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72316U - 一种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72316U
CN214672316U CN202120672377.7U CN202120672377U CN214672316U CN 214672316 U CN214672316 U CN 214672316U CN 202120672377 U CN202120672377 U CN 202120672377U CN 214672316 U CN214672316 U CN 214672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fixing
circuit board
press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723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聪
陈体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uany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uany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uany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uany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723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72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72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72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按键模组用于设置在电子设备壳体的一侧,包括按键组件、固定组件和按键电路板,按键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按键,按键的两端朝向同一方向分别设置有两个按压端,按键用于匹配安装于壳体的按键开孔中,按压端由按键开孔伸入壳体内侧;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插片,固定插片插设在每两个相邻的按键的按压端之间,以将按键卡接在按键开孔内;按键电路板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并与按压端抵接。本申请提供的按键模组,整体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较小,便于拆卸组装。

Description

一种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便携式电子设备在现代化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便于对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控制操作,通常在电子设备的壳体周侧设置有侧键来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
在构思及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电子设备的侧键组件通常由侧键、侧键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和侧键固定支架等组成,在装配时首先将侧键从壳体的侧键开口中由内向外嵌入,再将侧键FPC粘接固定在壳体一侧,再将侧键固定支架对侧键在壳体内的部分进行固定,以此完成侧键组件的装配。
但是,现有的侧键组件占用空间较多,在拆装时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按键模组的整体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较小,便于拆卸组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按键模组,按键模组包括按键组件、固定组件和按键电路板,按键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按键,按键的两端朝向同一方向分别设置有两个按压端,按键用于匹配安装于壳体的按键开孔中,按压端由按键开孔伸入壳体内侧;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插片,固定插片插设在每两个相邻的按键的按压端之间,以将按键卡接在按键开孔内;按键电路板与按压端抵接,并用于设置在壳体内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模组,按压端的末端具有卡勾,卡勾分别朝向按键两端的外侧延伸,卡勾与壳体之间形成有供固定插片插入的间隙;
固定插片插设在两个相邻的按压端之间时,按压端上的卡勾分别与固定插片的两端卡接,其中,两个相邻的按压端位于不同按键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模组,固定插片的长度设置为与相邻的两个按压端之间的间距相匹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模组,固定插片背离壳体的一侧伸出有拉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模组,固定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按键电路板粘接在固定支架上与按键的相对侧,固定支架用于连接在壳体的固定槽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模组,固定支架上开设有与按压端相对应的避让槽,按压端由避让槽中穿过并与按键电路板相抵。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主电路板和上述的按键模组,主电路板安装在壳体内部,按键模组设置在壳体一侧并与主电路板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壳体包括底壳和边壳,边壳绕设在底壳四周并与底壳形成安装槽,主电路板安装在安装槽内;
壳体一侧的安装槽内开设有供固定支架插设的固定槽,在壳体同一侧的边壳上开设有多个按键开孔,按键开孔用于固定按键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按键开孔对应按键的按压端设置,按键开孔的面积大于按压端在边壳上的投影面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还包括天线模块,天线模块贴设在固定支架上背离按键的一侧,天线模块与主电路板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按键模组包括按键组件、固定组件和按键电路板,按键两侧的按压端由按键开孔插入到壳体内部,并在壳体内部由固定插片进行固定,在需要对按键进行更换时将固定插片取出即可将按键由按键开孔中拔出,整体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较小,便于拆卸组装。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模组与电子设备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模组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模组中固定支架与按键电路板的配合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本申请不同实施例中具有同样命名的部件、特征、要素可能具有相同含义,也可能具有不同含义,其具体含义需以其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的解释或者进一步结合该具体实施例中上下文进行确定。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文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再者,如同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的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包括”表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的存在、出现或添加。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或”、“和/或”、“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等可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例如,“包括以下至少一个:A、B、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和B和C”,再如,“A、B或C”或者“A、B和/或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和B和C”。仅当元件、功能、步骤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者“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者“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申请中描述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便捷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PMP)、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计步器等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
后续描述中将以移动终端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现有的电子设备的侧键组件通常由侧键、侧键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和侧键固定支架等组成,在装配时首先将侧键从壳体的侧键开口中由内向外嵌入,再将侧键FPC粘接固定在壳体一侧,再将侧键固定支架对侧键在壳体内的部分进行固定,以此完成侧键组件的装配。其中,按键FPC采用背胶粘结在侧键槽内设计,且侧键槽开孔宽度窄,在组装时需要采用嵌入式操作,容易出现FPC组装不到位问题,导致侧键出现手感不良等问题。另外,侧键固定结构占用空间较多,不利于手机结构中空间的分配与利用。在售后维修侧键FPC时,需要将侧键固定支架和侧按键取出,再将侧键FPC强行取出,这种拆卸方式繁琐耗费时间,强行取出侧键FPC容易导致FPC被扯坏,同时由于侧键FPC通常粘接在侧键槽中,会在侧键槽有残留,影响二次组装。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按键模组,整体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较小,便于拆卸组装。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模组与电子设备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模组的爆炸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模组中固定支架与按键电路板的配合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按键模组1,用于设置在电子设备壳体2的一侧,按键模组1包括:按键组件10、固定组件20和按键电路板30,按键组件10包括至少两个按键11,按键11的两端朝向同一方向分别设置有两个按压端12,按键11用于匹配安装于壳体2的按键开孔3中,且按压端12由按键开孔3伸入壳体2内侧并与按键电路板30抵接。
可选地,按键模组1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壳体2的一侧,通常按键模组1设置在壳体2的侧边上,从而便于使用者调节。在壳体2上开设有多个与按键11对应的按键开孔3,按键开孔3便于按键11插入壳体2内部。其中,按键11的安装侧两端具有按压端12,按压端12设置在按键11两端,且两个按压端12均朝向同一方向设置,即在按键11的安装侧两端设置有按压端12,按压端12由按键开孔3插入壳体2内并与按键电路板30抵接,从而使得在按压按键11时,按压端12随着按键11运动,从而相应的抵接按键电路板30并发出电信号进行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按键11是由壳体2的外侧经过按键开孔3插入到壳体2内的,与传统的按键由内向外的安装方式不同,从而可以避免现有的按键在拆卸时的繁琐步骤。为了保证按键11由按键开孔3插入到壳体2内时对按键11的固定效果,按键11的按压端12可以设置为卡设在按键开孔3中,但是在拆卸时不方便拆卸。为此,本事实例中额外设置有固定组件20对按键11进行固定。
可选地,固定组件20包括固定插片21,固定插片21插设在每两个相邻的按键11的按压端12之间,固定插片21与按压端12卡接时,按键11卡接在按键开孔3内;按键电路板30与按压端12抵接,并用于设置在壳体2的内部。
可选地,固定组件20包括固定插片21,在将按键11插设在按键开孔3中时,按键11两侧的按压端12插设在按键开孔3中,并由按键开孔3伸入到壳体2内侧。固定插片21插设在相邻的两个按键11的相邻按压端12之间,即固定插片21固定在两个相邻的按键11之间,且固定插片21分别与两个按键11的两个按压端12卡接,即可将按键11的按压端12固定在壳体2的内侧,避免按键11松动,保证了对按键11的固定效果。另外,为了保证按键11的按压端12可以与按键电路板30相互抵接以使按键11在按压时可以同步对按键电路板30进行按压,按键电路板30通常设置在壳体2的内部,并与按压端12相抵,即按键电路板30设置在壳体2的内侧并与按压端12贴合相抵进行固定,在按压按键11时,按键11带动按压端12移动,从而使得按压端12按压按键电路板30的对应位置,并发出控制信号。
本实施例在安装时,将按键电路板30固定在壳体2的一侧,将至少两个按键11的按压端12分别由各按键开孔3插入到壳体2内部。此时按键11的主体部分位于壳体2的外侧,按压端12的端部伸入到壳体2内,向相邻的两个按键11插入固定插片21,固定插片21对相邻的两个按键11之间的按压端12提供卡固,从而使得按键11不易脱离壳体2。此时按键11的按压端12的端部与按键电路板30的对应位置相抵,在按压按键11时即可通过按压端12对按键电路板30的对应位置进行按压。在需要对按键11或按键电路板30等进行更换时,若需要更换按键11,将固定插片21取出即可,此时按键11的按压端12失去固定插片21的卡固,按键11可以自由从按键开孔3拔出,对其进行更换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按键模组1,包括按键组件10、固定组件20和按键电路板30,按键11两侧的按压端12由按键开孔3插入到壳体2内部,并在壳体2内部由固定插片21进行固定,在需要对按键11进行更换时将固定插片21取出即可将按键11由按键开孔3中拔出,整体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较小,便于拆卸组装。
以下对按键模组1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进行说明。
可选的,按压端12的末端具有卡勾13,卡勾13分别朝向按键11两端的外侧延伸,卡勾13与壳体2之间形成有供固定插片21插入的间隙;固定插片21插设在两个相邻的按压端12之间时,按压端12上的卡勾13分别与固定插片21的两端卡接,其中,两个相邻的按压端12位于不同按键11上,即对应固定插片21卡接的按压端12分别是两个按键11上靠近另一按键11一侧的按压端12。
可选地,在将固定插片21插设在相邻的按键11的按压端12之间时,需要在按压端12或固定插片21的对应位置提供对应的卡固部位,从而使得按压端12和固定插片21之间卡固更加紧密。在本实施例中,在按压端12的末端设置有卡勾13,且卡勾13分别朝向按键11两端的外侧延伸,且卡勾13与壳体2之间形成有供固定插片21插入的间隙。当卡勾13分别朝向按键11两端的外侧延伸时,相邻的按键11的相接处的两个按压端12的卡勾13的延伸方向相对,即在两个卡勾13之间插入固定插片21时,卡勾13分别与固定插片21的两端卡接,从而使得按键11不易脱离壳体2。
可选的,固定插片21的长度设置为与相邻的两个按压端12之间的间距相匹配,即固定插片21的规格对应相邻的两个按压端12设置,在固定插片21插入两个按压端12之间时,固定插片21的两端与两个按压端12相抵,则设置在按压端12末端的卡勾13也会顺利与固定插片21的两端相互卡接,从而保证了卡固的稳定性。
另外,在对按键11进行拆卸时,首先需要将固定插片21取出后再将按键11取出。通常固定插片21的规格设置为与壳体2或固定支架22等高度相同,即方便电子设备的组装工作。在将固定插片21取出时,由于固定支架22与按键11之间的间隙较小,需要使用到镊子等拆卸工具对其进行拆卸。可选的,固定插片21背离壳体2的一侧伸出有拉片211,即拉片211设置在固定插片21的上侧,在需要取出固定插片21时直接通过高于按键11和固定支架22的拉片211将固定插片21取出即可。为了适应电子设备的装配,通常拉片211设置为偏向按键11或固定支架22的一侧,在需要取出固定插片21时将拉片211竖直后再将固定插片21拉出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的提供另一实施例中,可选的,固定组件20还包括固定支架22,按键电路板30粘接在固定支架22上与按键11的相对侧,固定支架22用于连接在壳体2的固定槽中。
可选地,按键电路板30粘接在固定支架22上与按键11的相对侧,且在壳体2的一侧开设有供固定支架22插设固定的固定槽4,即当固定支架22插设在壳体2的固定槽4内时,按键11和按键电路板30分别设置在固定支架22的两侧。此时按压端12与按键电路板30相抵,在按压按键11时,按键11带动按压端12移动,从而使得按压端12按压按键电路板30的对应位置,并发出控制信号。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固定槽4对固定支架22的固定效果,通常固定槽4开设为与固定支架22的形状相匹配的槽体,从而在组装时更加稳定;另外,在固定支架22的一侧还粘接有按键电路板30,由于固定槽4需要同时容纳固定支架22和按键电路板30,固定槽4也可以设置为与固定支架22和按键电路板30相匹配的槽体,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若需要对按键电路板30进行更换,直接将按键电路板30和固定支架22一并从固定槽4中取出后对按键电路板30进行更换即可。
按键模组1在装配后,按键电路板30粘接在固定支架22上与按键11的相对侧,在安装按键11时,按键11的按压端12可能会被固定支架22阻挡。为了保证按键11的按压端12可以顺利与按键电路板30相抵接,可选的,固定支架22上开设有与按压端12相对应的避让槽221,按压端12由避让槽221中穿过并与按键电路板30相抵,从而使得按压端12可以顺利与按键电路板30相抵,进行控制。
可选地,固定支架22和/或固定插片21为塑料件,如采用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 Styrene copolymer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的混合料制成,具有较强的韧性和稳定性,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2、主电路板5和上述的按键模组1,主电路板5安装在壳体2内部,按键模组1设置在壳体2一侧并与主电路板5电连接。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卡固组件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卡固组件的结构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可选地,壳体2包括底壳31和边壳32,边壳32绕设在底壳31四周并与底壳31形成安装槽,主电路板5安装在安装槽内;底壳31一侧的安装槽内开设有供固定支架22插设的固定槽4,在壳体2同一侧的边壳32上开设有多个按键开孔3,按键开孔3用于固定按键组件10。
可选地,边壳32围设在底壳31的周边并与底壳31形成安装槽,在安装槽内安装有主电路板5。在其中一个边壳32上开设有多个按键开孔3,按键开孔3与按键11的按压端12对应设置。在开设有按键开孔3的边壳32一侧,贴近边壳32处的安装槽内开设有供固定支架22插设的固定槽4,在固定支架22插设在固定槽4中时,固定支架22与按压端12的末端相抵,且固定支架22上的避让槽221同时便于按压端12通过,使得按压端12的末端与按键电路板30相抵。
可选地,按键开孔3对应按键的按压端12设置,按键开孔3的面积大于按压端12在边壳32上的投影面积。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按键开孔3的开设应对应多个按键11的按压端12设置。例如,当按键11设置为两个时,两个按键11的四个按压端12分别设置在两端,且位于两个按键11之间相邻的按压端12被固定插片21固定。为了便于四个按压端12顺利插入按键开孔3中,按键开孔3的开孔大小应大于按压端12的端部大小,从而便于按压端12通过,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当电子设备为可以连接网络的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时,可选的,还包括天线模块6,天线模块6贴设在固定支架22上背离按键11的一侧,天线模块6与主电路板5电连接,通过将天线模块6的一侧与固定支架22粘接固定,解决了现有的天线模块设置有多个,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其中,天线模块6可以为5G天线模块,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申请记载的范围。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按键模组,用于设置在电子设备壳体的一侧,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键组件、固定组件和按键电路板,所述按键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按键,所述按键的两端朝向同一方向分别设置有两个按压端;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插片,所述固定插片插设在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按键的所述按压端之间,以将所述按键卡接在所述按键开孔内;
所述按键电路板与所述按压端抵接,并用于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端的末端具有卡勾,所述卡勾分别朝向所述按键两端的外侧延伸,所述卡勾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供所述固定插片插入的间隙;
所述固定插片插设在两个相邻的所述按压端之间时,所述按压端上的所述卡勾分别与所述固定插片的两端卡接,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按压端位于不同所述按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插片的长度设置为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按压端之间的间距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插片背离所述壳体的一侧伸出有拉片。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按键电路板粘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与所述按键的相对侧,所述固定支架用于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固定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上开设有与所述按压端相对应的避让槽,所述按压端由所述避让槽中穿过并与所述按键电路板相抵。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主电路板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按键模组,所述主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按键模组设置在所述壳体一侧并与所述主电路板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边壳,所述边壳绕设在所述底壳四周并与所述底壳形成安装槽,所述主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底壳一侧的安装槽内开设有供固定支架插设的固定槽,在所述壳体同一侧的所述边壳上开设有多个按键开孔,所述按键开孔用于固定按键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开孔对应按键的按压端设置,所述按键开孔的面积大于所述按压端在所述边壳上的投影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天线模块,所述天线模块贴设在固定支架上背离所述按键的一侧,所述天线模块与所述主电路板电连接。
CN202120672377.7U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4672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2377.7U CN214672316U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2377.7U CN214672316U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72316U true CN214672316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58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72377.7U Active CN214672316U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723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947910B1 (en) A palm-sized computer assembly
US20050153753A1 (en) Folding electronic device
US6859355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replaceable touch control module
US7170742B2 (en) Peripheral device mounting holder and portable computer including the holder
WO2000046744A1 (fr) Dispositif de retenue/liberation pour carte sim
CN115996254B (zh) 电子设备
CN201422214Y (zh) 电子装置壳体
CN214672316U (zh) 一种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US4595804A (en) Auxiliary keyboard
JPH03151695A (ja) プレーナ・ボードの支持装置
US2011019426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16526946U (zh) 平板保护壳及平板键盘套件
CN216928359U (zh) 电子设备
US7924575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9184521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800074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IM card retention assembly
CN110086909B (zh) 终端设备
CN210223842U (zh) 一种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JP3758043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US20130107478A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expansion cards
CN201044260Y (zh) 笔记本计算机天线固定结构
JPH09114403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ケーブルの収納構造
US7850464B2 (en) Keyboard connecting mechanism capable of assembling a keyboard conveniently
CN113889357A (zh) 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3659183U (zh) 一种表芯的装配结构和手表表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