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57364U - 一种挖孔桩防护出渣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挖孔桩防护出渣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57364U
CN214657364U CN202120874702.8U CN202120874702U CN214657364U CN 214657364 U CN214657364 U CN 214657364U CN 202120874702 U CN202120874702 U CN 202120874702U CN 214657364 U CN214657364 U CN 2146573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rods
frame
rods
groups
rect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7470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小平
王诚择
李国良
伍登天
高元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7470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573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573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573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挖孔桩防护出渣结构,包括框架,框架包括四个竖向且在水平面上围成矩形的立柱单元,所有立柱单元靠近上端和靠近下端的位置之间分别沿所述矩形四条边的方向对应连接设有四组上横杆和四组下横杆,所有立柱单元的中部之间沿所述矩形任意三条边的方向对应连接设有三组中横杆;框架设有中横杆的三个侧面围靠近下端的位置围设有密目式安全网,两组正对且下方具有中横杆的上横杆之间连接设有承重梁,承重梁上设有卷扬机,卷扬机的钢丝绳的末端悬吊连接有砂桶。本实用新型将防护和出渣集成为一体,同时保障施工安全和出渣顺利进行,不仅缩短了施工的前期准备时间,也避免了单独搭建或设计出渣结构带来经济资源浪费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挖孔桩防护出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定建筑物基础挖掘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挖孔桩防护出渣结构。
背景技术
人工挖孔桩,是指用人力挖土、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桩;人工挖孔桩的直径一般较粗,最细的也在800毫米以上,能够承载楼层较少且压力较大的结构主体,应用比较普遍,桩的上面设置承台,再用承台梁拉结、连系起来,使各个桩的受力均匀分布,用以支承整个建筑物。人工挖孔桩施工方便、速度较快、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且人工挖孔桩要比木桩和混凝土打入桩的抗震能力强,也比冲击锥冲孔和回旋钻机钻孔的造价低,从而在公路、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人工挖孔桩的井下作业条件差、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安全和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人工开始挖孔时,需要手动钻爆,会产生砂石飞溅,并且随着钻孔桩的挖掘,挖孔桩在地面上留下一个工作井口,并需要沿这个井口继续向地下挖掘,挖出的砂土从井口内通过砂桶运出(俗称出渣)。
为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传统的做法是在工作井口四周搭设防护结构,如专利CN201820420337.1 一种快装式人工挖孔桩防护架,从而避免出现工人不慎落入工作井或井口周围杂物、石块落入工作井中将工人砸伤的情况;然后再单独设置出渣结构,如专利CN201720532365.8 人工挖孔桩出渣装置,用于带动砂桶上下移动,从而加快砂土运输;目前在挖孔桩施工中,防护结构和出渣结构单独设置,需要准备的材料较多,在搭设时还需要注意避免两结构发生干涉,导致施工前期准备时间较长、施工速度缓慢、经济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集防护和出渣于一体的结构用于挖孔桩的施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挖孔桩防护出渣结构,该结构集防护和出渣于一体,来解决施工前期准备时间长、经济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取得保障施工安全、出渣顺利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挖孔桩防护出渣结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四个竖向的立柱单元,四个立柱单元在水平面上围成矩形;
所有立柱单元靠近上端的位置之间沿所述矩形的四条边的方向对应连接有四组上横杆,所有立柱单元靠近下端的位置之间沿所述矩形四条边的方向对应连接有四组下横杆,所有立柱单元的中部之间沿所述矩形任意三条边的方向对应连接有三组中横杆;
所述框架设有中横杆的三个侧面靠近下端的位置围设有密目式安全网,两组正对的上横杆之间连接有承重梁,所述承重梁上固定连接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的钢丝绳的末端悬吊连接有砂桶。
本实用新型,通过立柱单元、上横杆、下横杆和中横杆构成一个长方体结构的框架,上横杆、下横杆和中横杆对整个框架起稳定结构的作用;框架未设置中横杆的一面用作出渣口,同时在其余三面设置密目式安全网,中横杆、下横杆和密目式安全网起阻挡作用,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工人不慎落入工作井或井口周围杂物、石块落入井中将工人砸伤的情况;搭载卷扬机的承重梁固定设置在两组上横杆之间,使整个框架通过承重梁为卷扬机提供支撑力,保证卷扬机通过砂桶顺利将砂土运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种横杆强化框架的结构强度,使框架不仅满足防护结构的使用,还可以为卷扬机的工作提供稳定的结构支撑,从而将防护和出渣集成为一体,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同时,也保证出渣的顺利进行,不仅缩短了施工前期准备的时间,也避免了单独搭建或设计出渣结构带来经济资源浪费的问题。
进一步地,每组中横杆包括竖向间隔设置的多套中横杆。
这样,框架中的横向连接更为紧密,使框架结构更为稳定,以便于在满足防护的同时,为卷扬机提供更好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单元包括四根立柱,四根立柱在水平面上围成矩形。
这样,即框架的四角均由四根立柱提供竖向支撑,使框架的结构更为稳定,以便于在满足防护的同时,为卷扬机提供更好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每组上横杆包括两根水平间隔设置的上横杆,每个立柱单元与对应两组上横杆呈“井”字型连接;
每组下横杆包括两根水平间隔设置的下横杆,每个立柱单元与对应两组下横杆呈“井”字型连接;
每套中横杆包括两根水平间隔设置的中横杆,每个立柱单元与对应同一高度的两组中横杆呈“井”字型连接。
这样,通过“井”字型的连接,将四个立柱单元中的所有立柱连接成一个整体,使框架呈现内外两层式的矩形框架结构,使框架的结构强度更好,以便于在满足防护的同时,为卷扬机提供更好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外侧还设有四根斜撑杆,四根斜撑杆与所述框架最外侧的四根立柱一一对应,斜撑杆的上端倾斜朝向对应立柱并固定连接。
这样,通过设置斜撑,加强立柱单元的稳定性,避免因立柱受力弯斜导致框架失衡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设有中横杆的三个侧面均设有剪刀撑。
这样,通过设置剪刀撑加强框架的纵向刚性,进一步提高框架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设有中横杆的三个侧面的下部还围设有防坠网,所述防坠网位于密目式安全网内侧。
这样,由于密目式安全网的材质为塑料,呈绿色,虽然价格便宜,弹性和柔韧性都较好,但在长时间露天施工后,很容易出现老化和施工破坏的情况;防坠网的材质为棉纶或涤纶,呈白色,结构强度更高,耐久性也更好,通过设置防坠网与密目式安全网组成双层防护结构,外层密目式安全网以绿色警示施工人员,同时主要阻挡小石块或杂物坠入工作井内,内层防坠网结构强度更好,主要在密目式安全网失效时阻挡大块石和人员坠入工作井内,进一步提高防护作用的可靠性,保障施工的安全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上方还搭设有遮雨棚。
这样,遮雨棚可以避免雨水落入工作井中增加施工难度,同时避免卷扬机受雨水侵蚀而加速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卷扬机可沿承重梁滑动以便于调整砂桶的水平位置。
这样,通过对应设置在承重梁与卷扬机之间的行走机构来带动卷扬机沿承重梁方向移动,便于通过调整卷扬机的位置来调整砂桶的水平位置,方便井内工人向砂桶内装砂土以及井外工人运输砂土。
可选地,所述承重梁位于两组正对且下方具有中横杆的上横杆之间,所述承重梁的两端均设有竖向的承重立杆,所述承重立杆自上而下依次与承重梁、上横杆、中横杆和下横杆固定连接。
这样,通过承重立杆和上横杆共同为承重梁提供支撑力,避免出现因上横杆受力过大而弯曲变形,导致框架整体结构不稳的情况。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多种横杆强化框架的结构强度,使框架不仅满足防护结构的使用,还可以为卷扬机的工作提供稳定的结构支撑,从而将防护和出渣集成为一体,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同时,也保证出渣的顺利进行,不仅缩短了施工前期准备的时间,也避免了单独搭建或设计出渣结构带来经济资源浪费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多立柱和多横杆以“井”字型的形式连接,使框架呈现内外两层式的矩形框架结构,使框架的结构强度更好,以便于在满足防护的同时,为卷扬机提供更好的支撑作用。
3、本实用新型中,设置防坠网与密目式安全网组成双层防护结构,外层密目式安全网以绿色警示施工人员,同时主要阻挡小石块或杂物坠入工作井内,内层防坠网结构强度更好,主要在密目式安全网失效时阻挡大块石和人员坠入工作井内,进一步提高防护作用的可靠性,保障施工的安全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一种挖孔桩防护出渣结构的左视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一种挖孔桩防护出渣结构的正视示意图(隐去框架后侧面的剪刀撑);
图3为实施例一的一种挖孔桩防护出渣结构的俯视局部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一种挖孔桩防护出渣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三的一种挖孔桩防护出渣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立柱1,上横杆2,下横杆3,中横杆4,密目式安全网5,承重梁6,承重立杆7,卷扬机8,钢丝绳9,砂桶10,剪刀撑11,斜撑杆12,遮雨棚13,定滑轮14,动滑轮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图3,一种挖孔桩防护出渣结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四个竖向的立柱单元,四个立柱单元在水平面上围成矩形;即四个立柱单元分别位于所述矩形的四角处。
所有立柱单元靠近上端的位置之间沿所述矩形的四条边的方向对应连接有四组上横杆2,所有立柱单元靠近下端的位置之间沿所述矩形四条边的方向对应连接有四组下横杆3,所有立柱单元的中部之间沿所述矩形任意三条边的方向对应连接有三组中横杆4;
所述框架设有中横杆4的三个侧面靠近下端的位置围设有密目式安全网5,两组正对且下方具有中横杆4的上横杆2之间连接设有承重梁6,所述承重梁6上固定连接有卷扬机8,所述卷扬机8的钢丝绳9的末端悬吊连接有砂桶10。
其中,每组中横杆4包括竖向间隔设置的多套中横杆4。
其中,所述立柱单元包括四根立柱1,四根立柱1在水平面上围成矩形。即四个立柱单元围成一个大矩形,大矩形的四角均具有四根立柱1,四根立柱1围成一个小矩形。
其中,每组上横杆2包括两根水平间隔设置的上横杆2,每个立柱单元与对应两组上横杆2呈“井”字型连接;每组下横杆3包括两根水平间隔设置的下横杆3,每个立柱单元与对应两组下横杆3呈“井”字型连接;每套中横杆4包括两根水平间隔设置的中横杆4,每个立柱单元与对应同一高度的两组中横杆4呈“井”字型连接。所述“井”字型连接参考图3所示。
其中,所述承重梁6的两端均设有竖向的承重立杆7,所述承重立杆7自上而下依次与承重梁6、上横杆2、中横杆4和下横杆3固定连接。
实施时,承重梁6两端的承重立杆7数量均为两根,承重梁6端部位于对应两根承重立杆7之间,便于固定连接,以及更好地提供支撑作用。
其中,所述框架设有中横杆4的三侧面均设有剪刀撑11。所述剪刀撑11为现有技术,即剪刀撑11就是脚手架上的斜向支撑,类似剪刀的X形杆。
实施时,所述剪刀撑11的设置方式如下,在框架设有中横杆4的三侧面分别设置两根相互交叉的杆件,杆件的上端与对应一根立柱1的上端固定连接,杆件的下端与对应另一根立柱1的下端固定连接,两根杆件在交叉处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框架外侧还设有四根斜撑杆12,四根斜撑杆12与所述框架最外侧的四根立柱1一一对应,斜撑杆12的上端倾斜朝向对应立柱1并固定连接。
实施时,所述立柱1、上横杆2、下横杆3、中横杆4、承重立杆7、搭设剪刀撑11的杆件和斜撑杆12均采用钢管或钢柱,相互之间的连接可采用扣件连接、螺栓连接或焊接等方式。
其中,所述框架设有中横杆4的三个侧面的下部还围设有防坠网(图中未示出),所述防坠网位于密目式安全网5内侧。
实施时,密目式安全网5围设在所述框架外侧,与位于外侧的立柱1固定连接,将整个框架下部的三个侧面挡住,防坠网围设在所述框架内侧,与内侧的立柱1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框架上方还搭设有遮雨棚13。
实施时,遮雨棚13可通过两块彩钢瓦搭设而成,两块彩钢瓦的一端相互连接,两块彩钢瓦另一端均倾斜向下延伸至框架外,倾斜的坡度为 3-5°,彩钢瓦的沟槽沿坡度方向设置。一方面避免雨水进入工作井内对施工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将雨水引导沿承重梁6两端的方向滴落,避免对出渣口的砂土运输造成影响。
其中,所述承重梁6与卷扬机8之间设有行走机构(图中未示出)以带动卷扬机8沿承重梁6移动,便于调整出渣位置。
实施时,所述行走机构可采用常见的用于电葫芦的行走小车,具体如下:承重梁6采用工字钢,行走机构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上转动连接有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工字钢两侧沟槽内的滚轮,使安装架仅可通过滚轮可沿承重梁6方向移动,安装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滚轮的电机,所述卷扬机8与安装架固定连接。
实施时,所述卷扬机8上应设有制动装置(图中未示出),避免卷扬机8断电时,卷扬机8失去对砂桶10的牵引力,使砂桶10因重力下落将工作井内的工人砸伤;当提升重量较小,提升高度较小时,卷扬机8可以用功率较小且带有制动功能的电葫芦代替。
实施时,可在工作井口设置环绕工作井口的混凝土基座(图中未示出),所有立柱单元的立柱1均埋设与混凝土基座内,相比与直接将立柱1插设于工作井口周围的土壤中,可以进一步提高框架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4,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所述卷扬机8设置在承重梁6任一端下方的下横杆3上,承重梁6上设有可沿承重梁6方向移动的定滑轮14,卷扬机8的钢丝绳9向上绕过定滑轮14悬吊连接砂桶10。
实施时,卷扬机8可设置在下横杆3上,也可设置在地面上,一方面减少承重梁6的负重,进一步提高该框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避免卷扬机8安装不稳落入工作井中而发生安全事故。
实施时,承重梁6上对应设有可带动定滑轮14沿承重梁6移动的行走机构。
实施例三:
请参见图5,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不同在于:所述定滑轮14的下方设有动滑轮15,动滑轮15与下方的砂桶10连接,所述卷扬机8的钢丝绳9向上绕过定滑轮14后再向下绕过动滑轮15,然后向上与承重梁6固定连接。
实施时,卷扬机8通过滑轮组来起吊砂桶10,从而降低卷扬机8的负载,提高卷扬机8工作的稳定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挖孔桩防护出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四个竖向的立柱单元,四个立柱单元在水平面上围成矩形;
所有立柱单元靠近上端的位置之间沿所述矩形的四条边的方向对应连接有四组上横杆,所有立柱单元靠近下端的位置之间沿所述矩形四条边的方向对应连接有四组下横杆,所有立柱单元的中部之间沿所述矩形任意三条边的方向对应连接有三组中横杆;
所述框架设有中横杆的三个侧面靠近下端的位置围设有密目式安全网,两组正对的上横杆之间连接有承重梁,所述承重梁上设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的钢丝绳的末端悬吊连接有砂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挖孔桩防护出渣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中横杆包括竖向间隔设置的多套中横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挖孔桩防护出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单元包括四根立柱,四根立柱在水平面上围成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挖孔桩防护出渣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上横杆包括两根水平间隔设置的上横杆,每个立柱单元与对应两组上横杆呈“井”字型连接;
每组下横杆包括两根水平间隔设置的下横杆,每个立柱单元与对应两组下横杆呈“井”字型连接;
每套中横杆包括两根水平间隔设置的中横杆,每个立柱单元与对应同一高度的两组中横杆呈“井”字型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挖孔桩防护出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外侧还设有四根斜撑杆,四根斜撑杆与所述框架最外侧的四根立柱一一对应,斜撑杆的上端倾斜朝向对应立柱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挖孔桩防护出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设有中横杆的三个侧面均设有剪刀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挖孔桩防护出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设有中横杆的三个侧面的下部还围设有防坠网,所述防坠网位于密目式安全网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挖孔桩防护出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方还搭设有遮雨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挖孔桩防护出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机可沿承重梁滑动以便于调整砂桶的水平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挖孔桩防护出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梁位于两组正对且下方具有中横杆的上横杆之间,所述承重梁的两端均设有竖向的承重立杆,所述承重立杆自上而下依次与承重梁、上横杆、中横杆和下横杆固定连接。
CN202120874702.8U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挖孔桩防护出渣结构 Active CN2146573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74702.8U CN214657364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挖孔桩防护出渣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74702.8U CN214657364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挖孔桩防护出渣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57364U true CN214657364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71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74702.8U Active CN214657364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挖孔桩防护出渣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573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3588A (zh) 一种高层施工安全防护升降平台
CN110331996B (zh) 一种纯机械半自动移动式巷道临时支护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07142898A (zh) 一种堤防溃口快速封堵装置
CN205954489U (zh) 桥梁上跨营业线现浇空间钢构施工防护移动支架
CN214657364U (zh) 一种挖孔桩防护出渣结构
CN219241819U (zh) 用于矩形抗滑桩的冲孔装置
CN211899163U (zh) 一种屋顶钢结构平台倾斜玻璃幕墙的施工结构
CN214939446U (zh) 一种道路边坡多级防护系统
CN114753865A (zh) 一种巷道冒落区的自适应支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3536960U (zh) 一种竖井施工提升系统布置结构
CN111305433B (zh) 一种屋顶钢结构平台倾斜玻璃幕墙的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9923791U (zh) 模架悬浇组合体系跨线施工用工件
CN210686000U (zh) 一种洞室施工作业台车
CN215167838U (zh) 一种可移动外挑悬挂式操作平台
CN210263196U (zh) 一种人工挖孔桩用水磨钻施工机架
CN103274309A (zh) 一种用于隧道施工的悬臂桁吊
CN213267915U (zh)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矩形桩支护组合结构
CN216474526U (zh) 一种用于在桥梁护栏外侧施工的移动工作平台
CN214939445U (zh) 一种边坡施工防护结构
CN220684509U (zh) 一种人工挖孔桩提升架装置
CN220267767U (zh) 一种基于新型台车的配合提升系统
CN215974648U (zh) 一种大直径方形支撑防护吊装架
CN219569531U (zh) 一种加装电梯用的施工平台
CN220353469U (zh) 一种施工作业层电梯井防护装置
CN212582444U (zh) 一种钢箱梁安装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