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64405U - 炉头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 Google Patents

炉头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64405U
CN214664405U CN202120531887.2U CN202120531887U CN214664405U CN 214664405 U CN214664405 U CN 214664405U CN 202120531887 U CN202120531887 U CN 202120531887U CN 214664405 U CN214664405 U CN 2146644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rner
big fire
width
furnace end
f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3188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超
楼国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3188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644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644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644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炉头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具,炉头组件包括炉头和大火盖,大火盖具有外侧壁,外侧壁具有配合外侧面和底端面,炉头具有大火部和大火引射管,大火部具有外圈面和内圈面,外圈面与内圈面之间形成有配合台,外圈面围设在配合外侧面外且与配合外侧面相贴合,底端面贴靠在配合台上,配合台靠近大火引射管的一侧上具有出气孔,出气孔具有与外圈面相交的第一位置和与内圈面相交的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具有第一宽度,配合台在与出气孔相对的一侧上具有第二宽度,第一宽度大于第二宽度。本实用新型的炉头组件在出气孔侧的大宽度能起到阻挡气流、降低局部位置的气流速度的目的,从而能达到防止离焰的作用。

Description

炉头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燃气灶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炉头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背景技术
燃气灶具作为厨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越来越引气人们关注。家用燃气灶具一般使用低压引射式燃烧器,燃气经过进气管打开阀门后,在一定压力下以一定流速从喷嘴流出,进入引射管,同时吸入一次空气。在引射管内,燃气与一次空气混合,然后经炉头的火孔流出,遇到点火火花着火燃烧,形成火焰,燃烧过程再从火焰周围吸引空气助燃,这部分称为二次空气。燃烧产生的热能和高温气体以热辐射和热对流的方式对物体加热。
目前常用的燃烧器,大多包括炉头、大火盖和小火盖,炉头具有大火部,大火部具有出气腔体,大火盖盖设在出气腔体的出口上,大火盖的周向上开设有火孔,出气腔体内的燃气通过该火孔输出至空气中,并在燃气灶具的点火组件的点火下燃烧。炉头还具有小火部,小火盖盖设在小火部的出口上,小火盖的周向上开设有火孔。炉头还具有大火引射管和小火引射管,其中,大火引射管与出气腔体连通,小火引射管与小火部连通。现有燃烧器由于大火引射管输出至出气腔体的燃气流速较快,容易离焰;并且燃烧过程中吸入二次空气容易不足,导致燃烧效率低;再有,炉头内部也不方便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干烧火盖,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炉头组件,包括炉头和大火盖,所述大火盖具有外侧壁,所述外侧壁具有配合外侧面和底端面,所述炉头具有大火部和大火引射管,所述大火部具有外圈面和内圈面,所述外圈面与所述内圈面之间形成有配合台,所述外圈面围设在所述配合外侧面外且与所述配合外侧面相贴合,所述底端面贴靠在所述配合台上,所述配合台靠近所述大火引射管的一侧上具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具有与所述外圈面相交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内圈面相交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具有第一宽度,所述配合台在与所述出气孔相对的一侧上具有第二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宽度。
上述的炉头组件,由于在配合台靠近大火引射管的一侧上设置出气孔,且配合台在出气孔侧的宽度大于在出气孔相对侧的宽度,在出气孔侧的大宽度能起到阻挡气流、降低局部位置的气流速度的目的,从而能达到防止离焰的作用。
示例性地,所述底端面上具有向远离所述配合外侧面凸出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延伸出有能够伸入至所述出气孔内的定位柱。基于定位柱的设置,在安装大火盖时,定位柱若未对准出气孔,大火盖会被顶起,从而能达到提醒用户重新正确安装大火盖,防止发生危险的目的。
示例性地,所述定位柱具有高度h2,所述外圈面具有高度h1,h2>h1。如此,在大火盖未能正确安装时,能使大火盖被顶起,从而达到提醒用户重新正确安装大火盖的目的。
示例性地,h2与h1之间的差为1.5mm~3mm。例如为1.5mm,2mm,2.5mm,3mm等等,如此,既能避免高度差过小,定位柱不能伸入出气孔内,导致定位不准的问题;又能避免高度差过大,定位柱过长,导致安装不便的问题。
示例性地,所述定位柱与所述配合外侧面之间具有最大距离L1,所述内圈面在与所述出气孔相对的一侧上具有第三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之间具有第二距离L2,L1>L2。如此,能避免定位柱不能伸入出气孔内,导致定位不准的问题。
示例性地,所述炉头上具有二次空气进风口,所述二次空气进风口具有高度h3和宽度h4,h3为12mm~15mm,h4为50mm~60mm。如此,二次空气进风口在燃烧过程中可以吸引更多的二次空气助燃,提高了燃烧效率;且也方便手伸入炉头内部用抹布擦拭清理。
示例性地,所述二次空气进风口为两个。如此,更能在燃烧过程中吸引更多的二次空气助燃,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燃烧器,包括如上所述的任一种炉头组件。由于上述的炉头组件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设置有上述炉头组件的燃烧器也必然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具,包括如上所述的燃烧器。由于上述的燃烧器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设置有燃烧器的燃气灶具也必然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炉头组件(去掉小火盖后)的分解图;
图3为图1中炉头组件的炉头的立体图;
图4为图1中炉头组件的炉头的俯视图;
图5为图1中炉头组件的大火盖的立体图;以及
图6为图1中炉头组件的大火盖的主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炉头组件
110—炉头
111—大火部
1111—外圈面
1112—内圈面
11121—第三位置
1113—配合台
11131—出气孔
111311—第一位置
111312—第二位置
112—大火引射管
113—小火引射管
114—小火部
1141—中心气体通道
115—二次空气进口
120—大火盖
1201—外环出火孔
121—外侧壁
1211—配合外侧面
1212—底端面
122—安装部
123—定位柱
124—内侧壁
125—外环气体通道
130—小火盖
1301—内环出火孔
200—点火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对于家用燃气灶具,其燃烧器通常具有炉头组件,炉头组件包括炉头、大火盖(也叫外环火盖)和小火盖(也叫中心火盖),炉头上具有大火部和小火部,大火盖和小火盖分别盖设在大火部和小火部上以至少形成两环火焰,进而在用户使用时提供多种火焰模式。
下文将结合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炉头组件进行描述。
炉头组件100包括炉头110、大火盖120和小火盖130。炉头100上具有大火部111、大火引射管112、小火引射管113和小火部114,大火部111具有大火气腔(大火气腔图中未标记),大火引射管112与大火气腔连通,小火部114具有小火气腔(小火气腔图中未标记),小火引射管113通过中心气体通道11411与小火气腔连通。大火盖120和小火盖130分别盖设在大火部111和小火部114上以至少形成两环火焰。
大火盖120具有外侧壁121、内侧壁124和顶壁(顶壁图中未标记),外侧壁121、内侧壁124和顶壁围合形成有外环气体通道125,外环气体通道125与大火气腔共同形成外环混气腔,外侧壁121上具有连通外部与外环气体通道125的外环出气孔1201,且外侧壁121还具有配合外侧面1211和底端面1212。
大火部111具有外圈面1111和内圈面1112,外圈面1111与内圈面1112之间形成有配合台1113,外圈面1111用于与大火盖120的配合外侧面1211配合形成密封面,在大火盖120盖设在大火部111上时,外圈面1111围设在配合外侧面1211外且与配合外侧面1211相贴合,底端面1212贴靠在配合台1113上。配合台1113靠近大火引射管112的一侧上具有出气孔11131,出气孔11131具有与外圈面1111相交的第一位置111311和与内圈面1112相交的第二位置111312,第一位置111311与第二位置111312之间具有第一宽度M,配合台1113在与出气孔11131相对的一侧上具有第二宽度N,第一宽度M大于第二宽度N。
上述的炉头组件,由于在配合台1113靠近大火引射管112的一侧上设置出气孔11131,且配合台1113在出气孔11131侧的宽度大于在出气孔11131相对侧的宽度,在出气孔11131侧的大宽度能起到阻挡气流、降低局部位置的气流速度的目的,从而能达到防止离焰的作用。
应当能理解地,为了使第一宽度M大于第二宽度N,以图4为例,内圈面1112的左边部分可以为半圆,且该半圆的圆心与外圈面1111的圆心同心,内圈面1112的右边部分可以为具有渐变曲率的曲线。
由于现有炉头组件具有大火盖未能正确安装导致燃烧危险的问题,基于出气孔11131的设置,还可以在大火盖120上设置定位柱123以便大火盖120能正确安装,具体来说,底端面1212上具有向远离配合外侧面1211凸出的安装部122,安装部122上延伸出有能够伸入至出气孔11131内的定位柱123。基于定位柱123的设置,在安装大火盖120时,定位柱123若未对准出气孔11131,大火盖120会被顶起,从而能达到提醒用户重新正确安装大火盖120,防止发生危险的目的。
如图6所示,定位柱123具有高度h2,高度h2为定位柱123的最下端与底端面1212之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外圈面1111具有高度h1,高度h1为外圈面1111的上端与配合台1113之间的距离。为了达到能方便大火盖120正确安装的目的,h2>h1。如此,在大火盖120未能正确安装时,能使大火盖120被顶起,从而达到提醒用户重新正确安装大火盖的目的。
进一步地,h2与h1之间的差为1.5mm~3mm。例如为1.5mm,2mm,2.5mm,3mm等等,如此,既能避免高度差过小,定位柱123不能伸入出气孔11131内,导致定位不准的问题;又能避免高度差过大,定位柱123过长,导致安装不便的问题。
作为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定位柱123与配合外侧面1211之间具有最大距离L1,内圈面1112在与出气孔11131相对的一侧上具有第三位置11121,第二位置111312与第三位置11121之间具有第二距离L2,L1>L2。如此,能避免定位柱123不能伸入出气孔11131内,导致定位不准的问题。
作为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炉头110上具有二次空气进风口115,二次空气进风口115具有高度h3和宽度h4,h3为12mm~15mm,h4为50mm~60mm。h3例如为12mm,13mm,14mm,15mm等等,h4例如为50mm、55mm,60mm等等,如此,二次空气进风口115在燃烧过程中可以吸引更多的二次空气助燃,提高了燃烧效率;且也方便手伸入炉头110内部用抹布擦拭清理。
示例性地,二次空气进风口115为两个。如此,更能在燃烧过程中吸引更多的二次空气助燃,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应当能理解地,在能保证炉头110的强度下,二次空气进风口115的个数也可以仅为1个,该一个二次空气进风口115的宽度h4可以适当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燃烧器,包括如上所述的任一种炉头组件100,除此之外,该燃烧器还包括点火组件200,点火组件200穿设在炉头110内,点火组件200可以具有现有的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构,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由于上述的炉头组件100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设置有上述炉头组件100的燃烧器也必然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具,包括如上所述的燃烧器。由于上述的燃烧器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设置有燃烧器的燃气灶具也必然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上”、“下”和“顶”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不但包含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还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被整体倒置,则部件“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之上”的将包括部件“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之下”的情况。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这些部件或特征也可以其他不同角度来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其他角度),本文意在包含所有这些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9)

1.一种炉头组件,包括炉头和大火盖,所述大火盖具有外侧壁,所述外侧壁具有配合外侧面和底端面,所述炉头具有大火部和大火引射管,所述大火部具有外圈面和内圈面,所述外圈面与所述内圈面之间形成有配合台,所述外圈面围设在所述配合外侧面外且与所述配合外侧面相贴合,所述底端面贴靠在所述配合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台靠近所述大火引射管的一侧上具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具有与所述外圈面相交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内圈面相交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具有第一宽度,所述配合台在与所述出气孔相对的一侧上具有第二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端面上具有向远离所述配合外侧面凸出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延伸出有能够伸入至所述出气孔内的定位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具有高度h2,所述外圈面具有高度h1,h2>h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h2与h1之间的差为1.5mm~3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与所述配合外侧面之间具有最大距离L1,所述内圈面在与所述出气孔相对的一侧上具有第三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之间具有第二距离L2,L1>L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上具有二次空气进风口,所述二次空气进风口具有高度h3和宽度h4,h3为12mm~15mm,h4为50mm~6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空气进风口为两个。
8.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炉头组件。
9.一种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烧器。
CN202120531887.2U 2021-03-12 2021-03-12 炉头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Active CN2146644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1887.2U CN214664405U (zh) 2021-03-12 2021-03-12 炉头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1887.2U CN214664405U (zh) 2021-03-12 2021-03-12 炉头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64405U true CN214664405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53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31887.2U Active CN214664405U (zh) 2021-03-12 2021-03-12 炉头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644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31851B2 (en) Inner swirling flame gas burner
EP2773905B1 (en) Gas burner, in particular for a cooking appliance
CN207049921U (zh) 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08105768B (zh) 一种引射管隐藏式灶具燃烧器
CN205279087U (zh) 上进风式多燃气通道灶具燃烧器
CN207298931U (zh) 一种上下全进风式灶具燃烧器
CN105371276B (zh) 一种上进风式灶具燃烧器
CN214664405U (zh) 炉头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06765093B (zh) 一种燃烧器
CN209782624U (zh) 一种聚能上进风灶具燃烧器
CN216047641U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组件
CN207849368U (zh) 一种火盖盖板及具有该火盖盖板的燃烧器
CN213334367U (zh) 一种防干烧灶具燃烧器
CN212319699U (zh) 喷射器、燃烧器及烹饪设备
CN211232964U (zh) 一种上进风式灶具燃烧器
CN109000242A (zh) 燃烧器
CN211952748U (zh) 一种上进风三环火灶具燃烧器
CN215982532U (zh) 一种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216047653U (zh) 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210568430U (zh) 全上进风大气和红外混合式灶具燃烧器
CN204901761U (zh) 一种内外火盖一体成型的灶具燃烧器
CN218064983U (zh) 一种具有燃气分流结构的翻盖式燃烧器
CN219913047U (zh) 燃气灶用燃烧器的炉头、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203549829U (zh) 双月牙上进风保洁节能燃气预混燃烧系统
CN211902873U (zh) 大火盖和具有该大火盖的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