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47449U - 一种光触媒抗菌防护口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触媒抗菌防护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47449U
CN214547449U CN202120779517.0U CN202120779517U CN214547449U CN 214547449 U CN214547449 U CN 214547449U CN 202120779517 U CN202120779517 U CN 202120779517U CN 214547449 U CN214547449 U CN 2145474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catalyst
nose
interlayer
nose strip
woven fab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7951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水明
沈宏志
刘先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ipuyu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uoerl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uoerl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uoerl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7951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474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474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474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触媒抗菌防护口罩,包括内层、外层、夹层和鼻条,所述夹层和鼻条设置在内层与外层之间,所述夹层与鼻条间隔设置;所述内层与外层经热轧后将所述夹层与鼻条固定;所述外层为光触媒拒水无纺布。本方案通过内层、外层以及夹层的设置,能够保证口罩性能,起到隔绝病菌的作用,鼻条的设置,则便于使用者佩戴,实际使用时,还能够避免病菌由鼻梁顶起口罩的间隙处进入人体口鼻端,进一步保证隔绝效果,采用光触媒拒水无纺布的口罩外层,不仅能够隔绝外界的水汽,同时,还能够通过光触媒进行杀菌,以此来对口罩上的病菌进行分解。

Description

一种光触媒抗菌防护口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属于一种光触媒抗菌防护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常用的卫生防护用品,可以起到保暖、防尘、防菌、防臭等作用,在流感、非典、冠状病毒等期间通过空气传染的疾病爆发时,口罩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离病菌作用。
但现有的口罩无法将病菌进行分解,在使用后病菌可能会粘附在口罩上,仍然存在后续与人体接触的情况,不便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口罩上的病菌进行分解的光触媒抗菌防护口罩。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触媒抗菌防护口罩,包括内层、外层、夹层和鼻条,所述夹层和鼻条设置在内层与外层之间,所述夹层与鼻条间隔设置;所述内层与外层经热轧后将所述夹层与鼻条固定;所述外层为光触媒拒水无纺布。内层、外层以及夹层的设置,用以保证口罩性能,起到隔绝病菌的作用,鼻条的设置,则便于使用者佩戴,实际使用时,还能够避免病菌由鼻梁顶起口罩的间隙处进入人体口鼻端,进一步保证隔绝效果,采用光触媒拒水无纺布的口罩外层,不仅能够隔绝外界的水汽,同时,还能够通过光触媒进行杀菌,以此来对口罩上的病菌进行分解。
光触媒杀菌原理: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类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应,当纳米级二氧化钛超微粒子接受波长360-400nm的紫外线照射下,其内部由于吸收光能而激发产生光载流子,然后迅速迁移到其表面并激活被吸附的氧和水分,产生活性自由氢氧基和活性氧,当污染物以及细菌吸附其表面时,就会发生链式降解反应。
优选的,所述夹层设置有三层,三层所述的夹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热风棉、聚丙烯熔喷布和纳米复合熔喷布。热风棉作为初效过滤层,具有保温隔热、防湿等作用,能够增加佩戴者的舒适感;聚丙烯熔喷布为核心过滤层,其是一种超细静电纤维布,能够有效利用静电吸附病毒、粉尘、飞沫;纳米复合熔喷布同为核心过滤层,与聚丙烯熔喷布配合,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通过上述三层的夹层设置,则能够使得口罩具有良好的过滤性、屏蔽性、隔热性和吸油性,适用于各环境使用。
优选的,三层所述的夹层热轧成型设置。三层热轧而成的夹层,能够避免夹层分离影响保护效果,同时,便于加工,使用方便。
优选的,所述内层为防粘拒水无纺布。防粘拒水无纺布的设置,能够避免口罩粘附在使用者面部,同时具有隔水作用,避免水汽对夹层隔绝效果造成影响。
优选的,所述内层靠近所述外层的一端还设置有鼻槽,所述鼻条与所述鼻槽配合设置,所述鼻槽底端贯穿所述内层设置有连接槽。鼻槽的设置,能够提高鼻条的定位效果,便于加工
优选的,所述鼻条朝向所述连接槽延伸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鼻托垫,所述鼻条截面呈圆形设置,所述鼻条截面直径大于连接槽截面宽度设置。鼻托垫的设置,则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其通常采用弹性材料制备,呈圆形的鼻条在口罩使用口能够通过抽动鼻托垫的方式,将其由连接槽取出,便于对其进行清洗与重复利用,进一步提高使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光触媒拒水无纺布通过在拒水无纺布表层涂设光触媒涂料制备,或者:所述光触媒拒水无纺布通过在无纺布内增设纳米级二氧化钛粒子制备。通过表层涂覆或在布体内增添二氧化钛粒子的设置,能够保证外层口罩能够通过光触媒进行很好的杀菌处理,实用性强,操作方便。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内层、外层以及夹层的设置,能够保证口罩性能,起到隔绝病菌的作用,鼻条的设置,则便于使用者佩戴,实际使用时,还能够避免病菌由鼻梁顶起口罩的间隙处进入人体口鼻端,进一步保证隔绝效果,采用光触媒拒水无纺布的口罩外层,不仅能够隔绝外界的水汽,同时,还能够通过光触媒进行杀菌,以此来对口罩上的病菌进行分解。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热风棉、聚丙烯熔喷布和纳米复合熔喷布三层夹层的设置,能够使得口罩具有良好的过滤性、屏蔽性、隔热性和吸油性,适用于各环境使用。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鼻条、连接杆、连接槽的设置,在口罩使用口能够通过抽动鼻托垫的方式,将其由连接槽取出,便于对其进行清洗与重复利用,进一步提高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口罩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口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内层,2-外层,3-夹层,4-鼻条,5-热风棉,6-聚丙烯熔喷布,7-纳米复合熔喷布,8-鼻槽,9-连接槽,10-连接杆,11-鼻托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如图1、2所示,一种光触媒抗菌防护口罩,包括内层1、外层2、夹层3和鼻条4,所述夹层3和鼻条4设置在内层1与外层2之间,所述夹层3与鼻条4间隔设置;所述内层1与外层2经热轧后将所述夹层3与鼻条4固定;所述外层2为光触媒拒水无纺布;所述夹层3设置有三层,三层所述的夹层3包括依次设置的热风棉5、聚丙烯熔喷布6和纳米复合熔喷布7;三层所述的夹层3热轧成型设置;所述内层1为防粘拒水无纺布;所述内层1靠近所述外层2的一端还设置有鼻槽8,所述鼻条4与所述鼻槽8配合设置,所述鼻槽8底端贯穿所述内层1设置有连接槽9;所述鼻条4朝向所述连接槽9延伸设置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另一端设置有鼻托垫11,所述鼻条4截面呈圆形设置,所述鼻条4截面直径大于连接槽9截面宽度设置;所述光触媒拒水无纺布通过在无纺布内增设纳米级二氧化钛粒子制备。
在使用过程中,外界的水汽(环境水汽以及人体呼吸产生的水汽)会被内层1与外层2的拒水无纺布进行隔绝,避免其进入夹层3内影响口罩的防护效果,夹层3中的热风棉5能够起到保温、隔热、防湿的作用,提高佩戴的舒适性,聚丙烯熔喷布6以及纳米复合熔喷布7则具有良好的过滤性、屏蔽性,保证外界病菌不会通过口罩进入人体,而外层2的光触媒拒水无纺布,其上则均布有大量纳米级二氧化钛粒子,通过光触媒杀菌的原理,能够将空气中的水汽催化成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活性氧等具有极强氧化功能能力的阴离子;可将空气中的有害氮化物、硫化物氧化成无害的硫酸根和硝酸根,同时无害化处理甲醛、芳香类化合物,净化空气,使佩戴者神清气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光触媒抗菌防护口罩,包括内层(1)、外层(2)、夹层(3)和鼻条(4),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3)和鼻条(4)设置在内层(1)与外层(2)之间,其中:
所述夹层(3)与鼻条(4)间隔设置;
所述内层(1)与外层(2)经热轧后将所述夹层(3)与鼻条(4)固定;
所述外层(2)为光触媒拒水无纺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触媒抗菌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3)设置有三层,三层所述的夹层(3)包括依次设置的热风棉(5)、聚丙烯熔喷布(6)和纳米复合熔喷布(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触媒抗菌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三层所述的夹层(3)热轧成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触媒抗菌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为防粘拒水无纺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触媒抗菌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靠近所述外层(2)的一端还设置有鼻槽(8),所述鼻条(4)与所述鼻槽(8)配合设置,所述鼻槽(8)底端贯穿所述内层(1)设置有连接槽(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触媒抗菌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条(4)朝向所述连接槽(9)延伸设置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另一端设置有鼻托垫(11),所述鼻条(4)截面呈圆形设置,所述鼻条(4)截面直径大于连接槽(9)截面宽度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光触媒抗菌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触媒拒水无纺布通过在拒水无纺布表层涂设光触媒涂料制备,或者:
所述光触媒拒水无纺布通过在无纺布内增设纳米级二氧化钛粒子制备。
CN202120779517.0U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光触媒抗菌防护口罩 Active CN2145474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79517.0U CN214547449U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光触媒抗菌防护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79517.0U CN214547449U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光触媒抗菌防护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47449U true CN214547449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60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79517.0U Active CN214547449U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光触媒抗菌防护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474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72749B (zh) 一种抗菌抗病毒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口罩
CN205567899U (zh) 一种具有防雾霾功能的口罩
CN204393419U (zh) 一次性复合型医用抗菌防护口罩
CN202786881U (zh) 一种抗菌布料
JP3236878U (ja) 多機能布及び多機能マスク
CN111227352A (zh) 可重复使用的杀菌抗病毒舒适型口罩
CN214547449U (zh) 一种光触媒抗菌防护口罩
CN216220272U (zh) 一种抗病毒抗菌防护口罩
CN202774252U (zh) 主动防护型抗菌口罩
CN112195648A (zh) 一种光催化自清洁的无纺布、制备方法及采用其制备得到的口罩
CN212152912U (zh) 一种防水抗菌面料
CN212017087U (zh) 一种纳米滤片及应用该纳米滤片的口罩
CN202122908U (zh) 铂金主触媒口罩材料
CN114855448A (zh) 一种抗冠状病毒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口罩
CN112914173B (zh) 一种光催化磷灰石包裹技术杀菌消毒口罩
CN112790455A (zh) 一种抗病毒抗菌防护口罩及其加工方法
CN211298524U (zh) 一种基于氧化钼抗菌机理的抗菌口罩
CN109393602A (zh) 一种抗菌口罩结构
CN100387162C (zh) 医用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14164263U (zh) 一种吸水透气面料及口罩
CN207767582U (zh) 具有抗菌除臭功能的口罩结构
CN211747130U (zh) 一种实验室用抗菌过滤口罩
CN214179237U (zh) 一种抑菌防护口罩
CN204949633U (zh) 一种多功能性衣服
CN215792217U (zh) 一种光催化抗菌衬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2, 1st Floor, No. 84 and 86, Lane 1135, Jiasong Middle Road, Huaxin Town,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0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aipuyu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600 1st floor, building 5, No. 555, chexin Road, Chedun Town,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zuoerl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6

Address after: 1008, Hangs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No. 8 Gaoxin South 6th Road, Gaoxin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ipuyu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1-2, 1st Floor, No. 84 and 86, Lane 1135, Jiasong Middle Road, Huaxin Town,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0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ipuyu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