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72835U - 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及动力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及动力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72835U
CN214672835U CN202120714272.3U CN202120714272U CN214672835U CN 214672835 U CN214672835 U CN 214672835U CN 202120714272 U CN202120714272 U CN 202120714272U CN 214672835 U CN214672835 U CN 2146728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ower battery
reinforcing
side plate
transve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142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明
阎超
曹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1207142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728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728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728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及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下箱体包括:底板组件,包括依次呈夹角连接的底板、内侧板和顶板,且底板和顶板位于内侧板的相对两侧;外框组件,环设于底板的周向,外框组件包括依次呈夹角连接的第一板、外侧板和第二板,第一板与第二板位于外侧板的同侧,第一板与底板连接,第二板与顶板连接,内侧板与外侧板相对设置,且第一板、外侧板、第二板和内侧板围成减重腔;第一加强件,设置于减重腔内,并与底板组件和外框组件均连接;加强组件,设置于外框组件内,并与底板组件连接;第一横向加强梁,连接于加强组件的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下箱体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和刚度。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及动力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及动力电池包。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结构可靠性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动力电池下箱体作为动力电池的核心承载部件,其结构强度对于动力电池至关重要。
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下箱体的承载能力差、结构强度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以提高电池下箱体的结构强度和刚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包括:
底板组件,包括依次呈夹角连接的底板、内侧板和顶板,且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内侧板的相对两侧;
外框组件,环设于所述底板的周向,所述外框组件包括依次呈夹角连接的第一板、外侧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位于所述外侧板的同侧,所述第一板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二板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内侧板与所述外侧板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板、所述外侧板、所述第二板和所述内侧板围成减重腔;
第一加强件,设置于所述减重腔内,并与所述底板组件和所述外框组件均连接;
加强组件,设置于所述外框组件内,并与所述底板组件连接;
第一横向加强梁,连接于所述加强组件的上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加强件的横截面为工字型结构或H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组件包括:
多个横梁,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内侧板;
多个纵向加强梁,相邻的两个所述横梁之间设置有多个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纵向加强梁,所述纵向加强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组件还包括:
至少两个第二横向加强梁,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横梁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横向加强梁,所述第二横向加强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侧板连接,所述第二横向加强梁的中部与所述纵向加强梁连接。
作为优选,多个所述横梁中的至少部分所述横梁上端连接有所述第一横向加强梁,所述第一横向加强梁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横向加强梁包括依次连接呈U型结构的第一竖板、横板和第二竖板,所述横板与所述加强组件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竖板和所述第二竖板沿所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上端均设置有斜向切角。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电池下箱体还包括:
支撑柱,与所述横板螺接,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横向加强梁外部。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所述内侧板和所述顶板依次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板、所述外侧板和所述第二板依次垂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以动力电池包的强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电池包,包括上述的动力电池下箱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动力电池下箱体包括底板组件、外框组件、第一加强件、加强组件和第一横向加强梁。底板组件、外框组件和第一加强件在保证动力电池下箱体轻量化的同时可以有效改善外框组件的刚度及抗挤压性能。加强组件设置于外框组件内,并与底板组件连接,从而防止外框组件以及底板组件的内侧板和顶板变形。第一横向加强梁连接于加强组件的上端,从而增加了加强组件的抗弯截面,有效提升动力电池下箱体的刚度,改善动力电池下箱体的模态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下箱体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和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下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部分动力电池下箱体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下箱体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板组件;11、底板;12、内侧板;13、顶板;
2、外框组件;21、第一板;22、外侧板;23、第二板;24、减重腔;
3、第一加强件;
4、第一横向加强梁;41、第一竖板;42、横板;43、第二竖板;44、斜向切角;
51、横梁;52、纵向加强梁;53、第二横向加强梁;
7、支撑柱;71、支撑柱本体;72、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本实用新型中限定了一些方位词,在未作出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内”、“外”,这些方位词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采用的,因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为电动汽车,汽车包括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包用于存储电能以及为汽车提供动力。动力电池包包括动力电池箱体和安装在动力电池箱体内的电池模组,动力电池箱体可以保护和承载电池模组。
具体而言,动力电池箱体包括动力电池下箱体和上盖,电池模组装入动力电池下箱体后,将上盖盖设在动力电池下箱体的上端,以全面的保护电池模组。
动力电池下箱体作为动力电池包的核心承载部件,其结构强度对于动力电池包至关重要,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了提高动力电池下箱体的强度,动力电池下箱体包括底板组件1、外框组件2、第一加强件3、加强组件和第一横向加强梁4。
如图2所示,底板组件1包括依次呈夹角连接的底板11、内侧板12和顶板13,且底板11和顶板13位于内侧板12的相对两侧。外框组件2环设于底板11的周向,外框组件2包括依次呈夹角连接的第一板21、外侧板22和第二板23,第一板21与第二板23位于外侧板22的同侧,第一板21与底板11连接,第二板23与顶板13连接,具体而言,第一板21部分位于底板11的下侧,第一板21的上表面与底板11的下表面焊接,第二板23位于顶板13的下侧,第二板23的上表面与顶板13的下表面焊接。内侧板12与外侧板22相对设置,且第一板21、外侧板22、第二板23和内侧板12围成减重腔24。第一加强件3设置于减重腔24内,并与底板组件1和外框组件2均连接。底板组件1、外框组件2和第一加强件3在保证动力电池下箱体轻量化的同时可以有效改善外框组件2的刚度及抗挤压性能。
加强组件设置于外框组件2内,并与底板组件1连接,从而防止外框组件2以及底板组件1的内侧板12和顶板13变形。
第一横向加强梁4连接于加强组件的上端,从而增加了加强组件的抗弯截面,有效提升动力电池下箱体的刚度,改善动力电池下箱体的模态性能。
如图2所示,底板11、内侧板12和顶板13依次垂直连接,第一板21、外侧板22和第二板23依次垂直连接。
第一加强件3的横截面为工字型结构或H型结构。具体地,当第一加强件3的横截面为工字型结构时,第一加强件3的上下端面分别与第一板21和第二板23连接,当第一加强件3的横截面为H型结构时(如图2所示),第一加强件3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内侧板12和外侧板22连接。
如图1所示,加强组件包括多个横梁51和多个纵向加强梁52,多个横梁51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横梁5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内侧板12。相邻的两个横梁51之间设置有多个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纵向加强梁52,纵向加强梁52的两端分别与横梁51连接,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横梁51分别提高外框组件2以及底板组件1的内侧板12和顶板13的抗变形能力,纵向加强梁52用于提高横梁51的坑变形能力。于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三个横梁51,三个横梁51将动力电池下箱体分割成三个容纳空间,每个容纳空间内可分别安装电池模组,各个容纳空间内的电池模组串联后为汽车供电。相邻的两个横梁51之间设置有三个纵向加强梁5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横梁51和纵向加强梁52的个数不限于此。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外框组件2以及底板组件1的内侧板12和顶板13的抗变形能力,加强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横向加强梁53,至少两个第二横向加强梁53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横梁51之间设置有第二横向加强梁53,第二横向加强梁53的两端分别与内侧板12连接,第二横向加强梁53的中部与纵向加强梁52连接。第二横向加强梁53和纵向加强梁52共同组成网络型加强结构,以有效提升动力电池下底面的刚度和结构强度。
如图1和图4所示,多个横梁51中的至少部分横梁51上端连接有第一横向加强梁4,第一横向加强梁4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一致。具体而言,位于最外侧的其中一个横梁51上未设置第一横向加强梁4,以使连接电池模组的线束由该横梁51的上侧穿过。本实施例中,由于横梁51的个数为三个,因此,在位于最外侧的其中一个横梁51上未连接第一横向加强梁4,另两个横梁51上均设置有第一横向加强梁4。优选的,第一横向加强梁4的材料为钢,壁厚为2mm。
优选地,第一横向加强梁4包括依次连接呈U型结构的第一竖板41、横板42和第二竖板43,横板42与加强组件通过螺栓连接。
如图3所示,第一竖板41和第二竖板43沿所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上端均设置有斜向切角44,斜向切角44可以降低第一竖板41和第二竖板43的应力集中,且能够实现第一横向加强梁4的减重设计。可以理解的是,斜向切角44是指其上表面与竖直平面呈锐角。
如图3和图4所示,优选地,动力电池下箱体还包括支撑柱7,支撑柱7与横板42螺接,支撑柱7的上端位于第一横向加强梁4外部。具体地,当上盖盖设于动力电池下箱体后,支撑柱7穿过上盖后与横板42螺接,支撑柱7将上盖与动力电池下箱体连接起来,可以有效提升动力电池包的刚度性能。于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横向加强梁4均上均连接有一个支撑柱7。
如图5所示,支撑柱7包括支撑柱7本体和连接于支撑柱7本体下端的安装板72,安装板72上间隔设置有两个通孔,螺栓穿过通孔与横板42连接。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组件(1),包括依次呈夹角连接的底板(11)、内侧板(12)和顶板(13),且所述底板(11)和所述顶板(13)位于所述内侧板(12)的相对两侧;
外框组件(2),环设于所述底板(11)的周向,所述外框组件(2)包括依次呈夹角连接的第一板(21)、外侧板(22)和第二板(23),所述第一板(21)与所述第二板(23)位于所述外侧板(22)的同侧,所述第一板(21)与所述底板(11)连接,所述第二板(23)与所述顶板(13)连接,所述内侧板(12)与所述外侧板(22)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板(21)、所述外侧板(22)、所述第二板(23)和所述内侧板(12)围成减重腔(24);
第一加强件(3),设置于所述减重腔(24)内,并与所述底板组件(1)和所述外框组件(2)均连接;
加强组件,设置于所述外框组件(2)内,并与所述底板组件(1)连接;
第一横向加强梁(4),连接于所述加强组件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件(3)的横截面为工字型结构或H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组件包括:
多个横梁(51),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横梁(5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内侧板(12);
多个纵向加强梁(52),相邻的两个所述横梁(51)之间设置有多个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纵向加强梁(52),所述纵向加强梁(5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梁(51)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组件还包括:
至少两个第二横向加强梁(53),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横梁(51)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横向加强梁(53),所述第二横向加强梁(5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侧板(12)连接,所述第二横向加强梁(53)的中部与所述纵向加强梁(5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下箱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横梁(51)中的至少部分所述横梁(51)上端连接有所述第一横向加强梁(4),所述第一横向加强梁(4)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加强梁(4)包括依次连接呈U型结构的第一竖板(41)、横板(42)和第二竖板(43),所述横板(42)与所述加强组件通过螺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板(41)和所述第二竖板(43)沿所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上端均设置有斜向切角(4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下箱体还包括:
支撑柱(7),与所述横板(42)螺接,所述支撑柱(7)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横向加强梁(4)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所述内侧板(12)和所述顶板(13)依次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板(21)、所述外侧板(22)和所述第二板(23)依次垂直连接。
10.一种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下箱体。
CN202120714272.3U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及动力电池包 Active CN2146728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14272.3U CN214672835U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及动力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14272.3U CN214672835U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及动力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72835U true CN214672835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60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14272.3U Active CN214672835U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及动力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728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80858B1 (ko) 간극보상부재를 구비한 핵연료 집합체 운반용기용 리드프레임 및 핵연료 집합체 운반용기
US20210167458A1 (en) Battery box
CN213520174U (zh) 电池箱体及车辆
US11440593B2 (en) Vehicle body lower structure
KR20120009509A (ko) 배터리 스페이서, 전기 코어용 보호 어셈블리 및 전원 배터리
CN214672835U (zh) 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及动力电池包
CN113119705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结构
CN211350780U (zh) 动力电池包的下壳体和动力电池包
CN213026301U (zh) 电池包箱体和具有它的电池包
CN220122028U (zh) 电池包堆叠体及换电系统
CN113659268A (zh) 一种二层电池模组连接结构和电池包
CN209813701U (zh) 动力电池包的下箱体、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CN211629194U (zh) 一种二层电池模组连接结构和电池包
CN213026344U (zh) 托盘、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211641814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结构
CN209804750U (zh) 新能源汽车全焊接抗冲击轻质蜂窝电池盒
CN209071466U (zh) 电池包和车辆
CN219226477U (zh) 一种双层模组电池箱
KR101293643B1 (ko) 패치 플레이트가 장착되어 있는 전지모듈
CN218242101U (zh) 电池托盘、电池包及汽车
CN220400780U (zh) 一种多层电池模组组装结构及电池包
CN213752923U (zh) 电池托盘、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215578832U (zh) 底板、电池箱及电池包
CN204792960U (zh) 电池箱防水结构
CN113479157B (zh) 防撞缓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