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48803U - 一种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48803U
CN214548803U CN202022853862.2U CN202022853862U CN214548803U CN 214548803 U CN214548803 U CN 214548803U CN 202022853862 U CN202022853862 U CN 202022853862U CN 214548803 U CN214548803 U CN 2145488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tion wall
wall
cooking
concave portion
conv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5386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诸葛耀泉
赵亚峰
李嘉
李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Platinum Quercus Craf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5386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488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488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4880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属于烹饪用品领域,针对不能通过使用一个灶具热源同时煲汤和炒菜而影响烹饪效率的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包括依次相连的环壁、底壁和分隔壁,环壁、底壁和分隔壁围成一顶部开口的环形容纳腔,分隔壁的内侧围成一顶部和底部均开放的受热腔,环形容纳腔用于容纳食材,受热腔用于容纳灶具的热源,所述分隔壁的顶部高于环壁,形成一支撑部,用于支撑锅具;使用时,受热腔将灶具热源围住,热源的热量传递到架设在支撑部上的锅具,以加热锅具,同时热源的余热通过分隔壁传递到容纳腔,对容纳腔进行加热,这样可以在一个热源下同时煲汤和炒菜,有效提高烹饪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烹饪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烹饪时,煲汤的时间往往较久,占用灶具较长时间,若灶具只有一个则只能按次序进行,即先煲汤再炒菜,或先炒菜再煲汤,由于不能同时煲汤并炒菜,烹饪时间会相应延长,特别是家庭聚会时,烹饪时间会影响烹饪效率,因此,需要一款不影响炒菜同时还能煲汤的器具,来节省时间,提高烹饪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不能通过使用一个灶具热源同时煲汤和炒菜而影响烹饪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可以同时煲汤和炒菜,提高烹饪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包括依次相连的环壁、底壁和被环壁围住的筒形分隔壁,所述环壁、底壁和筒形分隔壁围成一顶部开口的环形的容纳腔,所述筒形分隔壁的内侧围成一筒形的受热腔,容纳腔用于容纳食材,受热腔用于容纳灶具的热源,所述筒形分隔壁的顶部高于环壁,形成一支撑部,用于支撑锅具;使用时,受热腔将灶具热源围住,热源的热量传递到架设在支撑部上的锅具,以加热锅具,同时热源的余热通过筒形分隔壁传递到容纳腔,对容纳腔进行加热。
灶具热源在受热腔内将空气加热,热空气上升,受热腔内部产生低压,外部空气补充进受热腔,筒形分隔壁即为“烟囱”,对灶具热源具有一定的聚拢作用,烟囱效应作用下,普通燃气灶的燃烧效果被强化,可实现节能和高效烹饪的目的,容纳腔围住受热腔,两者通过筒形分隔壁隔开,热源对锅具进行加热的同时余热传递到筒形分隔壁上,对容纳腔中的食材进行加热或保温,这样可以在一个热源下使用两个烹饪器具,同时实现煲汤和炒菜,有效提高烹饪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顶部包括第一凸部和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凸部和第一凹部交替设置,形成呈波浪状或锯齿状的轮廓面,以便于快速上升热空气从受热腔的顶部逸出。
进一步地,所述筒形分隔壁靠近受热腔一侧的表面分为上下两段,分别为波浪段和上窄下宽的扩口段,所述扩口段的顶部与波浪段平滑过度,其底部与所述底壁的外表面平滑过度。
进一步地,所述波浪段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二凸部和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凸部和第二凹部分别与第一凸部和第一凹部位置对应,并平滑过渡。波浪段的表面具有褶皱,增加了筒形分隔壁的表面积,使得筒形分隔壁能够获得更多热量,与传统砂锅相比,筒形分隔壁通过第二凸部增加壁厚,这样能够储存更多热量,以便撤掉热源后热量能够缓慢释放,有利于实现煲汤慢炖功能。筒形分隔壁为莲花造型,其能均匀的分散火焰,使位于筒形分隔壁上的锅具均匀受热,有利于炒菜开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凸部中间凸起形成一脊线,所述脊线的上段呈自上而下逐渐外凸状,所述脊线的下段呈自下而上逐渐外凸状,使得受热腔具有两个开口分别朝上和朝下的喇叭口状的结构,上部的喇叭口状结构有利于热空气上升,下部的喇叭口状结构有利于热源的热量向中间部位集中。
进一步地,所述筒形分隔壁靠近容纳腔一侧设有外凸的限位台阶,所述容纳腔顶部的开口处设有一环形上盖,所述环形上盖搭在限位台阶和环壁的上表面,以防止环形上盖掉落。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台阶的上缘设有第三凹部,所述环形上盖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三凹部形状和位置适配的第三凸部,当环形上盖覆盖在容纳腔顶部的开口上时,第三凸部位于第三凹部内,以防止环形上盖在水平向外力作用下随意移动,此时,环形上盖与环壁之间几乎无间隙,保证了保温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台阶上设有第四凹部,所述第四凹部深度小于第三凹部,所述第四凹部与第三凹部交替布置,当转动环形上盖时,第三凸部的下表面可以搭在第四凹部内,这样环形上盖被抬高,环形上盖和容纳腔之间留有间隙,便于观察容纳腔中食材的受热情况,同时也防止容纳腔中的液体食材溢出。
进一步地,所述底壁的下表面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呈弧形,用于隔开底壁和灶具,使得灶具和底壁之间留有间隙,以方便空气进入受热腔中,便于充分燃烧以及强化燃烧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环壁外凸形成一引流嘴,以便于导出液体,所述环壁上设有两提手,径向对称设置在引流嘴两侧,以便搬运和倒出容纳腔中的食材。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筒形分隔壁能够实现烟囱效应,在烟囱效应作用下,普通燃气灶的燃烧效果被强化,可实现节能和高效烹饪的目的,容纳腔围住受热腔,两者通过筒形分隔壁隔开,热源对锅具进行加热的同时余热传递到筒形分隔壁上,对容纳腔中的食材进行加热或保温,这样可以在一个热源下使用两个烹饪器具,同时实现煲汤和炒菜,有效提高烹饪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环形上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环壁;11-引流嘴;12-提手;2-底壁;21-支撑件;3-筒形分隔壁;31-支撑部;311-第一凸部;312-第一凹部;32-波浪段;321-第二凸部;3211-脊线;322-第二凹部;33-扩口段;34-限位台阶;341-第三凹部;342-第四凹部;4-环形上盖;41-第三凸部;42-扶手;A-容纳腔;B-受热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的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依次相连的环壁1、底壁2和被环壁1围住的筒状筒形分隔壁3,所述环壁1、底壁2和筒形分隔壁3围成一顶部开口的环形的容纳腔A,所述筒形分隔壁3的内侧围成筒形的受热腔B,容纳腔A用于容纳食材,受热腔B用于容纳灶具的热源,所述筒形分隔壁3的顶部高于环壁1,形成支撑部31,用于支撑锅具;使用时,受热腔B将灶具热源围住,热源的热量传递到架设在支撑部31上的锅具,以加热锅具,同时热源的余热通过筒形分隔壁3传递到容纳腔,对容纳腔进行加热。
灶具热源在受热腔B内将空气加热,热空气上升,受热腔B内部产生低压,外部空气补充进受热腔B,筒形分隔壁3即为“烟囱”,对灶具热源具有一定的聚拢作用,烟囱效应作用下,普通燃气灶的燃烧效果被强化,可实现节能和高效烹饪的目的,容纳腔A围住受热腔B,两者通过筒形分隔壁3隔开,热源对锅具进行加热的同时余热传递到筒形分隔壁3上,对容纳腔A中的食材进行加热或保温,这样可以在一个热源下使用两个烹饪器具,同时实现煲汤和炒菜,有效提高烹饪效率。
所述支撑部31顶部包括第一凸部311和第一凹部312,所述第一凸部311和第一凹部312交替设置,形成呈波浪状或锯齿状的轮廓面,以便于快速上升热空气从受热腔的顶部逸出。
所述筒形分隔壁3靠近受热腔B一侧的表面分为上下两段,分别为波浪段32和上窄下宽的扩口段33,所述扩口段33的顶部与波浪段32平滑过度,其底部与所述底壁2的外表面平滑过度。
所述波浪段32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二凸部321和第二凹部322,所述第二凸部321和第二凹部322分别与第一凸部311和第一凹部312位置对应,并平滑过渡。波浪段32的表面具有褶皱,增加了筒形分隔壁3的表面积,使得筒形分隔壁3能够获得更多热量,与传统砂锅相比,筒形分隔壁3通过第二凸部321增加壁厚,这样能够储存更多热量,以便撤掉热源后热量能够缓慢释放,有利于实现煲汤慢炖功能。筒形分隔壁3为莲花造型,其能均匀的分散火焰,使位于筒形分隔壁3上的锅具均匀受热,有利于炒菜开锅。
所述第二凸部321中间凸起形成脊线3211,所述脊线3211的上段呈自上而下逐渐外凸状,所述脊线3211的下段呈自下而上逐渐外凸状,使得受热腔B具有两个开口分别朝上和朝下的喇叭口状的结构,上部的喇叭口状结构有利于热空气上升,下部的喇叭口状结构有利于热源热量集中。
所述筒形分隔壁3靠近容纳腔一侧设有外凸的限位台阶34,所述容纳腔A顶部的开口处设有环形上盖4,环形上盖4上设有扶手42,所述环形上盖4搭在限位台阶34和环壁1的上表面,以防止环形上盖4掉落。
所述限位台阶34的上缘设有第三凹部341,所述环形上盖4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三凹部341形状和位置适配的第三凸部41,当环形上盖4覆盖在容纳腔顶部的开口上时,第三凸部41位于第三凹部341内,以防止环形上盖4在水平向外力作用下随意移动,此时,环形上盖4与环壁1之间几乎无间隙,保证了保温效果。
所述限位台阶34上设有第四凹部342,所述第四凹部342深度小于第三凹部341,所述第四凹部342与第三凹部341交替布置,当转动环形上盖4时,第三凸部41的下表面可以搭在第四凹部342内,这样环形上盖4被抬高,环形上盖4和容纳腔之间留有间隙,便于观察容纳腔中食材的受热情况,同时也防止容纳腔中的液体食材溢出。
所述环壁1外凸形成引流嘴11,以便于导出液体,所述环壁1上设有两提手12,径向对称设置在引流嘴11两侧,以便搬运和倒出容纳腔中的食材。
所述底壁2的下表面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支撑件21,所述支撑件21呈弧形,用于隔开灶具和底壁2,使得灶具和底壁之间留有间隙,以利于空气进入受热腔中,便于充分燃烧以及强化燃烧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环壁(1)、底壁和被环壁(1)围住的筒形分隔壁(3),所述环壁(1)、底壁(2)和筒形分隔壁(3)围成一顶部开口的环形的容纳腔(A),所述筒形分隔壁(3)的内侧围成一筒形的受热腔(B),容纳腔(A)用于容纳食材,受热腔(B)用于容纳灶具的热源,所述筒形分隔壁(3)的顶部高于环壁(1),形成一用于支撑锅具的支撑部(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1)顶部包括第一凸部(311)和第一凹部(312),所述第一凸部(311)和第一凹部(312)交替设置,形成呈波浪状或锯齿状的轮廓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分隔壁(3)靠近受热腔(B)一侧的表面分为上下两段,分别为波浪段(32)和上窄下宽的扩口段(33),所述扩口段(33)的顶部与波浪段(32)平滑过度,其底部与所述底壁(2)平滑过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段(32)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二凸部(321)和第二凹部(322),所述第二凸部(321)和第二凹部(322)分别与第一凸部(311)和第一凹部(312)位置对应,并平滑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部(321)中间凸起形成一脊线(3211),所述脊线(3211)的上段呈自上而下逐渐外凸状,所述脊线(3211)的下段呈自下而上逐渐外凸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分隔壁(3)靠近容纳腔(A)一侧设有外凸的限位台阶(34),所述容纳腔(A)顶部的开口处设有一环形上盖(4),所述环形上盖(4)搭在限位台阶(34)和环壁(1)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台阶(34)的上缘设有第三凹部(341),所述环形上盖(4)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三凹部(341)形状和位置适配的第三凸部(41),当环形上盖(4)覆盖在容纳腔(A)顶部的开口上时,第三凸部(41)位于第三凹部(34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台阶(34)上设有第四凹部(342),所述第四凹部(342)深度小于第三凹部(341),所述第四凹部(342)与第三凹部(341)交替布置,当转动环形上盖(4)时,第三凸部(41)的下表面能够搭在第四凹部(342)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2)的下表面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支撑件(21),所述支撑件(21)呈弧形,用于隔开底壁和灶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壁(1)外凸形成一引流嘴(11),所述环壁(1)上还设有两提手(12),径向对称设置在引流嘴(11)两侧。
CN202022853862.2U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5488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53862.2U CN214548803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53862.2U CN214548803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48803U true CN214548803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30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5386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548803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488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73511A (en) Cooking vessel
CA1217353A (en) Steam cooking rack and method
US6603099B2 (en) Multifunction electrical cooking appliance
JP2013503704A (ja) 組合わせ複数容器調理用具
CN214548803U (zh) 一种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
KR101530070B1 (ko) 구이 및 탕이 가능한 다용도 조리기구
JP3962357B2 (ja) 吹きこぼれ及び蒸気圧の制御システムを具えたマイクロウェーブ調理器
CN215502432U (zh) 一种具有新型隔板的多功能锅
JP2002300966A (ja) 容器兼用蒸し器
US20190069353A1 (en) Dimpled Wok
CN210008886U (zh) 一种免喷蒸汽锅
CN112690636A (zh) 一种利用灶具余热进行烹饪的余热煲
GB2049400A (en) Cooking vessel
CN213282599U (zh) 多功能蒸烤炊具
KR101016360B1 (ko) 다기능 조리용기
CN215077470U (zh) 一种可升降且具限位止回结构的多用组合锅
CN209331730U (zh) 米饭锅
CN214548839U (zh) 一种利用灶具余热的蒸锅
CN216628221U (zh) 一种燕窝炖煮装置
CN215191051U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发热盘结构
JP2002223937A (ja) 蓋付きマイクロ波調理用鍋
CN217429802U (zh) 蒸笼以及采用该蒸笼的降糖电饭煲
KR102253113B1 (ko) 캠핑용 더치오븐 세트
CN215457278U (zh) 一种蒸屉式电饭锅
CN210354309U (zh) 一种晾置食材的涮烤火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2

Address after: 116 Haichuan Road, Jiangbei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ingbo Platinum Quercus Crafts Co.,Ltd.

Address befor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Binjiang District 310053 shore road 528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