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94176U - 一种发热体及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热体及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94176U
CN214594176U CN202022485092.0U CN202022485092U CN214594176U CN 214594176 U CN214594176 U CN 214594176U CN 202022485092 U CN202022485092 U CN 202022485092U CN 214594176 U CN214594176 U CN 2145941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lectrode
heating
tube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8509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才学
莫和臣
臧佳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8509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941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941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941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热体及雾化装置,其中该发热体包括:发热管;电极圈,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发热管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发热管的另一端,所述发热管与所述电极圈表层上釉烧制成为一体。

Description

一种发热体及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热体及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雾化装置的发热体,尤其是周向发热的发热体存在许多缺陷,现有的周向发热的发热体一般有两种结构,第一种是在钢管上包覆PI发热膜(聚酰亚胺电热膜),这种结构组装起来比较麻烦,且PI膜在长时间使用后易与夹层中的金属发热体脱离,造成不良;另一种是厚膜管,厚膜管的造价比较昂贵,工艺难度也很高。且这两种周向发热的发热体的电阻层都在管外,导热距离长,导热效率相对较低,尤其是PI膜发热管,发热丝与发热物之间间隔了几层材质。且这两种都含有金属管,降低了口感。另一方面,在用热敏电阻来测温时,随机性比较大,组装到发热丝上,测温高,反之远离就测温低,造成一致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提出一种导热效率高的发热体及雾化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热体,包括:发热管,由导热材料和导电材料复合而成;电极圈,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发热管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发热管的另一端,所述发热管与所述电极圈表层上釉烧制成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材料包括碳化硅、二硅化钼、铬酸镧、二氧化锡、氧化锆或晶体硅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管包括金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表面印刷有银浆。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圈套设在所述发热管的端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覆所述发热管,所述保温层由热不良导体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还包括测温层,所述测温层包覆在所述发热管外、与所述发热管表层上釉烧制成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测温层与所述发热管之间具有电绝缘层。
进一步的,所述测温层包括硬质管体和附着在所述硬质管体的外表面的温度电阻变化系数涂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包括上述的发热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导热材料和导电材料复合而成的发热管无需发热丝或发热涂层,可以自身通电发热,大大提高了发热体表面温度的均匀性和提高了发热体的有效导热面积,且升温效率高;整体组装简单,且通过表层上釉烧制成为一体,使用方便、强度高、稳定性强;阻值和导热率可通过改变导热材料和导电材料的配比和/或材质人为设计优化,克服了传统方案的选材局限;在口感方面提升也非常明显,没有纯金属面,且发热均匀,雾化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发热体及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发热体及雾化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发热管;20、电极圈;30、保温层;40、测温层;41、电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发热体及雾化装置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图2,一种发热体,包括:发热管10,由导热材料和导电材料复合而成;电极圈20,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位于发热管10的一端,第二电极位于发热管10的另一端,发热管10与电极圈20表层上釉烧制成为一体。
利用导热材料和导电材料复合而成的发热管10无需发热丝或发热涂层,可以自身通电发热,大大提高了发热体表面温度的均匀性和提高了发热体的有效导热面积,且升温效率高;整体组装简单,且通过表层上釉烧制成为一体,使用方便、强度高、稳定性强;阻值和导热率可通过改变导热材料和导电材料的配比和/或材质人为设计优化,克服了传统方案的选材局限;在口感方面提升也非常明显,没有纯金属面,且发热均匀,雾化均匀。
优选的,导热材料包括碳化硅、二硅化钼、铬酸镧、二氧化锡、氧化锆或晶体硅的至少一种。特别的,可以直接选用陶瓷材料。
优选的,导电材料包括金属或合金。一般的,导热材料和导电材料采用颗粒混合,然后烧结成型形成发热管10。
优选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表面印刷有银浆。提高电接触性能。
请参照图1,电极圈20套设在发热管10的端部。进一步的,电极圈20的内圈上设有凸柱,发热管10上设有供凸柱穿过的容纳孔。优选的,凸柱环绕阵列设置,或者,电极直接焊接在发热管10上。特别的,发热管10的端部设有环槽,电极圈20套设在环槽上、表面与发热管10平齐。可以提高稳定性,且外表面美观。
请参照图2,还包括保温层30,保温层30包覆发热管10,保温层30由热不良导体材料制成。保温层30的设置可以防止热量大幅度流失,将热量集中于管内的空间,提高效率。可以理解的,保温层30一般设置在最外层。
请参照图2,还包括测温层40,测温层40包覆在发热管10外、与发热管10表层上釉烧制成为一体。由于发热管10是整体发热,测温层40可以在发热管10上更容易测得相对精准的温度。
请参照图2,测温层40与发热管10之间具有电绝缘层41。设置电绝缘层41,避免发热管10的通电干扰测温层40。简单的,电绝缘层41可以由表层上釉形成,也可以通过涂覆电绝缘材料形成,如涂覆清漆。特别的,发热管10、电绝缘层41、测温层40和保温层30依次设置。
优选的,测温层40包括硬质管体和附着在硬质管体的外表面的温度电阻变化系数涂层。可以理解的,电绝缘层41隔离温度电阻变化系数涂层和发热管10。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包括上述的发热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热体及雾化装置,利用导热材料和导电材料复合而成的发热管无需发热丝或发热涂层,可以自身通电发热,大大提高了发热体表面温度的均匀性和提高了发热体的有效导热面积,且升温效率高;整体组装简单,且通过表层上釉烧制成为一体,使用方便、强度高、稳定性强;阻值和导热率可通过改变导热材料和导电材料的配比和/或材质人为设计优化,克服了传统方案的选材局限;在口感方面提升也非常明显,没有纯金属面,且发热均匀,雾化均匀。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热管;
电极圈,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发热管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发热管的另一端,所述发热管与所述电极圈表层上釉烧制成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包括金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表面印刷有银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圈套设在所述发热管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覆所述发热管,所述保温层由热不良导体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温层,所述测温层包覆在所述发热管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层与所述发热管之间具有电绝缘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层包括硬质管体和附着在所述硬质管体的外表面的温度电阻变化系数涂层。
9.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
CN202022485092.0U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发热体及雾化装置 Active CN2145941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85092.0U CN214594176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发热体及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85092.0U CN214594176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发热体及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94176U true CN214594176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376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85092.0U Active CN214594176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发热体及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941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68230B2 (en) Vacuum insulated quartz tube heater assembly
US20220175045A1 (en)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and heating assembly thereof
CN109123805B (zh) 烘烤烟具及其金属基电加热件
JPS63170878A (ja) 自己調整加熱素子
US20230330892A1 (en) Heating tub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CN219422197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结构
CN115736388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结构
JP4942859B1 (ja) ガスセンサとこれを用いて流体に含有されるガスを検出する方法および流体に含有されるガスの濃度を測定する方法、ガス検出器ならびにガス濃度測定器
CN214594176U (zh) 一种发热体及雾化装置
US20240016214A1 (en) Tubular heating body and aerosol-generating apparatus
CN112450498A (zh) 一种发热体及雾状装置
CN208096011U (zh) 一种发热体及电子烟
CN215775567U (zh) 针状发热体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5647416U (zh) 一种金属发热体
CN111954320B (zh) 金属加热体的制造方法
CN109392202B (zh) 一种放热面为电绝缘材料面阻垢电加热器
JPH0754313B2 (ja) 酸素濃度検出器
WO2019105357A1 (zh) 一种热物性探头
CN214014553U (zh) 一种发热体
CN219919203U (zh) 一种陶瓷发热管
CN220191064U (zh) 一种厚膜加热管
CN217771482U (zh) 发热体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7771484U (zh) 发热体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20274930U (zh) 一种针式加热体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JPH02147166A (ja) 電気半田こて用加熱素子組立体及び電気半田こ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