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99536U - 管夹收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管夹收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99536U
CN214699536U CN202022977964.5U CN202022977964U CN214699536U CN 214699536 U CN214699536 U CN 214699536U CN 202022977964 U CN202022977964 U CN 202022977964U CN 214699536 U CN214699536 U CN 2146995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lamp
worm
housing
tightening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779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荣强
钱静雅
高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das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das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das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das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7796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995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995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995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夹收紧装置,用于收紧由钢条和钢扣组成的管夹,管夹收紧装置包括收紧部和封装部,收紧部由电动机、传动部和收紧轴组成,钢条绕设于收紧轴上,电动机通过传动部驱动收紧轴沿管夹的收紧方向收紧钢条。该管夹收紧装置通过电动机和传动部驱动收紧轴,使输出的动力更稳定,控制更精准,确保收紧的每一个管夹在封装过程中都能够保持密封,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管夹收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夹收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本领域的市场中,软管通常搭配与其内径相匹配的接头,如消防水管接头与水带。这就要求在软管的外表面,且在接头凹槽部位用紧固件进行固定。典型的紧固形式有钢丝,喉箍,卡箍,或者预制管夹等形式。预制管夹包括钢条与钢扣。这种预制管夹在钢条收紧到一定程度后,翻转钢条使钢带贴合在钢扣外侧,切断钢条后,钢条尾料与钢扣形成反钩形的锁紧形式,达到锁紧的目的。
目前已知用于收紧上述预制管夹的工具包括气动工具和手动工具,气动工具体积较大,无法满足便携性,且需要随时供气,不具备灵活机动的特性,无法应对多数作业情况。并且气动工具的收紧力与其气压相关,在收紧力较大时,无法保持稳定的输出,收紧效果大打折扣。而手动工具在收紧钢带时,无法确保在手动收紧达到极限时,管夹已经收紧软管,可能会重复锁紧动作,反而导致软管没有完全密封,其效果明显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管夹收紧时收紧力不稳定导致收紧效果不好的缺陷,提供一种管夹收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管夹收紧装置,用于收紧由钢条和钢扣组成的管夹,所述管夹收紧装置包括收紧部和封装部,所述收紧部由电动机、传动部和收紧轴组成,所述钢条绕设于所述收紧轴上,所述电动机通过所述传动部驱动所述收紧轴沿所述管夹的收紧方向收紧所述钢条。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电动机和传动部驱动收紧轴,使输出的动力更稳定,控制更精准,确保收紧的每一个管夹在封装过程中都能够保持密封,提高了工作效率。
较佳地,所述收紧轴上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用于容纳所述钢条的尾端,所述开槽沿所述收紧轴的直径方向设置并沿所述收紧轴的中心轴线延伸。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钢条尾端能够插入开槽中,当收紧轴旋转,逐渐收紧钢条时,开槽能够固定钢条,使钢条缠绕于收紧轴的外侧,避免钢条滑脱。
较佳地,所述开槽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开槽互相垂直设置。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收紧轴对多个角度的钢条都能够适配,无需刻意调整角度安装钢条尾端,方便安装。
较佳地,所述传动部为蜗轮蜗杆结构,所述蜗轮蜗杆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蜗轮和蜗杆。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来降低转速、提升扭矩的传动方式,获得较大的收紧轴扭矩,使收紧效果更好,同时利用蜗轮蜗杆结构增加自锁的效果,即使钢条达到收紧状态之后,电动机停止输出,钢条也不会松脱。
较佳地,所述蜗杆位于所述蜗轮的上方,所述蜗杆连接于所述电动机的动力输出端,所述蜗轮与所述收紧轴同心设置。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将与电动机相连的蜗杆设置于蜗轮和收紧轴的上方,能够有效地避免电动机与管道结构或管夹的钢条干涉。
较佳地,所述电动机的动力输出端与蜗杆之间通过多边形连接轴连接并传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利用多边形连接轴传动,减少蜗杆在传动过程中的偏心度,获得更稳定的传动效果。
较佳地,所述蜗轮和蜗杆位于一壳体内,所述蜗轮和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设有轴承,所述壳体内部设有与所述轴承相对应的轴承室。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将蜗轮蜗杆两端的轴承与壳体的轴承室相配合,达到轴向限位的作用,提高传动的稳定性。
较佳地,所述电动机具有外壳本体和延伸外壳,所述蜗轮和所述蜗杆位于一壳体内,所述延伸外壳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将传动部的壳体与电动机的延伸外壳相连接,避免两者因震动等原因发生相对位移,影响传动和动力输出的稳定性。
较佳地,所述壳体上部还具有可拆卸的上盖,所述上盖和所述壳体配合形成通孔,所述蜗杆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上盖和所述壳体通过法兰与所述延伸外壳可拆卸连接。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上盖和壳体共同形成的通孔大致限定蜗杆在周向的位置,在各个方向均具备较好的防尘效果。
较佳地,所述延伸外壳向所述壳体上方延伸形成所述壳体的上盖,所述上盖和所述壳体配合形成通孔,所述蜗杆穿设于所述通孔。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将壳体上盖与电动机的延伸外壳一体成型,减少配件的数量,间接提升了结构的可靠性。
较佳地,所述蜗杆通过多边形连接轴连接于所述电动机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电动机的动力输出端和所述多边形连接轴均位于所述延伸外壳内。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将电动机的动力输出端和多边形连接轴均设置于延伸外壳的内部,既能够保护上述结构不受外界影响,还能够在周向进行限位,提高传动的稳定性。
较佳地,所述封装部包括推板和夹片,所述推板设于所述钢扣上方,用于向下推动所述钢扣,所述夹片位于所述钢扣下方且保持固定不动,所述钢条从所述钢扣下方穿出后穿设于所述夹片中间,所述夹片靠近所述钢扣一侧设有用于切断所述钢条的刃口。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当推板向下推动钢扣时,从钢扣穿出的钢条在收紧状态下被夹片夹紧,进一步被刃口切断,由于钢条和钢扣的相对运动与钢条的穿出方向相反,被切断的钢条会紧贴钢扣外侧形成一个反钩,从而利用钢条本体固定已收紧的管夹。
较佳地,所述推板与所述钢扣的接触面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槽宽大于所述钢扣的厚度,所述定位槽的槽深从所述定位槽的一端到另一端均匀增加。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在推板推动钢扣时,推力在钢扣上的作用点在定位槽作用下从一端逐渐向另一端移动,形成剪切的效果,能够更省力地切断收紧的钢条,同时也更容易固定推板和钢扣的相对位置。
较佳地,所述推板上方设有省力杠杆,所述省力杠杆用于将所述推板向下推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将人力通过省力杠杆放大,从而更容易切断钢条。
较佳地,所述传动部为蜗轮蜗杆结构,所述蜗轮蜗杆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和所述蜗杆位于一壳体内,所述蜗轮位于所述壳体上部,所述蜗杆位于所述壳体下部,所述电动机具有外壳本体和延伸外壳,所述延伸外壳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的前端与所述封装部相连,所述壳体的后端与所述电动机相连。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在横向形成电动机-壳体-封装部的连接,同时将蜗轮蜗杆分别设置于壳体的下部和上部,形成紧凑的结构,不仅减少了管夹收紧装置的总体尺寸,同时也提高了管夹收紧装置在工作状态下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该管夹收紧装置通过电动机和传动部驱动收紧轴,使输出的动力更稳定,控制更精准,确保收紧的每一个管夹在封装过程中都能够保持密封,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管夹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管夹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管夹收紧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管夹收紧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管夹收紧装置的结构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管夹收紧装置的传动部的局部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管夹收紧装置的电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管夹收紧装置的收紧轴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管夹收紧装置的收紧轴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管夹收紧装置的推板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管夹收紧装置的推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管夹收紧装置的省力杠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管夹收紧装置的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管夹收紧装置的封装部与管夹配合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管夹收紧装置与管夹配合时某一工作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管夹收紧装置100
管夹200
钢条201
钢扣202
电动机1
动力输出端11
外壳本体12
延伸外壳13
法兰14
正六边形连接轴15
壳体2
上盖21
下盖22
蜗杆31
蜗轮32
轴承33
收紧轴4
开槽41
夹片5
上夹片51
下夹片52
调整螺栓53
刃口54
推板6
定位槽61
省力杠杆7
折杆71
圆弧面7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一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管夹收紧装置100,用于收紧由钢条201和钢扣202组成的管夹200,管夹收紧装置100包括收紧部和封装部。此类管夹200通常用于固定和密封软管的接口,利用钢条201将软管固定在接口处,收紧的钢条201在软管接口形成密封结构。管夹200整体收紧后,钢条201穿出钢扣202的部分在切断后沿穿出方向的反方向翻折并紧贴钢扣202,形成反钩的形状,使钢条201无法从接口处脱开,从而使钢条201对软管接口持续保持一个收紧力。
下面先介绍收紧部的结构及其工作方式和原理。
如图3-9所示,本实施例中,收紧部由电动机1、传动部和收紧轴4组成,钢条201绕设于收紧轴4上,电动机1通过传动部驱动收紧轴4沿管夹200的收紧方向收紧钢条201。收紧轴4上设有两个互相垂直的开槽41,开槽41沿收紧轴4的直径方向设置并沿收紧轴4的中心轴线延伸,在收紧轴4的轴向截面形成十字形。
具体地,在收紧管夹200时,首先将管夹200延伸出的钢条201尾端插入收紧轴4,随着收紧轴4旋转,钢条201将缠绕于收紧轴4外侧,起到收紧的效果。为了取得更好的收紧效果,在将钢条201插入开槽41时,应当使钢条201与开槽41的方向保持一致,这样更有利于在收紧轴4旋转时将钢条201固定于开槽41内。基于上述原因,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个互相垂直的开槽41,每隔90度就可以获得一个使钢条201插入的角度,便于现场操作。
另外,开槽41沿收紧轴4的中心轴线的延伸距离应当与钢条201宽度相关,太宽必然会影响收紧轴4的结构强度,太窄则有可能无法完全固定钢条201尾端。本实施例中,综合上述考虑,同时也能够适用于多种宽度的钢条201,将延伸距离设定为钢条201宽度的3倍。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出于使用方便的角度考虑可以设置更多开槽41,但考虑到收紧轴4本身的强度会随着开槽41数量的增加而降低,本实施例中最终采用了两个互相垂直的开槽41,既满足了结构强度的要求,又给实际使用提供了方便。
如图3-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传动部为蜗轮蜗杆结构,蜗轮蜗杆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蜗轮32和蜗杆31,蜗杆31位于蜗轮32的上方,蜗杆31连接于电动机1的动力输出端11,蜗轮32与收紧轴4同心设置。
具体地,蜗轮蜗杆结构可以将电动机1输出端的高速转动转化为低转速高扭矩的输出,更能够适应收紧轴4的使用需求。实际上,获得较大的收紧轴4扭矩之后,会明显地使收紧效果更好。同时,利用蜗轮蜗杆结构使收紧部增加自锁的效果,即使钢条201达到收紧状态之后,电动机1停止输出,钢条201也不会松脱。额外地,由于钢条201和收紧轴4大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将蜗杆31设置于蜗轮32上方能够有效避免电动机1和蜗杆31与管夹200及管夹200的接口干涉。
如图3-9所示,电动机的动力输出端11与蜗杆31之间通过正六边形连接轴15连接并传动,蜗轮32和蜗杆31位于一壳体2内,蜗轮32和蜗杆31的两端分别设有轴承33,壳体2内部设有与轴承33相对应的轴承室。
具体地,在传动过程中,如果蜗轮32和蜗杆31之间发生相对偏移,则会影响传动的效果,或将增加磨损、减少寿命。由于蜗轮32结构刚性较好,又固定在其对应的轴上,其产生的影响较小,本实施例中,将重点提高蜗杆31结构的定位精度。为此,将电动机1的动力输出端11与蜗杆31之间通过正六形连接轴15连接,保证两者具备一定的同心度。同时,又在蜗轮32和蜗杆31的两端设置轴承33,与壳体2的轴承室相匹配,进而限制涡轮和蜗杆31在轴向不发生位移。通过上述结构设置,既限制了蜗杆31的同心度,又限制了蜗轮32和蜗杆31在轴向不发生位移,提高了传动的效率和精度。
如图3-9所示,壳体2上部还具有可拆卸的上盖21,上盖21和壳体2配合形成通孔,蜗杆31穿设于通孔,上盖21和壳体2通过法兰14与延伸外壳13可拆卸连接。具体地,上盖21侧面和壳体2侧面对称地设有半圆形开口,配合后共同形成一个圆形的通孔,用于容纳蜗杆31的轴体两端。之后上盖21和壳体2通过螺丝连接,再通过侧面的法兰14与延伸外壳13形成螺栓连接,使上盖21、壳体2与延伸外壳13形成相对固定的整体结构。这样一来,壳体2内部形成了一个绝大部分被包围的腔室,因此上盖21及其对应结构具备较好的防尘效果。灰尘或其他杂质会对传动部的运转产生影响,同时也会降低润滑的效果,加速蜗轮蜗杆结构的磨损,所以防尘效果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如下所述,本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实施方式,延伸外壳13向壳体2上方延伸形成壳体2上盖21,上盖21和壳体2配合形成通孔,蜗杆31穿设于通孔。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在保留了上盖21良好的防尘性能的同时,将上盖21和电动机1的延伸外壳13一体设置,减少了配件的数量,不仅能减少连接件的数量,使安装更方便,还可以提高整体连接的可靠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两种实施方式都能满足本实用新型的管夹收紧装置100对于防尘性能的需求。前者的部件成型更方便,后者的安装更方便,结构更稳定,两者可以分别用于应对不同的现场需求,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之一。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将壳体2下方的结构拆分为壳体2和可拆卸的下盖22。下盖22的结构与上盖21较为相似,与壳体2共同形成通孔,用于容纳蜗轮32的轴体两端,但下盖22无需与其他部件相连,仅通过螺丝连接至壳体2。安装时,先将蜗轮32置于下盖22内,再将下盖22安装至壳体2,然后依次安装蜗杆31和电动机1,最后安装上盖21(有法兰14则一并安装)即可。
如图3-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蜗杆31通过多边形连接轴连接于电动机的动力输出端11,其中,多边形具体为正六边形。电动机的动力输出端11和正六边形连接轴15均位于延伸外壳13内。通过延伸外壳13保护电动机1的动力输出端11和正六边形连接轴15,避免其受到外界影响,比如意外冲击,或者暴露在空气中受到锈蚀。由于该部位是动力输出的关键,一旦发生形变或被锈蚀,必须等更换配件后才能使管夹收紧装置100重新恢复工作,会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将其设置于延伸外壳13内部,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当然,也可以将延伸壳体2内部结构设置为与电动机的动力输出端11和/或多边形连接轴相匹配的形状,或者增设类似功能的限位件,就能够在周向进行限位,进一步提高传动的稳定性。
另外,本实施例中,电动机1与电池包电连接并由电池包提供电力驱动,电池包和电动机1位于同一外壳内,在使用和搬运时作为一个整体。在需要更换电池包时,打开外壳即可更换电池包,这样既方便更换,同时也符合实际使用习惯。
以上为收紧部的相关内容,下面介绍封装部的结构及其工作方式和原理。
如图10-15所示,本实施例中,封装部包括推板6和夹片5,推板6设于钢扣202上方,用于向下推动钢扣202,夹片5位于钢扣202下方且保持固定不动,钢条201从钢扣202下方穿出后穿设于夹片5中间,夹片5靠近钢扣202一侧设有用于切断钢条201的刃口54。
在管夹200安装过程中,钢条201收紧软管接口之后从钢扣202下方穿出,由收紧部进行收紧。为了达到封装的效果,在收紧之后,首先使用固定的夹片5夹住钢条201的上下侧,使钢条201和夹片5的位置关系相对固定。其次,利用推板6将钢扣202向下推动,使其相对于钢条201向下运动,进而形成钢条201相对于钢扣202向上运动的运动关系。由于钢条201是从钢扣202下方穿出的,钢条201向上运动将会在钢扣202上形成反钩的形状。最后,通过夹片5靠近钢扣202一侧的刃口54切断钢条201,使钢条201在钢扣202外侧留有一小段长度的反钩,既能实现锁定管夹200的效果,同时不易脱开,具备较好的稳定性。
具体地,如图10-15所示,夹片5与钢扣202之间的距离相当于钢条201在切断后留在钢扣202外侧反钩的长度。太长则会使反钩容易脱开,太短则无法锁定管夹200。因此,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尺寸以及现场需求调节夹片5与钢扣202之间的距离。
另外,为了适应不同钢条201的厚度,夹片5之间的距离应当可调节。同时,考虑到夹片5的刃口54经过多次使用可能会出现磨损,应当及时更换,夹片5应当便于拆卸更换。如图10-15所示,本实施例中,夹片5包括上夹片51和下夹片52,且上夹片51和下夹片52通过调整螺栓53固定连接于封装部,既方便更换夹片,又能够调节上下夹片之间的距离,同时满足了上述的两个需求。
如图10-15所示,推板6与钢扣202的接触面上设有定位槽61,定位槽61的槽宽大于钢扣202的厚度,定位槽61的槽深从所述定位槽61的一端到另一端均匀增加。
本实施例中,在推板6推动钢扣202时,为了更容易固定推板6和钢扣202的相对位置,在推板6与钢扣202的接触面上设置定位槽61,其槽宽大于钢扣202的厚度。推板6通过定位槽61确定与钢扣202的相对位置,能够在推动时防止钢扣202滑脱。同时,为了更省力地切断收紧的钢条201,定位槽61的槽深从所述定位槽61的一端到另一端均匀增加。在推板6推动钢扣202时,推力在钢扣202上的作用点从一端逐渐向另一端移动,对应地,下方的钢条201从一段逐渐向另一端被切断,形成剪切的效果,其工作原理类似于剪刀,能够使均匀分布在整根钢条201宽度上的力集中于某一点,从而实现省力的目的。
如图10-15所示,推板6的上方还设有省力杠杆7,省力杠杆7用于将推板6向下推动。具体地,在省力杠杆7与推板6的接触面上加工形成一个圆弧面72。随着杠杆转动,圆弧面72将逐渐向下推动推板6,便于缓慢地逐渐向下推动推板6。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省力杠杆7指的是动力臂长度大于阻力臂长度的杠杆。省力杠杆7的上部为手持部,可以设置为直杆、曲杆、或环形等多种便于握持或转动的方式。
具体地,如图10-15所示,本实施例中将其设置为具有一处弯折的折杆71。当折杆71处于初始状态时,其靠近支点的一段与推板6平行;当折杆71处于到底状态时,其靠近支点的一段与推板6垂直。
另外,由于切断钢条201所需的力很大,因此,省力杠杆7的动力臂长度应当远大于阻力臂长度。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适用于多种型号的管夹,切断多种钢条201,考虑到工作人员的肢体力量有限,将动力臂长度设计为大于等于阻力臂长度的20倍。也就是说,最多使用钢条201的极限剪切力的1/20就能切断钢条201,达到了省力的目的。
如图3-15所示,对于管夹收紧装置100整体来说:传动部包括相互配合的蜗轮32和蜗杆31,蜗轮32和蜗杆31位于壳体2内,蜗轮32位于壳体2上部,蜗杆31位于壳体2下部;电动机1具有外壳本体12和延伸外壳13,延伸外壳13与壳体2可拆卸连接;壳体2的前端与封装部相连,壳体2的后端与电动机1相连。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管夹收紧装置100的便携性,应当将其尺寸限定在方便一人携带的范围内。通过上述结构和连接关系,在横向形成电动机1-壳体2-封装部的连接,同时将蜗轮32和蜗杆31分别设置于壳体2的下部和上部,形成了紧凑的结构,同时较为紧密的连接关系具有一定的防震动性能,提高了管夹收紧装置100在工作状态下的稳定性。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管夹收紧装置,用于收紧由钢条和钢扣组成的管夹,所述管夹收紧装置包括收紧部和封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部由电动机、传动部和收紧轴组成,所述钢条绕设于所述收紧轴上,所述电动机通过所述传动部驱动所述收紧轴沿所述管夹的收紧方向收紧所述钢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夹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轴上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用于容纳所述钢条的尾端,所述开槽沿所述收紧轴的直径方向设置并沿所述收紧轴的中心轴线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夹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开槽互相垂直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夹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为蜗轮蜗杆结构,所述蜗轮蜗杆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蜗轮和蜗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夹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位于所述蜗轮的上方,所述蜗杆连接于所述电动机的动力输出端,所述蜗轮与所述收紧轴同心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夹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的动力输出端与蜗杆之间通过多边形连接轴连接并传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夹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和蜗杆位于一壳体内,所述蜗轮和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设有轴承,所述壳体内部设有与所述轴承相对应的轴承室。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夹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具有外壳本体和延伸外壳,所述蜗轮和所述蜗杆位于一壳体内,所述延伸外壳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夹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部还具有可拆卸的上盖,所述上盖和所述壳体配合形成通孔,所述蜗杆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上盖和所述壳体通过法兰与所述延伸外壳可拆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夹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外壳向所述壳体上方延伸形成所述壳体的上盖,所述上盖和所述壳体配合形成通孔,所述蜗杆穿设于所述通孔。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夹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通过多边形连接轴连接于所述电动机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电动机的动力输出端和所述多边形连接轴均位于所述延伸外壳内。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夹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部包括推板和夹片,所述推板设于所述钢扣上方,用于向下推动所述钢扣,所述夹片位于所述钢扣下方且保持固定不动,所述钢条从所述钢扣下方穿出后穿设于所述夹片中间,所述夹片靠近所述钢扣一侧设有用于切断所述钢条的刃口。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夹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与所述钢扣的接触面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槽宽大于所述钢扣的厚度,所述定位槽的槽深从所述定位槽的一端到另一端均匀增加。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夹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上方设有省力杠杆,所述省力杠杆用于将所述推板向下推动。
15.如权利要求1-3、12-14任一项所述的管夹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为蜗轮蜗杆结构,所述蜗轮蜗杆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和所述蜗杆位于一壳体内,所述蜗轮位于所述壳体上部,所述蜗杆位于所述壳体下部,所述电动机具有外壳本体和延伸外壳,所述延伸外壳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的前端与所述封装部相连,所述壳体的后端与所述电动机相连。
CN202022977964.5U 2020-12-09 2020-12-09 管夹收紧装置 Active CN2146995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77964.5U CN214699536U (zh) 2020-12-09 2020-12-09 管夹收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77964.5U CN214699536U (zh) 2020-12-09 2020-12-09 管夹收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99536U true CN214699536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57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77964.5U Active CN214699536U (zh) 2020-12-09 2020-12-09 管夹收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995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11893B2 (en) Externally-powered strapping tool and a strapping tool assembly utilized therein
US5632089A (en) Saber saw assembly with improved vising mechanism
CN103125199A (zh) 便携型作业机械
CN109208913B (zh) 一种软硬管套接用绕包式铁丝绑扎工具及绑扎方法
CN110434400A (zh) 一种往复锯锯片安装装置及往复锯
CN214699536U (zh) 管夹收紧装置
CN103068521A (zh) 具有夹紧颈的手持式工具机
CN112460335A (zh) 管夹收紧装置
US10941786B2 (en) Handheld work apparatus
CN212527540U (zh) 一种用于螺纹套筒的扳手
CN111730531A (zh) 一种钢筋连接套筒用扳手
JP2008062345A (ja) 動力工具
CN210025584U (zh) 充电式链锯的锯链张紧装置
CN106541179B (zh) 一种往复锯夹持装置及具有该夹持装置的电动往复锯
JPS6069391A (ja) ホ−ス引張りソケツト嵌め機
CN219169630U (zh) 金属丝绞紧装置
CN217648512U (zh) 一种用于烟包分切设备的刀片固定装置
US2517358A (en) Broaching attachment
JP2019103432A (ja) 伐採装置
CN215173091U (zh) 一种胶管卡子
CN211967762U (zh) 一种用于pe布上的裁切机构
CN216045268U (zh) 一种空压机机头皮带工装、空压机机头和空压机
CN212665894U (zh) 一种壳体的夹具
CN213271285U (zh) 一种用于控制链臂锯液压油泵出油量大小的控制装置
CN210761470U (zh) 一种丝线料拧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