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88969U - 一种带通信的电动车主从控一体bms保护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通信的电动车主从控一体bms保护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88969U
CN214588969U CN202120131343.7U CN202120131343U CN214588969U CN 214588969 U CN214588969 U CN 214588969U CN 202120131343 U CN202120131343 U CN 202120131343U CN 214588969 U CN214588969 U CN 2145889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board
plate
water
protection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313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未勇刚
何祝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tw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tw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tw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tw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3134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889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889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889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通信的电动车主从控一体BMS保护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保护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保护壳体的内部,所述电池组与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上方,所述进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水泵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水泵之间,所述水箱与所述水泵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水泵的下方,所述出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水口和所述水箱之间,所述电磁阀与所述保护壳体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出水口的上方,通过上述结构,利用所述水冷组件和所述保护壳体,对所述电池组进行散热,防止了外部空气内的灰尘进入电池组内,保护了BMS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带通信的电动车主从控一体BMS保护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BMS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通信的电动车主从控一体BMS保护板。
背景技术
BMS即电池管理系统,是电池与用户之间的纽带,主要对象是二次电池,主要就是为了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防止电池出现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现已用于房车、电动汽车,电瓶车,机器人,无人机等,目前大多数BMS采用风机散热,在进行散热时产生了空气流动,灰尘随着空气流动进入BMS,长期累积会导致BMS内部电子元件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通信的电动车主从控一体BMS保护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多数BMS采用风机散热,在进行散热时产生了空气流动,灰尘随着空气流动进入BMS,长期累积会导致BMS内部电子元件损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通信的电动车主从控一体BMS保护板,包括电池组、安装板、保护壳体和水冷组件,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保护壳体固定连接,冰位于所述保护壳体的内部,所述电池组与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上方,所述保护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保护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水冷组件包括进水管、出水管、水箱、水泵、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所述进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水泵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水泵之间,所述水箱与所述水泵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水泵的下方,所述出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水口和所述水箱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出水口和所述水箱之间,所述电磁阀与所述保护壳体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出水口的上方,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保护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保护壳体的底部。
其中,所述保护壳体包括上保护板和下保护板,所述下保护板与所述上保护板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上保护板的下方,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下保护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保护板的上方,所述上保护板和所述下保护板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孔。
其中,所述保护壳体还包括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螺栓分别与所述上保护板和所述下保护板螺纹连接,并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螺纹孔的内部。
其中,所述上保护板包括第一外板体、第一连接架、第一内板体和卡板,所述第一连接架分别与所述第一外板体和所述第一内板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外板体和所述第一内板体之间,所述卡板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卡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外板体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外板体的两侧,另两个所述卡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内板体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内板体的两侧,每个所述卡板分别与所述下保护板活动连接,并均位于所述下保护板的上方。
其中,所述下保护板包括第二外板体、第二连接架和第二内板体,所述第二连接架分别与所述第二外板体和所述第二内板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外板体和所述第二内板体之间,所述第二外板体和所述第二内板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槽,每个所述卡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卡槽活动连接,并位于对应的所述卡槽的内部。
其中,所述下保护板还包括弹性层,所述弹性层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弹性层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卡槽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卡槽的内侧壁。
其中,所述带通信的电动车主从控一体BMS保护板还包括保护模块,所述保护模块包括输入端、开关K1、热敏电阻RT1、瞬态二极管VD1、瞬态二极管 VD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单通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电感L1、电容C1、电容C2和控制单元,所述瞬态二极管VD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输入端的正极和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所述单通二极管D1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入端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瞬态二极管VD2并联在所述瞬态二极管VD1的两端,所述热敏电阻RT1和所述开关K1依次串联在所述输入端的正极和所述瞬态二极管VD1之间,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电阻R3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1并联在所述电阻R1 的两端,所述电容C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感L1和所述电阻R2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并联在所述瞬态二极管VD2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需要对所述电池组进行散热时,所述水箱内存储有冷却液,启动所述水泵,所述水泵将冷却液抽至所述进水管,所述上保护板和所述下保护板形成空心层,冷却液通过所述进水口进入空心层,当所述压力传感器达到设定压力值后,说明空心层已经被冷却液完全充填,所述水泵停止,冷却液通过热量交换将内部的热量吸收,对所述电池组进行降温,冷却液等待一段时间后,所述电磁阀打开,所述保护壳体内部的冷却液随着所述出水管回到所述水箱内部,完成水冷循环,通过上述结构,利用所述水冷组件和所述保护壳体,对所述电池组进行散热,防止了外部空气内的灰尘进入电池组内,保护了BMS系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通信的电动车主从控一体BMS保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通信的电动车主从控一体BMS保护板的保护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100-带通信的电动车主从控一体BMS保护板、1-电池组、2-安装板、3-保护壳体、4-进水管、5-出水管、6-水箱、7-水泵、8-电磁阀、9-压力传感器、10-上保护板、11-下保护板、12-固定螺栓、13-第一外板体、14-第一连接架、15-第一内板体、16-卡板、17-第二外板体、18-第二连接架、19-第二内板体、20-弹性层、21-输入端、22-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通信的电动车主从控一体BMS保护板,包括电池组1、安装板2、保护壳体3和水冷组件,所述安装板2与所述保护壳体3固定连接,冰位于所述保护壳体3的内部,所述电池组1与所述安装板2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板2的上方,所述保护壳体3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保护壳体3的底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水冷组件包括进水管4、出水管5、水箱6、水泵7、电磁阀8和压力传感器9,所述进水管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水泵7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水泵7之间,所述水箱6与所述水泵7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水泵7 的下方,所述出水管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水口和所述水箱6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出水口和所述水箱6之间,所述电磁阀8与所述保护壳体3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出水口的上方,所述压力传感器9与所述保护壳体3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保护壳体3的底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力传感器9通过BMS内置的控制系统对所述水泵 7和所述电磁阀8进行控制,需要对所述电池组1进行散热时,所述水箱6内存储有冷却液,启动所述水泵7,所述水泵7将冷却液抽至所述进水管4,所述上保护板10和所述下保护板11形成空心层,冷却液通过所述进水口进入空心层,当所述压力传感器9达到设定压力值后,说明空心层已经被冷却液完全充填,所述水泵7停止,冷却液通过热量交换将内部的热量吸收,对所述电池组1进行降温,冷却液等待一段时间后,所述电磁阀8打开,所述保护壳体3内部的冷却液随着所述出水管5回到所述水箱6内部,完成水冷循环,通过上述结构,利用所述水冷组件和所述保护壳体3,对所述电池组1进行散热,防止了外部空气内的灰尘进入电池组1内,保护了BMS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体3包括上保护板10和下保护板11,所述下保护板 11与所述上保护板10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上保护板10的下方,所述安装板2与所述下保护板1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保护板11的上方,所述上保护板10和所述下保护板11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孔。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保护板10和所述下保护板11形成空心层,冷却液通过所述进水口进入空心层,此时冷却液将所述保护外壳的内侧壁包裹,增大了热量交换的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体3还包括固定螺栓12,所述固定螺栓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螺栓12分别与所述上保护板10和所述下保护板11螺纹连接,并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螺纹孔的内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所述固定螺栓12将所述上保护板10和所述下保护板11进行固定,便于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上保护板10包括第一外板体13、第一连接架14、第一内板体15和卡板16,所述第一连接架14分别与所述第一外板体13和所述第一内板体15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外板体13和所述第一内板体15之间,所述卡板16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卡板16分别与所述第一外板体13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外板体13的两侧,另两个所述卡板16分别与所述第一内板体15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内板体15的两侧,每个所述卡板 16分别与所述下保护板11活动连接,并均位于所述下保护板11的上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板体13和所述第一内板体15形成中空结构,利于冷却液进入中空结构内,冷却液将所述保护外壳的内侧壁包裹,增大了热量交换的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利用所述卡板16对所述下保护板11进行卡接,以保证所述保护外壳的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下保护板11包括第二外板体17、第二连接架18和第二内板体19,所述第二连接架18分别与所述第二外板体17和所述第二内板体19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外板体17和所述第二内板体19之间,所述第二外板体17和所述第二内板体19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槽,每个所述卡板16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卡槽活动连接,并位于对应的所述卡槽的内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外板体17和所述第二内板体19形成中空结构,利于冷却液进入中空结构内,冷却液将所述保护外壳的内侧壁包裹,增大了热量交换的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利用所述卡板16与所述卡槽进行卡接,以保证所述保护外壳的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下保护板11还包括弹性层20,所述弹性层20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弹性层20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卡槽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卡槽的内侧壁。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安装时,将每个所述卡板16卡入对应的所述卡槽内,拧紧所述固定螺钉的过程中,所述卡板16对所述弹性层20不断挤压,被压缩的所述弹性层20将所述上保护板10和所述下保护板11的连接处的间隙填充,防止冷却液外泄。
进一步的,所述带通信的电动车主从控一体BMS保护板还包括保护模块,所述保护模块包括输入端21、开关K1、热敏电阻RT1、瞬态二极管VD1、瞬态二极管VD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单通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电感L1、电容C1、电容C2和控制单元22,所述瞬态二极管VD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输入端21的正极和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所述单通二极管D1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入端21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瞬态二极管VD2并联在所述瞬态二极管VD1的两端,所述热敏电阻RT1和所述开关K1依次串联在所述输入端21的正极和所述瞬态二极管VD1之间,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22和所述电阻R3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1并联在所述电阻R1的两端,所述电容C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感L1和所述电阻R2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并联在所述瞬态二极管VD2的两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22作为BMS系统中的控制器,所述电池组1所述输入端21供能,当所述电池组1反接时,由于所述热敏电阻RT1的后端与所述瞬态二极管VD1连接,输入电压超过所述瞬态二极管VD1的钳位电压,所述瞬态二极管VD1导通,使得通过所述热敏电阻RT1的电流增大,且大于所述热敏电阻RT1的不动作电流,所述热敏电阻RT1在短时间发热,使得自身的阻值上升,整个回路处于断路状态,保护了所述控制单元22,所述瞬态二极管VD2用于钳位短时的浪涌冲击电压,当电流经过所述电感L1滤波后,不但负载电流及电压的脉动减小,波形变得平滑。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带通信的电动车主从控一体BMS保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安装板、保护壳体和水冷组件,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保护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保护壳体的内部,所述电池组与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上方,所述保护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保护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水冷组件包括进水管、出水管、水箱、水泵、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所述进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水泵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水泵之间,所述水箱与所述水泵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水泵的下方,所述出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水口和所述水箱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出水口和所述水箱之间,所述电磁阀与所述保护壳体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出水口的上方,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保护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保护壳体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通信的电动车主从控一体BMS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体包括上保护板和下保护板,所述下保护板与所述上保护板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上保护板的下方,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下保护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保护板的上方,所述上保护板和所述下保护板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通信的电动车主从控一体BMS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体还包括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螺栓分别与所述上保护板和所述下保护板螺纹连接,并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螺纹孔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通信的电动车主从控一体BMS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护板包括第一外板体、第一连接架、第一内板体和卡板,所述第一连接架分别与所述第一外板体和所述第一内板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外板体和所述第一内板体之间,所述卡板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卡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外板体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外板体的两侧,另两个所述卡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内板体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内板体的两侧,每个所述卡板分别与所述下保护板活动连接,并均位于所述下保护板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通信的电动车主从控一体BMS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保护板包括第二外板体、第二连接架和第二内板体,所述第二连接架分别与所述第二外板体和所述第二内板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外板体和所述第二内板体之间,所述第二外板体和所述第二内板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槽,每个所述卡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卡槽活动连接,并位于对应的所述卡槽的内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通信的电动车主从控一体BMS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保护板还包括弹性层,所述弹性层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弹性层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卡槽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卡槽的内侧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通信的电动车主从控一体BMS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通信的电动车主从控一体BMS保护板还包括保护模块,所述保护模块包括输入端、开关K1、热敏电阻RT1、瞬态二极管VD1、瞬态二极管VD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单通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电感L1、电容C1、电容C2和控制单元,所述瞬态二极管VD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输入端的正极和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所述单通二极管D1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入端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瞬态二极管VD2并联在所述瞬态二极管VD1的两端,所述热敏电阻RT1和所述开关K1依次串联在所述输入端的正极和所述瞬态二极管VD1之间,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电阻R3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1并联在所述电阻R1的两端,所述电容C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感L1和所述电阻R2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并联在所述瞬态二极管VD2的两端。
CN202120131343.7U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带通信的电动车主从控一体bms保护板 Active CN2145889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31343.7U CN214588969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带通信的电动车主从控一体bms保护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31343.7U CN214588969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带通信的电动车主从控一体bms保护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88969U true CN214588969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69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31343.7U Active CN214588969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带通信的电动车主从控一体bms保护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889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61153B1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KR101596107B1 (ko) 배터리 온도 관리 시스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KR20080025430A (ko) 전지모듈 인터페이스
EP3998652B1 (en) Battery pack incorporating battery module and rigid beam and adopting reverse assembly method
EP4040565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electric vehicle and power storage device comprising battery module
JPWO2014068897A1 (ja) 電源装置及び電源装置を備える車両並びに蓄電装置、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US20220263183A1 (en) Battery pack having integrated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fixing structure of battery modules
US20220285755A1 (en) Top Cooling Type Battery Pack
CN213583980U (zh) 电芯模组以及电池箱
US20240092174A1 (en) Power distribution device and transportation device having power distribution device
CN214588969U (zh) 一种带通信的电动车主从控一体bms保护板
CN210143211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锂电池保护板
CN217598358U (zh) 集成式电机控制器、电动总成和车辆
CN213845040U (zh) 一种防爆电容器
CN211700377U (zh) 摩托车锂电池高效散热系统安装结构
CN211700378U (zh) 一种摩托车锂电池散热控制电路
CN113682175A (zh) 充电系统的集成结构、车载充电机和充电桩
CN216435695U (zh) 一种用于容纳超级电容的箱体
CN217788543U (zh) 储能装置和具有其的储能装置控制系统
CN213816245U (zh) 电池模组
CN220732606U (zh) 紧凑型电动车电池升压电路
CN216490240U (zh) 一种便捷式逆控机
US20220320622A1 (en)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CN214068788U (zh) 车辆的电池模组和车辆
CN214898559U (zh) 一种内置散热机构的电源保护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