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06475U - 一种印刷机的印刷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印刷机的印刷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06475U
CN214606475U CN202023220763.7U CN202023220763U CN214606475U CN 214606475 U CN214606475 U CN 214606475U CN 202023220763 U CN202023220763 U CN 202023220763U CN 214606475 U CN214606475 U CN 214606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fixedly connected
printing
sliding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2076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军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Peak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Peak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Peak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Peak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2076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064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06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064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印刷机的印刷机构,包括:外壳;第一印刷辊组件,所述第一印刷辊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壁的顶部,所述外壳内壁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印刷辊组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部设置有海绵块,所述海绵块抵触于所述第一印刷辊组件的外表面;料筒,所述料筒的右侧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的右侧。本实用新型方便了对第一印刷辊组件进行涂墨,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也保证了工作人员内的健康,通过海绵块的设置,使得涂墨更加的均匀,并且也能够防止多余的墨水滴落,通过第二印刷辊组件的上下移动,可以调节与第一印刷辊组件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纸板进行印刷。

Description

一种印刷机的印刷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印刷机的印刷机构。
背景技术
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
但是目前的印刷机的印刷机构在使用的时候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人工进行涂墨时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下,另油墨的成分含有甲苯,靠人工操作,对人体的伤害很大,使用起来不方便。
因此,目前研发一种印刷机的印刷机构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刷机的印刷机构,以解决人工进行涂墨时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下,另油墨的成分含有甲苯,靠人工操作,对人体的伤害很大,使用起来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印刷机的印刷机构,包括:外壳;
第一印刷辊组件,所述第一印刷辊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壁的顶部,所述外壳内壁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印刷辊组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部设置有海绵块,所述海绵块抵触于所述第一印刷辊组件的外表面;
料筒,所述料筒的右侧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的右侧,所述料筒的左侧设置有注料头,所述注料头抵触于所述海绵块的右侧,所述料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料筒和所述外壳并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右侧;
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安装槽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套筒的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套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一侧与所述方槽内壁的一侧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滑动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安装槽并延伸至所述安装槽的右侧;
第一墨箱,所述第一墨箱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第一墨箱的右侧与所述安装槽的顶部之间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料筒相对的一侧之间连通有第二连接管。
优选的,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相适配,所述凸块位于所述凹槽的一侧呈弧面结构。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正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框,所述滑动框的左侧分别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控制开关与外界电源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板并延伸至所述固定板的正面,所述转动杆延伸至所述固定板正面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位于所述滑动框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墨箱,所述第二墨箱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印刷辊组件。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二滑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升杆,所述提升杆的顶端依次贯穿所述固定框和所述第二墨箱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墨箱的内部,所述提升杆的顶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动板的底部,所述固定框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通过控制开关与外界电源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框内壁的底部,所述L型板内壁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板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左侧设置有进料槽,所述外壳的右侧设置有出料槽。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壁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烘干机,烘干机通过控制开关与外界电源连接。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印刷机的印刷机构,通过驱动电机的启动,驱动电机旋转带动转动杆旋转,从而使得凸轮旋转,带动滑动框向右或者向左往复运动,滑动框向右移动时使得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向右移动,第二连接杆向右移动时会带动套筒向右移动,从而带动密封块向右移动,密封块抵触到密封板后停止移动,套筒停止移动,第二连接杆配合凸块和凹槽的使用能够继续向右移动,从而使得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连通,第一连接杆向右移动时会带动活塞向右移动,从而将第一墨箱内部的墨水吸入料筒内,当滑动框向左移动时,会使得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向左移动,第二连接杆向左移动带动套筒向左移动,从而使得密封块向左移动,将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阻断,密封块抵触到安装槽内壁的左侧后停止移动,套筒停止移动,第二连接杆配合凸块和凹槽的使用能够继续向左移动,第一连接杆向左移动带动活塞向左移动,从而将墨水通过注料头挤出到海绵块上,海绵块将墨水涂抹在第一印刷辊组件上,方便了对第一印刷辊组件进行涂墨,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也保证了工作人员内的健康,通过海绵块的设置,使得涂墨更加的均匀,并且也能够防止多余的墨水滴落;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印刷机的印刷机构,随后将纸板从进料槽插入,通过电动伸缩杆的伸展,带动L型板向右移动,从而通过活动杆带动第二滑动板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提升杆向上移动,带动第一滑动板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第二印刷辊组件向上移动,配合第一印刷辊组件的使用对纸板进行印刷,通过第二印刷辊组件的上下移动,可以调节与第一印刷辊组件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纸板进行印刷。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印刷机的印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套筒的内部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固定板的右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固定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第一印刷辊组件;3-支撑块;4-海绵块;5-料筒;6-注料头;7-活塞;8-第一连接杆;9-安装槽;10-密封板;11-套筒;12-挡块;13-凹槽;14-第二连接杆;15-方槽;16-滑动块;17-复位弹簧;18-凸块;19-第一墨箱;20-第一连接管;21-第二连接管;22-固定板;23-滑动框;24-驱动电机;25-转动杆;26-凸轮;27-第二墨箱;28-第一滑动板;29-第二印刷辊组件;30-固定框;31-第二滑动板;32-提升杆;33-电动伸缩杆;34-L型板;35-活动杆;36-进料槽;37-出料槽;38-烘干机。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4中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印刷机的印刷机构,包括:外壳1;
第一印刷辊组件2,所述第一印刷辊组件2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壁的顶部,所述外壳1内壁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印刷辊组件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3,所述支撑块3的底部设置有海绵块4,所述海绵块4抵触于所述第一印刷辊组件2的外表面;
料筒5,所述料筒5的右侧固定于所述外壳1内壁的右侧,所述料筒5的左侧设置有注料头6,所述注料头6抵触于所述海绵块4的右侧,所述料筒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7,所述活塞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8,所述第一连接杆8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料筒5和所述外壳1并延伸至所述外壳1的右侧;
安装槽9,所述安装槽9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所述安装槽9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板10,所述密封板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套筒11,所述套筒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挡块12,所述套筒11的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凹槽13,所述套筒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4,所述第二连接杆14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方槽15,所述方槽15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6,所述滑动块16的一侧与所述方槽15内壁的一侧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7,所述滑动块16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18,所述第二连接杆14的一端贯穿所述安装槽9并延伸至所述安装槽9的右侧;
第一墨箱19,所述第一墨箱19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所述第一墨箱19的右侧与所述安装槽9的顶部之间连通有第一连接管20,所述安装槽9与所述料筒5相对的一侧之间连通有第二连接管21。
通过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14同时向右移动,可以使得密封块12向右移动后停止,使得第一连接管20和第二连接管21之间连通,随着第一连接杆8向右移动,使得活塞7向右移动,从而可以将第一墨箱19内部的墨水抽入料筒5内,进行上料,当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14同时向左移动,可以使得密封块12向左移动后停止,使得第一连接管20和第二连接管21之间阻断,从而使得活塞7向左移动进行墨水挤出时,不会回流到第一墨箱19内。
参见图1至图4中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印刷机的印刷机构,所述凸块18与所述凹槽13相适配,所述凸块18位于所述凹槽13的一侧呈弧面结构。
通过凸块18的弧面结构使得凸块18活动的卡在凹槽13的内部,当套筒11能够滑动时,第二连接杆14滑动时会通过凸块18和凹槽13带动套筒11滑动,当套筒11受到限制无法滑动时,第二连接杆14移动会使得凸块18向方槽15内部移动,从而不受到凹槽13的限制,使得第二连接杆14可以继续进行滑动。
参见图1至图4中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印刷机的印刷机构,所述外壳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的正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框23,所述滑动框23的左侧分别与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4,所述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5,所述转动杆25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板22并延伸至所述固定板22的正面,所述转动杆25延伸至所述固定板22正面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轮26,所述凸轮26位于所述滑动框23的内部。
通过驱动电机24的旋转带动转动杆25旋转,从而使得凸轮26旋转,进而可以带动滑动框23向右或者向左移动,从而可以对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14同时进行驱动。
参见图1至图4中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印刷机的印刷机构,所述外壳1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墨箱27,所述第二墨箱27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板28,所述第一滑动板28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印刷辊组件29。
第二印刷辊组件29的底部位于第二墨箱27的内部,第二印刷辊组件29的顶部位于第二墨箱27的顶部,当第二印刷辊组件29旋转起来,就会使得第二印刷辊组件29的外表面均匀沾墨水,并且多余的墨水重新滴落到第二墨箱27内部,有效的防止了多余的墨水散落,从而减少了浪费,也保证了整洁。
参见图1至图4中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印刷机的印刷机构,所述外壳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30,所述固定框30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板31,所述第二滑动板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升杆32,所述提升杆32的顶端依次贯穿所述固定框30和所述第二墨箱27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墨箱27的内部,所述提升杆32的顶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动板28的底部,所述固定框30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33,所述电动伸缩杆3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L型板34,所述L型板34的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框30内壁的底部,所述L型板34内壁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35,所述活动杆3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板31的底部。
通过电动伸缩杆33的伸展或者收缩可以带动L型板34向右移动或者向左移动,从而通过活动杆35带动第二滑动板31向上或者向下移动,从而通过提升杆32间接带动第一滑动板28向上移动或者向下移动,从而能够调节第二印刷辊组件29与第一印刷辊组件2之间的距离,适应不同厚度的纸板印刷。
通过L型板34的设置,L型板34的顶部也可以在第二滑动板31下降的时候,对第二滑动板31进行支撑,进而减少电动伸缩杆33的受力,从而能够对电动伸缩杆33进行保护,增加了电动伸缩杆33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1至图4中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印刷机的印刷机构,所述外壳1的左侧设置有进料槽36,所述外壳1的右侧设置有出料槽37。
参见图1至图4中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印刷机的印刷机构,所述外壳1内壁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烘干机38。
通过烘干机38的设置能够对印刷后的纸板进行烘干,从而能够加快墨水的定型,防止墨水出现弄花的现象,从而减少不合格品的出现。
在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24的启动,驱动电机24旋转带动转动杆25旋转,从而使得凸轮26旋转,带动滑动框23向右或者向左往复运动,滑动框23向右移动时使得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14向右移动,第二连接杆14向右移动时会带动套筒11向右移动,从而带动密封块12向右移动,密封块12抵触到密封板10后停止移动,套筒11停止移动,第二连接杆14配合凸块18和凹槽13的使用能够继续向右移动,从而使得第一连接管20和第二连接管21之间连通,第一连接杆8向右移动时会带动活塞7向右移动,从而将第一墨箱19内部的墨水吸入料筒5内,当滑动框23向左移动时,会使得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14向左移动,第二连接杆14向左移动带动套筒11向左移动,从而使得密封块12向左移动,将第一连接管20和第二连接管21之间阻断,密封块12抵触到安装槽9内壁的左侧后停止移动,套筒11停止移动,第二连接杆14配合凸块18和凹槽13的使用能够继续向左移动,第一连接杆8向左移动带动活塞7向左移动,从而将墨水通过注料头6挤出到海绵块4上,海绵块4将墨水涂抹在第一印刷辊组件2上;
随后将纸板从进料槽36插入,通过电动伸缩杆33的伸展,带动L型板34向右移动,从而通过活动杆35带动第二滑动板31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提升杆32向上移动,带动第一滑动板28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第二印刷辊组件29向上移动,配合第一印刷辊组件2的使用对纸板进行印刷。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巧妙,通过驱动电机24的启动,驱动电机24旋转带动转动杆25旋转,从而使得凸轮26旋转,带动滑动框23向右或者向左往复运动,滑动框23向右移动时使得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14向右移动,第二连接杆14向右移动时会带动套筒11向右移动,从而带动密封块12向右移动,密封块12抵触到密封板10后停止移动,套筒11停止移动,第二连接杆14配合凸块18和凹槽13的使用能够继续向右移动,从而使得第一连接管20和第二连接管21之间连通,第一连接杆8向右移动时会带动活塞7向右移动,从而将第一墨箱19内部的墨水吸入料筒5内,当滑动框23向左移动时,会使得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14向左移动,第二连接杆14向左移动带动套筒11向左移动,从而使得密封块12向左移动,将第一连接管20和第二连接管21之间阻断,密封块12抵触到安装槽9内壁的左侧后停止移动,套筒11停止移动,第二连接杆14配合凸块18和凹槽13的使用能够继续向左移动,第一连接杆8向左移动带动活塞7向左移动,从而将墨水通过注料头6挤出到海绵块4上,海绵块4将墨水涂抹在第一印刷辊组件2上,方便了对第一印刷辊组件2进行涂墨,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也保证了工作人员内的健康,通过海绵块4的设置,使得涂墨更加的均匀,并且也能够防止多余的墨水滴落;
随后将纸板从进料槽36插入,通过电动伸缩杆33的伸展,带动L型板34向右移动,从而通过活动杆35带动第二滑动板31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提升杆32向上移动,带动第一滑动板28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第二印刷辊组件29向上移动,配合第一印刷辊组件2的使用对纸板进行印刷,通过第二印刷辊组件29的上下移动,可以调节与第一印刷辊组件2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纸板进行印刷。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印刷机的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
第一印刷辊组件,所述第一印刷辊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壁的顶部,所述外壳内壁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印刷辊组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部设置有海绵块,所述海绵块抵触于所述第一印刷辊组件的外表面;
料筒,所述料筒的右侧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的右侧,所述料筒的左侧设置有注料头,所述注料头抵触于所述海绵块的右侧,所述料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料筒和所述外壳并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右侧;
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安装槽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套筒的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套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一侧与所述方槽内壁的一侧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滑动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安装槽并延伸至所述安装槽的右侧;
第一墨箱,所述第一墨箱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第一墨箱的右侧与所述安装槽的顶部之间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料筒相对的一侧之间连通有第二连接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印刷机的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相适配,所述凸块位于所述凹槽的一侧呈弧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印刷机的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正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框,所述滑动框的左侧分别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板并延伸至所述固定板的正面,所述转动杆延伸至所述固定板正面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位于所述滑动框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印刷机的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墨箱,所述第二墨箱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印刷辊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印刷机的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二滑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升杆,所述提升杆的顶端依次贯穿所述固定框和所述第二墨箱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墨箱的内部,所述提升杆的顶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动板的底部,所述固定框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框内壁的底部,所述L型板内壁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板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印刷机的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左侧设置有进料槽,所述外壳的右侧设置有出料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印刷机的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壁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烘干机。
CN202023220763.7U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印刷机的印刷机构 Active CN2146064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20763.7U CN214606475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印刷机的印刷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20763.7U CN214606475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印刷机的印刷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06475U true CN214606475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32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20763.7U Active CN214606475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印刷机的印刷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064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3923A (zh) * 2021-12-13 2022-03-18 大城县鸿翔塑料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印刷设备及印刷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3923A (zh) * 2021-12-13 2022-03-18 大城县鸿翔塑料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印刷设备及印刷方法
CN114193923B (zh) * 2021-12-13 2024-02-06 大城县鸿翔塑料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印刷设备及印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64600B (zh) 食品包装袋的多级颜色印刷生产线
CN214606475U (zh) 一种印刷机的印刷机构
CN112339420A (zh) 一种小铁罐表面安全水性油墨印刷装置
CN112590364A (zh) 一种键盘印刷用键帽自动丝印设备
CN110626053A (zh) 一种印刷机压印装置的离合机构
CN110271275B (zh) 一种印刷机用着墨辊
CN208216263U (zh) 智能全程吸附高清印刷模切机
CN109940979A (zh) 一种印刷设备
CN216610584U (zh) 一种具有预热结构的数码印花机
CN209756412U (zh) 一种印刷机正反版印刷翻转机构
CN115399555B (zh) 一种鞋面面料的加工装置
CN211031601U (zh) 一种印刷机压印装置的离合机构
CN113306282B (zh) 一种服装自动印花装置
CN112060766B (zh) 一种带有除静电除尘的纺织布料加工用印刷机及使用方法
CN209505214U (zh) 一种印刷机烘干系统
CN110561909A (zh) 一种快速干燥的纸张印刷装置
CN211054609U (zh) 一种水性油墨印刷薄膜多色凹版印刷机
CN205058792U (zh) 一种全自动丝印机
CN207954950U (zh) 一种八色机组式凹版印刷机
CN209381609U (zh) 一种绿色双面印刷机
CN209649755U (zh) 一种包装盒用印刷机
CN215243775U (zh) 一种带有墨渍清理装置的胶印机
CN214688438U (zh) 一种印刷机用印刷辊
CN216403191U (zh) 一种印刷机前齐纸机构
CN214526499U (zh) 一种改进型柔性版印刷机的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