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07537U - 一种多路输出直流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路输出直流电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707537U CN214707537U CN202120560829.2U CN202120560829U CN214707537U CN 214707537 U CN214707537 U CN 214707537U CN 202120560829 U CN202120560829 U CN 202120560829U CN 214707537 U CN214707537 U CN 2147075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utput
- circuit
- resistor
- field effect
- p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路输出直流电源,包括前级电路、后级电路、控制电路、选择电路、辅助电源电路和蓄电池;所述前级电路的输出与选择电路的输入连接,蓄电池的正端与选择电路的输入连接,选择电路的输出与后级电路输入连接,控制电路的输入与前级电路的输出连接,控制电路的输出与选择电路的输入连接,辅助电源电路输入分别与蓄电池正端和选择电路的输出正端连接,辅助电源电路的输出与控制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一路直流输入多路不同等级的直流输出;各直流输出支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输出电压、电流精度高,无交叉调整问题;在电源掉电、断电情况下,可通过硬件电路选择供电输入,保证电源的不间断输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路输出电源,尤其涉及一种多路输出直流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系统集成化的提高,系统规模越来越大,一般现代电子、通信系统都属于多电系统,往往需要多个不同等级的供电电源。
针对多电系统的应用场合,目前市场上大多采用固定变换器变压器二次侧多绕组的方式,实现多路输出。根据不同的参数选择不同的变换器,再通过在变压器二次侧设置多个绕组实现多路输出。这种电源利用拓扑自身对输出电压的控制能力进行调节,可实现电气隔离,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是这种电源存在着问题,当多路输出电源工作时,若某一路的负载电流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其他支路输出电压也会发生变化,各支路输出间相互影响,由此产生交叉调整的问题。而且多路输出电源在控制上一般只对主路输出进行采样反馈调节,主路输出精度较高,其他辅路输出精度较低,严重影响供电可靠性,不适用于输出路数多且对电压、电流精度有要求的场合。此外,由于多路输出电源仅有一路输入供给,一旦出现输入掉电、断电的情况,那么各路输出将会终止,这种电源显然是不适用于对供电有不间断要求的场合。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多路输出直流电源,解决多路供电系统电流和电压精度低,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路输出直流电源,包括前级电路、后级电路、控制电路、选择电路、辅助电源电路和蓄电池;所述前级电路的输出与选择电路的输入连接,蓄电池的正端与选择电路的输入相连接,选择电路的输出与后级电路输入连接,控制电路的输入与前级电路的输出连接,控制电路的输出与选择电路的输入连接,辅助电源电路输入分别与蓄电池正端和选择电路的输出正端连接,辅助电源电路的输出与控制电路连接,正常工作时前级电路通过选择电路给后级电路供电,异常工作时蓄电池通过选择电路给后级电路供电。
所述前级电路包括变压器T1、电力场效应管Q1-Q2、电容C1、电阻R1、第一控制回路、第二控制回路和第一输出采样电路;所述变压器T1的一次侧A端与直流电源的正端连接,变压器T1的一次侧B端与电力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电力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直流电源的负端和地连接;变压器T1的二次侧A端与电力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电力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电容C1的A端、电阻R1的A端连接,电容C1的B端与电阻R1的B端、变压器T1的二次侧负端和地连接;第二控制回路输入与电力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第二控制回路输出与电力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第一输出采样电路的输入与电阻R1的A端连接,第一输出采样电路的输出与第一控制回路输入连接,第一控制回路控制的输出与电力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
所述后级电路包括第一DC/DC变换模块和第二DC/DC变换模块;
所述第一DC/DC变换模块包括电力场效应管Q3-Q4、二极管D1、电感L1、电容C2-C4、电阻R2、第二输出采样电路和第三控制回路;所述电力场效应管Q3的漏极与选择电路输出的正端和电容C2的A端连接,Q3的源极与C2的B端、C3的A端、电力场效应管Q4的漏极、二极管D1的阴极和电感L1的A端连接,电容C4的A端与电阻R2的A端和电感L1的B端连接,电力场效应管Q4的源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电容C3的B端、电容C4的B端、电阻R2的B端和选择电路输出的负端连接,第三控制回路的输入与第二输出采样电路的输出连接,第三控制回路的输出与电力场效应管Q3的栅极和电力场效应管Q4的栅极连接,第二输出采样电路的输入与电阻R2的A端连接;
所述第二DC/DC变换模块包括电力场效应管Q5、二极管D2、电感L2、电容C5、电容C6、电阻R3、第三输出采样电路和第四控制回路;所述电力场效应管Q5的漏极与选择电路输出电压的正端和电容C5的A端连接,电力场效应管Q5的源极与电容C5的B端、二极管D2的阴极、电感L2的A端连接,电容C6的A端和电阻R3的A端与电感L2的B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与电容C6的B端、电阻R3的B端和选择电路输出电压的负端连接,第四控制回路的输入与第三输出采样电路的输出连接,第四控制回路的输出与电力场效应管Q5的栅极连接,第三输出采样电路的输入与电阻R3的A端连接。
所述辅助电源电路包括电力场效应管Q6、变压器T2、二极管D3、电容C7和电阻R4;所述变压器T2的一次侧A端与选择电路输出电压的正端和蓄电池的正端连接,变压器T2的一次侧B端与电力场效应管Q6的漏极连接,变压器T2的二次侧A端与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二极管的D3的阴极与电容C7的A端和电阻的R4的A端连接,变压器T2的二次侧B端与电容C7的B端、电阻R4的B端和地连接,电力场效应管Q6的源极与地连接。
所述选择电路包括Q7-Q11、二极管D4、电容C8-C10和电阻R5-R10;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与电阻R5的A端和电力场效应管Q7的源极连接,电阻R5的B端与电力场效应管Q8的漏极和Q7的栅极连接,电阻R6的B端与电容C9的A端、电阻R7的A端和电力场效应管Q8的栅极连接,电容C9的B端与电阻R7的B端、Q8的源极和地连接;电力场效应管Q9的源极与R8的A端和电力场效应管Q10的源极连接,电力场效应管Q9的栅极与电阻R8的B端、电力场效应管Q10的栅极和电力场效应管Q11的漏极连接,电阻R9的B端与C10的A端、R10的A端和电力场效应管Q11的源极连接,C10的B端与R10的B端、电力场效应管Q11的源极和地连接,电力场效应管Q7的漏极与电力场效应管Q11的漏极和C8的A端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与前级电路的输出的正端连接,电力场效应管Q9的漏极与蓄电池的输出电压的正端连接,R6的A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出连接,R9的A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出连接。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可实现一路直流输入多路不同等级的直流输出;各直流输出支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输出电压、电流精度高,无交叉调整问题;在电源掉电、断电情况下,可通过硬件电路选择供电输入,保证电源的不间断输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架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级电路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级电路模块1的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级电路模块2的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选择电路的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辅助电源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路输出直流电源,包括前级电路、后级电路、控制电路、选择电路、辅助电源电路和蓄电池;所述前级电路的输出与选择电路的输入连接,蓄电池的正端与选择电路的输入连接,选择电路的输出与后级电路输入连接,控制电路的输入与前级电路的输出连接,控制电路的输出与选择电路的输入连接,辅助电源电路输入分别与蓄电池正端和选择电路的输出正端连接,辅助电源电路的输出与控制电路连接,正常工作时前级电路通过选择电路给后级电路供电,异常工作时蓄电池通过选择电路给后级电路供电。
由图2可知,所述前级电路包括变压器T1、电力场效应管Q1-Q2、电容C1、电阻R1、第一控制回路、第二控制回路和第一输出采样电路;所述变压器T1的一次侧A端与直流电源的正端连接,变压器T1的一次侧B端与电力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电力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直流电源的负端和地连接;变压器T1的二次侧A端与电力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电力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电容C1的A端、电阻R1的A端连接,电容C1的B端与电阻R1的B端、变压器T1的二次侧负端和地连接;第二控制回路输入与电力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第二控制回路输出与电力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第一输出采样电路的输入与电阻R1的A端连接,第一输出采样电路的输出与第一控制回路输入连接,第一控制回路控制的输出与电力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
所述后级电路包括第一DC/DC变换模块和第二DC/DC变换模块;由图3可知,所述第一DC/DC变换模块包括电力场效应管Q3-Q4、二极管D1、电感L1、电容C2-C4、电阻R2、第二输出采样电路和第三控制回路;所述电力场效应管Q3的漏极与选择电路输出的正端和电容C2的A端连接,Q3的源极与C2的B端、C3的A端、电力场效应管Q4的漏极、二极管D1的阴极和电感L1的A端连接,电容C4的A端与电阻R2的A端和电感L1的B端连接,电力场效应管Q4的源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电容C3的B端、电容C4的B端、电阻R2的B端和选择电路输出的负端连接,第三控制回路的输入与第二输出采样电路的输出连接,第三控制回路的输出与电力场效应管Q3的栅极和电力场效应管Q4的栅极连接,第二输出采样电路的输入与电阻R2的A端连接。
由图4可知,所述第二DC/DC变换模块包括电力场效应管Q5、二极管D2、电感L2、电容C5、电容C6、电阻R3、第三输出采样电路和第四控制回路;所述电力场效应管Q5的漏极与选择电路输出电压的正端和电容C5的A端连接,电力场效应管Q5的源极与电容C5的B端、二极管D2的阴极、电感L2的A端连接,电容C6的A端和电阻R3的A端与电感L2的B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与电容C6的B端、电阻R3的B端和选择电路输出电压的负端连接,第四控制回路的输入与第三输出采样电路的输出连接,第四控制回路的输出与电力场效应管Q5的栅极连接,第三输出采样电路的输入与电阻R3的A端连接。
由图5可知,所述辅助电源电路包括电力场效应管Q6、变压器T2、二极管D3、电容C7和电阻R4;所述变压器T2的一次侧A端与选择电路输出电压的正端和蓄电池的正端连接,变压器T2的一次侧B端与电力场效应管Q6的漏极连接,变压器T2的二次侧A端与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二极管的D3的阴极与电容C7的A端和电阻的R4的A端连接,变压器T2的二次侧B端与电容C7的B端、电阻R4的B端和地连接,电力场效应管Q6的源极与地连接。
由图6可知,所述选择电路包括Q7-Q11、二极管D4、电容C8-C10和电阻R5-R10;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与电阻R5的A端和电力场效应管Q7的源极连接,电阻R5的B端与电力场效应管Q8的漏极和Q7的栅极连接,电阻R6的B端与电容C9的A端、电阻R7的A端和电力场效应管Q8的栅极连接,电容C9的B端与电阻R7的B端、Q8的源极和地连接;电力场效应管Q9的源极与R8的A端和电力场效应管Q10的源极连接,电力场效应管Q9的栅极与电阻R8的B端、电力场效应管Q10的栅极和电力场效应管Q11的漏极连接,电阻R9的B端与C10的A端、R10的A端和电力场效应管Q11的源极连接,C10的B端与R10的B端、电力场效应管Q11的源极和地连接,电力场效应管Q7的漏极与电力场效应管Q11的漏极和C8的A端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与前级电路的输出的正端连接,电力场效应管Q9的漏极与蓄电池的输出电压的正端连接,R6的A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出连接,R9的A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出连接。其中Q7、Q9、Q10为P型,Q1-Q6、Q8、Q11为N型。
本实施例中,前级电路的功率电路拓扑采用Flyback变换器,第一控制回路采用基于LD5535E芯片的控制方案,变压器T1的二次侧使用同步整流提高传输效率,第二控制回路采用基于LD8526芯片的控制方案,前级电路输入DC,经变换后实现降压输出Vo,进而输入给选择电路。后级电路包含两路DC-DC模块,分别为第一DC/DC模块、第二DC/DC模块,电路拓扑采用Buck变换器,第三控制回路和第四控制回路采用基于MP2908和MP26123芯片的控制方案,实现直流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的控制。控制电路检测前级电路输出电压Vo,判断电源的工作状态,发出不同的控制信号给后级供电选择电路。选择电路接收来自MCU控制电路发出的信号,根据不同的控制信号,分别控制电力场效应管Q7、Q8、Q9、Q10、Q11的导通与关断,从而实现不同工作条件下,选择后级电路的输入功能。辅助电源电路为控制电路中的芯片提供稳定的5V供电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电源有直流电输入后,首先会经过前级电路的DC/DC变换电路,对输入直流电进行闭环调节,将输入直流电降压输出,输出变换后的直流电Vo。
此时,控制电路检测前级电路输出,判断电源工作状态,正常工作下,如图6所示,控制电路会发出高电平信号Vo_on给电力场效应管Q8,Q8栅源极存在压差,Q8将会导通,Q7栅极电位被拉低,Q7导通,前级电路的输出Vo会顺利输入进选择电路中。当前级电路出现输入掉电、断电的情况时,前级电路将会没有直流输出,控制电路检测前级电路的输出,判断电源工作异常,发出高电平信号BAT_ON给电力场效应管Q11,Q11栅源极存在压差,Q11将会导通,Q9、Q10栅极电位将被拉低,进而Q9、Q10导通,外接蓄电池供电V_bat顺利输入进选择电路。
正常工作下,输入进选择电路中的Vo不作变换直接输出Vo_m给后级电路,异常工作下,外接蓄电池供电V_bat代替Vo输出Vo_m给后级电路,实现了输出Vo_m的不间断,后级电路中的第一DC/DC变换模块、第二DC/DC变换模块对不间断输入的直流电Vo_m,进行降压调控处理,再分别不间断输出相应的Vout1和Vout2。
Claims (5)
1.一种多路输出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级电路、后级电路、控制电路、选择电路、辅助电源电路和蓄电池;所述前级电路的输出与选择电路的输入连接,蓄电池的正端与选择电路的输入连接,选择电路的输出与后级电路输入连接,控制电路的输入与前级电路的输出连接,控制电路的输出与选择电路的输入连接,辅助电源电路输入分别与蓄电池正端和选择电路的输出正端连接,辅助电源电路的输出与控制电路连接;正常工作时前级电路通过选择电路给后级电路供电,异常工作时蓄电池通过选择电路给后级电路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输出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级电路包括变压器T1、电力场效应管Q1-Q2、电容C1、电阻R1、第一控制回路、第二控制回路和第一输出采样电路;
所述变压器T1的一次侧A端与直流电源的正端连接,变压器T1的一次侧B端与电力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电力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直流电源的负端和地连接;变压器T1的二次侧A端与电力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电力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电容C1的A端、电阻R1的A端连接,电容C1的B端与电阻R1的B端、变压器T1的二次侧负端和地连接;第二控制回路输入与电力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第二控制回路输出与电力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第一输出采样电路的输入与电阻R1的A端连接,第一输出采样电路的输出与第一控制回路输入连接,第一控制回路控制的输出与电力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输出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级电路包括第一DC/DC变换模块和第二DC/DC变换模块;
所述第一DC/DC变换模块包括电力场效应管Q3-Q4、二极管D1、电感L1、电容C2-C4、电阻R2、第二输出采样电路和第三控制回路;所述电力场效应管Q3的漏极与选择电路输出的正端和电容C2的A端连接,Q3的源极与C2的B端、C3的A端、电力场效应管Q4的漏极、二极管D1的阴极和电感L1的A端连接,电容C4的A端与电阻R2的A端和电感L1的B端连接,电力场效应管Q4的源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电容C3的B端、电容C4的B端、电阻R2的B端和选择电路输出的负端连接,第三控制回路的输入与第二输出采样电路的输出连接,第三控制回路的输出与电力场效应管Q3的栅极和电力场效应管Q4的栅极连接,第二输出采样电路的输入与电阻R2的A端连接;
所述第二DC/DC变换模块包括电力场效应管Q5、二极管D2、电感L2、电容C5、电容C6、电阻R3、第三输出采样电路和第四控制回路;所述电力场效应管Q5的漏极与选择电路输出电压的正端和电容C5的A端连接,电力场效应管Q5的源极与电容C5的B端、二极管D2的阴极、电感L2的A端连接,电容C6的A端和电阻R3的A端与电感L2的B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与电容C6的B端、电阻R3的B端和选择电路输出电压的负端连接,第四控制回路的输入与第三输出采样电路的输出连接,第四控制回路的输出与电力场效应管Q5的栅极连接,第三输出采样电路的输入与电阻R3的A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输出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源电路包括电力场效应管Q6、变压器T2、二极管D3、电容C7和电阻R4;
所述变压器T2的一次侧A端与选择电路输出电压的正端和蓄电池的正端连接,变压器T2的一次侧B端与电力场效应管Q6的漏极连接,变压器T2的二次侧A端与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二极管的D3的阴极与电容C7的A端和电阻的R4的A端连接,变压器T2的二次侧B端与电容C7的B端、电阻R4的B端和地连接,电力场效应管Q6的源极与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输出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电路包括Q7-Q11、二极管D4、电容C8-C10和电阻R5-R10;
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与电阻R5的A端和电力场效应管Q7的源极连接,电阻R5的B端与电力场效应管Q8的漏极和Q7的栅极连接,电阻R6的B端与电容C9的A端、电阻R7的A端和电力场效应管Q8的栅极连接,电容C9的B端与电阻R7的B端、Q8的源极和地连接;电力场效应管Q9的源极与R8的A端和电力场效应管Q10的源极连接,电力场效应管Q9的栅极与电阻R8的B端、电力场效应管Q10的栅极和电力场效应管Q11的漏极连接,电阻R9的B端与C10的A端、R10的A端和电力场效应管Q11的源极连接,C10的B端与R10的B端、电力场效应管Q11的源极和地连接,电力场效应管Q7的漏极与电力场效应管Q11的漏极和C8的A端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与前级电路的输出的正端连接,电力场效应管Q9的漏极与蓄电池的输出电压的正端连接,R6的A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出连接,R9的A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出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60829.2U CN214707537U (zh) | 2021-03-18 | 2021-03-18 | 一种多路输出直流电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60829.2U CN214707537U (zh) | 2021-03-18 | 2021-03-18 | 一种多路输出直流电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707537U true CN214707537U (zh) | 2021-11-12 |
Family
ID=78571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560829.2U Active CN214707537U (zh) | 2021-03-18 | 2021-03-18 | 一种多路输出直流电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707537U (zh) |
-
2021
- 2021-03-18 CN CN202120560829.2U patent/CN21470753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009859B2 (en) | Dual input DC-DC power converter integrating high/low voltage sources | |
EP3282571B1 (en) | Power converter with extended hold-up time | |
CN102255526B (zh) | 一种ac-dc电源转换芯片及电源转换电路 | |
US9112423B2 (en) |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 |
CN107546959B (zh) | 一种开关电源、电子设备及开关电源控制方法 | |
US20060119184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providing double conversion/series-parallel hybrid operation i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ies | |
US20220255433A1 (en) | Charging circuit and charging system | |
US20240039289A1 (en) |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solar photovoltaic inverter | |
CN110417270B (zh) | 一种单绕组正反激辅助供电电路 | |
US11283288B2 (en) | Integrated DC to DC converter UPS topology | |
CN108667285A (zh) | 调整开关频率与负载电流关系的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 | |
TW202414982A (zh) | 一種基於輔助繞組為開關電源控制電路供電的電路 | |
CN113541491A (zh) | 多模式切换低动态干扰的4管同步控制升降压变换电路 | |
CN214154342U (zh) | 一种磁隔离宽范围输入稳压电路 | |
WO2022033507A1 (zh) | 电压转换电路及方法、电源管理芯片和移动终端 | |
CN204517683U (zh) | 非隔离ac/dc调整器电路及开关电源 | |
WO2021036740A1 (zh) | 一种llc电源控制电路和电源控制装置 | |
CN214707537U (zh) | 一种多路输出直流电源 | |
WO2021259330A1 (zh) | 直流电源的老化测试电路及系统 | |
CN214045447U (zh) | 反激式功率变换器及其控制器 | |
CN111564977B (zh) | 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 |
CN210380662U (zh) | 一种二级辅助电源电路 | |
US12117859B2 (en) |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and system capable of maximum power tracking | |
CN114285271A (zh) | 一种新型新能源升压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2787518A (zh) | 一种电流模式交错控制变换器及控制芯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