两对结构相同的第三螺栓38;
一对支撑梁31左侧壁均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固定柱,且第二固定柱分别位于中心线前后两侧相互对称,并第二固定柱前壁中心部位处均开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三固定孔,一对支撑梁31右侧壁均开设有与上下壁相通的第二固定槽,且第二固定槽分别位于右侧壁中心线前后两侧相互对称,并支撑梁31前壁右端均开设有与后侧壁相贯通的第四固定孔,一对支撑梁31其上壁靠近四角部位处均开设有两对结构相同的与下壁相贯通的第二螺纹孔,其中一个支撑梁31其左端上的第二固定柱固定扣装于第一支撑柱21上的第一固定槽内,且第二固定柱上的第三固定孔与第一支撑柱21上的第一固定孔相契合,其中一个支撑梁31右端固定安置于第三支撑柱23上,且支撑梁31上的第二螺纹孔与第三支撑柱23上左端的第一螺纹孔相契合,其中另一个支撑梁31右端固定套装于第二支撑柱22上的第一固定柱上,且支撑梁31上的第四固定孔与第二支撑柱22上的第二固定孔相契合,其中另一个支撑梁31左端固定安置于第三支撑柱23上,且支撑梁31左端固定扣装于其中一个支撑梁31右端,并支撑梁31上的第二螺纹孔于第三支撑柱23上右端的第一螺纹孔相契合,一对限位架32其上壁右端均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与下壁相贯通的第五固定孔,且第五固定孔分别位于上壁中心线前后两侧相互对称,并限位架32前壁中心线左端均开设有结构相同的与后侧相贯通的第六固定孔,一对限位架32分别固定扣装于一对支撑梁31左右两端,其中一对第一螺栓33一端活动贯穿于一对限位架32上的第五固定孔,且其一对中的一个第一螺栓33活动贯穿于第一支撑柱21上的第一固定孔以及支撑梁31左端的第三固定孔,并其中一对中的另一个第一螺栓33其一端活动贯穿于支撑梁31上的第四固定孔以及第二支撑柱22上的第二固定孔,其中另一个第一螺栓33其一端活动贯穿于支撑梁31右端前壁的第四固定孔以及支撑梁31左端前壁的第三固定块,三个固定环34分别活动套装于三个第一螺栓33一端,三个螺帽35分别活动套装于三个第一螺栓33一端,且分别可与第一螺丝相旋接,两对第二螺栓36其一端分别活动贯穿于限位架32上的第六固定孔,且分别活动贯穿于支撑梁31上的第二螺纹孔,并第二螺栓36分别可与支撑梁31相旋接,连接板37上壁四角部位处开设有两对结构相同与下壁相贯通的第七固定孔,连接板37固定安置于一对支撑梁31交接处上壁,且连接板37上的第七固定孔与支撑梁31上的第二螺纹孔相契合,两对第三螺栓38其一端活动贯穿于连接板37上的第七固定孔,且活动贯穿于支撑梁31上的第二螺纹孔,并活动贯穿于第三支撑柱23上的第一螺纹孔,两对第三螺栓38分别可与第三支撑柱23相旋接。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限位架32为凹型结构,便于将支撑梁31与第一支撑柱21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三支撑柱23的高度小于第一支撑柱21的高度,便于对支撑梁31起到支撑的作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支撑架24为三角形结构,对支撑梁31起到起到支撑的作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柱21上的第一固定槽以及支撑梁31上的第二固定槽均为T型槽,便于与支撑梁31相互限位连接,防止拉伸导致连接处不牢靠。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二支撑柱22上的第一固定柱以及支撑梁31上的第二固定柱均为T型结构,便于限位连接。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实施例:通过说明书附图1-3可知,通过将支撑结构2中的第一支撑柱21与第二支撑柱22分别固定在底座1左右两端,将支撑梁31两端分别安置在第一支撑柱21与第二支撑柱22上,通过扣装连接结构3中的限位架32,将第一螺栓33贯穿,通过套装上固定环34,在将螺帽35旋接进去固定,然后将第二螺栓36旋接进行二次固定,通过安装支撑架24,可对支撑梁31两对进行支撑加固,也可根据需要将两个或多个支撑梁31相互连接配合,将其连接处安置在第三支撑柱23上,通过扣装上连接板37,将第三螺栓38旋接进去,将支撑梁31相互连接,且固定在第三支撑柱23上,防止其连接处连接不牢靠,且可直接将支撑梁31连接使用,连接处贴合牢固,无需灌溉混凝土或其它方式再次进行固定,且安装方便,防止连接处拉伸发生脱落或连接出出现裂纹的事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定安置”、“活动贯穿”、“活动套装”、“固定扣装”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
支撑结构(2),其固定安置于底座(1)上,且位于上壁中心线上;
连接结构(3),其固定安置于支撑结构(2)上;
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第一支撑柱(21)、第二支撑柱(22)、第三支撑柱(23)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支撑架(24);
所述第一支撑柱(21)为矩形结构,且第一支撑柱(21)上壁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与左右侧壁相通的第一固定槽,并第一固定槽分别位于中心线前后两端相互对称,所述第一支撑柱(21)前壁中心线顶端开设有与后侧壁相贯通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支撑柱(21)固定安置于底座(1)上,且位于中心线左端,所述第二支撑柱(22)为矩形结构,且第二支撑柱(22)上壁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固定柱,并第一固定柱分别位于上壁中心线前后两侧相互对称,所述第二支撑柱(22)上的第一固定柱前壁中心部位处均开设有与后侧壁相贯通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支撑柱(22)固定安置于底座(1)上,且位于中心线右端,所述第三支撑柱(23)为矩形结构,且第三支撑柱(23)上壁四角部位处分别开设有两对结构相同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三支撑柱(23)固定安置底座(1)上,且位于上壁中心部位处,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架(24)固定安置于第一支撑柱(21)右侧壁,且位于第一固定槽下方,其中另一个所述支撑架(24)固定安置于第二支撑柱(22)左侧壁,且位于第一固定柱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3),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支撑梁(31)、一对结构相同的限位架(32)、三个结构相同的第一螺栓(33)、三个结构相同的固定环(34)、三个结构相同的螺帽(35)、两对结构相同的第二螺栓(36)、连接板(37)以及两对结构相同的第三螺栓(38);
一对所述支撑梁(31)左侧壁均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固定柱,且第二固定柱分别位于中心线前后两侧相互对称,并第二固定柱前壁中心部位处均开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三固定孔,一对所述支撑梁(31)右侧壁均开设有与上下壁相通的第二固定槽,且第二固定槽分别位于右侧壁中心线前后两侧相互对称,并支撑梁(31)前壁右端均开设有与后侧壁相贯通的第四固定孔,一对所述支撑梁(31)其上壁靠近四角部位处均开设有两对结构相同的与下壁相贯通的第二螺纹孔,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梁(31)其左端上的第二固定柱固定扣装于第一支撑柱(21)上的第一固定槽内,且第二固定柱上的第三固定孔与第一支撑柱(21)上的第一固定孔相契合,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梁(31)右端固定安置于第三支撑柱(23)上,且支撑梁(31)上的第二螺纹孔与第三支撑柱(23)上左端的第一螺纹孔相契合,其中另一个支撑梁(31)右端固定套装于第二支撑柱(22)上的第一固定柱上,且支撑梁(31)上的第四固定孔与第二支撑柱(22)上的第二固定孔相契合,其中另一个所述支撑梁(31)左端固定安置于第三支撑柱(23)上,且支撑梁(31)左端固定扣装于其中一个支撑梁(31)右端,并支撑梁(31)上的第二螺纹孔于第三支撑柱(23)上右端的第一螺纹孔相契合,一对所述限位架(32)其上壁右端均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与下壁相贯通的第五固定孔,且第五固定孔分别位于上壁中心线前后两侧相互对称,并限位架(32)前壁中心线左端均开设有结构相同的与后侧相贯通的第六固定孔,一对所述限位架(32)分别固定扣装于一对支撑梁(31)左右两端,其中一对所述第一螺栓(33)一端活动贯穿于一对限位架(32)上的第五固定孔,且其一对中的一个第一螺栓(33)活动贯穿于第一支撑柱(21)上的第一固定孔以及支撑梁(31)左端的第三固定孔,并其中一对中的另一个第一螺栓(33)其一端活动贯穿于支撑梁(31)上的第四固定孔以及第二支撑柱(22)上的第二固定孔,其中另一个所述第一螺栓(33)其一端活动贯穿于支撑梁(31)右端前壁的第四固定孔以及支撑梁(31)左端前壁的第三固定块,三个所述固定环(34)分别活动套装于三个第一螺栓(33)一端,三个所述螺帽(35)分别活动套装于三个第一螺栓(33) 一端,且分别可与第一螺丝相旋接,两对所述第二螺栓(36)其一端分别活动贯穿于限位架(32)上的第六固定孔,且分别活动贯穿于支撑梁(31)上的第二螺纹孔,并第二螺栓(36)分别可与支撑梁(31)相旋接,所述连接板(37)上壁四角部位处开设有两对结构相同与下壁相贯通的第七固定孔,所述连接板(37)固定安置于一对支撑梁(31)交接处上壁,且连接板(37)上的第七固定孔与支撑梁(31)上的第二螺纹孔相契合,两对所述第三螺栓(38)其一端活动贯穿于连接板(37)上的第七固定孔,且活动贯穿于支撑梁(31)上的第二螺纹孔,并活动贯穿于第三支撑柱(23)上的第一螺纹孔,两对所述第三螺栓(38)分别可与第三支撑柱(23)相旋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32)为凹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柱(23)的高度小于第一支撑柱(21)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4)为三角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21)上的第一固定槽以及支撑梁(31)上的第二固定槽均为T型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柱(22)上的第一固定柱以及支撑梁(31)上的第二固定柱均为T型结构。
CN202022922038.8U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梁体结构 Active CN2147392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22038.8U CN214739252U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梁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22038.8U CN214739252U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梁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39252U true CN214739252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19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22038.8U Active CN214739252U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梁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392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60148659A (ko) 구조적 모듈 빌딩 커넥터
KR100966090B1 (ko) 내진성능을 갖춘 이중바닥 구조물
RU2631125C1 (ru) 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модуль для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зданий
CN214739252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梁体结构
CN113323213A (zh) 一种装配式开孔钢板肋叠合板
CN108204039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桁架结构
CN21973233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的钢梁连接装置
CN109853744B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框架支撑体系及安装方法
CN111270763A (zh) 一种具有连接节点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
CN212926703U (zh) 一种高层建筑钢梁结构
CN107558608B (zh) 一种格构钢架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CN212224211U (zh) 一种快速拆装的钢结构
CN210164280U (zh) 钢梁上立柱加装节点
CN211690923U (zh)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墙体
WO2014176710A1 (zh) 一种可拆装的模块化组合房
CN209891755U (zh) 一种砖混结构建筑物圈梁托换加固装置
CN214833746U (zh) 一种节能装配式建筑轻钢墙体连接结构
CN203066239U (zh) 一种多层移动组合房屋
CN211923026U (zh) 装配式建筑用crc单元式钢骨架板块结构
CN111155657A (zh) 装配式骨架板材建筑的梁与板连接节点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CN212866797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组合工具式外防护架
CN217054588U (zh) 一种基于钢结构的组合式铁塔
CN215670511U (zh) 装配式内隔墙板
CN220747221U (zh) 一种钢框架拼装结构
CN219808575U (zh) 一种钢结构和混凝土组合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