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68956U - 单向传动结构、传送装置及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单向传动结构、传送装置及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68956U
CN214568956U CN202022587218.5U CN202022587218U CN214568956U CN 214568956 U CN214568956 U CN 214568956U CN 202022587218 U CN202022587218 U CN 202022587218U CN 214568956 U CN214568956 U CN 214568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structure
pushing plate
way transmission
plate
position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8721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志华
陈国强
陈伟泽
高明
叶健锋
盘永海
李方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Zhongshan Small Home Appliances Co Ltd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Zhongshan Small Home Appliances Co Ltd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Zhongshan Small Home Appliances Co Ltd,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Zhongshan Small Home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8721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689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68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689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向传动结构、传送装置及生产线,单向传动结构,包括:移动基座;连杆,所述连杆的第一端枢接在所述移动基座上;推动板,所述推动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杆的第二端,所述推动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移动基座外部,所述推动板具有工作端和配重端,所述工作端的重量小于配重端的重量;所述推动板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在所述推动板的第一位置状态,所述工作端位于所述配重端的上方;在所述推动板的第二位置状态,所述工作端和所述配重端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在重力作用下,所述推动板从所述第二位置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一位置状态。从而取代了弹簧复位,使其结构更加简单,安装和维护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单向传动结构、传送装置及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向传动结构、传送装置及生产线。
背景技术
传统生活电器的生产模式,其总装过程均以皮带线作为载体拉动产品完成每一步工序的组装,皮带线以普通电机作为动力通过变频器进行调速。其生产方式虽应用较为广泛,但实际应用过程皮带线每次只能进行单层输送,不能同时双层输送,更不能双层双向输送零件,效率低下。
现有采用气缸传动的生产线,由于气缸伸缩时驱动方向相反,因此,需要采用单向传动结构,使一条传送带上的产品仅向一个方向运动,然而现有单向传动结构大多采用弹簧,结构相对复杂,不利于安装和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和维护的单向传动结构、传送装置及生产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单向传动结构,包括:移动基座,所述移动基座和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并往复移动;连杆,所述连杆的第一端枢接在所述移动基座上;推动板,所述推动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杆的第二端,所述推动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移动基座外部,所述推动板具有工作端和配重端,所述工作端的重量小于配重端的重量,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推动板的连接支点位于所述工作端和所述配重端之间;所述推动板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所述推动板在所述移动基座往复移动中切换所述第一位置状态和所述第二位置状态;在所述推动板的第一位置状态,所述工作端位于所述配重端的上方;在所述推动板的第二位置状态,所述工作端和所述配重端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在重力作用下,所述推动板从所述第二位置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一位置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传动结构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移动基座内;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转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板上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位于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推动板的连接支点至所述工作端。
进一步地,自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推动板的连接支点向所述工作端的方向,所述推动板位于所述斜面区域的厚度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基座包括套筒,所述连杆的第一端枢接在所述套筒的内部;所述推动板位于所述套筒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外周壁上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连杆穿设在所述限位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滑槽的两端为与连杆表面相匹配的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滑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端和第二限位端;所述推动板在第一位置状态,所述连杆为水平状态且与第二限位端限位配合;所述推动板在第二位置状态,所述连杆为竖直状态且与第一限位端限位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传动结构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套筒内部;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转轴连接;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转轴安装在所述滚珠轴承上。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基座还包括:连接架,所述套筒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架上,所述连接架与驱动机构直接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套筒外表面相配的弧形槽,所述套筒固定连接在所述弧形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公开了一种传送装置,包括上述的单向传动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上放置有工艺板,所述工艺板沿所述导轨可移动;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单向传动结构驱动所述工艺板沿单一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在所述推动板的第一位置状态,所述工作端与所述工艺板的第一端抵接,并且所述推动板可推动所述工艺板移动;在所述推动板的第二位置状态,所述推动板的位置处于整体避让所述工艺板。
进一步地,所述工艺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工艺板沿所述导轨间隔设置;所有所述工艺板的第一端形成有与所述工作端配合的抵接面,所有所述工艺板的第二端形成有用于与所述推动板接触的弧形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进给机构,所述进给机构与所述工艺板驱动连接;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进给机构连接,所述气缸的伸缩杆通过伸缩带动所述进给机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进给机构包括:主动杆,所述气缸的伸缩杆连接在所述主动杆上;所述单向传动结构,所述单向传动结构的移动基座固定连接在所述主动杆上,在所述气缸的伸缩杆往复移动时,带动所述主动杆往复移动,所述单向传动结构在所述主动杆往复移动过程中,推动所述工艺板沿单一方向单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进给机构还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所述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沿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驱动杆上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单向传动结构;所述工艺板为多个,所述工艺板与所述单向传动结构位置一一对应,在所述主动杆往复移动过程中,每一个所述单向传动结构推动所对应的工艺板沿单一方向单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还公开了一种生产线,包括上述的传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单向传动结构通过将移动基座与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从而可以往复移动,由于推动板通过连杆可转动地设置在移动基座,使推动板可以在移动基座往复移动中切换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推动板一端为工作端,另一端为配重端,工作端的重量小于配重端的重量,且连杆的第二端与推动板的连接支点位于工作端和配重端之间,使推动板没有外力作用时,配重端在重力作用下下降,带动推动板整体形成竖直状态,即从第二位置状态切换至第一位置状态,从而取代了弹簧复位,使其结构更加简单,安装和维护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向传动结构的第一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向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向传动结构的第二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艺板与进给机构配合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10、移动基座;11、套筒;111、限位滑槽;111a、第一限位端;111b、第二限位端;12、连接架;121、弧形槽;20、连杆;30、推动板;31、工作端;32、配重端;33、斜面;40、转轴;50、滚珠轴承;60、导轨;70、工艺板;71、抵接面;72、弧形倒角;80、进给机构;81、主动杆;82、驱动杆;90、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向传动结构,单向传动结构包括移动基座10、连杆20和推动板30,移动基座10和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并往复移动;连杆20的第一端枢接在移动基座10上;推动板30固定连接在连杆20的第二端,推动板30可转动地设置在移动基座10外部,推动板30具有工作端31和配重端32,工作端31的重量小于配重端32的重量,连杆20的第二端与推动板30的连接支点位于工作端31和配重端32之间;推动板30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推动板30在移动基座10往复移动中切换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在推动板30的第一位置状态,工作端31位于配重端32的上方;在推动板30的第二位置状态,工作端31和配重端32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在重力作用下,推动板30从第二位置状态切换至第一位置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单向传动结构通过将移动基座10与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从而可以往复移动,由于推动板30通过连杆20可转动地设置在移动基座10,使推动板30可以在移动基座10往复移动中切换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在第一位置状态时,推动板30的工作端31是与被推动对象抵接的,用于单向推动。在第二位置状态时,推动板30整体处于避让状态,在往复移动中避让被推动对象,进而在反向上完成滑动和复位。
推动板30一端为工作端31,另一端为配重端32,工作端31的重量小于配重端32的重量,且连杆20的第二端与推动板30的连接支点位于工作端31和配重端32之间,使推动板30没有外力作用时,配重端32在重力作用下下降,带动推动板30整体形成竖直状态,即从第二位置状态切换至第一位置状态,从而取代了弹簧复位,使其结构更加简单,安装和维护更加方便。
在上述实施例中,单向传动结构还包括转轴40,转轴40可转动地设置在移动基座10内;连杆20的第一端与转轴40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单向传动结构通过采用转轴40和连杆20,使推动板30通过连杆20与转轴40连接,并通过转轴40可转动地设置在移动基座10上,可以使转动过程更加稳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推动板30上设置有斜面33,斜面33位于连杆20的第二端与推动板30的连接支点至工作端31。自连杆20的第二端与推动板30的连接支点向工作端31的方向,推动板30位于斜面33区域的厚度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的单向传动结构通过在推动板30上设置斜面33,斜面33可以从推动板30的工作端31一直延伸至配重端32,且推动板30的厚度也相应的自工作端31向配重端32逐渐变厚,这样的好处有两点:其一,设置斜面33可以在推动板30运行过程中接触其他部件时,起到缓冲的作用。其二,设置成斜面33后,可以使工作端31的重量尽可能的减轻,从而使工作端31与配重端32的重量差更大,更容易复位,而且可以缩小推动板30的整体长度,做到小型化。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斜面33只是自工作端31延伸至连杆20第二端与推动板30连接的支点位置处,这样配重端32还是正常板状结构,重量会远远大于工作端31的重量,从而可以使配重端32的体积缩小,有效缩短推动板30的整体长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移动基座10包括套筒11,连杆20的第一端枢接在套筒11的内部;推动板30位于套筒11的外部。套筒1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限位滑槽111,连杆20穿设在限位滑槽111内。本实用新型的单向传动结构通过设置限位滑槽111,可以使连杆20穿设在限位滑槽111内,推动板30在转动时,连杆20在限位滑槽111内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限位滑槽111的两端为与连杆20表面相匹配的弧形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单向传动结构通过使限位滑槽111的两端为与连杆20表面相匹配的弧形结构,在连杆20与限位滑槽111两端接触时,可以最大化的匹配在弧形结构中,从而增加接触面积,减少连杆20与限位滑槽111之间的接触压力,减少磨损,保证二者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实施例中,限位滑槽1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端111a和第二限位端111b;推动板30在第一位置状态,连杆20为水平状态且与第二限位端111b限位配合;推动板30在第二位置状态,连杆20为竖直状态且与第一限位端111a限位配合。本实用新型的单向传动结构通过设置第一限位端111a和第二限位端111b,从而使连杆20与限位滑槽111实现限位配合。
如图1至3所示的实施例中,单向传动结构还包括转轴40和滚珠轴承50,转轴40可转动地设置在套筒11内部;连杆20的第一端与转轴40连接;滚珠轴承50设置在套筒11内,转轴40安装在滚珠轴承50上。本实用新型的单向传动结构通过设置转轴40和滚珠轴承50,使转轴40通过滚珠轴承50可转动地设置在套筒11内,通过采用滚珠轴承50使转轴40在转动过程中摩擦力小、噪音小,而且转动过程平稳。
在上述实施例中,移动基座10还包括连接架12,套筒11固定连接在连接架12上,连接架12与驱动机构直接驱动连接。连接架12上设置有与套筒11外表面相配的弧形槽121,套筒11固定连接在弧形槽121内。本实用新型的单向传动结构通过在连接架12上设置有与套筒11外表面相配的弧形槽121,使套筒11安装的更加贴合紧固,保证其牢固性。
如图5至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送装置,包括上述的单向传动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传送装置还包括导轨60和驱动机构,导轨60上放置有工艺板70,工艺板70沿导轨60可移动;驱动机构通过单向传动结构驱动工艺板70沿单一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的传送装置通过设置单向传动结构,从而可以实现工艺板70的单一方向的移动,同时结构更加简单,方便安装和维护。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推动板30的第一位置状态,工作端31与工艺板70的第一端抵接,并且推动板30可推动工艺板70移动;在推动板30的第二位置状态,推动板30的位置处于整体避让工艺板70。本实用新型的传送装置通过推动板30的工作端31与工艺板70第一端抵接的同时,推动工艺板70移动,推动板30在第二位置状态使,使推动板30整体处于工艺板70的下方,从而避让工艺板70,直到推动板30离开工艺板70的第二端时,通过重力作用切换至第一位置状态,并继续推动工艺板70。
在上述实施例中,工艺板7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工艺板70沿导轨60间隔设置;所有工艺板70的第一端形成有与工作端31配合的抵接面71,所有工艺板70的第二端形成有用于与推动板30接触的弧形倒角72。本实用新型的传送装置通过推动板30的工作端31与工艺板70第一端抵接的同时,推动工艺板70移动一段距离,之后返回,在返回过程中遇到下一个工艺板70,在下一个工艺板70的第二端抵顶下,推动板30进入第二位置状态,使推动板30整体处于下一个工艺板70的下方,从而避让下一个工艺板70,直到推动板30离开下一个工艺板70的第一端时,通过重力作用切换至第一位置状态,并继续推动工艺板70,通过将工艺板70的第二端形成用于与推动板30接触的弧形倒角72,从而可以使推动过程减小冲击,提高使用寿命,特别是与工作端31的斜面33配合,更加平滑流畅。
在上述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进给机构80和气缸90,进给机构80与工艺板70驱动连接;气缸90的伸缩杆与进给机构80连接,气缸90的伸缩杆通过伸缩带动进给机构80移动。进给机构80包括主动杆81和单向传动结构,气缸90的伸缩杆连接在主动杆81上;单向传动结构的移动基座10固定连接在主动杆81上,在气缸90的伸缩杆往复移动时,带动主动杆81往复移动,单向传动结构在主动杆81往复移动过程中,推动工艺板70沿单一方向单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的单向传动结构通过将单向传动结构的移动基座10固定连接在主动杆81上,使在气缸90的伸缩杆往复移动时,带动主动杆81往复移动,单向传动结构在主动杆81往复移动过程中,推动工艺板70沿单一方向单向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给机构80还包括驱动杆82,驱动杆82与主动杆81固定连接,驱动杆82沿导轨60的延伸方向设置,驱动杆82上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单向传动结构;工艺板70为多个,工艺板70与单向传动结构位置一一对应,在主动杆81往复移动过程中,每一个单向传动结构推动所对应的工艺板70沿单一方向单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的传送装置通过多个单向传动结构,可以使每一个单向传动结构对应推动一块工艺板70,从而大大提高传输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生产线,包括上述的传送装置。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9)

1.一种单向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基座(10),所述移动基座(10)和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并往复移动;
连杆(20),所述连杆(20)的第一端枢接在所述移动基座(10)上;
推动板(30),所述推动板(30)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杆(20)的第二端,所述推动板(3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移动基座(10)外部,所述推动板(30)具有工作端(31)和配重端(32),所述工作端(31)的重量小于配重端(32)的重量,所述连杆(20)的第二端与所述推动板(30)的连接支点位于所述工作端(31)和所述配重端(32)之间;
所述推动板(30)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所述推动板(30)在所述移动基座(10)往复移动中切换所述第一位置状态和所述第二位置状态;
在所述推动板(30)的第一位置状态,所述工作端(31)位于所述配重端(32)的上方;
在所述推动板(30)的第二位置状态,所述工作端(31)和所述配重端(32)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在重力作用下,所述推动板(30)从所述第二位置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一位置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传动结构还包括:
转轴(40),所述转轴(4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移动基座(10)内;所述连杆(20)的第一端与所述转轴(4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动板(30)上设置有斜面(33),所述斜面(33)位于所述连杆(20)的第二端与所述推动板(30)的连接支点至所述工作端(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向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自所述连杆(20)的第二端与所述推动板(30)的连接支点向所述工作端(31)的方向,所述推动板(30)位于所述斜面(33)区域的厚度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基座(10)包括套筒(11),所述连杆(20)的第一端枢接在所述套筒(11)的内部;所述推动板(30)位于所述套筒(11)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向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1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限位滑槽(111),所述连杆(20)穿设在所述限位滑槽(1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向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滑槽(111)的两端为与连杆(20)表面相匹配的弧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向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滑槽(1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端(111a)和第二限位端(111b);
所述推动板(30)在第一位置状态,所述连杆(20)为水平状态且与第二限位端(111b)限位配合;
所述推动板(30)在第二位置状态,所述连杆(20)为竖直状态且与第一限位端(111a)限位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向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传动结构还包括:
转轴(40),所述转轴(4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套筒(11)内部;所述连杆(20)的第一端与所述转轴(40)连接;
滚珠轴承(50),所述滚珠轴承(50)设置在所述套筒(11)内,所述转轴(40)安装在所述滚珠轴承(5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向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基座(10)还包括:
连接架(12),所述套筒(11)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架(12)上,所述连接架(12)与驱动机构直接驱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单向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架(12)上设置有与所述套筒(11)外表面相配的弧形槽(121),所述套筒(11)固定连接在所述弧形槽(121)内。
12.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向传动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
导轨(60),所述导轨(60)上放置有工艺板(70),所述工艺板(70)沿所述导轨(60)可移动;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单向传动结构驱动所述工艺板(70)沿单一方向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推动板(30)的第一位置状态,所述工作端(31)与所述工艺板(70)的第一端抵接,并且所述推动板(30)可推动所述工艺板(70)移动;
在所述推动板(30)的第二位置状态,所述推动板(30)的位置处于整体避让所述工艺板(70)。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艺板(7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工艺板(70)沿所述导轨(60)间隔设置;
所有所述工艺板(70)的第一端形成有与所述工作端(31)配合的抵接面(71),所有所述工艺板(70)的第二端形成有用于与所述推动板(30)接触的弧形倒角(72)。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进给机构(80),所述进给机构(80)与所述工艺板(70)驱动连接;
气缸(90),所述气缸(90)的伸缩杆与所述进给机构(80)连接,所述气缸(90)的伸缩杆通过伸缩带动所述进给机构(80)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机构(80)包括:
主动杆(81),所述气缸(90)的伸缩杆连接在所述主动杆(81)上;
所述单向传动结构,所述单向传动结构的移动基座(10)固定连接在所述主动杆(81)上,在所述气缸(90)的伸缩杆往复移动时,带动所述主动杆(81)往复移动,所述单向传动结构在所述主动杆(81) 往复移动过程中,推动所述工艺板(70)沿单一方向单向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机构(80)还包括:
驱动杆(82),所述驱动杆(82)与所述主动杆(8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82)沿所述导轨(60)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驱动杆(82)上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单向传动结构;
所述工艺板(70)为多个,所述工艺板(70)与所述单向传动结构位置一一对应,在所述主动杆(81)往复移动过程中,每一个所述单向传动结构推动所对应的工艺板(70)沿单一方向单向移动。
19.一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传送装置。
CN202022587218.5U 2020-11-10 2020-11-10 单向传动结构、传送装置及生产线 Active CN214568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87218.5U CN214568956U (zh) 2020-11-10 2020-11-10 单向传动结构、传送装置及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87218.5U CN214568956U (zh) 2020-11-10 2020-11-10 单向传动结构、传送装置及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68956U true CN214568956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24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87218.5U Active CN214568956U (zh) 2020-11-10 2020-11-10 单向传动结构、传送装置及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689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43122U (zh) 一种往复式的单向推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装配流水线
CN110577083A (zh) 一种搬砖机器人
CN203779491U (zh) 独立式传送机械手设备
CN214568956U (zh) 单向传动结构、传送装置及生产线
CN208801383U (zh) 一种柔性棒料切割机
CN205660708U (zh) 一种弧面凸轮式步进驱动型机械手
CN108996195A (zh) 建筑机械用板材输送换向装置
CN103273572A (zh) 一种用金刚石刀头锯切花岗石的框架锯
CN109110475A (zh) 自动复位推料结构及装置
CN210997832U (zh) 一种轴承内圈磨床的交叉双臂上下料机械装置
CN112298992A (zh) 单向传动结构、传送装置及生产线
CN201095062Y (zh) 新型推砖装置
CN201494919U (zh) 一种钢材加工设备中的上料装置
CN210437466U (zh) 一种包装机运行机构
CN204610728U (zh) 一种六杆机构
CN209409223U (zh) 机械手臂
CN101659018A (zh) 一种钢材加工设备中的上料装置
CN101579677A (zh) 轴承步进推料动态清洗机
CN216575354U (zh) 一种气门芯杆的双工位冷镦装置
CN210011136U (zh) 一种砖块切坯机构
CN213860765U (zh) 一种标签基膜加工用的热压复合装置
CN211009780U (zh) 一种长行程丝杠活动式辅助支撑机构
CN107187812B (zh) 一种间歇式下料装置
CN110353053A (zh) 一种用于拉簧状食材的新型穿串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11140533U (zh) 一种卷烟成品条烟盒输送提升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