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14442U -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净化入河雨水口 - Google Patents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净化入河雨水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14442U
CN214614442U CN202021618098.4U CN202021618098U CN214614442U CN 214614442 U CN214614442 U CN 214614442U CN 202021618098 U CN202021618098 U CN 202021618098U CN 214614442 U CN214614442 U CN 214614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artition wall
overflow
floating island
ecological pur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180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ue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ue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ue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ue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1809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14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14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1444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净化入河雨水口,由拦截区、缓流沉淀区、生态净化过滤区、蓄水区组成,拦截区一端设有雨水管排水口,另一端设有金属格栅拦污箱体;缓流沉淀区包括第一隔墙、第二隔墙和T形隔墙;生态净化过滤区包括过滤墙和浮岛组成,蓄水区由第二过滤墙、溢流墙、二者之间的区域组成,溢流墙顶部设有溢流管,溢流管两端设有反滤网。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对河道雨水口进行生态处治,可实现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顶部把手对拦污箱体内污染物进行定期清理,可确保排水效率,隔墙可对泥沙进行沉淀和减缓流速,并形成过鱼通道,达到连续、稳定、长期有效的去除固态污染物。降雨较大时,处理后的雨水通过溢流墙上溢流管流向河道。

Description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净化入河雨水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生态净化入河雨水口,也涉及河道生态治理施工中现有雨水口改造,具体涉及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净化入河雨水口。
背景技术
在城市的多个组成系统中,河道具有防洪排水功能、景观文化功能、生态环境功能和雨水利用功能等,对城市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传统的河道整治工程,大量填埋自然河道两侧的沟塘,裁弯取直,使河道渠化严重,无滞洪区,大大减少了河道调蓄能力,容易引起城市内涝;钢筋混凝土、浆砌块石等硬质护岸和硬化的河道下垫面,阻隔了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削弱了河道生态的自然修复功能;雨水径流中污染物的浓度大时,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直接进入水体会形成面源污染;遇到降雨天气时,初期雨水和其它水质较好的雨水来不及处理就流进河道,净化处理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河道生态净化入河雨水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净化入河雨水口,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净化入河雨水口,其特征在于由拦截区、缓流沉淀区、生态净化过滤区、蓄水区组成,所述拦截区一端设有雨水管排水口,另一端设有金属格栅拦污箱体,所述金属拦污箱体四角设有竖向角钢,通过在顶部和底部设有的金属条形板将竖向角钢连接成长方体骨架,所述条形板位于排水侧墙两侧,在其顶部设有把手,所述金属拦污箱体出水侧底部设有拦污板,上部设有格栅网,拦污箱体底部设有底板,排水侧墙两侧设有侧板,迎水侧设有迎水面板,沿着竖向角钢从下向上设有数层矩形加强筋;所述缓流沉淀区包括第一隔墙、第二隔墙和T形隔墙,所述隔墙与退台护坡之间设有加强连接筋;所述T形隔墙设于退台护坡转角处;所述生态净化过滤区包括过滤墙和浮岛组成,所述过滤墙设于隔墙下游1~3m处,并间隔1~3m设置数道,所述相邻过滤墙之间、过滤墙和溢流墙之间设有人工浮岛,所述人工浮岛由浮岛单元拼接组成相应形状和尺寸,外围设有浮岛框,所述浮岛框与隔墙、过滤墙内部埋设的固定埋件通过锚固绳连接,所述固定埋件由埋设墙体内部扩大型固定底座、与固定底座相连并露出墙体的固定杆以及固定杆端部绑扎环组成,所述人工浮岛上设有水生植物或耐水性植物;所述蓄水区由第二过滤墙、溢流墙、二者之间的区域组成,所述溢流墙顶部设有溢流管,溢流管两端设有反滤网。
优选地,所述的排水侧墙端部两侧设有对称内凹箱体卡槽,箱体卡槽尺寸比金属格栅拦污箱体大1cm,箱体卡槽底部高程比非箱体卡槽部位高程低5~10cm。
优选地,所述的底板、侧板、迎水面板为直径小于1cm小孔洞防锈板,格栅网为直径小于5cm大孔洞金属格栅网。
优选地,所述的隔墙、退台护坡、过滤墙以及溢流墙由格宾碎石网箱堆砌组成,隔墙、过滤墙高度与退台护坡相同,高于正常水位,过滤墙高度低于正常水位下0.1~0.3m;所述隔墙长度为两侧退台护坡之间间距的1/2~3/4,过滤墙及溢流墙长度为两侧退台护坡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的隔墙、过滤墙以及溢流墙底部设有碎石基础,碎石基础两侧采用格宾网箱固定。
优选地,所述隔墙、过滤墙以及溢流墙与同层退台护坡相互接触内部设有加强连接筋,所述加强连接筋一端设于退台护坡内部,一端设于相应的隔墙、过滤墙或溢流墙内部,且加强连接筋端部设有固定板。
优选地,所述的人工浮岛锚固绳在正常水位时,处于弯曲状态,并留有1m伸长量。
优选地,所述的过滤墙与人工浮岛数量不限于2道,但不少于1道,数量越多,过滤净化效果越好,可根据入河雨水口长度进行调整。
优选地,所述的浮岛单元为方形PE材料,中央部位设有一个大直径种植孔,种植孔四周设有四个小直径通气孔,浮岛单元对边侧分别设有相同厚度拼接头和拼接槽,拼接槽底部设有限位板,拼接头厚度与限位板厚度之和与浮岛单元厚度相同,不同浮岛单元可通过拼接头和拼接槽组拼不同形状。
优选地,所述的沉水植物可选金鱼藻、狐尾藻等,挺水植物可选芦苇、香蒲、再力花、梭鱼草等,所述植生毯、隔墙两侧、退台护坡上交替种植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方案,与传统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绵城市理念对河道雨水口进行生态处治,采用“渗、滞、蓄、净、用、排”措施高效地运用雨水,可实现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海绵城市建设相呼应。
2、金属格栅拦污箱体由型钢骨架和面板组成,雨水口较大污染物积聚在拦污箱体内部,通过顶部把手对箱体内污染物进行定期清理,可确保排水效率,提高使用寿命,且操作简单。
3、雨水通过缓流区设置的隔墙进行泥沙沉淀和减缓流速,其次隔墙可形成过鱼通道,确保鱼类等水生动物通行,从而连续、稳定、长期有效的去除固态污染物。
4、通过设置的数个过滤墙和生态浮岛进行生态净化和浸流,隔墙使雨水经过物理净化,相邻隔墙之间的生态浮岛对水中的污染元素进行生物净化,改善水质,并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
5、当降雨较大时,处理后的雨水通过溢流墙上溢流管流向河道,在保证净化处理效果的同时,有效解决雨季水量大问题。
6、过滤墙由石笼网箱堆砌组成,石笼网箱与两侧退台式护坡进行加筋处理,相邻过滤墙之间设置生态浮岛和浮岛框,通过锚绳与埋置在石笼网箱隔墙内部的固定件固定,有效解决浮岛漂移问题,且石笼网箱施工速度快,可有效减少施工周期。
7、对入河雨水口进行生态处治,可有效减少后续河道生态处治难度,且生态净化雨水口与生态景观(浮岛和生态护坡)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好的景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净化入河雨水口结构示意图;
图2是雨水口拦截区结构示意图;
图3是金属格栅拦污箱体安装立面图;
图4是箱体卡槽结构示意图;
图5是拦污箱体竖向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拦污箱体出水侧拦污板结构示意图;
图7是拦污箱体左右侧拦污板示意图;
图8是金属格栅拦污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沉淀减速隔墙结构示意图;
图10是过滤隔墙-人工浮岛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溢流墙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植生毯铺设示意图;
图13是碎石基础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固定埋件结构示意图;
图15是人工浮岛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浮岛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浮岛单元结构俯视图;
图18是浮岛单元结构侧视图。
图中标注:1-拦截区,2-缓流沉淀区,3-生态净化过滤区,4-蓄水区,5-河道,6-雨水管,7-拦污箱体,71-竖向角钢,72-条形板,73-把手,74-加强筋,75-底板,76-侧板,77-迎水面板,78-拦污板,79-格栅网,8-挡土墙,81-排水侧墙,82-箱体卡槽,9-素土,10-隔墙,101-第一隔墙,102-第二隔墙,103-T形隔墙,11-退台护坡,12-过滤墙,121-第一过滤墙,122-第二过滤墙,13-浮岛,131-第一浮岛,132-第二浮岛,133-浮岛框,14-浮岛单元,141-通气孔,142-拼接槽,143-拼接头,144-种植孔,145-限位板,15-溢流墙,151-溢流管,16-开挖台阶,17-植生毯,18-缓坡,19-加强连接筋,20-固定埋件,201-固定底座,202-固定杆,203-绑扎环,21-碎石基础,22-反滤网,23-正常水位,24-停水植物,25-沉水植物,26-浮水植物,27-锚固绳,28-耐水性植物,29-生态净化雨水通道河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参考图1至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共设有拦污箱体7总高度2.0m,拦污板78与迎水面板77高度为0.3m,格栅网79高度1.7m,侧板76尺寸为2.0×0.4m,隔墙10、过滤墙12、溢流墙15宽度为0.5m,溢流管151宽度0.3m,共设有三道隔墙10,两道过滤墙12及一道溢流墙15,总长度为10m,浮岛单元14尺寸为20×20cm。
结合附图1所示,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净化入河雨水口,其特征在于由拦截区1、缓流沉淀区2、生态净化过滤区3、蓄水区4组成,T形隔墙103设于退台护坡11转角处;过滤墙12设于隔墙10下游1~3m处,并间隔1~3m设置数道,所述相邻过滤墙12之间、过滤墙12和溢流墙15之间设有人工浮岛13,过滤墙12与人工浮岛13数量不限于2道,但不少于1道,数量越多,过滤净化效果越好,可根据入河雨水口长度进行调整;沉水植物25可选金鱼藻、狐尾藻等,挺水植物24可选芦苇、香蒲、再力花、梭鱼草等,所述植生毯17、隔墙10两侧、退台护坡11上交替种植沉水植物25、挺水植物24和浮水植物26。
结合附图2~附图4所示,拦截区1一端设有雨水管6排水口,另一端设有金属格栅拦污箱体7;排水侧墙81端部两侧设有对称内凹箱体卡槽82,箱体卡槽82尺寸比拦污箱体大71cm,箱体卡槽82底部高程比非箱体卡槽部位高程低5~10cm。
结合附图5所示,金属拦污箱体7四角设有竖向角钢71,通过在顶部和底部设有的金属条形板72将竖向角钢71连接成长方体骨架。
结合附图5~附图8所示,所述条形板72位于排水侧墙81两侧,顶部设有把手73,金属拦污箱体7出水侧底部设有拦污板78,上部设有格栅网79,拦污箱体7底部设有底板75,排水侧墙81两侧设有侧板76,迎水侧设有迎水面板77,沿着竖向角钢71从下向上设有数层矩形加强筋74;所述的底板75、侧板76、迎水面板77、拦污板78为直径小于1cm小孔洞防锈板,格栅网79为直径小于5cm大孔洞金属格栅网。
结合附图1、附图9所示,缓流沉淀区2包括第一隔墙101、第二隔墙102和T形隔墙103,隔墙10与退台护坡11之间设有加强连接筋19。
结合附图1、附图10所示,生态净化过滤区3包括过滤墙12和浮岛13组成。
结合附图1、附图15所示,人工浮岛13由浮岛单元14拼接组成相应形状和尺寸,外围设有浮岛框133,所述浮岛框133与隔墙10、过滤墙12内部埋设的固定埋件20通过锚固绳27连接。
结合附图15~附图18所示,浮岛单元14为方形PE材料,中央部位设有一个大直径种植孔144,种植孔四周设有四个小直径通气孔141,浮岛单元14对边侧分别设有相同厚度拼接头143和拼接槽142,拼接槽142底部设有限位板145,拼接头143厚度与限位板145厚度之和与浮岛单元14厚度相同,不同浮岛单元14可通过拼接头143和拼接槽142组拼不同形状。
结合附图10所示,人工浮岛13锚固绳27在正常水位23时,处于弯曲状态,并留有1m伸长量。
结合附图10、附图14所示,固定埋件20由埋设墙体内部扩大型固定底座201、与固定底座201相连并露出墙体的固定杆202以及固定杆202端部绑扎环203组成,所述人工浮岛上13设有水生植物或耐水性植物。
结合附图1、附图11所示,蓄水区4由第二过滤墙122、溢流墙15二者之间的区域组成,溢流墙15顶部设有溢流管151,溢流管151两端设有反滤网22。
结合附图9~附图11所示,隔墙10、退台护坡11、过滤墙12以及溢流墙15由格宾碎石网箱堆砌组成,隔墙10、过滤墙12高度与退台护坡11相同,高于正常水位,过滤墙12高度低于正常水位下0.1~0.3m;所述隔墙10长度为两侧退台护坡11之间间距的1/2~3/4,过滤墙12及溢流墙15长度为两侧退台护坡11之间的间距。
结合附图12、附图13所示,隔墙10、过滤墙12以及溢流墙15底部设有碎石基础21,碎石基础21两侧采用格宾网箱固定,内部设有加强连接筋19与两侧退台护坡11连接,非隔墙10、过滤墙12以及溢流墙15底部设有植生毯17。
结合附图1、附图9~附图11所示,隔墙10、过滤墙12以及溢流墙15与同层退台护坡11相互接触内部设有加强连接筋19,所述加强连接筋19一端设于退台护坡11内部,一端设于相应的隔墙10、过滤墙12或溢流墙15内部,且加强连接筋19端部设有固定板。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净化入河雨水口,其特征在于由拦截区(1)、缓流沉淀区(2)、生态净化过滤区(3)、蓄水区(4)组成,所述拦截区(1)一端设有雨水管(6)排水口,另一端设有金属格栅拦污箱体(7),所述金属拦污箱体(7)四角设有竖向角钢(71),通过在顶部和底部设有的金属条形板(72)将竖向角钢(71)连接成长方体骨架,所述条形板(72)位于排水侧墙(81)两侧,条形板(72)顶部设有把手(73),所述金属拦污箱体(7)出水侧底部设有拦污板(78),上部设有格栅网(79),拦污箱体(7)底部设有底板(75),排水侧墙(81)两侧设有侧板(76),迎水侧设有迎水面板(77),沿着竖向角钢(71)从下向上设有数层矩形加强筋(74);所述缓流沉淀区(2)包括第一隔墙(101)、第二隔墙(102)和T形隔墙(103),所述隔墙(10)与退台护坡(11)之间设有加强连接筋(19);所述T形隔墙(103)设于退台护坡(11)转角处;所述生态净化过滤区(3)包括过滤墙(12)和浮岛(13)组成,所述过滤墙(12)设于隔墙(10)下游1~3m处,并间隔1~3m设置数道,所述相邻过滤墙(12)之间、过滤墙(12)和溢流墙(15)之间设有人工浮岛(13),所述人工浮岛(13)由浮岛单元(14)拼接组成相应形状和尺寸,外围设有浮岛框(133),所述浮岛框(133)与隔墙(10)、过滤墙(12)内部埋设的固定埋件(20)通过锚固绳(27)连接,所述固定埋件(20)由埋设墙体内部扩大型固定底座(201)、与固定底座(201)相连并露出墙体的固定杆(202)以及固定杆(202)端部绑扎环(203)组成,所述人工浮岛上(13)设有水生植物或耐水性植物(28);所述蓄水区(4)由第二过滤墙(122)、溢流墙(15)、二者之间的区域组成,所述溢流墙(15)顶部设有溢流管(151),溢流管(151)两端设有反滤网(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净化入河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侧墙(81)端部两侧设有对称内凹箱体卡槽(82),箱体卡槽(82)尺寸比拦污箱体(7)大1cm,箱体卡槽(82)底部高程比非箱体卡槽部位高程低5~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净化入河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75)、侧板(76)、迎水面板(77)、拦污板(78)为直径小于1cm小孔洞防锈板,格栅网(79)为直径小于5cm大孔洞金属格栅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净化入河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墙(10)、退台护坡(11)、过滤墙(12)以及溢流墙(15)由格宾碎石网箱堆砌组成,隔墙(10)、过滤墙(12)高度与退台护坡(11)相同,高于正常水位,过滤墙(12)高度低于正常水位下0.1~0.3m;所述隔墙(10)长度为两侧退台护坡(11)之间间距的1/2~3/4,过滤墙(12)及溢流墙(15)长度为两侧退台护坡(11)之间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净化入河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墙(10)、过滤墙(12)以及溢流墙(15)底部设有碎石基础(21),碎石基础(21)两侧采用格宾网箱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净化入河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墙(10)、过滤墙(12)以及溢流墙(15)与同层退台护坡(11)相互接触内部设有加强连接筋(19),所述加强连接筋(19)一端设于退台护坡(11)内部,一端设于相应的隔墙(10)、过滤墙(12)或溢流墙(15)内部,且加强连接筋(19)端部设有固定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净化入河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浮岛(13)锚固绳(27)在正常水位(23)时,处于弯曲状态,并留有1m伸长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净化入河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墙(12)与人工浮岛(13)数量不限于2道,但不少于1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净化入河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岛单元(14)为方形PE材料,中央部位设有一个大直径种植孔(144),种植孔四周设有四个小直径通气孔(141),浮岛单元(14)对边侧分别设有相同厚度拼接头(143)和拼接槽(142),拼接槽(142)底部设有限位板(145),拼接头(143)厚度与限位板(145)厚度之和与浮岛单元(14)厚度相同,不同浮岛单元(14)可通过拼接头(143)和拼接槽(142)组拼不同形状。
CN202021618098.4U 2020-08-06 2020-08-06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净化入河雨水口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614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18098.4U CN214614442U (zh) 2020-08-06 2020-08-06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净化入河雨水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18098.4U CN214614442U (zh) 2020-08-06 2020-08-06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净化入河雨水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14442U true CN214614442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374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1809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614442U (zh) 2020-08-06 2020-08-06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净化入河雨水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144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6570B (zh) 农田面源污染阶梯式潜流坝生态净化沟渠系统
CN110016886B (zh) 河道近自然生态堤岸
CN106702980B (zh) 防止沟壁土壤流失的农田生态排水沟渠构建方法
CN110761241B (zh) 城市河道生态提防
CN203021406U (zh) 一种农田面源污染阶梯式潜流坝生态净化沟渠系统
CN109368796A (zh) 一种用于河道水质治理的生态景观护岸
CN111719500A (zh) 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的生态护坡系统
CN211972073U (zh) 一种城镇生态河道断面
CN112112172A (zh) 一种分段式拦截净水生态护坡系统
CN108625453A (zh) 高层建筑海绵城市综合体系统
CN108328744B (zh) 基于海绵生态体系的处理农田面源污染的三级生态水塘
CN106567361B (zh) 控制河道淤泥沉积的系统及方法
CN207294336U (zh) 用于河道排污口的浮动式临时原位净化装置
CN210559648U (zh) 梯级多段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池
CN214614442U (zh)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净化入河雨水口
CN109912036B (zh) 一种河道漂浮垃圾收集及水质净化系统
CN107190832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口的改造方法
CN109113032B (zh) 一种生态式可移动河流拦沙堰
CN215714368U (zh) 一种路面广场防积水结构
CN201648100U (zh) 一种用于河道护坡的水流净化装置
CN215289908U (zh) 海绵型生态多级调蓄净化岸坡防护系统
CN108147618A (zh) 一种无动力滨河水生态保持净化处理系统
CN113863465A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生态排水系统
CN213867866U (zh) 一种分段式拦截净水生态护坡系统
CN209193641U (zh) 一种用于河道水质治理的生态景观护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