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46120U - 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46120U
CN214646120U CN202022885076.0U CN202022885076U CN214646120U CN 214646120 U CN214646120 U CN 214646120U CN 202022885076 U CN202022885076 U CN 202022885076U CN 214646120 U CN214646120 U CN 2146461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d waste
blade
screw rod
screw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850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贤岳
陈茂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Es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Es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Es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Es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8507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461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461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461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包括:螺旋挤压脱水装置,包括具有容置腔的壳体、螺杆、筛网、卸料装置以及第一驱动机构,螺杆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螺旋叶片,螺杆上的螺旋叶片包括自螺杆的后端沿螺杆的轴向向后螺旋延伸的无轴叶片,无轴叶片的中部区域构造为前小后大的锥孔结构;卸料装置的顶料锥具有与无轴叶片的锥孔结构相适配的锥面结构,在顶料锥向前移动到位的状态下,顶料锥的锥面结构与无轴叶片的内周沿相贴合。将顶料锥向后移动时,可以无轴叶片的相脱离,无轴叶片的内径与顶料锥之间的配合间隙加大,转动螺杆物料会自动掉下,无轴叶片与顶料锥之间不存在清洗死角,用水冲洗螺杆和筛网,可达到快速清洗残留垃圾的目的。

Description

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物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垃圾处理设备种类很多,主要涉及食物垃圾物料的输送系统以及粉碎脱水系统。其中,垃圾物料输送基本采用垃圾桶提升翻转装置或采用螺杆输送装置类型。其中,采用垃圾桶提升翻转装置存在以下问题,垃圾到达料箱后,是直接进入粉碎,由于进料过程不稳定,极易引起粉碎机负载不均匀或卡机等现象。而采用螺杆输送装置,虽然能达到稳定供料,但在后期处理结束(物料停止供料)时,螺杆内残留垃圾较多,过夜后垃圾发臭,影响工作环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通过管链输送装置对餐厨垃圾实现稳定传送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送料方式。而传统的管链输送装置主要应用于散状物料(如化工原料、煤粉、粮食等),输送的介质都是在干燥的环境条件,其主要特点是物料松散、无粘性。而餐厨垃圾中除了食物垃圾外,还有骨头、啤酒瓶盖、餐巾纸等杂物,物料颗粒大小和形状不规则,且水份大,容易在管链输送装置的进料口处堆积,导致管链输送进料口经常出现卡料问题。
目前,现有食物垃圾粉碎脱水系统主要采用螺杆挤压脱水装置,具体过程为,输送螺旋杆将进入料箱的物料推向压力区螺旋,通过螺距减小和轴径增大,并在筛壁和锥形体阻力的作用下,使物料逐渐浓缩,食物垃圾物料中所含的液体被挤压出,挤出的液体从筛网中流出,集中在蓄水箱内由水箱排出,脱水后的干料经筛网筒末端出口与自动气缸阻力装置体之间排出机外。如申请号为CN201821169661.7(授权公开号为CN20864610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固液分离的螺旋挤压机》对此进行了类似公开。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目前的螺旋脱水装置还存有一定的不足,螺旋脱水装置的运行过程为,粉碎后物料进入料口,螺杆将带水垃圾物料在楔形网内作挤压运动,实现垃圾物料固液分离,由于物料不断进入螺杆才能挤压的效果,当物料停止供给,物料就会停留在螺杆挤压区,产生积料现象,尤其是螺旋片与螺杆的表面积料较为严重,存在清洗死角,难以进行清理,积料垃圾过夜会发臭,影响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容易进行清洗的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有效实现食物垃圾物料稳定输送,避免食物垃圾物料在进料口处堆积,减少卡料问题的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包括:
螺旋挤压脱水装置,包括具有容置腔的壳体、螺杆、筛网以及第一驱动机构,所述螺杆以及筛网设于壳体的容置腔中,所述螺杆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螺旋叶片,所述筛网基本呈筒状,且套设在所述螺杆之外,从而与所述螺杆之间形成用于对食物垃圾物料进行挤压脱水的工作腔,所述筛网的后端口为落料口,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螺杆的前端连接,从而带动螺杆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壳体的底部还具有与工作腔连通的排水口;
所述螺杆上的螺旋叶片包括连接在所述螺杆的壁面上的第一叶片部分以及与第一叶片部分相连接且自螺杆的后端沿螺杆的轴向向后螺旋延伸的第二叶片部分,所述第二叶片部分为无轴叶片,无轴叶片的中部区域构造为前小后大的锥孔结构;
还包括卸料装置,该卸料装置包括:
顶料锥,能沿所述螺杆的轴向前后移动,从而封堵或打开所述筛网的落料口,该顶料锥具有与所述无轴叶片的锥孔结构相适配的锥面结构,在顶料锥向前移动到位的状态下,顶料锥的锥面结构与无轴叶片的内周沿相贴合;
弹性件,作用于所述的顶料锥,从而使该顶料锥始终具有朝向所述无轴叶片的锥孔结构移动的趋势。
为了使顶料锥在前后移动过程中能平稳移动,从而与无轴叶片的锥孔结构准确配合,所述卸料装置还包括:
辅助支撑轴,其第一端与所述螺杆的后端连接,且能随所述螺杆同轴转动,所述顶料锥为套设在该辅助支撑轴上且能随辅助支撑轴转动的锥套,该锥套还能沿所述辅助支撑轴的轴向前后滑移;
轴座,具有供所述辅助支撑轴穿设其中的轴孔。
为了使辅助支撑轴带动锥套平稳转动,所述锥套的内壁与所述辅助支撑轴的外壁之间通过键槽进行传动配合。
作为改进,所述筛网包括固定筛网部分以及能相对所述固定筛网部分靠近或远离的移动筛网部分,所述固定筛网部分对应位于所述第一叶片部分之外,在所述移动筛网部分朝向固定筛网部分移动到位后,移动筛网部分对应位于所述第二叶片部分之外,且移动筛网部分的前端口与所述固定筛网部分的后端口相接,所述锥套上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挡沿,该挡沿抵在所述移动筛网部分的后端口上,该移动筛网部分的后端口即构成所述的落料口。
上述移动筛网部分向后移动时,能带动锥套(作用于锥套的挡沿)同时后移,而处于卸载状态,使得挤压腔内物料无压力,螺杆转动后,物料自动掉下,可达到对螺杆和筛网内残留垃圾彻底清除的目的。
为了带动移动筛网前后移动,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该第二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移动筛网部分连接,从而带动移动筛网部分靠近或远离固定筛网部分。
作为改进,还包括:
导向杆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以及至少两个导向杆,各导向杆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螺杆的轴向基本一致,导向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壳体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
固定板,设于所述导向杆上,且能沿导向杆的轴向滑移,上述轴座设于该固定板上,该固定板通过连接板与所述移动筛网部分连接;
浮动板,设于所述导向杆上,且位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锥套之间,浮动板能沿导向杆的轴向滑移,所述弹性件设于固定板与浮动板之间;
压轮件,设于所述的浮动板上,该压轮件的轴线与所述浮动板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压轮件能绕自身轴线自由转动,且外壁与所述锥套的后端相抵。
上述结构设置,使得移动筛网部分、顶料锥、浮动板以及固定板可形成一个整体组件,在电动推杆带动移动筛网部分移动时,顶料锥、浮动板以及固定板能一起移动,这种卸料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且保证了移动筛网部分及顶料锥一起脱离固定筛网部分及螺杆上的第二叶片部分,方便了后续的清洗过程。
为了成本考虑,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为了提高移动筛网部分前后移动的平稳性,所述移动筛网部分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端板以及设于两个第一端板之间的第一筛网,两个所述第一端板滑动设于所述的导向杆上。
为了带动移动筛网部分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所述移动筛网部分的第一端板连接。
为了方便用户收集脱干的食物垃圾物料,还包括对应设于所述筛网的落料口下方的接料斗。
为了提高挤压脱水效果,所述螺旋叶片为其螺距沿螺杆的前端向后端方向逐渐减小的变螺距叶片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还包括:
箱体;
进料箱,设于所述箱体内,用于储存食物垃圾物料,且具有供食物垃圾物料排出的出料口;
管链输送装置,设于所述箱体内,包括第一驱动装置、输料管以及设于所述输料管内的管链组件,所述输料管具有进料口以及排料口,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管链组件连接,从而带动管链组件在所述输料管内循环转动,以将从所述进料口进入到输料管中的食物垃圾物料推送至所述的排料口;
定量供料装置,设于所述进料箱的出料口与所述输料管的进料口之间,用于将所述进料箱中的食物垃圾物料定量地传送至所述的输料管中。
垃圾处理器,设于所述箱体内,具有用于对食物垃圾物料进行粉碎处理的研磨腔以及与研磨腔相连通的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所述物料进口与所述排料口连通,所述物料出口与所述螺旋挤压脱水装置的工作腔相连通。
为了将进料箱中的食物垃圾物料的定量稳定输送输料管中,所述定量供料装置包括:
供料箱,设于所述的进料箱与所述输料管之间,并具有用于与所述进料箱的出料口相连的第一开口,及用于与所述输料管的进料口相连的第二开口;
推料叶轮,设于所述的供料箱中,且能绕自身轴线转动,从而将从第一开口进入的食物垃圾物料推送至第二开口;
第二驱动装置,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推料叶轮连接,带动推料叶轮转动。
为了推动食物垃圾物料在输料管中稳定前移,所述管链组件包括沿输料管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链条以及沿链条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与输料管的内壁相配合的盘片。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以及第一驱动装置均与控制系统连接,以使经所述推料叶轮从所述第二开口推出的食物垃圾物料落入管链组件的两个盘片之间。上述结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因推料叶轮以及管链输送装置的链轮不同步动作,造成在输料管的进料口积料问题。
为了驱动管链组件在输料管内循环转动,还包括与所述输料管相连接的工作箱,该工作箱的底部具有排料口,所述管链组件还包括位于该工作箱内的能绕自身轴线转动的链轮,所述链轮与所述管链组件的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链轮驱动连接。
为了实现链轮与推料叶轮的同步动作目的,所述链轮的端面上沿其周向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磁铁,所述工作箱的内壁上对应于所述的链轮设有用于识别所述磁铁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螺旋挤压脱水装置的螺杆后端具有沿螺杆的轴向向后螺旋延伸的第二叶片部分,该第二叶片部分为无轴叶片,无轴叶片的中部区域构造为前小后大的锥孔结构,对应地,筛网的落料口位置设有顶料锥,顶料锥能沿螺杆的轴向前后移动,从而封堵或者打开筛网的落料口,在顶料锥向前移动到位的状态下,顶料锥的锥面结构能与无轴叶片的内周沿相贴合,因而,在挤压脱水过程中,顶料锥与无轴叶片的配合可以起到较好的挤压脱水效果,其中,当物料对顶料锥的挤压力大于弹性件的顶力时,顶料锥开始后移挤出物料,达到对食物垃圾物料挤压脱水的目的,其中挤压后物料的含水率大小与弹性件大小有关,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弹性件的弹力进行设置。另一方面,将顶料锥向后移动时,可以无轴叶片的相脱离,无轴叶片的内径与顶料锥之间的配合间隙加大,转动螺杆物料会自动掉下,无轴叶片与顶料锥之间不存在清洗死角,所以在卸载状态时,用水冲洗螺杆和筛网,可达到快速清洗残留垃圾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省去箱体的相关挡板);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链输送装置与垃圾处理器连接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省去进料箱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省去定量供料装置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的竖向局部剖视图(省去垃圾处理器);
图7为图6中A-A处的竖向局部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旋挤压脱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省去壳体的盖板及接料斗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横向剖视图(未示出接料斗);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旋挤压脱水装置的主视图(移动筛网部分位于前方位置而与固定筛网部分处于接合状态);
图12为图11的横向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旋挤压脱水装置的主视图(移动筛网部分位于后方位置而与固定筛网部分处于脱离开状态);
图14为图13的横向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链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15,一种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包括箱体90、进料箱10、管链输送装置、垃圾处理器40以及螺旋挤压脱水装置50。管链输送装置、垃圾处理器40以及螺旋挤压脱水装置50均设于上述箱体90内,详见图1及图2。
参见图2,进料箱10用于储存食物垃圾物料。箱体90的侧边设有工作台13,工作台13的台面相对外周边沿下凹形成食物缓冲区,食物缓冲区与进料箱10相连通,从而供食物缓冲区位置的食物垃圾物料方便地移送至进料箱10中。进料箱10的底部还具有供食物垃圾物料排出的出料口11,该出料口11与管链输送装置相连。
参见图6及图7,进料箱10内设有用于对食物垃圾进行筛选过滤的过滤网12。本实施例的过滤网12为栅格网。当食物垃圾倒入进料箱10后,可经过滤网12的栅格进行筛选(如大骨头、啤酒瓶盖、餐巾纸)。
参见图3-图7,管链输送装置包括输料管组件、管链组件22、第一驱动装置25以及定量供料装置30。
参见图3,输料管组件包括输料管21以及工作箱26。输料管组件上具有进料口210以及排料口211。输料管21整体基本呈环形,且为竖向设置。进料口210设于输料管21的底部位置。输料管21的上端通过法兰与工作箱26连接,上述排料口211设于工作箱26的底部位置。输料管21的进料口210与进料箱10的出料口11连接。排料口211用于与垃圾处理器40的物料进口41连接。
参见图6及图15,管链组件22设于输料管21内,包括沿输料管2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链条220、沿链条220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盘片221以及链轮23。具体地,盘片221的外周具有环形凹槽2210,环形凹槽2210内设有用于与输料管21的内壁密封配合的密封圈222。
参见图6,链轮23设于工作箱26内且能绕自身轴线转动。链轮23与管链组件22的链条220传动连接,第一驱动装置25的动力输出端与链轮23驱动连接,从而带动管链组件在输料管21内(及工作箱26内)循环转动,以将从进料口210进入到输料管21中的食物垃圾推送至工作箱26的排料口211。
参见图7,本实施例的第一驱动装置25为设于工作箱26外的第一电机,该第一电机的驱动轴通过减速器与上述链轮23连接。
参见图6及图7,定量供料装置30,设于进料箱10的出料口11与输料管21的进料口210之间,用于将进料箱10中的食物垃圾传送至输料管21中。其中,输料管21的进料口210位于下方,进料箱10以定量供料装置30(相对工作箱)也对应位于下方。
参见图6及图7,供料装置包括供料箱31、推料叶轮32以及第二驱动装置33。供料箱31设于进料箱10与输料管21之间,并具有位于顶部的第一开口311以及位于底部的第二开口312,其中,第一开口311与进料箱10的出料口11相连通,第二开口312与输料管21的进料口210相连通。
参见图7,推料叶轮32,设于供料箱31中,且能绕自身轴线转动,从而将从第一开口311进入的食物垃圾物料推送至第二开口312。第二驱动装置33设于供料箱31之外,其动力输出端与推料叶轮32驱动连接,并带动推料叶轮32绕自身轴线转动。具体地,第二驱动装置33为第二电机,该第二电机为伺服电机。
参见图7,本实施例的第二驱动装置33以及第一驱动装置25均与控制系统(PLC控制)连接,从而使两者能同步动作。具体地,链轮23的端面上沿其周向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磁铁24,工作箱的内壁上对应于链轮23设有用于识别磁铁24的传感器27,传感器27与控制系统相连接。当第一驱动装置25带动链轮23转动时,传感器27能对链轮23上的多个磁铁24依次识别,从而将信号传送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可控制第二驱动装置33(伺服电机)与第一驱动装置25依次作间歇式转动,这样食物垃圾物料可经推料叶轮32推动,从第二开口312正好下落到管链组件22的两盘片221之间,避免物料落到盘片221圆周面而产生卡料现象,以此交替动作,可避免食物垃圾物料在输料管21的进料口210处堆积,减少卡料问题,为后续对食物垃圾物料实现定量粉碎提供(合理负载)了保障。
参见图4及图5,食物垃圾处理器40,用于对管链输送装置输送过来的食物垃圾物料进行研磨破碎处理。食物垃圾处理器40具有用于对食物垃圾物料进行粉碎处理的研磨腔以及与研磨腔相连通的物料进口41和物料出口42,其中,物料进口41与排料口211连通,物料出口42与螺旋挤压脱水装置50的工作腔相连通。食物垃圾处理器40的研磨结构及过程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赘述。
参见图8及图14,螺旋挤压脱水装置50包括壳体51、螺杆52、筛网60、第一驱动机构54以及卸料装置。壳体51具有容置腔,且前后两侧分别通过第一侧板56及第二侧板57进行支撑。螺杆52以及筛网60设于壳体51的容置腔中。本实施例的壳体51还具有集水作用,用于收集食物垃圾物料脱离的水分,壳体51的底部具有排水口510。
参见图10,螺杆5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螺旋叶片53,本实施例的螺旋叶片53为其螺距沿螺杆52的轴向逐渐减小的变螺距叶片结构。筛网60基本呈筒状,且套设在所述螺杆52之外,从而与所述螺杆52之间形成用于对食物垃圾物料进行挤压脱水的工作腔。其中,筛网60的后端口为落料口,在筛网60的前部设有与工作腔连通的进料接管511。螺杆52上的螺旋叶片53包括连接在螺杆52的壁面上的第一叶片部分531以及与第一叶片部分531相连接且自螺杆52的后端沿螺杆52的轴向向后螺旋延伸的第二叶片部分532,本实施例的第二叶片部分532为无轴叶片,无轴叶片的中部区域构造为前小后大的锥孔结构5320,即第二叶片部分532的内周面与下文中所述的辅助支撑轴71的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参见图10,第一驱动机构54设于壳体51的前侧,其动力输出端与螺杆52的前端连接,从而带动螺杆52绕自身轴线转动。本实施的第一驱动机构54为电机。
参见图10-图14,卸料装置包括顶料锥70、弹性件81、辅助支撑轴71、轴座72、第二驱动机构82、导向杆支撑组件、固定板85、浮动板87以及压轮件。
参见图11及图12,导向杆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83以及至少两个导向杆84。各导向杆84的长度方向均与螺杆52的轴向基本一致,其中,导向杆84的一端连接在壳体51上(具体可以是连接在第二侧板57上),另一端连接在支撑板83上。本实施例的导向杆84有四个。固定板85、浮动板87均滑动设置在上述四个导向杆84上,而能前后滑移。
参见图12,辅助支撑轴71的第一端与螺杆52的后端连接,且能随螺杆52同轴转动。具体地,轴座72设于固定板85的中部位置,轴座72的中部具有轴孔,辅助支撑轴71穿设在轴座72的轴孔中。
参见图12,本实施例的顶料锥70为套设在该辅助支撑轴71上且能随辅助支撑轴71转动的锥套,该锥套还能沿所述辅助支撑轴71的轴向前后滑移。其中,锥套的内壁与辅助支撑轴71的外壁之间通过键槽进行传动配合。顶料锥70在向前或向后移动时,能封堵或打开筛网60的落料口。具体地,顶料锥70具有与无轴叶片的锥孔结构5320相适配的锥面结构701,在顶料锥70向前移动到位的状态下,顶料锥70的锥面结构701与无轴叶片的内周沿相贴合。顶料锥70上还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挡沿702,该挡沿702能抵在筛网60的落料口上。
结合图14,本实施例的浮动板87位于固定板85与锥套之间,浮动板87能沿导向杆84的轴向滑移。压轮件88设于浮动板87上,且能绕自身轴线自由转动,其中,压轮件88的轴线与浮动板87的延伸方向基本一致,从而使压轮件88的外壁与锥套的后端面相抵。
结合图12及图14,本实施例的弹性件81为弹簧,且有四个,设于定位板与浮动板87之间,沿辅助支撑轴71的周向分布。上述弹簧作用于浮动板87,并通过设于浮动板87上压轮件88作用于所述的顶料锥70,从而使该顶料锥70始终具有朝向无轴叶片的锥孔结构5320移动的趋势。
参见图12,本实施例的筛网60包括固定筛网部分61以及移动筛网部分62,移动筛网部分62能相对固定筛网部分61靠近或远离。
第二驱动机构82的动力输出端与移动筛网部分62连接,从而带动移动筛网部分62靠近或远离上述固定筛网部分61。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机构82为电动推杆。
结合图10及图12,固定筛网部分61对应位于第一叶片部分531之外,具体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端板612以及设于两个第二端板612之间的第二筛网611。上述两个第二端板612分别固定在壳体51的前后两个侧壁上。
参见图14,移动筛网部分62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端板622以及连接在两个第一端板622之间的第一筛网621。两个第一端板622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板89,上述电动推杆的驱动端与该第二连接板89连接。在移动筛网部分62朝向固定筛网部分61移动到位后,移动筛网部分62对应位于第二叶片部分532之外,并且,移动筛网部分62的前端口与固定筛网部分61的后端口相接。上述锥套的挡沿702能抵在所述移动筛网部分62的后端口上,即该移动筛网部分62的后端口即构成前述的落料口。
筛网60的落料口下方的对应设有接料斗55,用于接收从筛网60的落料口推送出的脱干的食物垃圾物料。为了方便用户收集上述脱干的物料,上述接料斗55以及筛网60的落料口对应移出箱体90的侧壁之外。
移动筛网部分62还通过第一连接板86与固定板85连接,由此,移动筛网部分62、顶料锥70、浮动板87以及固定板85形成一个整体组件,在电动推杆带动移动筛网部分62移动时,可带动顶料锥70、浮动板87以及固定板85一起移动,参见图12及图14,分别示出了移动筛网部分62位于前方位置而与固定筛网部分61处于接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以及移动筛网部分62位于后方位置而与固定筛网部分61处于脱离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的优点:
(1)、采用管链输送装置对食物垃圾物料进行输送,管链输送系统的输料管21呈环形设计,且在输料管21内的管链组件22能够循环转动,并能将从进料口210进入到输料管21中的食物垃圾物料稳定地推送至排料口211位置,这种管链输送系统供料过程平稳,能有效避免后续垃圾粉碎过程中卡机问题,且输料管21内腔不容易积料,异味少,清洗方便。另一方面,管链输送系统的管链组件22可采用单链轮23驱动,其具有传动简单、结构紧凑和安装维修方便。
(2)、管链输送装置在运行时,可通过定量供料装置30,将进料箱10中的食物垃圾物料定量地传送至输料管21中,从而实现间歇式稳定供料,避免食物垃圾物料在输料管21的进料口210处堆积,减少卡料问题,为后续对食物垃圾物料实现定量粉碎提供(合理负载)了保障。
(3)、螺旋挤压脱水装置50的螺杆52后端具有沿螺杆52的轴向向后螺旋延伸的第二叶片部分532,该第二叶片部分532为无轴叶片,无轴叶片的中部区域构造为前小后大的锥孔结构5320,对应地,筛网60的落料口位置设有顶料锥70,顶料锥70能沿螺杆52的轴向前后移动,从而封堵以及打开筛网60的落料口,在顶料锥70向前移动到位的状态下,顶料锥70的锥面结构701能与无轴叶片的内周沿相贴合,因而,在挤压脱水过程中,顶料锥70与无轴叶片的配合可以起到较好的挤压脱水效果,其中,当物料对顶料锥70的挤压力大于弹性件81的顶力时,顶料锥70开始后移挤出物料,达到对食物垃圾物料挤压脱水的目的,其中挤压后物料的含水率大小与弹性件81大小有关,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弹性件81的弹力进行设置。另一方面,将顶料锥70向后移动时,可以与无轴叶片相脱离,无轴叶片的内径与顶料锥70之间的配合间隙加大,转动螺杆52物料会自动掉下,无轴叶片与顶料锥70之间不存在清洗死角,所以在卸载状态时,用水冲洗螺杆52和筛网60,可达到快速清洗残留垃圾的目的。

Claims (15)

1.一种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包括:
螺旋挤压脱水装置(50),包括具有容置腔的壳体(51)、螺杆(52)、筛网(60)以及第一驱动机构(54),所述螺杆(52)以及筛网(60)设于壳体(51)的容置腔中,所述螺杆(5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螺旋叶片(53),所述筛网(60)呈筒状,且套设在所述螺杆(52)之外,从而与所述螺杆(52)之间形成用于对食物垃圾物料进行挤压脱水的工作腔,所述筛网(60)的后端口为落料口(600),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螺杆(52)的前端连接,从而带动螺杆(52)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壳体(51)的底部还具有与工作腔连通的排水口(510);
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52)上的螺旋叶片(53)包括连接在所述螺杆(52)的壁面上的第一叶片部分(531)以及与第一叶片部分(531)相连接且自螺杆(52)的后端沿螺杆(52)的轴向向后螺旋延伸的第二叶片部分(532),所述第二叶片部分(532)为无轴叶片,无轴叶片的中部区域构造为前小后大的锥孔结构(5320);
还包括卸料装置,该卸料装置包括:
顶料锥(70),能沿所述螺杆(52)的轴向前后移动,从而封堵或者打开所述筛网(60)的落料口,该顶料锥(70)具有与所述无轴叶片的锥孔结构(5320)相适配的锥面结构(701),在顶料锥(70)向前移动到位的状态下,顶料锥(70)的锥面结构(701)与无轴叶片的内周沿相贴合;
弹性件(81),作用于所述的顶料锥(70),从而使该顶料锥(70)始终具有朝向所述无轴叶片的锥孔结构(5320)移动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装置还包括:
辅助支撑轴(71),其第一端与所述螺杆(52)的后端连接,且能随所述螺杆(52)同轴转动,所述顶料锥(70)为套设在该辅助支撑轴(71)上且能随辅助支撑轴(71)转动的锥套,该锥套还能沿所述辅助支撑轴(71)的轴向前后滑移;
轴座(72),具有供所述辅助支撑轴(71)穿设其中的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套的内壁与所述辅助支撑轴(71)的外壁之间通过键槽进行传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60)包括固定筛网部分(61)以及能相对所述固定筛网部分(61)靠近或远离的移动筛网部分(62),所述固定筛网部分(61)对应位于所述第一叶片部分(531)之外,在所述移动筛网部分(62)朝向固定筛网部分(61)移动到位后,移动筛网部分(62)对应位于所述第二叶片部分(532)之外,且移动筛网部分(62)的前端口与所述固定筛网部分(61)的后端口相接,所述锥套上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挡沿(702),该挡沿(702)抵在所述移动筛网部分(62)的后端口上,该移动筛网部分(62)的后端口即构成所述的落料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82),该第二驱动机构(8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移动筛网部分(62)连接,从而带动移动筛网部分(62)靠近或远离固定筛网部分(6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向杆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83)以及至少两个导向杆(84),各导向杆(84)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螺杆(52)的轴向一致,各所述导向杆(8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壳体(51)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板(83)上;
固定板(85),设于所述导向杆(84)上,且能沿导向杆(84)的轴向滑移,上述轴座(72)设于该固定板(85)上,该固定板(85)通过连接板与所述移动筛网部分(62)连接;
浮动板(87),设于所述导向杆(84)上,且位于所述固定板(85)与所述锥套之间,浮动板(87)能沿导向杆(84)的轴向滑移,所述弹性件(81)设于固定板(85)与浮动板(87)之间;
压轮件(88),设于所述的浮动板(87)上,该压轮件(88)的轴线与所述浮动板(87)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压轮件能绕自身轴线自由转动,且外壁与所述锥套的后端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筛网部分(62)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端板(622)以及设于两个第一端板(622)之间的第一筛网(621),两个所述第一端板(622)滑动设于所述的导向杆(84)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82)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所述移动筛网部分(62)的第一端板(62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53)为其螺距沿螺杆(52)的前端向后端方向逐渐减小的变螺距叶片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箱体(90);
进料箱(10),设于所述箱体(90)内,用于储存食物垃圾物料,且具有供食物垃圾物料排出的出料口(11);
管链输送装置,设于所述箱体(90)内,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5)、输料管(21)以及设于所述输料管(21)内的管链组件(22),所述输料管(21)具有进料口(210)以及排料口(211),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5)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管链组件连接,从而带动管链组件在所述输料管(21)内循环转动,以将从所述进料口(210)进入到输料管(21)中的食物垃圾物料推送至所述的排料口(211);
定量供料装置(30),设于所述进料箱(10)的出料口(11)与所述输料管(21)的进料口(210)之间,用于将所述进料箱(10)中的食物垃圾物料定量地传送至所述的输料管(21)中;
垃圾处理器(40),设于所述箱体(90)内,具有用于对食物垃圾物料进行粉碎处理的研磨腔以及与研磨腔相连通的物料进口(41)和物料出口(42),所述物料进口(41)与所述排料口(211)连通,所述物料出口(42)与所述螺旋挤压脱水装置(50)的工作腔相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供料装置(30)包括:
供料箱(31),设于所述的进料箱(10)与所述输料管(21)之间,并具有用于与所述进料箱(10)的出料口(11)相连的第一开口(311),及用于与所述输料管(21)的进料口(210)相连的第二开口(312);
推料叶轮(32),设于所述的供料箱(31)中,且能绕自身轴线转动,从而将从第一开口(311)进入的食物垃圾物料推送至第二开口(312);
第二驱动装置(33),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推料叶轮(32)连接,带动推料叶轮(32)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链组件(22)包括沿输料管(2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链条(220)以及沿链条(220)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与所述输料管的内壁相配合的盘片(22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3)以及第一驱动装置(25)均与控制系统连接,以使经所述推料叶轮(32)从所述第二开口(312)推出的食物垃圾物料落入管链组件(22)的两个盘片(221)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输料管(21)相连接的工作箱(26),该工作箱(26)的底部具有排料口(211),所述管链组件(22)还包括位于该工作箱(26)内的能绕自身轴线转动的链轮(23),所述链轮(23)与所述管链组件(22)的链条(22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5)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链轮(23)驱动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23)的端面上沿其周向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磁铁(24),所述工作箱的内壁上对应于所述的链轮(23)设有用于识别所述磁铁(24)的传感器(27),所述传感器(27)与控制系统相连接。
CN202022885076.0U 2020-12-03 2020-12-03 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 Active CN2146461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85076.0U CN214646120U (zh) 2020-12-03 2020-12-03 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85076.0U CN214646120U (zh) 2020-12-03 2020-12-03 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46120U true CN214646120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70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85076.0U Active CN214646120U (zh) 2020-12-03 2020-12-03 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461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23178B2 (en) Device for conversion of waste to sources of energy or fertilizer and a method thereof
CN213792012U (zh) 环保型生活垃圾处理设备
CN202876874U (zh) 蔬菜垃圾处理机
JP2010099643A (ja) 圧縮脱液装置
CN102921497A (zh) 一种蔬菜垃圾处理机
CN207594379U (zh) 餐厨有机垃圾回收处理设备中的脱水泄压机构
CN111037974B (zh) 一种无害化分离泔水用的挤压系统及其挤压方法
CN201055805Y (zh) 倾斜式可腐有机垃圾的破碎与脱水装置
CN112549614A (zh) 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
CN214646120U (zh) 商用餐厨食物垃圾处理系统
CN211514685U (zh)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
CN201055804Y (zh) 立式可腐有机垃圾的破碎与脱水装置
CN211099419U (zh) 垃圾粉碎装置
CN110239132B (zh) 一种固液分离装置
CN210415624U (zh) 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装置
CN210590689U (zh) 一种固液分离装置
CN214526197U (zh) 餐厨垃圾处理用的管链输送供料系统
CN214526196U (zh) 餐厨垃圾处理用的管链输送系统
CN109163511B (zh) 一种塑料粒子离心脱水装置
CN113524758B (zh) 湿垃圾用平推式挤压脱水机
CN216150650U (zh) 一种无机物自动分选压榨装置
CN212702294U (zh) 一体化餐厨垃圾减量化设备
CN211876543U (zh) 一种原料脱水装置
CN212014288U (zh) 高效粉碎式骨肉分离机
CN105728171A (zh) 一种多转鼓式薄膜类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洗涤净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