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55842U - 箱体结构及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箱体结构及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55842U
CN214655842U CN202023340982.9U CN202023340982U CN214655842U CN 214655842 U CN214655842 U CN 214655842U CN 202023340982 U CN202023340982 U CN 202023340982U CN 214655842 U CN214655842 U CN 2146558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plate
frame
face
reinfor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409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杰祥
张露
张全涛
方绍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Home Appliances Hef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Home Appliances Hef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Home Appliances Hef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Home Appliances Hef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409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558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558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558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箱体结构及洗衣机,箱体结构包括箱体框架和加强组件,箱体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框、以及连接两个侧边框的背边框,加强组件包括设于箱体框架的一端的两个第一加强件,且两个第一加强件与两个侧边框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加强件上形成有位于不同平面内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两个第一加强件的第一连接面分别与对应的侧边框贴合连接,两个第一加强件的第二连接面分别与背边框的两端贴合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在第一加强件上设置位于不同平面内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加强第一加强件和箱体框架之间的连接作用,并在箱体结构受力时能够起到分散受力的作用,达到提高增强效果的目的。

Description

箱体结构及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箱体结构及洗衣机。
背景技术
目前,洗衣机在生产、包装和运输等过程中容易发生箱体变形的问题。为此许多厂家除了在整体结构上进行调整,还在洗衣机的箱体结构上增加一些外部加强件,用以增强整体强度。但是普通的加强件的连接面为单一平面,无法达到紧密连接和分散受力效果,增强效果欠佳。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箱体结构及洗衣机,以至少克服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箱体结构及洗衣机,旨在解决由于因现有的加强件的连接面为单一平面而导致增强效果欠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体结构,箱体结构包括箱体框架和加强组件,箱体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框、以及连接两个侧边框的背边框,加强组件包括设于箱体框架的一端的两个第一加强件,且两个第一加强件与两个侧边框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加强件上形成有位于不同平面内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两个第一加强件的第一连接面分别与对应的侧边框贴合连接,两个第一加强件的第二连接面分别与背边框的两端贴合连接。
可选地,两个侧边框均包括侧板以及自侧板的上端弯折延伸的第一侧接板;背边框包括背板以及自背板的上端弯折延伸的第一背接板;两个侧边框的侧板分别与背板的相对两端连接;两个第一加强件设于箱体框架的上端,且第一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部以及与第一加强部的一端连接的第二加强部,第一加强部上形成有第一连接面,且第一连接面与对应的第一侧接板背离侧板的一侧贴合连接,第二加强部自第一加强部朝向箱体框架的下端凸出设置,以形成第二连接面,第二连接面与第一背接板背离背板的一侧贴合连接。
可选地,第一加强件还包括自第一加强部弯折延伸的第三加强部,且第三加强部面向对应的侧板的内侧设置。
可选地,加强组件还包括第一铆接件,第一铆接件用于连接第一加强部和第一侧接板,以及连接第二加强部和第一背接板。
可选地,第一加强部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一侧接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用于在第一加强件与第一侧接板进行连接时的比对定位。
可选地,箱体结构还包括上接板,上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加强部背离对应的第一侧接板的一侧贴合连接,且上接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勾板;两个第一加强部上均开设有第一定位勾孔,两个定位勾板一一对应插入两个第一定位勾孔内。
可选地,两个侧边框均还包括自侧板的下端弯折延伸的第二侧接板,背边框包括自背板的下端弯折延伸的第二背接板;加强组件还包括设于箱体框架的下端的第二加强件,且两个第二加强件与两个侧边框一一对应设置;第二加强件包括第四加强部以及与第四加强部连接的第五加强部,第四加强部上形成有第三连接面,且第三连接面与对应的第二侧接板背离侧板的一侧贴合连接,第五加强部自第四加强部朝向箱体框架的上端凸出设置,以形成第四连接面,第四连接面与第一背接板背离背板的一侧贴合连接,且第三连接面与第四连接面位于不同平面内。
可选地,加强组件还包括地脚螺钉,第四加强部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形成有与地脚螺钉螺纹连接的内螺纹。
可选地,两个侧边框均包括自侧板远离背板的一侧弯折延伸的第三侧接板;箱体结构还包括下接板,下接板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三侧接板背离侧板的一侧贴合连接,下接板靠近箱体框架的下端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第二加钱件的第三连接面贴合连接。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洗衣机,洗衣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箱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提供的箱体结构包括箱体框架和加强组件,加强组件中的两个第一加强件均形成有位于不同平面内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且两个第一加强件与位于同一端的两个侧边框一一对应设置,两个第一加强件的第一连接面分别与对应的侧边框贴合连接,两个第一加强件的第二连接面分别与箱体框架的背边框的两端贴合连接,即用于与箱体框架的侧边框贴合连接的第一连接面以及用于与背边框贴合连接的第二连接面处于不同平面内,从而可以通过在第一加强件上设置位于不同平面内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加强第一加强件和箱体框架之间的连接作用,并在箱体结构受力时能够起到分散受力的作用,达到提高增强效果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体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加强件和第一铆接件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加强件和第一铆接件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873238080000031
Figure BDA00028732380800000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1和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体结构,其中,箱体结构包括箱体框架1和加强组件,箱体框架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框11、以及连接两个侧边框11的背边框12,加强组件包括设于箱体框架1的一端的两个第一加强件2,且两个第一加强件2与两个侧边框11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加强件2上形成有位于不同平面内的第一连接面211和第二连接面221,两个第一加强件2的第一连接面211分别与对应的侧边框11贴合连接,两个第一加强件2的第二连接面221分别与背边框12的两端贴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提供的箱体结构包括箱体框架1和加强组件,加强组件中的两个第一加强件2均形成有位于不同平面内的第一连接面211和第二连接面221,且两个第一加强件2与位于同一端的两个侧边框11一一对应设置,两个第一加强件2的第一连接面211分别与对应的侧边框11贴合连接,两个第一加强件2的第二连接面221分别与箱体框架1的背边框12的两端贴合连接,即用于与箱体框架1的侧边框11贴合连接的第一连接面211以及用于与背边框12贴合连接的第二连接面221处于不同平面内,从而可以通过在第一加强件2上设置位于不同平面内的第一连接面211和第二连接面221,加强第一加强件2和箱体框架1之间的连接作用,并在箱体结构受力时能够起到分散受力的作用,达到提高增强效果的目的。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图4和图7,两个侧边框11均包括侧板111以及自侧板111的上端弯折延伸的第一侧接板112;背边框12包括背板121以及自背板121的上端弯折延伸的第一背接板122;两个侧边框11的侧板111分别与背板121的相对两端连接;两个第一加强件2设于箱体框架1的上端,且第一加强件2包括第一加强部21以及与第一加强部21的一端连接的第二加强部22,第一加强部21上形成有第一连接面211,且第一连接面211与对应的第一侧接板112背离侧板111的一侧贴合连接,第二加强部22自第一加强部21朝向箱体框架1的下端凸出设置,以形成第二连接面221,第二连接面221与第一背接板122背离背板121的一侧贴合连接。即第二加强部22位于第一加强部21的一端,且第二加强部22上形成的第二连接面221和第一加强部21上的第一连接面211处于第一加强件2的同一侧,但在不同的平面上,并且在将第一加强件2与箱体框架1进行连接时,第一连接面211与第一侧接板112贴合,第二连接面221与第一背接板122贴合,从而可以通过在第一加强部21上朝向箱体框架1的下端凸出设置第二加强部22,以能够形成不在同一平面的第一连接面211和第二连接面221,进一步保证增强效果。当然相应地,第一背接板122和第二连接面221的贴合平面与第一侧接板112和第一连接面211的贴合平面也应处于不同平面内。同时,第一连接面211可以是与第一侧接板112的全长进行贴合连接。
具体地,参见图1、图4、图6和图7,第一加强件2还包括自第一加强部21弯折延伸的第三加强部23,且第三加强部23面向对应的侧板111的内侧设置。即第三加强部23位于两个侧边框11之间,且第三加强部23可以垂直于第一加强部21设置,并朝向箱体框架1的下端延伸,从而可以通过设置第三加强部23保证第一加强件2的强度。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加强组件还包括第一铆接件24,第一铆接件24用于连接第一加强部21和第一侧接板112,以及连接第二加强部22和第一背接板122。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铆接件24可以是铆钉,且第一铆接件24的数量可以为11个,其中9个第一铆接件24沿第一加强部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将第一加强部21和第一侧接板112进行铆接,另外2个沿第二加强部2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将第二加强部22和第二背接板123进行铆接。即通过第一铆接件24的设置,可以保证第一加强件2与箱体框架1之间的稳固连接。同时,参见图5和图6,第一加强部21和第一侧接板112上还一一对应开设有用于螺接的第一螺纹孔212和第二螺纹孔116。
更具体地,参见图5和图6,第一加强部21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13;第一侧接板112上开设有与第一定位孔213对应的第二定位孔115;第一定位孔213和第二定位孔115用于在第一加强件2与第一侧接板112进行连接时的比对定位。即在将第一加强件2和箱体框架1进行定位摆放时,可以通过比对第一加强部21上的第一定位孔213和第一侧接板112上的第二定位孔115确定第一加强件2在箱体框架1上的摆放位置,以保证定位的准确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定位孔213和第二定位孔115的数量均可以为两个。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3和图6,箱体结构还包括上接板3,上接板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加强部21远离第二加强部22的一端贴合连接,且上接板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勾板31;两个第一加强部21上均开设有第一定位勾孔214,两个定位勾板31一一对应插入两个第一定位勾孔214内。即通过将上接板3的两端上的定位勾板31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一定位勾孔214中,从而能够实现上接板3与两个第一加强件2之间的定位。此外,参见图4至图6,第一侧接板112可以对应第一加强部21上的第一定位勾孔214开设有第二定位勾孔117,即定位勾板31可以依次穿过第一定位勾孔214和第二定位勾孔117。
具体地,上接板3位于第一加强件2远离背边框12的一端,且在第一加强部21远离第二加强部22的一端开设有用于与上接板3连接的螺纹孔。此外上接板3的两端均还设置有外延部32,外延部32自上接板3与第一加强部21贴合连接的一端朝向箱体框架1的下端弯折延伸,而两个侧边框11均还包括自侧板111远离背板121的一侧弯折延伸的第三侧接板114,外延部32与对应的第三侧接板114背离背板121的一侧贴合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4和图8,两个侧边框11均还包括自侧板111的下端弯折延伸的第二侧接板113,背边框12包括自背板121的下端弯折延伸的第二背接板123;加强组件还包括设于箱体框架1的下端的两个第二加强件4,且两个第二加强件4与两个侧边框11一一对应设置;第二加强件4包括第四加强部41以及与第四加强部41连接的第五加强部42,第四加强部41上形成有第三连接面411,且第三连接面411与对应的第二侧接板113背离侧板111的一侧贴合连接,第五加强部42自第四加强部41朝向箱体框架1的上端凸出设置,以形成第四连接面421,第四连接面421与第一背接板122背离背板121的一侧贴合连接,且第三连接面411与第四连接面421位于不同平面内。即第三连接面411和第四连接面421位于第二加强件4的同一侧,但在不同的平面上,并且在将第二加强件4与箱体框架1进行连接时,第三连接面411与第二侧接板113贴合,第四连接面421与第二背接板123贴合,从而可以通过在第四加强部41上朝向箱体框架1的上端凸出设置第五加强部42,以能够形成不在同一平面的第三连接面411和第四连接面421,进一步保证第二加强件4的增强效果。当然相应地,第二背接板123和第四连接面421的贴合平面与第二侧接板113和第三连接面411的贴合平面也应处于不同平面内。同时,第三连接面411可以是与第二侧接板113的全长进行贴合连接。
具体地,第二加强件4还包括自第四加强部41朝向箱体框架1的上端隆起设置的第六加强部43,且第四加强部41环绕第六加强部43设置,即通过隆起设置的第六加强部43也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二加强件4的强度,以保证对于箱体框架1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加强组件还包括地脚螺钉,第四加强部41上开设有安装孔413,安装孔413的内壁形成有与地脚螺钉螺纹连接的内螺纹。即通过在第四加强部41上设置地脚螺钉,可以进一步加强第二加强件4对箱体框架1的支撑作用。同时,每个第二加强件4的第四加强部41上可以间隔设置有两个地脚螺钉。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侧边框11均包括自侧板111远离背板121的一侧弯折延伸的第三侧接板114;箱体结构还包括下接板5,下接板5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三侧接板114背离侧板111的一侧贴合连接,下接板5靠近箱体框架1的下端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第二加强件4的第三连接面411贴合连接。即通过下接板5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侧边框11和第二加强件4连接,进一步保证箱体框架1的稳固性。
此外,加强组件还包括第二铆接件44,第二铆接件44用于连接第四加强部41和第二侧接板113、连接第五加强部42和第二背接板123、以及连接下接板5和第四加强部41。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铆接件44也可以是铆钉,且第二铆接件44的数量可以为12个,其中8个第二铆接件44用于将第四加强部41和第二侧接板113进行铆接,其中2个用于将第四加强部41和第二背接板123进行铆接,剩余2个用于将第四加强部41和下接板5进行铆接。即通过第二铆接件44的设置,可以保证第二加强件4与箱体框架1之间的稳固连接,以及第二加强件4与下接板5的稳固连接。
同时,第四加强部41上开设有第三定位孔412,第二侧接板113上开设有第四定位孔(未图示),第三定位孔412和第四定位孔用于在第二加强件4与第二侧接板113进行连接时的比对定位。即在将第二加强件4和箱体框架1进行定位摆放时,可以通过比对第四加强部41上的第三定位孔412和第二侧接板113上的第四定位孔确定第二加强件4在箱体框架1上的摆放位置,以保证定位的准确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定位孔412和第四定位孔的数量均可以为两个。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洗衣机,其中,洗衣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箱体结构。由于洗衣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框架,所述箱体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框、以及连接两个侧边框的背边框;
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箱体框架的一端的两个第一加强件,且两个所述第一加强件与两个所述侧边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加强件上形成有位于不同平面内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两个所述第一加强件的第一连接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侧边框贴合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加强件的第二连接面分别与所述背边框的两端贴合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边框均包括侧板以及自所述侧板的上端弯折延伸的第一侧接板;
所述背边框包括背板以及自所述背板的上端弯折延伸的第一背接板;
两个所述侧边框的所述侧板分别与所述背板的相对两端连接;
两个所述第一加强件设于所述箱体框架的上端,且所述第一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加强部的一端连接的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上形成有所述第一连接面,且所述第一连接面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侧接板背离所述侧板的一侧贴合连接,所述第二加强部自所述第一加强部朝向所述箱体框架的下端凸出设置,以形成所述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一背接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贴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件还包括自所述第一加强部弯折延伸的第三加强部,且所述第三加强部面向对应的所述侧板的内侧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组件还包括第一铆接件,其中:
所述第一铆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加强部和所述第一侧接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加强部和所述第一背接板。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
所述第一侧接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
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用于在所述第一加强件与所述第一侧接板进行连接时的比对定位。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结构还包括上接板,其中:
所述上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加强部背离对应的所述第一侧接板的一侧贴合连接,且所述上接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勾板;
两个所述第一加强部上均开设有第一定位勾孔,两个所述定位勾板一一对应插入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勾孔内。
7.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边框均还包括自所述侧板的下端弯折延伸的第二侧接板,所述背边框包括自所述背板的下端弯折延伸的第二背接板;
所述加强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箱体框架的下端的两个第二加强件,且两个所述第二加强件与两个所述侧边框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第二加强件包括第四加强部以及与所述第四加强部连接的第五加强部,所述第四加强部上形成有第三连接面,且所述第三连接面与对应的所述第二侧接板背离所述侧板的一侧贴合连接,所述第五加强部自所述第四加强部朝向所述箱体框架的上端凸出设置,以形成第四连接面,所述第四连接面与所述第一背接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贴合连接,且第三连接面与所述第四连接面位于不同平面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组件还包括地脚螺钉,其中:
所述第四加强部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形成有与所述地脚螺钉螺纹连接的内螺纹。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边框均包括自所述侧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弯折延伸的第三侧接板;
所述箱体结构还包括下接板,所述下接板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侧接板背离所述侧板的一侧贴合连接,所述下接板靠近所述箱体框架的下端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加强件的所述第三连接面贴合连接。
10.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衣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箱体结构。
CN202023340982.9U 2020-12-30 2020-12-30 箱体结构及洗衣机 Active CN2146558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0982.9U CN214655842U (zh) 2020-12-30 2020-12-30 箱体结构及洗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0982.9U CN214655842U (zh) 2020-12-30 2020-12-30 箱体结构及洗衣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55842U true CN214655842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506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40982.9U Active CN214655842U (zh) 2020-12-30 2020-12-30 箱体结构及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558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655842U (zh) 箱体结构及洗衣机
CN212255775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CN209470058U (zh) 可弯曲灯条固定支架
CN220816185U (zh) 柜体框架以及卫浴柜
CN214281512U (zh) 电视盒子
CN215814028U (zh) 一种新型后io挡板和机箱
CN220119646U (zh) 一种底板组件及其冰箱
CN214675964U (zh) 一种显示器外壳及显示器
CN215814027U (zh) 一种后io挡板补强支架和机箱
CN219287798U (zh) 一种主板接线安装结构
CN213028820U (zh) 一种安装立柱及具有该安装立柱的机柜
CN211400258U (zh) 风管机壳体结构及风管机
CN219916286U (zh) 一种网卡模块的安装结构
CN220529572U (zh) 吊柜
CN221054089U (zh) 连接器和安装架
CN212938989U (zh) 床架和床体结构
CN213462571U (zh) 显示器背板及显示设备
CN217005050U (zh) 一种冷柜
CN111606192B (zh) 吊耳、底盘组件和空调器
CN217506813U (zh) 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机
CN213752469U (zh) 高稳定性的按键平衡装置
CN217405737U (zh) 通讯传导实验组件
CN216347251U (zh) 一种冷柜
CN220527445U (zh) 柜体及电气柜
CN215680405U (zh) 支架和防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