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92158U - 立体停车设备pcb板快速连接系统 - Google Patents

立体停车设备pcb板快速连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92158U
CN214592158U CN202120770147.4U CN202120770147U CN214592158U CN 214592158 U CN214592158 U CN 214592158U CN 202120770147 U CN202120770147 U CN 202120770147U CN 214592158 U CN214592158 U CN 2145921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parking space
butt joint
terminal
par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701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向龙
郭鹏
马洋洋
王延山
王业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Tianchen Intelligent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Tianchen Intelligent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Tianchen Intelligent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Tianchen Intelligent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701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921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921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921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停车设备PCB板快速连接系统。包括主控箱和若干个车位分控箱,各个外接电子元器件之间均通过PCB板相连接,PCB板包括主板和车位板。主控箱内设置PLC和主板,车位分控箱内设置车位板,PLC与主板、主板与车位板、车位板与车位板、车位板与外接电子元器件通过线缆相连接;主板和车位板上设置板端连接器,线缆至少一端设置线端连接器,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插接后电连接。使得各个外接电子元器件之间的串联、并联等复杂的线路均集成在PCB板上进行连接,代替复杂的布线,减少了传统方式下的接线工作量,简化了装配、焊接、调试工作,减少了人工布线和装配的差错,劳动效率高、成本低,并便于互换和维修。

Description

立体停车设备PCB板快速连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横移类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停车场地不足的问题日趋明显,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升降横移停车设备占据市场的70%以上份额。升降横移停车设备由钢结构零部件、动作执行的电气、机械零部件、控制系统以及与控制相关的装置组成,这些相关装置包括开关驱动装置、设备区域状态检测装置、载车板或板框状态检测装置、载车板调度输入装置等。
现有技术的升降横移停车设备采用PLC装置作为控制系统,把设备区域状态检测装置、载车板状态检测装置的所有输出信号分别接入PLC装置,PLC装置的输出控制信号分别接入开关驱动装置的每一个继电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子,实现对开关驱动装置的所有交流接触器的开合驱动;每一个载车板由升降电机驱动的上/下移动、由横移电机驱动的左/右移动以及防坠器的驱动,都由PLC装置分别输出信号控制;每一个载车板升降动作的到位或超限、防坠器的到位或故障、横移动作的到位或超限、曳引介质(包括链条或钢索)的松脱或断裂故障等检测信号分别接到 PLC 装置的输入接口,加上急停开关、人车误入检测等信号的接入以及与人机界面装置的通信连结等等。通常,操作者能够通过多种方式(例如ID卡,IC 卡,键盘)输入控制命令到自动停车设备的操作装置;而操作装置将接收到的控制命令通过通讯接口由专用通讯协议传送到自动停车设备的控制单元PLC;再由PLC实现在立体车库中停车和取车。人机界面使用键盘输入载车板编号或者读取已经绑定载车板编号的IC卡来实现载车板的调度输入,载车板调度信息发往PLC装置;针对相关载车板调度信息,PLC装置进行载车板位置判别、进行调度载车板所需的逻辑判断以及进行相关的电机运行输出控制,在运行期间,PLC装置需要持续检测设备区域状态检测装置、载车板或板框状态检测装置的所有输出信号,并作出相应的控制。所以整体式控制系统的控制模块规模大、控制复杂、连接线缆多,经过多年的运行实践,此系统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PLC的输入、输出口直接与设备相连接,这种控制方式需要大量的电缆及现场接线,安装及维修需要连接或拆解较多接头,因此安装及维修工时较长,成本较高;车库各停车板的限位信号、控制电机接触器全部集中到主控制柜,线路复杂;设备电气元器件之间的连接采用公母插头现场组装连接,很多时候造成电线虚接或者漏接现象,后期维修检测也非常不容易找到对应线缆,容易造成误判。而且经常将大量的传输线捆绑在一起,很容易造成理线错误,增加理线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人对现有的控制系统进行了改进,如国家知识产权局CN205068109U公开的名称为一种基于两层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控制系统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有人机界面、主控箱、主站分控箱、不多于 15 个从站分控箱和声光报警器以及若干个检测部件,其特征是 : 主控箱中配设有 CPU 模块和总配电单元,主站分控箱中配设有远程 IO 主模块和分配电单元、从站分控箱中配设有远程 IO 从模块和分配电单元,分配电单元对应连接用于驱动底层停车位载车板横移的横移电机或用于驱动位于底层停车位正上方的上层停车位载车板升降的升降电机;该控制系统在具体搭建时,每套控制系统配备一个主控箱和一个主站分控箱和最多 15 个从站分控箱,硬件系统实现标准化设计,减小了项目设计的工作量;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结构,主站分控箱和从站分控箱采用分体式箱体结构,各车位的限位开关、防坠器、电动机等电气器件只需就近连接到本车位的主站分控箱或从站分控箱,从主站分控箱或从站分控箱连接至主控箱只需1条电源电缆和1条总线电缆,节约电缆用量。
但上述技术方案设备电气元器件之间的串联、并联等复杂的线路连接都是依靠电线直接连接而组成完整的线路,且其连接仍然采用公母插头现场组装连接,没有解决电线虚接或者漏接,接线工作量大,效率低、成本高,后期维修检测也不容易找到对应线缆,容易造成误判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停车设备PCB板快速连接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设备电气元器件之间的连接采用公母插头现场组装连接,易出现电线虚接或者漏接,接线工作量大,效率低、成本高,后期维修检测不容易找到对应线缆,容易造成误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PCB板快速连接系统,包括外接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个外接电子元器件之间均通过PCB板相连接,PCB板包括主板和车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各个外接电子元器件之间的串联、并联等复杂的线路连接均集成在PCB板上进行连接,代替复杂的布线,减少了传统方式下的接线工作量,简化了装配、焊接、调试工作,大大减少人工布线和装配的差错,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成本,并便于互换和维修。
上述的立体停车设备PCB板快速连接系统中,还包括主控箱和若干个车位分控箱,主控箱内设置PLC和主板,车位分控箱内设置车位板,PLC与主板、主板与车位板、车位板与车位板、车位板与外接电子元器件通过线缆相连接;主板和车位板上设置板端连接器,所述的线缆至少一端设置线端连接器,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插接后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板端连接器包括板端基座、至少两个板端端子,板端端子中段固定于板端基座上,两端分别为安装端和对接端,主板/车位板上设有透孔,板端端子的安装端穿过相对应的透孔与所述主板/车位板电连接,对接端伸向主板/车位板外侧且呈排状布置;板端基座上、与板端端子的对接端相对应设有与线端连接器对接的第一对接部,第一对接部上设有向着板端端子凸出的凸出部。
更进一步地,为方便板端端子顺利插入线端连接器的对接盲孔中,所述板端端子对接端的端部为锥形形状。
上述的立体停车设备PCB板快速连接系统中,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和线端端子,绝缘壳体下端的右侧面上设有带斜面的凸起形成与板端连接器对接的第二对接部;绝缘壳体的上端设有至少一个开口朝上的安装盲孔;绝缘壳体下端的左侧面上设有卡接孔,卡接孔与安装盲孔相连通;绝缘壳体的下端面且靠近凸起设有与安装盲孔相对应的对接孔,对接孔与安装盲孔的下端相连通;对接孔与板端端子相对应,对接孔的直径略大于板端端子的直径,板端端子的对接端可插入对接孔中;所述的线缆连接于线端端子的上端,线端端子的下端向一侧弯折后形成弹性连接部、另一侧设置有倒刺状卡接部,线端端子的下端自上而下插入安装盲孔,线端端子下端的卡接部进入卡接孔中并卡接在安装盲孔与卡接孔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盲孔的截面积大于对接孔的截面积,可容纳并固定线端端子。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停车设备PCB板快速连接系统,通过使用印刷电路板使各个外接电子元器件之间的串联、并联等复杂的线路连接均集成在PCB板上进行连接,代替复杂的布线,使传输线不会造成相互交叉干扰的情况,不会出现理线错误的问题,减少了传统方式下的接线工作量,简化了装配、焊接、调试工作,大大减少人工布线和装配的差错,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成本,并且在线路发生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将电路板整体更换的方式来解决,便于互换和维修。印刷电路板上设置板端连接器,线缆的端部设置线端连接器,可快速实现线路板与外接设备的连接,提高组装效率,安装及拆卸非常快捷,减少了工时成本,同时,此结构能有效提高连接器的结构强度和连接的稳定性,使现场施工更可靠。该系统能快速实现多跟电缆对接, 线端连接器的绝缘壳体采用透明材料,方便后期维护保养时寻找对应线缆排除故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中板端连接器连接于PCB主板上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板端连接器连接于PCB主板上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PCB主板的正面线路图。
图4为PCB主板的背面线路。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板端连接器连接于PCB车位板上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PCB车位板的正面线路图。
图7为PCB车位板的背面线路。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板端连接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板端连接器的右视示意图。
图10-12为本实用新型中线端连接器的绝缘壳体的轴测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线端连接器的绝缘壳体的剖视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线端连接器的线缆与线端端子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线端连接器的线端端子的示意图。
图中:1主板,
2板端连接器,21板端基座,22第一对接部,221凸出部,23板端端子,231安装端,232对接端,
3线端连接器,31绝缘壳体,311第二对接部,312安装盲孔,313卡接孔,314对接孔,
32线端端子,321弹性连接部,322卡接部,
4线缆,41导线,42绝缘外套,
5车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后、左、右方向是依据附图所示前、后、左、右方向进行的描述。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有关的部分。
请见图1至图15,一种立体停车设备PCB板快速连接系统,包括外接电子元器件、1个主控箱和若干个车位分控箱,车位分控箱与车位数相对应,各个外接电子元器件之间均通过PCB板相连接,PCB板包括主板1和车位板5。主控箱内设置PLC和主板1,车位分控箱内设置车位板5,由于对车位进行控制的程序很复杂,控制线路也就较多,如对电机进行控制的信号传输线至少包括过压保护、过流保护、电机正转控制、电机反转控制等,还有上述的外接各种电子元器件,如限位开关、光电开关、警灯、电机接触器的控制线圈等等,由此,信号传输线是非常多的,将如此多的信号传输线直接连接在接线端子上,并且通过接线端子连接到接触器开关上无疑是十分繁琐的,大量的信号传输线通过线槽进行固定,但在理线的时候还是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区分哪根线是连接哪两端的,这样,在理线的时候,需要在大量的传输线中查找哪根线出现问题很困难,并且找到指定的传输线后,还需要查看传输线两端都连接了什么才能够确定这根线的作用,这样十分浪费时间。通过使用电路板上的焊接线来替代传输线便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主板1、车位板5上设置有已经印刷好的焊接线,主板1和车位板5上设置板端连接器2;板端连接器2包括板端基座21、板端端子23,板端端子23中段固定于板端基座21上,两端分别为安装端231和对接端232,主板1/车位板5上设有透孔,板端端子23的安装端231由主板1/车位板5的正面穿过其上相对应的透孔,与主板1/车位板5上已经印刷好的焊接线电连接,并在主板1/车位板5的反面焊接固定,对接端232伸向主板1/车位板5外侧且呈排状布置;板端基座21上、与板端端子23的对接端232相对应设有与线端连接器3对接的第一对接部22,第一对接部22上设有向着板端端子23凸出的凸出部221。板端端子23对接端232的端部为锥形形状。板端端子23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如2个一组、3个一组等。
PLC与主板1、主板1与车位板5、车位板5与车位板5、车位板5与外接电子元器件通过线缆4相连接,线缆4至少一端设置线端连接器3,线端连接器3与板端连接器2插接后电连接。
具体地,线端连接器3包括绝缘壳体31和线端端子32,绝缘壳体31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制作,绝缘壳体31下端的右侧面上设有带斜面的凸起形成与板端连接器2对接的第二对接部311;绝缘壳体31的上端设有至少一个开口朝上的安装盲孔312;绝缘壳体31下端的左侧面上设有卡接孔313,卡接孔313与安装盲孔312相连通;绝缘壳体31的下端面且靠近凸起设有与安装盲孔312相对应的对接孔314,对接孔314与安装盲孔312的下端相连通;对接孔314与板端端子23相对应,对接孔314的直径略大于板端端子23的直径,板端端子23的对接端232可插入对接孔314中;所述的线缆4连接于线端端子32的上端,参考图14、15,线端端子32上端的A区用于固定线缆4的导线41部分,B区用于固定线缆4的绝缘外套42,线端端子32的下端向一侧弯折后形成弹性的连接部、另一侧设置有倒刺状卡接部322,通过端子机将线缆4与线端端子32连接在一起,线端端子32上端的A区将线缆4的导线41包裹固定,B区将线缆4的绝缘外套42包裹固定;参考图13,使用时,线端端子32的下端自上而下插入安装盲孔312,线端端子32下端的卡接部322进入卡接孔313中并卡接在安装盲孔312与卡接孔313之间,将线端端子32固定在绝缘壳体31上,实现了线缆4与绝缘壳体31的连接。安装盲孔312的截面积大于对接孔314的截面积,可容纳并固定线端端子32。
PLC与主板1、主板1与车位板5、车位板5与车位板5、车位板5与外接电子元器件通过线缆4相连接:
PLC与主板1相连接的线缆4,一端设置线端连接器3,线端连接器3与主板1的板端连接器2插接后电连接,另一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连接方式与PLC相连接;同样地,车位板5与外接电子元器件相连接的线缆4,一端设置线端连接器3,线端连接器3与车位板5的板端连接器2插接后电连接,另一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连接方式与外接电子元器件相连接;
而主板1与车位板5相连接的线缆4,则两端均设置线端连接器3,线端连接器3分别与主板1、车位板5的板端连接器2插接后电连接。同样地,车位板5与车位板5相连接的线缆4,两端均设置线端连接器3,线端连接器3分别与相对应的车位板5的板端连接器2插接后电连接。
线端连接器3与板端连接器2插接时,板端连接器2的板端端子23的对接端232插入线端连接器3的对接孔314中,板端端子23的对接端232与对接孔314上部的安装盲孔312中线缆4下端的弹性连接部321之间至少能实现局部良好接触;线端连接器3与板端连接器2插接后,线端连接器3绝缘壳体31下端的第二卡接部上的带斜面凸起卡接在板端连接器2板端基座21的第一卡接部的凸出部221的下部,使线端连接器3牢固地连接在板端连接器2上。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 “ 左”、“ 右”、“ 前”、“ 后”、“上”、“ 下”、“ 内”、“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上述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 安装”、“ 相连”、“ 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以上所列举的实施方式仅供理解本实用新型之用,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有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所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作出多种变化或变形,所有等同的变化或变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立体停车设备PCB板快速连接系统,包括外接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个外接电子元器件之间均通过PCB板相连接,PCB板包括主板和车位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PCB板快速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箱和若干个车位分控箱,主控箱内设置PLC和主板,车位分控箱内设置车位板,PLC与主板、主板与车位板、车位板与车位板、车位板与外接电子元器件通过线缆相连接;主板和车位板上设置板端连接器,所述的线缆至少一端设置线端连接器,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插接后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PCB板快速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端连接器包括板端基座、至少两个板端端子,板端端子中段固定于板端基座上,两端分别为安装端和对接端,主板/车位板上设有透孔,板端端子的安装端穿过相对应的透孔与所述主板/车位板电连接,对接端伸向主板/车位板外侧且呈排状布置;板端基座上、与板端端子的对接端相对应设有与线端连接器对接的第一对接部,第一对接部上设有向着板端端子凸出的凸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PCB板快速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端端子对接端的端部为锥形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PCB板快速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和线端端子,绝缘壳体下端的右侧面上设有带斜面的凸起形成与板端连接器对接的第二对接部;绝缘壳体的上端设有至少一个开口朝上的安装盲孔;绝缘壳体下端的左侧面上设有卡接孔,卡接孔与安装盲孔相连通;绝缘壳体的下端面且靠近凸起设有与安装盲孔相对应的对接孔,对接孔与安装盲孔的下端相连通;对接孔与板端端子相对应,对接孔的直径略大于板端端子的直径,板端端子的对接端可插入对接孔中;所述的线缆连接于线端端子的上端,线端端子的下端向一侧弯折后形成弹性连接部、另一侧设置有倒刺状卡接部,线端端子的下端自上而下插入安装盲孔,线端端子下端的卡接部进入卡接孔中并卡接在安装盲孔与卡接孔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PCB板快速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盲孔的截面积大于对接孔的截面积,可容纳并固定线端端子。
CN202120770147.4U 2021-04-15 2021-04-15 立体停车设备pcb板快速连接系统 Active CN2145921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70147.4U CN214592158U (zh) 2021-04-15 2021-04-15 立体停车设备pcb板快速连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70147.4U CN214592158U (zh) 2021-04-15 2021-04-15 立体停车设备pcb板快速连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92158U true CN214592158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59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70147.4U Active CN214592158U (zh) 2021-04-15 2021-04-15 立体停车设备pcb板快速连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921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7645B (zh) 电源供应器、电源连接器组合及数据处理系统
CN102193048B (zh) 智能对线器
CN202189255U (zh) 输入型继电器模组
CN201766242U (zh) 主电路板的插接接口
CN214592158U (zh) 立体停车设备pcb板快速连接系统
EP4117131A1 (en) Jumper cable device and jump start system
CN202189256U (zh) 输出型继电器模组
CN105789997A (zh) 高压接插件装置、电动车辆动力系统和电动车辆
CN205790406U (zh) 用于汽车变速箱的小型极速连接器
CN1826567A (zh) 用于自动化单元的无插塞式连接的总线耦合
CN109144032B (zh) 客车网络控制部件通信试验装置
CN207375533U (zh) 一种电梯短接门锁插接组件
CN214336962U (zh) 一种端口转接装置
CN201359628Y (zh) 接插件插接到位的判别电路
CN218805247U (zh) 高压互锁系统和车辆
CN111832324A (zh) 用于smt生产线的在线自动扫描条码方法和系统
CN216488720U (zh) 叉车控制系统和叉车
CN214409250U (zh) 一种12芯线导通工装测试装置
CN218732100U (zh) 一种模块化馈线插框和馈线柜
CN217214614U (zh) 空气开关以及空气开关组
CN203690650U (zh) 一种转接器
CN219457738U (zh) 电池箱集成系统
CN215266571U (zh) 用于集成电动车电池的电连接结构
CN214898961U (zh) 一种元器件拼接结构
CN210167587U (zh) 一种plc输入输出模块连接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