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75895U - 一种桩孔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桩孔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75895U
CN214575895U CN202023101212.9U CN202023101212U CN214575895U CN 214575895 U CN214575895 U CN 214575895U CN 202023101212 U CN202023101212 U CN 202023101212U CN 214575895 U CN214575895 U CN 214575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fixed frame
pile hole
guard
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0121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瑞
罗凯
韩辰雨
齐晓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Road & Bridg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Road & 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Road & Bridg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Road & 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0121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75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75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758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桩孔防护装置,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通过采用包括第一固定框、多个防护件以及第二固定框,第二固定框设有检测口,任意一个防护件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框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框相连,任意一个防护件设置有警示层的技术方案,具有检测方便、警示效果好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桩孔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桩孔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桩孔,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在地基土中形成的,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具有优越的抗震、抗拔、抗地基沉降性能。由于其施工工艺成熟、便于施工、经济合理、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房建、公路、铁路、桥梁等各类基础建筑工程中。
桩孔成孔后无明显标识,是项目安全最重要的关注点之一;现有技术中,桩孔在形成以后,并不会立即进行封闭施工,为防止人员掉入空桩的孔洞中,需要用遮挡物对桩孔进行遮挡或者阻拦;当检测人员检测桩孔深度、孔内沉渣厚度时,均需将原盖板防护挪移,操作不便的同时还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夜间施工时间较长,大型机械交叉作业,在没有明显标识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对桩孔的破坏。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桩孔防护装置还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孔防护装置,其能够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具有检测方便、警示效果好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桩孔防护装置,其包括第一固定框、多个防护件以及第二固定框,第二固定框设有检测口,任意一个防护件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框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框相连,任意一个防护件设置有警示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防护件包括防护杆,多个防护杆均匀设置。
多个防护杆均匀设置使得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具有更好的结构强度;同时使得本防护装置在提供桩孔防护的功能时具备一定的抗冲击能力,具备较好的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相邻防护杆之间均设有加固件。
加固件的设置可以进一步的提供防护杆的结构强度,提高本防护装置的抗冲击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均为正方形固定框,第一固定框的边长大于第二固定框的边长。
正方形的固定框便于本防护装置的集中安放;使用完毕后,由于正方形的固定框边缘平齐,可以一个紧挨一个进行存放,无需占用过多的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固定框的轮廓外围还设置有用于增大防护面积的防护板,防护板与第一固定框的连接处也设置有合页。
防护板的设置可以增大第一固定框与桩孔周围的接触面积,使得本防护装置的使用更加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防护板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凸起。
凸起的设置可以增大本防护装置与工作环境地面的摩擦力,使得本防护装置具有足够安装稳定性,不会被轻易的推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护网体,防护网体与第一固定框卡接。
防护网体的设置可以阻挡一些异物进入到桩孔的内部;同时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使得防护网体的拆装均十分的方便快捷,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防护网体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均为网状结构,第一防护网与第二防护网之间设有合页,第一防护网与第二防护网均对称设置有安装块,安装块与第一固定框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防护网和上述第二防护网表面均设置有防护层。
防护层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具有较好的耐腐蚀能力,增加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固定框、第二固定框以及防护件均设置有反光条。
反光条的设置可以提升本防护装置的在夜晚的可视度,使得工作人员更容易发现本防护装置,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第一固定框、多个防护件以及第二固定框,三个部件组成桩孔防护装置的整体框架;第二固定框设有检测口,检测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检测口对桩孔深度以及孔内沉渣厚度进行检测,无需挪移本产品;任意一个防护件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框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框相连,使得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具有高度差,便于工作人员或者大型机械发现本装置,具有更好的视觉提醒功能;任意一个防护件设置有警示层,警示层具有强烈的视觉刺激功能,能够使得本防护装置更加显眼,进一步加强本防护装置的警示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检测方便、警示效果好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桩孔防护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桩孔防护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对应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另一种桩孔防护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防护板的示意图。
图标:100-第一固定框,110-防护板,111-凸起,200-第二固定框,210-检测口,220-防护杆,230-加固件,310-防护件,400-警示层,500-合页,600-防护网体,610-第一防护网,620-第二防护网,630-安装块,700-反光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为实施例提供一种桩孔防护装置,其包括第一固定框100、多个防护件310以及第二固定框200,三个部件组成桩孔防护装置的整体框架;第二固定框200设有检测口210,检测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检测口210对桩孔深度以及孔内沉渣厚度进行检测,无需挪移本产品,使用非常方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隐患;任意一个防护件310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框10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框200相连,使得第一固定框100和第二固定框200具有高度差,便于工作人员或者大型机械发现本装置,具有更好的视觉提醒功能;任意一个防护件310设置有警示层400,警示层400具有强烈的视觉刺激功能,能够使得本防护装置更加显眼,进一步加强本防护装置的警示效果。使用时,直接将本防护装置安装于桩孔周围的工作地面,使得第一固定框100接触地面,多个防护件310设置于第一固定框100和第二固定框200之间,使得第二固定框200被防护件310支承起,第二固定框200在上,第一固定腔框在下,第一固定框100和第二固定框200因此具有高度差,在桩孔的周围可以直接看到第二固定框200与防护件310,因此,工作人员和大型机械可以更为容易发现本防护装置,能够有效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警示层400为颜色对比分明的两种涂层组成,优选为红色涂层和白色涂层间隔分段设置;或采用黄色涂层和黑色涂层间隔分段设置;均具有良好的视觉警示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防护件310包括防护杆220,多个防护杆220均匀设置,如图2所示。多个防护杆220均匀设置使得第一固定框100和第二固定框200具有更好的结构强度;同时使得本防护装置在提供桩孔防护的功能时具备一定的抗冲击能力,具备较好的实用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相邻防护杆220之间均设有加固件230,如图1和图2所示。加固件230的设置可以进一步的提供防护杆220的结构强度,提高本防护装置的抗冲击能力。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固定框100和第二固定框200均为正方形固定框,第一固定框100的边长大于第二固定框200的边长,使得本防护装置呈“塔”状,在收置存放时,可以进行重叠存放。正方形的固定框便于本防护装置的集中安放;使用完毕后,由于正方形的固定框边缘平齐,可以一个紧挨一个进行存放,也可以进行重叠存放,无需占用过多的空间。在工作环境使用本防护装置时,正方形的固定框具有更加美观的效果,同时不会占据更多的地面面积。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固定框100的轮廓外围还设置有用于增大防护面积的防护板110,防护板110与第一固定框100转动连接,使用时,将防护板110直接转动至工作环境的地面,与地面形成贴合;防护板110与第一固定框100的连接处也设置有合页500,合页500的结构较为简单,使得防护板110的转动更加灵活,方便防护板110的折叠。因此,防护板110的设置可以增大第一固定框100与桩孔周围的接触面积,使得本防护装置的使用更加稳定;防护板110的转动通过合页500来实现,结构较为简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防护板110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凸起111,如图3所示。凸起111的设置可以增大防护板110与工作环境地面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强本防护装置的安装稳定性,避免被轻易的推动。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固定框100、第二固定框200以及防护件310均设置有反光条700。反光条700的设置可以提升本防护装置的在夜晚的可视度,工作人员在进行巡视或者大型交叉机械在作业时,反光条700吸收灯光后可以进行强烈的逆反射效果(通过广角微棱镜原理),使得本防护装置在黑暗环境或夜晚,能够被更容易的发现,进一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桩孔防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在钻孔设备(现有技术)完成作业后,桩孔形成以后,将本防护装置移动至形成的桩孔,第一固定框100水平安装至桩孔周围的工作地面,使得桩孔的开口在第一固定框100内,使得桩孔整体呈现出被包围的工作状态,第二固定框200位于第一固定框100的中心上方,两固定框通过防护杆220连接固定,第一固定框100的边长大于第二固定框200的边长,使得本防护装置呈“塔”状,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到本防护装置,从而特别注意桩孔的位置;第二固定框200上设置有检测口210,检测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检测口210对桩孔深度以及孔内沉渣厚度进行检测,无需挪移本产品,使用非常方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隐患;防护杆220设置有警示层400,警示层400具有强烈的视觉刺激功能,能够使得本防护装置更加显眼,进一步加强本防护装置的警示效果。
实施例2
请参照图4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桩孔防护装置,其大致方案主要与实施例1相同,主要区别在于: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还包括防护网体600,防护网体600与第一固定框100可拆卸连接。防护网体600的设置可以阻挡一些异物进入到桩孔的内部;同时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使得防护网体600的拆装均十分的方便快捷,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防护网体600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防护网610和第二防护网620,第一防护网610和第二防护网620均为网状结构,如图5所示,能够防止一些较大的异物进入到桩孔内;第一防护网610与第二防护网620之间设有合页500,使得第一防护网610和第二防护网620能够沿合页500进行折叠;第一防护网610与第二防护网620均对称设置有安装块630,安装块630与第一固定框100可拆卸连接。使用时,将第一防护网610和第二防护网620进行折叠,然后通过防护件310的间隙将放防护网体600伸入到第一固定框100和第二固定框200之间,沿合页500展开防护网体600,使得第一防护网610和第二防护网620水平放置,第一防护网610和第二防护网620上的安装块630与第一固定框100的边缘进行连接,防护网体600安装完毕,能够阻挡较大的异物进入到桩孔内部,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块630与第一固定框100边缘接触时,需满足防护网体600的折叠方向向下,防止防护网体600掉落至桩孔内。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防护网610和上述第二防护网620表面均设置有防护层。防护层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一防护网610和第二防护网620具有较好的耐腐蚀能力,增加第一防护网610和第二防护网62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固定框100、第二固定框200以及防护件310均设置有反光条700。反光条700的设置可以提升本防护装置的在夜晚的可视度,工作人员在进行巡视或者大型交叉机械在作业时,反光条700吸收灯光后可以进行强烈的逆反射效果(通过广角微棱镜原理),使得本防护装置在黑暗环境或夜晚,能够被更容易的发现,进一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桩孔防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在钻孔设备(现有技术)完成作业后,桩孔形成以后,将本防护装置移动至形成的桩孔,第一固定框100水平安装至桩孔周围的工作地面,使得桩孔的开口在第一固定框100内,使得桩孔整体呈现出被包围的工作状态,第二固定框200位于第一固定框100的中心上方,两固定框通过防护杆220连接固定,第一固定框100的边长大于第二固定框200的边长,使得本防护装置呈“塔”状,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到本防护装置,从而特别注意桩孔的位置;第二固定框200上设置有检测口210,检测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检测口210对桩孔深度以及孔内沉渣厚度进行检测,无需挪移本产品,使用非常方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隐患,当检测完毕时,将防护网体600折叠,使得第一防护网610和第二防护网620重叠,然后通过防护件310的间隙将放防护网体600伸入到第一固定框100和第二固定框200之间,沿合页500展开防护网体600,使得第一防护网610和第二防护网620水平放置,第一防护网610和第二防护网620上的安装块630与第一固定框100的边缘进行连接,防护网体600安装完毕,能够阻挡较大的异物进入到桩孔内部;防护杆220设置有警示层400,警示层400具有强烈的视觉刺激功能,能够使得本防护装置更加显眼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桩孔防护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框100、多个防护件310以及第二固定框200,三个部件组成桩孔防护装置的整体框架;第二固定框200设有检测口210,检测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检测口210对桩孔深度以及孔内沉渣厚度进行检测,无需挪移本产品;任意一个防护件310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框10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框200相连,使得第一固定框100和第二固定框200具有高度差,便于工作人员或者大型机械发现本装置,具有更好的视觉提醒功能;任意一个防护件310设置有警示层400,警示层400具有强烈的视觉刺激功能,能够使得本防护装置更加显眼,进一步加强本防护装置的警示效果;此外,第一固定框100的外围还设置有用于增大防护面积的防护板110,可以增大第一固定框100与桩孔周围的接触面积,使得本防护装置的使用更加稳定;进一步的,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凸起111,使得本装置不会被轻易的推动;第一固定框100还可以安装具有阻挡异物功能的防护网体600,防护网体600与第一固定框100的连接方式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使得防护网体600的拆装均十分的方便。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检测方便、警示效果好、实用性强以及使用方便的有益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桩孔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框、多个防护件以及第二固定框,所述第二固定框设有检测口,任意一个所述防护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框相连,任意一个所述防护件设置有警示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孔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包括防护杆,多个所述防护杆均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桩孔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防护杆之间均设有加固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孔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框和所述第二固定框均为正方形固定框,所述第一固定框的边长大于所述第二固定框的边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桩孔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框的轮廓外围还设置有用于增大防护面积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框的连接处也设置有合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桩孔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孔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网体,所述防护网体与所述第一固定框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桩孔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体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所述第一防护网与所述第二防护网之间设有合页,所述第一防护网与所述第二防护网均对称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所述第一固定框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桩孔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网和所述第二防护网表面均设置有防护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桩孔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框、所述第二固定框以及所述防护件均设置有反光条。
CN202023101212.9U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桩孔防护装置 Active CN214575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01212.9U CN214575895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桩孔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01212.9U CN214575895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桩孔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75895U true CN214575895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33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01212.9U Active CN214575895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桩孔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758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264390A1 (en) Safety railing for excavated areas
CN214575895U (zh) 一种桩孔防护装置
KR20120011567A (ko) 양개식 낙석방지책
CN205617433U (zh) 多功能新型圆形井盖
CN213508166U (zh) 一种组装式混凝土路障
CN212406203U (zh) 水平洞口安全防护装置
CN218150249U (zh) 一种工程施工隔板
CN211173206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结构
CN210262793U (zh) 一种市政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
CN217710850U (zh) 一种多功能窨井防护结构
CN209584887U (zh) 智能全方位防坠落警示装置
CN217176110U (zh) 一种建筑工程基坑用防护护栏
CN214994519U (zh) 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井口结构
CN207499389U (zh) 外架防护装置
CN214615554U (zh) 一种新型环保电梯塑料防护装置
CN220789855U (zh) 一种路面防积水井盖
CN221096069U (zh) 一种道路围挡
RU93434U1 (ru)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ое решетчатое сигнализационное заграждение
CN201433402Y (zh) 窨井防落网
CN209874659U (zh) 一种建筑施工基坑护栏
CN218713815U (zh) 一种道路井口防护排水井盖
CN218541826U (zh) 一种降水井预制维护装置
CN211621599U (zh)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基坑的安全防护装置
CN218116225U (zh) 一种道路排涝保障装置
CN211898047U (zh) 一种工程防护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