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20269U - 置物盒及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置物盒及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20269U
CN214620269U CN202022724166.1U CN202022724166U CN214620269U CN 214620269 U CN214620269 U CN 214620269U CN 202022724166 U CN202022724166 U CN 202022724166U CN 214620269 U CN214620269 U CN 214620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top plate
receiving part
box
cold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2416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费兆军
易作为
周枢
冯志群
安晖
刘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gao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gao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gao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2416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202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20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202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置物盒包括:盒体,内部设有置物腔,一侧设有冷量接收部,冷量接收部与外部的冷量输送部的结构相适配;在冷量接收部与冷量输送部相连接的情况下,盒体内部与冷量输送部相连通;其中,置物腔内设有蓄冷部,与盒体相连接。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置物盒,通过使设置在置物腔内部的冷量接收部与外部的冷量输送部相连接,直接对置物腔进行降温,实现了直接对蓄冷板充冷的目的,无需拆除制冷板,操作更加简便;送风部直接连通置物腔,提高了制冷效率;置物盒可拆卸地设置于储物空间内,便于充冷后取出并携带,提高了储物盒的利用率。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制冷设备。

Description

置物盒及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置物盒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外出购物,短途旅游等过程中,出现了便携式低温盒的需求,低温盒设置的蓄冷器可以使盒内保持低温,从而使用户方便地携带一些需要在低温下储存的食品、药品等。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在蓄冷器需要充冷的情况下,需要将蓄冷器从低温盒内部拆下后放入冰箱以减小低温盒占用的容积,由于冰箱内的冷藏/冷冻空间较大,使蓄冷器完成充冷的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置物盒及制冷设备,以解决置物盒充冷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置物盒包括:盒体,内部设有置物腔,一侧设有冷量接收部,冷量接收部与外部的冷量输送部的结构相适配;在冷量接收部与冷量输送部相连接的情况下,盒体内部与冷量输送部相连通;其中,置物腔内设有蓄冷部,与盒体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盒体包括:主体;顶板,内部中空,与主体可拆卸地连接,并与主体围设出置物腔,冷量接收部设置于顶板;盖体,设置于冷量接收部,与顶板相连接,在冷量输送部的推动下,盖体可向顶板中空的内部的方向移动,以所述冷量接收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板包括:第一导轨,设置于顶板中空的内部;其中,盖体沿第一导轨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与第一导轨通过弹性件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盒体包括:主体;顶板,与主体可拆卸地连接,并与主体围设出置物腔,冷量接收部设置于顶板;盖体,设置于冷量接收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与顶板转动连接,第二端部在冷量输送部的推动下,可相对于第一端部,向朝向置物腔的方向或者向远离置物腔的方向转动,以打开冷量接收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还包括第一侧面,第一侧面上设有限位槽,冷量输送部沿限位槽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顶板和盖体上设有保温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盖体的周缘设有密封圈;或者,沿冷量接收部的周缘设有密封圈,密封圈设置于顶板朝向置物腔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设备包括:箱体,内部设有容纳腔;冷量输送部,设置于容纳腔内;和,如前述实施例所提供的置物盒,置物盒放置于容纳腔内部的情况下,冷量输送部与冷量接收部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腔的底部设有导向部,盒体底部且朝向容纳腔的一侧设有沿导向部移动的限位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置物盒及制冷设备,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使设置在置物腔内部的冷量接收部与外部的冷量输送部相连接,直接对置物腔进行降温,实现了直接对蓄冷板充冷的目的,无需拆除制冷板,操作更加简便;送风部直接连通置物腔,提高了制冷效率;置物盒可拆卸地设置于储物空间内,便于充冷后取出并携带,提高了储物盒的利用率。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置物盒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置物盒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置物盒与制冷设备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盒体;110、置物腔;120、冷量接收部;130、主体;140、顶板; 141、第一导轨;150、盖体;151、第一端部;152、第二端部;153、第一侧面;1531、限位槽;160、限位部;300、蓄冷部;400、箱体;410、容纳腔;420、冷量输送部;430、导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 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置物盒的装置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 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置物盒,包括盒体100。盒体100内部设有置物腔,一侧设有冷量接收部120,冷量接收部120与外部的冷量输送部的结构相适配。在冷量接收部120与冷量输送部相连接的情况下,盒体100内部与冷量输送部相连通。其中,置物腔内设有蓄冷部300,与盒体100相连接。
可选地,冷量接收部120的结构与冷量输送部的结构相适配。这样,便于冷量接收部120与外部的冷量输送部相连接,即能够便于对置物腔内直接输送冷量,从而对置物腔实现降温和充冷的目的,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在对置物盒充冷的过程中,即对蓄冷部300充冷的过程中,无需拆卸并安装蓄冷部300,降低了该过程中间的冷量损失,提高了冷量的利用率;此外,对置物盒充冷的过程中,即对蓄冷部300充冷的过程中,置物腔内也已经实现了被降温的目的,无需再利用蓄冷部300的冷量实现降温,节省了蓄冷部300的冷量,提高了蓄冷部300的使用时间。
可选地,蓄冷部300为蓄冷板,可拆卸地设置于置物腔内。这样便于蓄冷板的更换。可选地,蓄冷板内设有蓄冷介质。在盒体100内部与冷量输送部420相连通的情况下,即在冷量接收部120与冷量输送部相连接的情况下,蓄冷介质吸收并储存冷量输送部释放的冷量,实现了对蓄冷部300 进行充冷的目的。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置物盒,通过使设置在置物腔内部的冷量接收部与外部的冷量输送部相连接,直接对置物腔进行降温,实现了直接对蓄冷板充冷的目的,无需拆除制冷板,操作更加简便;送风部直接连通置物腔,提高了制冷效率;置物盒可拆卸地设置于储物空间内,便于充冷后取出并携带,提高了储物盒的利用率。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置物盒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顶板的结构示意图。可选地,盒体100包括主体130、顶板140和盖体150。顶板140的内部中空,与主体130可拆卸地连接,并与主体130围设出置物腔。冷量接收部120设置于顶板140。盖体150设置于冷量接收部120,与顶板140相连接。在冷量输送部的推动下,盖体150可向顶板140的中空的内部的方向移动。这样,能够打开冷量接收部120,以使冷量接收部120和冷量输送部相连接,从而实现对置物盒充冷的目的。
可选地,顶板140与主体130可拆卸地连接。这样便于用户向置物腔内放置物品。
可选地,冷量接收部120为开口结构,设置于顶板140上,盖体150 设置于开口处,用于打开或者关闭开口。在开口打开的情况下,可与冷量输送部相连接。这样,冷量接收部120的结构简单,节省成本,便于制作,且便于打开或者关闭。可选地,在向置物腔内放置体积较小的物品的情况下,可通过此开口进行放置。这样,无需打开顶板140,操作更加简单,且能够进一步降低置物腔内冷量的损失。
可选地,在需要对置物盒进行充冷的情况下,使冷量输送部的位置对应冷量接收部120的位置,使置物盒靠近冷量输送部,在两者相互接触的情况下,冷量输送部能够推动盖体150向顶板140的内部移动,并向远离冷量接收部120的方向移动,通过冷量接收部120与冷量输送部相连接,实现对置物盒的充冷操作。
在需要使用置物盒的情况下,当充冷过程结束后,将冷量接收部120 与冷量输送部分开。由于置物腔由主体与顶板140共同围限出,冷量接收部120上设有盖体150。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证置物盒的内部始终处于一种密闭的状态,将需要贮存在低温环境中的物品放置在置物腔,可以实现移动和携带的目的,提高了置物盒的实用性。
可选地,蓄冷部300上设有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并确认蓄冷部300的温度,以判断充冷是否完成。可选地,顶板140上设有显示装置,与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电连接。这样,便于用户通过显示装置显示的温度值,从而知晓蓄冷部300的充冷是否已经完成,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显示装置上显示的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用户可以直观方便地知晓置物盒的充冷是否已经完成。可选地,顶板140上设有第二温度检测装置,与显示装置电连接,用于检测置物腔内的温度,并传送至显示装置显示,便于用户直观地了解置物盒内的温度。
结合图3所示,可选地,顶板140包括第一导轨141,设置于顶板140 的中空的内部。其中,盖体150沿第一导轨141移动。这样,能够使盖体 150沿着第一导轨141的轨迹方向移动,具有更好的操作性。
可选地,盖体150与第一导轨141通过弹性件相连接。这样,在盖体 150被推入至顶板140内部,且运动至第一导轨141的远离冷量接收部一侧的端部的情况下,盖体150和第一导轨141之间的弹性件收缩。将冷量输送部与置物盒分离,在弹性件的弹性力的作用下,盖体150可自动沿着第一导轨141运动至冷量接收部120上方,以关闭冷量接收部120,从而保证置物盒内部的密闭性。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盖板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图4所示,可选地,盒体100包括主体130、顶板140和盖体150。顶板140与主体130可拆卸地连接,并与主体130围设出置物腔。冷量接收部120设置于顶板140。盖体150设置于冷量接收部1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151 和第二端部152。第一端部151与顶板140转动连接。第二端部152在冷量输送部的推动下,可相对于第一端部151,向朝向置物腔的方向或者向远离置物腔的方向转动。这样,能够打开冷量接收部120,以使冷量接收部120 和冷量输送部相连接,从而实现对置物盒充冷的目的。
可选地,顶板140与主体130可拆卸地连接。这样便于用户向置物腔内放置物品。
可选地,冷量接收部120为开口结构,设置于顶板140上,盖体150 设置于开口处,用于打开或者关闭开口。在开口打开的情况下,可与冷量输送部相连接。这样,冷量接收部120的结构简单,节省成本,便于制作,且便于打开或者关闭。可选地,在向置物腔内放置体积较小的物品的情况下,可通过此开口进行放置。这样,无需打开顶板140,操作更加简单,且能够进一步降低置物腔内冷量的损失。
可选地,盖体150的第一端部151通过转轴与顶板140相连接。这样,在需要对置物盒进行充冷的情况下,使冷量输送部的位置对应冷量接收部 120的位置,使置物盒靠近冷量输送部,在两者相互接触的情况下,冷量输送部能够推动盖体150的第二端部152向朝向置物腔的方向运动,或者向远离置物腔的方向运动,通过冷量接收部120与冷量输送部相连接,实现对置物盒的充冷操作。
在需要使用置物盒的情况下,当充冷过程结束后,将冷量接收部120 与冷量输送部分开。由于置物腔由主体与顶板140共同围限出,冷量接收部120上设有盖体150。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证置物盒的内部始终处于一种密闭的状态,将需要贮存在低温环境中的物品放置在置物腔,可以实现移动和携带的目的,提高了置物盒的实用性。
可选地,盖体150还包括第一侧面153,第一侧面153上设有限位槽 1531,冷量输送部可沿限位槽1531运动。可选地,冷量输送部上设有与限位槽1531相配合的凸起。这样,凸起位于限位槽内的情况下,能够使冷量输送部沿着限位槽1531,推动盖体150进行转动,具有更好的操作性。
可选地,第一侧面153为朝向置物腔的侧面。可选地,第一侧面为与朝向置物腔的侧面相对设置的侧面。
可选地,沿盖体150的周缘且朝向置物腔的一侧设有第一磁性件,顶板140上与第一磁性件相对的位置设有与第一磁性件相互吸引的第二磁性件。这样,在对置物盒充冷的操作完成后,将冷量输送部与置物盒分离,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以使盖体关闭冷量接收部120,从而保证置物盒内部的密闭性。
可选地,主体130、顶板140和盖体150上设有保温材料。可选地,保温材料为VIP板。VIP板(Vacuum Insulation Panel)是真空保温材料中的一种,包括填充芯材和真空保护表层,它有能够效地避免空气对流引起的热传递,因此导热系数较低,并且不含有任何ODS(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s)材料,具有环保和高效节能的特性。可选地,保温材料设置于主体130的内部、顶板140的内部以及盖体150的内部。
可选地,沿盖体150的周缘设有密封圈;或者,沿冷量接收部120的周缘设有密封圈,且密封圈设置于顶板140上朝向置物腔的一侧。这样,进一步提高了对置物盒内部的密封性,能够防止冷量溢出,提高了冷量利用率,增加了蓄冷部300的使用时间。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400、冷量输送部420和如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置物盒。箱体400内部设有容纳腔410。冷量输送部420 设置于容纳腔410内。置物盒放置于容纳腔410内部的情况下,冷量输送部420与冷量接收部120相连接。
可选地,冷量输送部420为送风口,与制冷设备的制冷系统相连接,用于将低温的气体送入至容纳腔410内,从而保证容纳腔410始终处于低温的环境中。可选地,容纳腔410内设有回风口。从而使容纳腔410内的气体实现循环。可选地,置物盒设置在容纳腔410内,冷量输送部420与冷量接收部120相连接,从而实现对置物盒的充冷操作。
可选地,置物盒的形状与容纳腔410的形状相配合。这样,置物盒与制冷设备之间具有更好的配合性。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置物盒与制冷设备的配合示意图,结合图7所示,可选地,在将置物盒放入容纳腔内的情况下,使冷量输送部 420与冷量接收部120相连接,实现对置物盒的充冷操作。在不需要将置物盒携带外出的情况下,置物盒可被始终放置于容纳腔410内部,作为制冷设备的收纳装置,存放和储存物品,提高了置物盒的可操作性。在需要携带置物盒外出的情况下,当充冷过程结束后,将冷量接收部120与冷量输送部420分开。由于置物腔由主体与顶板140共同围限出,冷量接收部120 上设有盖体150。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证置物盒的内部始终处于一种密闭的状态,将需要贮存在低温环境中的物品放置在置物腔,可以实现移动和携带的目的,提高了置物盒的实用性。
可选地,箱体400内可设有多个容纳腔410,每个容纳腔410内均设有冷量输送部420和回风口。这样,可以实现对每个容纳腔410进行单独输送冷量。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主体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5、图6、图7所示,可选地,容纳腔410的底部设有导向部430,盒体100的底部且朝向容纳腔410的一侧设有沿导向部移动的限位部160。这样,可以对置物盒起到限制位置的作用,防止置物盒从容纳腔410内滑出。在将置物盒放入容纳腔410内的情况下,使置物盒沿着导向部430移动至与冷量输送部420连接的位置,保证冷量输送部420与冷量接收部120的相对位置,防止冷量输送部420与冷量接收部120的位置出现偏移,提高了冷量的利用率。
可选地,在实际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制冷设备可以不包括容纳腔,冷量输送部也可以仅为制冷设备的冷量输出口,即为可与冷量接收部120直接相连接的能够输送冷量的结构。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置物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内部设有置物腔,一侧设有冷量接收部,所述冷量接收部与外部的冷量输送部的结构相适配;在所述冷量接收部与所述冷量输送部相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盒体内部与所述冷量输送部相连通;
其中,所述置物腔内设有蓄冷部,与所述盒体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
主体;
顶板,内部中空,与所述主体可拆卸地连接,并与所述主体围设出所述置物腔,所述冷量接收部设置于所述顶板;
盖体,设置于所述冷量接收部,与顶板相连接,在所述冷量输送部的推动下,所述盖体可向所述顶板中空的内部的方向移动,以打开所述冷量接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置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包括:
第一导轨,设置于所述顶板中空的内部;
其中,所述盖体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置物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与所述第一导轨通过弹性件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
主体;
顶板,与所述主体可拆卸地连接,并与所述主体围设出所述置物腔,所述冷量接收部设置于所述顶板;
盖体,设置于所述冷量接收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顶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冷量输送部的推动下,可相对于所述第一端部,向朝向所述置物腔的方向或者向远离所述置物腔的方向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置物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还包括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限位槽,所述冷量输送部沿所述限位槽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置物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所述顶板和所述盖体上设有保温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置物盒,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盖体的周缘设有密封圈;或者,
沿所述冷量接收部的周缘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顶板朝向所述置物腔的一侧。
9.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内部设有容纳腔;
冷量输送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和,
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置物盒;
所述置物盒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部的情况下,所述冷量输送部与所述冷量接收部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腔的底部设有导向部,所述盒体底部且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设有沿所述导向部移动的限位部。
CN202022724166.1U 2020-11-20 2020-11-20 置物盒及制冷设备 Active CN2146202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24166.1U CN214620269U (zh) 2020-11-20 2020-11-20 置物盒及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24166.1U CN214620269U (zh) 2020-11-20 2020-11-20 置物盒及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20269U true CN214620269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27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24166.1U Active CN214620269U (zh) 2020-11-20 2020-11-20 置物盒及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202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059399A1 (en) Refrigerator
CN103459954B (zh) 保管容器
CN108375270A (zh) 存储容器和具有该存储容器的冰箱
CN104251582B (zh) 移动多功能保鲜盒与包含该保鲜盒的冰箱及食物保鲜方法
CN102494480A (zh) 一种冰箱门体和具有该冰箱门体的冰箱
US11965679B2 (en) Beverage container with active temperature control
CN100491211C (zh) 保冷或保热的保税箱
CN209208573U (zh) 一种车载半导体冰箱
CN214620269U (zh) 置物盒及制冷设备
CN214307759U (zh) 一种冷链运输用制冷箱
KR101709789B1 (ko) 제빙트레이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냉장고
CN205771023U (zh) 一种适用于医疗样本的多功能实验加样冰盒
CN209197237U (zh) 一种储物空间直接与制冷机冷头端接触的冰箱
CN213414919U (zh) 一种具有灭活功能的转运箱
CN213542942U (zh) 推拉门组件及冷柜
CN205784211U (zh) 多功能冷藏箱
CN210455889U (zh) 保温盒
CN217402932U (zh) 冰箱
CN221606656U (zh) 保温箱
CN210931050U (zh) 一种智能早餐箱
CN211854584U (zh) 冰箱
CN208620683U (zh) 一种制冷盒
CN220153026U (zh) 多层冰箱
CN219913592U (zh) 具有可移动模块的冰箱
CN211510373U (zh) 一种前列腺癌细胞冻存试剂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