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31267U - 一种冷能储放结构及冷藏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能储放结构及冷藏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31267U
CN214731267U CN202120687928.7U CN202120687928U CN214731267U CN 214731267 U CN214731267 U CN 214731267U CN 202120687928 U CN202120687928 U CN 202120687928U CN 214731267 U CN214731267 U CN 2147312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change
cold energy
cold
change body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879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芸强
刘辰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6879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312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31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312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藏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能储放结构及冷藏容器,该冷能储放结构包括隔热本体、第一相变本体和第二相变本体;第二相变本体设置在第一相变本体上,设置在第一相变本体远离第二相变本体的一侧,第二相变本体的相变温度高于第一相变本体,第一相变本体能够通过第二相变本体释放冷能;在隔热本体与第二相变本体之间具有可传递冷能的充冷通道,所述充冷通道能够封闭或打开以使第一相变本体储冷或充冷。本方案中设计了两种相变材料相互配合储存冷能的结构,并利用两种相变材料进行冷能存储,第一相变本体的能够通过第二相变本体进行冷能释放,达到缓慢释放冷能的效果,延长的冷能释放时间和保鲜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冷能储放结构及冷藏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藏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能储放结构及冷藏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喜欢户外探险和户外运动的人也逐渐增多,人们很多人喜欢选择在山区、无人的海岛等区域去旅游,或者带周边公园参加野营等活动,而在此过程中,往往需要携带一些食物,而这些食物的保鲜也成为了人们所需要考虑的问题,现有的市场产品中也存在一些能够在户外进行冷藏的用具,比如冷藏箱或者冷藏筒,但是这一类冷藏器具的空间是固定的,当物品过多,则会对人们带来取舍困难的问题。
现有市面上大多数产品都是具有的冷藏方式多是采用冰袋的方式进行冷藏,然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冰袋或占用储物的空间,同时冰袋所能储存的能量较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冷藏效果不佳,因此在实际的户外冷藏使用过程中,冰袋的储冷方式使用过程中往往会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户外储冷结构储冷量不足的问题,本方案设计了一种冷能储放结构及冷藏容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冷能储放结构,包括隔热本体、第一相变本体和第二相变本体;第二相变本体设置在第一相变本体上,隔热本体设置在第一相变本体远离第二相变本体的一侧,第二相变本体的相变温度高于第一相变本体,第一相变本体能够通过第二相变本体释放冷能;在隔热本体与第二相变本体之间具有可传递冷能的充冷通道,所述充冷通道能够封闭或打开以使第一相变本体储冷或充冷。
可选的:所述隔热本体呈盖状,第一相变本体设置于隔热本体的内底部。
可选的:所述隔热本体呈圆盖状,在隔热本体周沿的内侧或外侧设置有对外连接的连接部。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能够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卡扣连接方式、铆接连接方式或插接连接方式对外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相变本体贴靠第二相变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热膜。
可选的:第二相变本体远离第一相变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热膜。
可选的:在第一导热膜与第二导热膜之间设置有隔热膜,且三者之间构成用于容纳第二相变本体的第二空间。
可选的:在第一导热膜与隔热本体之间构成用于容纳第一相变本体的第一空间。
一种冷藏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上述的冷能储放结构,所述容器本体的外壳由保温材料制成,在容器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冷能储放结构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内侧设置有用于传递冷能的传冷板,所述冷能储放结构的第二相变本体能够贴附到传冷板的一端面上并传递冷能,所述传冷板的另一端面伸入容器本体内以向容器本体内的储物空间释放冷能。
可选的:所述容器本体为保温箱、保温杯、保温袋或保温瓶。
一种冷藏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冷能储放结构,所述容器本体的外壳由保温材料制成,所述容器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传冷通道;所述冷能储放结构可拆卸的连接到容器本体外,并能够将其储存的冷能通过所述传冷通道传递到容器本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方案中设计了两种相变材料相互配合储存冷能的结构,并利用两种相变材料进行冷能存储,从而在相同体积和相同大小情况下,能够更加有效的存储冷能,与现有的利用冰块进行户外存储的方式相比,本方案的结构具有更长的释放冷能的时长和保鲜效果;
2.此外,本方案中两种相变材料采用一面隔热一面传导的方式,能够实现冷能的单方向释放,在充冷过程中利用充冷通道实现两种相变材料的同步充冷,在放冷时,可以利用隔热材料将充冷通道进行封闭,从而使得第一相变材料释放的冷能经过第二相变材料的传递才能够释放,从而减慢冷能释放速度;
3.本方案中的冷能释放结构采用外置式设置方式,从而能够避免对容器本体储物空间的占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方案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应用本方案设计要点的一部分实施结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描述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方案中冷能储放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方案中冷能储放结构与连接口的配合图;
图3是本方案中冷能储放结构与连接口的连接状态图;
图4是本方案中冷能储放结构与冷藏容器的连接状态图。
图中:1-冷能释放结构;11-隔热本体;12-第一相变本体;13-第一导热膜;14-第二导热膜;15-隔热膜;16-连接部;17-第二相变本体;2-容器本体;21-连接口;22-外壳;23-传冷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作简单地介绍,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一些例子中,由于一些实施方式属于现有或常规技术,因此并没有描述或没有详细的描述。
此外,本文中记载的技术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还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意合适的方式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易于理解与本文提供的实施例有关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顺序还可以改变。附图和实施例中的任何顺序仅仅用于说明用途,并不暗示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除非明确说明要求按照某一顺序。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在合理且不构成自相矛盾的情况下,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设计了一种冷能储放结构,包括隔热本体11、第一相变本体12和第二相变本体17。
隔热本体11圆盖状或其他形状,第一相变本体12设置于隔热本体11的内侧的底部;在隔热本体11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一导热膜13,在第一导热膜13与隔热本体11之间构成用于容纳第一相变本体12的第一空间;第一相变本体12的相变材料置于该第一空间内并能够在补充冷能后相变,从而储存冷能。第一导热膜13可以金属薄片或者其他能够传递冷能的材料。第一导热膜13位于第一相变本体12贴靠第二相变本体17的一侧。
在第一导热膜13外侧方向设置有第二导热膜14,第二导热膜14与第一导热膜13之间设置有隔热膜15,该隔热膜15可以呈环形,并在第二导热膜14、第一导热膜13和隔热膜15三者之间形成第二空间,该第二相变本体17的相变材料置于该第二空间内并能够在补充货释放冷能后相变,从而储存部分冷能;当相变材料储存冷能呈固体状时,该第二相变本体17作为冷能传递的介质,将第一相变本体12释放的冷能传递到第二导热膜14,并由第二导热膜14进行冷能释放,该第二导热膜14可以选用金属薄片或者其他能够传递冷能的材料。隔热膜15是选用隔热材料制成的;第二导热膜14位于第二相变本体17远离第一相变本体12的一侧。
在隔热本体11与第二相变本体17之间具有可传递冷能的充冷通道,该充冷通道设置在环形的隔热膜15的径向外侧。
在隔热本体11上可以设置周面的内侧或外侧设置有对外连接的连接部16,该连接部16能够以螺纹连接方式、卡扣连接方式、铆接连接方式或插接连接方式对外连接;当连接部16以螺纹连接方式对外连接时,连接部16上呈外螺纹或者内螺纹状。
第二相变本体17设置在第一相变本体12上,隔热本体11设置在第一相变本体12远离第二相变本体17的一侧,第二相变本体17的相变温度高于第一相变本体12,第一相变本体12能够通过第二相变本体17释放冷能;所述充冷通道能够封闭或打开以使第一相变本体12储冷或充冷。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相变本体17和第一相变本体12的相变材料均采用固-液相变材料或者固-固相变材料,比如可以采用水,而第一相变材料可以采用相变温度为零下20摄氏度至零下15摄氏度的水合盐材料。当需要补充冷能时,将冷能储放结构一体放入到冰箱的冷冻区中,冰箱中的冷能能够使第一相变本体12和第二相变本体17产生相变并储存冷能;冷空气能够通过充能通道将冷能传递到第一相变本体12上。当需要释放冷能时,可以将充能通道进行封闭,使得第一相变本体12通过第二相变本体17对外释放冷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第一相变本体12的温度释放速度可以根据第二相变本体17的传热性能和厚度进行控制;同时第二相变本体17也能够存储部分冷能,进而提高户外便携式携带的冷藏物品的冷藏时间。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设计了一种冷藏容器,包括容器本体2和冷能储放结构。
该冷能储放结构,包括隔热本体11、第一相变本体12和第二相变本体17;第二相变本体17设置在第一相变本体12上,隔热本体11设置在第一相变本体12远离第二相变本体17的一侧,第二相变本体17的相变温度高于第一相变本体12,第一相变本体12能够通过第二相变本体17释放冷能;在隔热本体11与第二相变本体17之间具有可传递冷能的充冷通道,所述充冷通道能够封闭或打开以使第一相变本体12储冷或充冷。
容器本体2的外壳22由保温材料制成,或者,容器本体2为保温箱、保温杯、保温袋或保温瓶;在容器本体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冷能储放结构的连接口21,所述连接口21的内侧设置有用于传递冷能的传冷板23,所述冷能储放结构的第二相变本体17能够贴附到传冷板23的一端面上并传递冷能,所述传冷板23的另一端面伸入容器本体2内以向容器本体2内的储物空间释放冷能。
当冷能储放结构如实施例1中所述的圆盖结构并盖合到容器本体2的连接口21上时,连接口21凸起的口沿能够封堵冷能储放结构的充冷通道,同时,冷能储放结构的第二相变本体17能够贴附到传冷板23,在第二相变本体升温到第二相变本体的相变温度之前,第二相变本体17作为温度传递的通道。该连接口21也是由保温材料制成的。
实施例3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设计了一种冷藏容器,包括容器本体2和冷能储放结构。
冷能储放结构可以使用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所提及的结构,或者,该冷能储放结构也可以是一种能够实现冷能存储冷能的现有技术结构。
该容器本体2的外壳22由保温材料制成,容器本体2的侧壁上设置有传冷通道;冷能储放结构可拆卸的连接到容器本体2外,并能够将其储存的冷能通过所述传冷通道传递到容器本体2内。冷能释放结构1采用外置式的设置方式,能够避免对容器本体2储物空间的占用,从而增加容器本体2中储物空间可用空间量。
在传冷通道处可以设置用于传递冷能的传冷板23。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冷能储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本体(11)、第一相变本体(12)和第二相变本体(17);第二相变本体(17)设置在第一相变本体(12)上,隔热本体(11)设置在第一相变本体(12)远离第二相变本体(17)的一侧,第二相变本体(17)的相变温度高于第一相变本体(12),第一相变本体(12)能够通过第二相变本体(17)释放冷能;在隔热本体(11)与第二相变本体(17)之间具有可传递冷能的充冷通道,所述充冷通道能够封闭或打开以使第一相变本体(12)储冷或充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能储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本体(11)呈盖状,第一相变本体(12)设置于隔热本体(11)的内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能储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本体(11)呈圆盖状,在隔热本体(11)周沿的内侧或外侧设置有对外连接的连接部(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能储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6)能够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卡扣连接方式、铆接连接方式或插接连接方式对外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能储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变本体(12)贴靠第二相变本体(1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热膜(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能储放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相变本体(17)远离第一相变本体(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热膜(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能储放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导热膜(13)与第二导热膜(14)之间设置有隔热膜(15),且三者之间构成用于容纳第二相变本体(17)的第二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能储放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导热膜(13)与隔热本体(11)之间构成用于容纳第一相变本体(12)的第一空间。
9.一种冷藏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2)和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冷能储放结构,所述容器本体(2)的外壳(22)由保温材料制成,在容器本体(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冷能储放结构的连接口(21),所述连接口(21)的内侧设置有用于传递冷能的传冷板(23),所述冷能储放结构的第二相变本体(17)能够贴附到传冷板(23)的一端面上并传递冷能,所述传冷板(23)的另一端面伸入容器本体(2)内以向容器本体(2)内的储物空间释放冷能。
10.一种冷藏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2)和冷能储放结构,所述容器本体(2)的外壳(22)由保温材料制成,所述容器本体(2)的侧壁上设置有传冷通道;所述冷能储放结构可拆卸的连接到容器本体(2)外,并能够将其储存的冷能通过所述传冷通道传递到容器本体(2)内。
CN202120687928.7U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冷能储放结构及冷藏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7312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87928.7U CN214731267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冷能储放结构及冷藏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87928.7U CN214731267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冷能储放结构及冷藏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31267U true CN214731267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00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8792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731267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冷能储放结构及冷藏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312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51582B (zh) 移动多功能保鲜盒与包含该保鲜盒的冰箱及食物保鲜方法
CN200939994Y (zh) 可插入蓄冷器的便携式酒盒
CN104634059A (zh) 其中包含有蓄冷材料的隔板以及具有该隔板的冰箱
CN109724345B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蓄冷盒
CN214731267U (zh) 一种冷能储放结构及冷藏容器
CN108996040B (zh) 一种保温桶
CN206050516U (zh) 一种便携式医疗冷藏运输箱
CN209672670U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蓄冷盒
CN203083237U (zh) 一种胰岛素冷藏盒
CN209197237U (zh) 一种储物空间直接与制冷机冷头端接触的冰箱
CN213678096U (zh) 便携式低温箱
CN213396058U (zh) 一种便携式冷箱
CN201067153Y (zh) 有保温贮藏功能的旅行箱
CN207400469U (zh) 一种防倾洒学生用饭盒
CN2552857Y (zh) 冰杯
CN211903414U (zh) 一种低温冰镇装置
CN213119681U (zh) 一种制冷和蓄冷双效车载保温箱
CN215124005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微型冰淇淋制冷机
CN211903413U (zh) 一种听装饮料用冰镇盒
CN215973101U (zh) 一种冻干粉储存装置
CN219674541U (zh) 一种带空调制冷的冷藏箱
CN215772949U (zh) 能量转换装置
CN214620269U (zh) 置物盒及制冷设备
CN208576947U (zh) 一种用于外卖和快递类具有时效性的保鲜冷藏载具
CN218154895U (zh) 一种便携式移动斯特林低温恒温箱的直冷制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