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76593U - 一种打捆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打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76593U
CN214676593U CN202120439368.3U CN202120439368U CN214676593U CN 214676593 U CN214676593 U CN 214676593U CN 202120439368 U CN202120439368 U CN 202120439368U CN 214676593 U CN214676593 U CN 2146765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w
sprocket
grass
plate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3936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剑兴
印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orld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orld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orld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orld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3936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765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765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765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rvesting Machines For Specific Cro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捆机,包括机架,与所述机架相连的秸秆放置底板,以及垂直连接于所述秸秆放置底板上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秸秆的根部一侧,且所述限位板的分布方向与所述秸秆的分布方向相垂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捆机,通过在秸秆放置底板上设置沿竖直方向分布的限位板,利用该限位板来对秸秆的根部进行限位,使得秸秆的根部相齐,从而使得草捆中秸秆的根部构成一平面,进而使得草捆直立放置时,草捆通过根部的平面与地面直接接触,利用该平面来提高草捆直立时的稳定性,解决难以将草捆直立放置于田间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打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打捆机。
背景技术
农作物秸秆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种十分宝贵的生物质能源,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过程中,除了传统的将秸秆粉碎还田做有机肥料外,某些领域,如秸秆草帘、秸秆草帽、秸秆草绳等,需要完整的秸秆才可利用;目前的自走式半喂入收割打捆机可最大程度保证农作物秸秆的完整性,为秸秆在更多领域的利用提供前提保障。
需要对完整秸秆进行利用的领域,脱粒后的秸秆需要打捆并进行晾晒后方可回收利用;为便于对秸秆进行晾晒,通常需要将打捆后的草捆直立在田间,从而避免草捆倒落在地上,因整体直接接触地面,导致草捆腐烂严重。
传统的打捆机,对秸秆进行打捆时,秸秆根部的整齐程度取决于割台收割时的状态,因此,成捆后的草捆根部参差不齐,从而导致难以将草捆直立放置于田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目前打捆机形成的草捆根部参差不齐,导致难以将草捆直立放置于田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捆机,包括机架,与所述机架相连的秸秆放置底板,以及垂直连接于所述秸秆放置底板上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秸秆的根部一侧,且所述限位板的分布方向与所述秸秆的分布方向相垂直。
可选地,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秸秆放置底板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限位板包括限位板本体,以及垂直连接于所述限位板本体底部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孔为长腰孔;所述秸秆放置底板于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位置不同的所述第二连接孔。
可选地,所述限位板本体为L型结构。
可选地,所述限位板本体上垂直连接有加强筋板。
可选地,还包括划草装置、打结装置、踢草装置以及传动装置;其中,
所述划草装置、所述打结装置以及所述踢草装置均与所述机架相连;
所述划草装置、所述打结装置以及所述踢草装置均设置于所述秸秆放置底板的上方;
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一侧,且所述划草装置、所述打结装置均与所述传动装置相连。
可选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传动皮带轮、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以及第三链轮,其中所述第一链轮、所述第二链轮以及所述第三链轮均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第一链轮、所述第二链轮以及所述第三链轮通过链条相连;所述主传动皮带轮与所述第一链轮同轴;所述第二链轮与所述划草装置相连;所述第三链轮与所述打结装置相连。
可选地,所述踢草装置与所述打结装置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捆机具有如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捆机,通过在秸秆放置底板上设置沿竖直方向分布的限位板,利用该限位板来对秸秆的根部进行限位,使得秸秆的根部相齐,从而使得草捆中秸秆的根部构成一平面,进而使得草捆直立放置时,草捆通过根部的平面与地面直接接触,利用该平面来提高草捆直立时的稳定性,解决难以将草捆直立放置于田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打捆机的结构简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打捆机的结构简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打捆机的结构简图三;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板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板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打捆机的结构简图四。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秸秆放置底板;21-第二连接孔;3-限位板;31-限位板本体;32-连接板;321-第一连接孔;33-加强筋板;4-划草装置;5-打结装置;6-踢草装置;7-传动装置;71-主传动皮带轮;72-第一链轮;73-第二链轮;74-第三链轮;75-链条;8-草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表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简化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为“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一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的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对秸秆进行自动打捆时,由于秸秆在田间的位置各不相同,割台进行收割后,秸秆的根部长短不一,导致成捆后的草捆中各秸秆的根部参差不齐,将草捆直立放置时,草捆易于因重心不稳而发生倾倒,难以将直立放置于田间。
为解决现有的打捆机对秸秆成捆后,草捆8的根部参差不齐,导致难以将草捆8直立放置于田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捆机,参见图1~图7所示,该打捆机包括机架1,与机架1相连的秸秆放置底板2,以及垂直连接于秸秆放置底板2上的限位板3;限位板3位于秸秆的根部一侧,且限位板3的分布方向与秸秆的分布方向相垂直。
其中机架1用于对打捆机的构件进行支撑固定;秸秆放置底板2沿水平方向分布,用于放置脱粒后的秸秆,并进一步通过相应的结构在该秸秆放置底板2上对秸秆进行成捆、打结等操作;该秸秆放置底板2于机架1上的具体位置可根据打捆机的具体结构而定,本申请优选该秸秆放置底板2连接于机架1上靠近下方的部位。
为提高草捆8中秸秆根部的整齐度,本申请在秸秆放置底板2上设置与其垂直连接的限位板3,即限位板3沿竖直方向分布,且该限位板3位于秸秆的根部位置,从而在将脱粒后的秸秆输送至秸秆放置底板2的过程中,参见图3所示,通过限位板3来对秸秆的根部进行限位、调整,使得秸秆的根部均与限位板3相抵接,从而使秸秆的根部一端处于同一平面上,再将根部一端处于同一平面的秸秆进行打捆,即可得到根部整齐排列的草捆8,即草捆8中各秸秆根部一端形成一平面,进而将该根部构成平面结构的草捆8直立放置时,草捆8重心较稳,不易倾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捆机,通过在秸秆放置底板2上设置沿竖直方向分布的限位板3,利用该限位板3来对秸秆的根部进行限位,使得秸秆的根部相齐,从而使得草捆8中秸秆的根部构成一平面,进而使得草捆8直立放置时,草捆8通过根部的平面与地面直接接触,利用该平面来提高草捆8直立时的稳定性,解决难以将草捆8直立放置于田间的问题。
此外,由于在输送过程中通过限位板3对秸秆的根部位置进行限制,使得秸秆的根部相齐的同时,还有利于提高秸秆整体分布的整齐度,从而有利于提高秸秆的成捆率。
限位板3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与秸秆放置板2相连;本申请优选限位板3与秸秆放置底板2可拆卸连接,并优选限位板3与秸秆放置板2通过紧固件相连。
具体的,参见图4~图6所示,本申请优选限位板3包括限位板本体31,以及垂直连接于限位板本体31底部的连接板32;连接板3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321;底板2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孔321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孔21,以便于通过相应的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321以及第二连接孔21,实现限位板3与秸秆放置底板2的可拆卸连接。
其中限位板3与秸秆放置板2之间进行连接的紧固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多个,即第一连接孔3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多个,具体数量可根据限位板3以及秸秆放置底板2的尺寸而定。
本申请优选第一连接孔321的数量为两个;其中连接板32可以为一整体的板状结构,也可以为与第一连接孔321的数量相同的分体结构;本申请优选连接板32为分体结构,即连接板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板32均匀分布于限位板本体31的底部,同时,每一连接板32上均设置有一第一连接孔321。
进一步的,为提高连接强度,本申请优选该连接板32的截面为L型,从而增加连接板32与限位板本体31之间的连接面积,提高连接强度,提高限位板3结构的稳定性。
本申请进一步优选第一连接孔321为长腰孔,同时,秸秆放置底板2于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位置不同的第二连接孔21,从而可以在使用过程中根据秸秆的长度来调整限位板3的位置,使得调整后的限位板3相对于秸秆处于最佳位置,进而有利于扩大该限位板3的使用范围。
本申请优选每一第一连接孔321,均对应设置有两个位置不同的第二连接孔21。
本申请进一步优选限位板本体31为L型结构,以提高限位板本体31与机架1内壁的贴合度,从而使得该限位板本体31能够更好的对输送至打捆机中的秸秆进行引导、限位,提高秸秆根部的整齐度,提高秸秆的成捆率。
为提高限位板3结构的稳定性,本申请中限位板本体31上垂直连接有加强筋板33,并进一步优选加强筋板33沿限位板本体31的长度方向分布。
进一步的,本申请提供的打捆机还包括划草装置4、打结装置5、踢草装置6以及传动装置7;其中,划草装置4、打结装置5以及踢草装置6均与机架1相连;划草装置4、打结装置5以及踢草装置6均设置于秸秆放置底板2的上方;传动装置7设置于机架1的一侧,且划草装置4、打结装置5均与传动装置7相连。
其中划草装置4、打结装置5以及踢草装置6的具体结构均可选用现有技术中的已有结构;该打捆机工作过程中,通过传动装置7为划草装置4、打结装置5以及踢草装置6提供动力,通过划草装置4与打结装置5的协同作用,对位于秸秆放置底板2上的秸秆进行成捆、打结,形成草捆8,再进一步通过踢草装置6,将草捆8推出打捆机。
参见图7所示,本申请中的传动装置7包括主传动皮带轮71、第一链轮72、第二链轮73以及第三链轮74,其中第一链轮72、第二链轮73以及第三链轮74均设置于机架1的一侧,第一链轮72、第二链轮73以及第三链轮74通过链条75相连;主传动皮带轮71与第一链轮72同轴;第二链轮73与划草装置4相连;第三链轮74与打结装置5相连。
具体的,第二链轮73与划草装置4的传动轴相连,第三链轮74与打结装置5的传动轴相连;工作过程中,该传动装置7通过链条75将三个链轮连接起来,将动力从主传动皮带轮71同时传送给划草装置4与打结装置5,使划草装置4的划草臂转动,通过划草臂的转动进行划草成捆,同时,在激发离合器后,打结装置5的传动装置带动捆绳针工作,将绳子输送至打结器中,通过打结器对成捆的秸秆进行打结,得到草捆8。
为保证打捆机正常运行,安装过程中,转动第二链轮73、第三链轮74,调整好划草臂与捆绳针的相对位置后,再安装链条75。
此外,本申请优选踢草装置6与打结装置5相连,具体的,踢草装置6与打结装置5的传动轴相连,从而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打结装置5的传动轴将动力转送至踢草装置6,使得划草装置4、打结装置5以及踢草装置6协同作用,完成对秸秆的成捆、打结以及推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捆机,传动装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便于维修;同时,通过对划草臂以及捆绳针的时序进行优化,确保打捆稳定、可靠。
本申请中的划草装置4、打结装置5以及踢草装置6与限位板3协同作用,提高草捆8根的整齐度,从而使得草捆8能够稳定的直立放置于田间,避免草捆8腐烂。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打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与所述机架(1)相连的秸秆放置底板(2),以及垂直连接于所述秸秆放置底板(2)上的限位板(3);所述限位板(3)位于秸秆的根部一侧,且所述限位板(3)的分布方向与所述秸秆的分布方向相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与所述秸秆放置底板(2)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包括限位板本体(31),以及垂直连接于所述限位板本体(31)底部的连接板(32);所述连接板(3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321);所述底板(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321)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孔(2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321)为长腰孔;所述秸秆放置底板(2)于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位置不同的所述第二连接孔(2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本体(31)为L型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本体(31)上垂直连接有加强筋板(33)。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打捆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划草装置(4)、打结装置(5)、踢草装置(6)以及传动装置(7);其中,
所述划草装置(4)、所述打结装置(5)以及所述踢草装置(6)均与所述机架(1)相连;
所述划草装置(4)、所述打结装置(5)以及所述踢草装置(6)均设置于所述秸秆放置底板(2)的上方;
所述传动装置(7)设置于所述机架(1)的一侧,且所述划草装置(4)、所述打结装置(5)均与所述传动装置(7)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7)包括主传动皮带轮(71)、第一链轮(72)、第二链轮(73)以及第三链轮(74),其中所述第一链轮(72)、所述第二链轮(73)以及所述第三链轮(74)均设置于所述机架(1)的一侧,所述第一链轮(72)、所述第二链轮(73)以及所述第三链轮(74)通过链条(75)相连;所述主传动皮带轮(71)与所述第一链轮(72)同轴;所述第二链轮(73)与所述划草装置(4)相连;所述第三链轮(74)与所述打结装置(5)相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踢草装置(6)与所述打结装置(5)相连。
CN202120439368.3U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打捆机 Active CN2146765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39368.3U CN214676593U (zh)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打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39368.3U CN214676593U (zh)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打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76593U true CN214676593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69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39368.3U Active CN214676593U (zh)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打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765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70600B (zh) 农业用方形压捆机
CN104365270B (zh) 用于圆形模块构造装置的包装装置
US20150097370A1 (en) Twine Knotter
CN106358609B (zh) 一种秸秆圆捆打捆机
CN201766864U (zh) 一种行走式玉米秸秆粉碎方草捆打捆机
KR101709148B1 (ko) 건초용 절단 및 공급장치
CN106068897A (zh) 一种油菜秆打捆装置及卧式油菜割捆机
CN214676593U (zh) 一种打捆机
CN201360428Y (zh) 饲料稻青贮收获打捆机
CN2382212Y (zh) 秸秆收获打捆机
CN109997497A (zh) 一种新型草本桑割捆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07720744U (zh) 一种多功能稻麦捆扎机
CN202565745U (zh) 一种秸秆收获粉碎式压捆机
CN2912227Y (zh) 带有打捆装置的收割机
CN205865098U (zh) 一种油菜秆打捆装置及卧式油菜割捆机
CN109121742A (zh) 一种具有预打捆的全自动捡拾圆捆打捆机
CN202958331U (zh) 多功能保温被及生产设备
CN209546323U (zh) 一种新型草本桑割捆机
CN107172975A (zh) 一种高效圆捆机以及高效圆捆设备
CN206909187U (zh) 一种高效圆捆机以及高效圆捆设备
CN202340457U (zh) 背负式秸秆牧草拾捡打捆机
CN207820557U (zh) 一种蔬菜收获捆扎装置
CN109168573A (zh) 一种用于农业秸秆的收割压捆打绳装置
CN111436275A (zh) 一种履带式构树收获打捆一体机
CN209787871U (zh) 一种秸秆收获打捆缠膜收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