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69099U - 管路系统及具有其的样本分析仪器 - Google Patents

管路系统及具有其的样本分析仪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69099U
CN214669099U CN202023350406.2U CN202023350406U CN214669099U CN 214669099 U CN214669099 U CN 214669099U CN 202023350406 U CN202023350406 U CN 202023350406U CN 214669099 U CN214669099 U CN 214669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pipeline
liquid water
storage par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5040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志培
韦上炽
徐扬
郭灿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ew Industrie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ew Industrie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ew Industrie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ew Industrie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5040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69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69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690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路系统及具有其的样本分析仪器。管路系统包括:存储部,存储部用于存储液态水;加热器,加热器设置于存储部外并与存储部相连通,加热器用于加热液态水;散热装置,散热装置与存储部相邻地设置,散热装置用于控制存储部内的液态水的温度位于预设温度区间内。通过在存储液态水的存储部的外部设置加热装置,能够避免在存储部内设置加热元件造成清洗作业复杂的问题。同时设置散热装置,能够有效地将液态水的温度控制在预设温度范围区间内,无需通过排掉热水增加冷水实现液态水降温的方式。采用该结构的管路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强,有效地降低了耗水量。

Description

管路系统及具有其的样本分析仪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样本分析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路系统及具有其的样本分析仪器。
背景技术
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结果准确性有很多影响因素,其中包括管路系统是否无杂质无污垢、温度是否在控制范围内以及管路中是否有气泡影响。
现有技术中,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管路系统中,外界纯水进入仪器后会先进入纯水箱,纯水箱装有加热元件对纯水进行预加热,纯水温度过高时通过排掉热水再注入冷水的方式进行降温。纯水箱的纯水会先经过一个除气装置再进入仪器主管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管路系统存在以下缺陷:
1、外界纯水进入纯水箱后,水中杂质沉淀在水箱底部及侧壁,大团杂质进入仪器主管道会影响分析结果,而纯水箱安装有加热元件,不利于定期拆卸清洗。
2、纯水箱内水温过高时,降温的方式是排掉一些热水再注入一些冷水,耗水量比较大。
3、除气装置只能去除溶解在水中的气体,不能消除已经成型的气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路系统及具有其的样本分析仪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箱内部含有加热元件造成清洗作业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管路系统,包括:存储部,存储部用于存储液态水;加热器,加热器设置于存储部外并与存储部相连通,加热器用于加热液态水;散热装置,散热装置与存储部相邻地设置,散热装置与加热器用于控制存储部内的液态水的温度位于预设温度区间内。
进一步地,管路系统还包括:动力系统,动力系统的进口通过第一管路与存储部的出口相连通;分流器,分流器的进口与动力系统的出口通过第二管路相连通,分流器的其中一个出口与加热器的进口或散热装置的进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分流器的出口为多个,分流器的出口中的一个设置于分流器的顶部,开设于分流器顶部上的出口通过第五管路与加热器相连通,或者,分流器的出口为多个,分流器的出口中的一个与散热装置相连通。
进一步地,散热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具有用于容纳液态水的容纳部,壳体上开设有进口和出口,壳体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设置有散热翅片。
进一步地,分流器的其中一个出口通过第五管路与加热器的进口连通,加热器的出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散热装置的进口连通,散热装置的出口通过第四管路与存储部的进口连通,或者,分流器的其中一个出口通过第五管路与散热装置的进口相连通,散热装置的出口与加热器的进口连通,加热器出口与存储部的进口连通。
进一步地,管路系统还包括:第三管路,第三管路的一端与加热器的出口相连通,第三管路的另一端与散热装置相邻地设置,散热装置用于对第三管路内的液态水进行降温。
进一步地,管路系统包括:第四管路,第四管路的一端与散热装置相邻地设置且与第三管路相连通,或者第四管路的一端与第三管路相连通,第四管路的另一端与存储部的进口连通。
进一步地,散热装置包括风扇。
进一步地,管路系统还包括:温度检测器,温度检测器用于检测存储部、加热器、第三管路、第四管路中至少一个的液态水的温度,当温度检测器检测到液态水的温度位于预设区间外时,风扇或加热器开始作业,直至温度检测器检测到液态水的温度位于预设区间内时,风扇)停止作业。
进一步地,管路系统还包括:温度检测器和风扇,温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液态水的温度,当温度检测器检测到液态水的温度位于预设区间外时,风扇或加热器开始作业,直至温度检测器检测到液态水的温度位于预设区间内时,风扇或加热器停止作业。
进一步地,加热器为多个,散热装置为多个。
进一步地,液态水为纯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样本分析仪,包括管路系统,管路系统为上述的管路系统。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存储液态水的存储部的外部设置加热装置,能够避免在存储部内设置加热元件造成存储部内部清洗作业复杂的问题。同时设置散热装置,能够有效地将液态水的温度控制在预设温度范围区间内,无需通过排掉热水增加冷水实现液态水降温的方式。采用该结构的管路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强,有效地降低了耗水量。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管路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管路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路系统。
该管路系统包括存储部10、加热器20和散热装置50。存储部10用于存储液态水。加热器20设置于存储部10外并与存储部10相连通,加热器20用于加热液态水。散热装置50与存储部10相邻地设置,散热装置50与加热器20用于控制存储部10内的液态水的温度位于预设温度区间内。
通过在存储液态水的存储部的外部设置加热装置,能够避免在存储部内设置加热元件造成清洗作业复杂的问题。同时设置散热装置,能够有效地将液态水的温度控制在预设温度范围区间内,无需通过排掉热水增加冷水实现液态水降温的方式。采用该结构的管路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强,有效地降低了耗水量。其中,液态水为纯水,存储部10为纯水箱,存储部10不限于容器的结构形式,可以是桶、罐等,甚至可以是管状结构。
管路系统还包括动力系统30和分流器40。动力系统30的进口通过第一管路101与存储部10的出口相连通。分流器40的进口与动力系统30的第二管路301相连通,分流器40的其中一个出口与加热器20的进口或散热装置50的进口相连通。这样设置使得从存储部10中排出的纯水能够分流至其他元器件进行供纯水作业。其中,动力系统30可以是水泵。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50包括:壳体,壳体具有用于容纳液态水的容纳腔,壳体上开设有进口和出口,壳体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设置有散热翅片。即在本实施例中的散热装置50为水冷散热器,水流经散热器内部容纳部(该容纳部可以是容纳腔也可以是回形管道) 时,把热量转移到波浪形的翅片上。还可以在壳体内部或壳体外设置风扇,用风扇对散热翅片进行散热。具体地,分流器40的其中一个出口通过第五管路202与加热器20的进口连通,加热器20的出口通过第三管路201与散热装置50的进口连通,散热装置50的出口通过第四管路102与存储部10的进口连通。或者,可以将分流器40的其中一个出口通过第五管路202 与散热装置50的进口相连通,散热装置50的出口与所述加热器20的进口连通,所述加热器 20出口与所述存储部10的进口连通。
优选地,分流器40的出口为多个,多个出口中的一个设置于分流器40的顶部,开设于分流器40顶部上的出口通过第五管路202与加热器20相连通。或者,分流器40的出口为多个,多个出口中的一个与散热装置50相连通。这样设置使得从存储部10中排出的气泡能够通过第五管路202排出,避免气泡通过其他的出口流向其他元器件处造成具有该管路系统的样本分析仪的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如图2所示,管路系统还包括第三管路201和第四管路102。第三管路201的一端与加热器20的出口相连通,第三管路201的另一端与散热装置50相邻地设置。散热装置50用于对第三管路201内的液态水进行降温。第四管路102的一端与散热装置50相邻地设置且与第三管路201相连通,或者第四管路102的一端与第三管路201相连通,第四管路102的另一端与存储部10的进口连通。这样设置可以通过散热装置50对第三管路201和第四管路102内的纯水的温度进行有效控制。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散热装置50包括风扇501和温度检测器。温度检测器用于检测存储部10、第三管路201、第四管路102中至少一个的液态水的温度,即散热装置启动的判定依据,不限于监控存储部10内液态水的温度,可以是监控加热器内液态水温度或监控液路中任意一处的液态水的温度,当然管路系统还包括:温度检测器和风扇501,温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液态水的温度,当温度检测器检测到液态水的温度位于预设区间外时,风扇501或加热器20开始作业,直至温度检测器检测到液态水的温度位于预设区间内时,风扇501或加热器20停止作业。上述实施例中的纯水运作原理为:动力系统30运行时,存储部10内的纯水经第一管路101进入动力系统30,再经过第二管路301进入分流器40。纯水流经分流器40后,会从分流器40的各个出口进入样本分析仪的各个位置,其中顶上的出口连接的是第五管路202。纯水会持续不断地从第五管路202流过并最终回到存储部10内,分流器40内如果有气泡,气泡会进入分流器40顶部的第五管路202并最终回到存储部10内,而不会进入分流器40的其他出口,从而起到阻止气泡进入仪器主管路的作用。通过控制流经第五管路202的纯水的流量可以控制分流器40其余出口的水压。纯水从第五管路202进入加热器20后,纯水温度上升,然后从第三管路201进入散热装置50。如果这时候存储部10内纯水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散热装置50的风扇501不会运行,不会对流经的纯水进行降温。如果这时候存储部10内纯水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散热装置的风扇501会启动,从而对流经的纯水进行降温。纯水流经散热装置50后,从第四管路102返回到存储部10内。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器设置在存储部10的外面,有利于用于方便清洗,同时有效地减少了杂质进入到主管路中影响实验结果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管路系统的液态水经第一管路101进入动力系统30,再经过第二管路301进入分流器40。纯水流经分流器40后,会从分流器40的各个出口进入样本分析仪的各个位置,其中顶上的出口连接的是散热器。通过控制分流器40某一出口连接管路的纯水的流量可以控制分流器40其余出口的水压。纯水进入散热器20后,将纯水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值,然后进入加热器20加热,使得纯水温度上升到需要的温度值。纯水流经加热器20后返回到存储部10内。在存储部10、散热装置50、加热器20中的任意两个之间设置动力系统。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器设置在存储部10的外面,有利于用于方便清洗,同时有效地减少了杂质进入到主管路中影响实验结果的问题。在本申请中,纯水的控温方案,不限于水温高了才启动降温,可以是无论水温高低先进行降温再加热升温,即纯水从存储部中流出先流经散热装置,会通过散热装置把温度降低到设定温度以下,再通过加热器加热到设定温度。这样设置不会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
优选地,加热器20为多个,散热装置50为多个。这样设置能够提高管路系统的加热效率和散热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的管路系统还可以用于样本分析仪设备技术领域,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样本分析仪,包括管路系统,管路系统为上述的管路系统。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部(10),所述存储部(10)用于存储液态水;
加热器(20),所述加热器(20)设置于所述存储部(10)外并与所述存储部(10)相连通,所述加热器(20)用于加热液态水;
散热装置(50),所述散热装置(50)与所述存储部(10)相邻地设置,所述散热装置(50)与所述加热器(20)用于控制所述存储部(10)内的液态水的温度位于预设温度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系统还包括:
动力系统(30),所述动力系统(30)的进口通过第一管路(101)与所述存储部(10)的出口相连通;
分流器(40),所述分流器(40)的进口与所述动力系统(30)的出口通过第二管路(301)相连通,所述分流器(40)的其中一个出口与所述加热器(20)的进口或所述散热装置(50)的进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流器(40)的出口为多个,所述分流器(40)的出口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分流器(40)的顶部,开设于所述分流器(40)顶部上的所述出口通过第五管路(202)与所述加热器(20)相连通,或者,
所述分流器(40)的出口为多个,所述分流器(40)的出口中的一个与所述散热装置(50)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50)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用于容纳液态水的容纳部,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设置有散热翅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40)的其中一个出口通过第五管路(202)与所述加热器(20)的进口连通,所述加热器(20)的出口通过第三管路(201)与所述散热装置(50)的进口连通,所述散热装置(50)的出口通过第四管路(102)与存储部(10)的进口连通,或者,所述分流器(40)的其中一个出口通过所述第五管路(202)与所述散热装置(50)的进口相连通,所述散热装置(50)的出口与所述加热器(20)的进口连通,所述加热器(20)出口与所述存储部(10)的进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系统还包括:
第三管路(201),所述第三管路(201)的一端与加热器(20)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三管路(201)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装置(50)相邻地设置,所述散热装置(50)用于对所述第三管路(201)内的液态水进行降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系统包括:
第四管路(102),所述第四管路(102)的一端与所述散热装置(50)相邻地设置且与所述第三管路(201)相连通,或者第四管路(10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管路(201)相连通,所述第四管路(102)的另一端与所述存储部(10)的进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50)包括风扇(5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系统还包括:
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存储部(10)、所述加热器(20)、第三管路(201)、第四管路(102)中至少一个的液态水的温度,当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到液态水的温度位于预设区间外时,所述风扇(501)或所述加热器(20)开始作业,直至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到液态水的温度位于预设区间内时,所述风扇(501)或所述加热器(20)停止作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系统还包括:
温度检测器和风扇(501),所述温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液态水的温度,当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到液态水的温度位于预设区间外时,所述风扇(501)或所述加热器(20)开始作业,直至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到液态水的温度位于预设区间内时,所述风扇(501)或所述加热器(20)停止作业。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20)为多个,所述散热装置(50)为多个。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水为纯水。
13.一种样本分析仪器,包括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系统为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管路系统。
CN202023350406.2U 2020-12-31 2020-12-31 管路系统及具有其的样本分析仪器 Active CN214669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50406.2U CN214669099U (zh) 2020-12-31 2020-12-31 管路系统及具有其的样本分析仪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50406.2U CN214669099U (zh) 2020-12-31 2020-12-31 管路系统及具有其的样本分析仪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69099U true CN214669099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506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50406.2U Active CN214669099U (zh) 2020-12-31 2020-12-31 管路系统及具有其的样本分析仪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690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94501B2 (ja) 金型温度調節装置
JP4068108B2 (ja) 熱媒加熱冷却装置
SE0950809A1 (sv) Besparing av tappvätska i ett vätskefördelningssystem
US9310113B2 (en) Thermoelectric heat pump apparatus
CN101537335A (zh) 一种控制反应釜加热或冷却的温控装置
CN214669099U (zh) 管路系统及具有其的样本分析仪器
JP4876129B2 (ja) 航空機機内用液体供給装置
JP2006308233A (ja) 給湯装置
CN203352851U (zh) 一种感应加热设备用水循环冷却装置
JP2014153003A (ja) 熱交換システム
CN102344176B (zh) 蒸馏式饮水装置及其节能加热单元
JP6115754B2 (ja) 熱源機及び凍結防止制御方法
CN201454562U (zh) 独立温控同步外循环恒温浴槽/箱
CN106345380A (zh) 一种化学反应装置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JP2008082692A (ja) 大気開放型蓄熱装置
CN109682057A (zh) 一种预加热净水器的加热方法
CN108413607A (zh) 一种燃电快速热水装置及热水器
CN103606693A (zh) 一种液流电池用热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100726431B1 (ko) 연료전지 코제너레이션 시스템용 축열탱크
CN207778031U (zh) 一种能同时加热冷却的管路系统
SE521197C2 (sv) Förfarande och anläggning för att åstadkomma vattencirkulation i ett rörsystem
CN106197079B (zh) 换热器以及带有换热器的贮槽
KR20080015247A (ko) 정수기의 온수 가열 장치
CN219942887U (zh) 水冷加热器
CN214271020U (zh) 一种汽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