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20272U - 一种抗病毒抗菌防护口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病毒抗菌防护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20272U
CN216220272U CN202120563341.5U CN202120563341U CN216220272U CN 216220272 U CN216220272 U CN 216220272U CN 202120563341 U CN202120563341 U CN 202120563341U CN 216220272 U CN216220272 U CN 2162202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viral
protective mask
mask
woven fabric
repellent n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6334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水明
沈宏志
刘先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ipuyu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uoerl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uoerl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uoerl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6334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202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202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202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病毒抗菌防护口罩,属于口罩技术领域,该防护口罩包括口罩主体、鼻夹件和耳绳,口罩主体包括口罩主体以及固定在所述口罩主体上的鼻夹件和耳绳,所述口罩主体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外层、中间层和内层;所述外层包括光触媒拒水无纺布和纳米银布层,所述纳米银布层与所述光触媒拒水无纺布内表面接触。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口罩无法杀灭和抑制病毒活性及将病毒、细菌进行分解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抗病毒抗菌防护口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病毒抗菌防护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常用的卫生防护用品,可以起到保暖、防尘、防菌、防臭等作用,在流感、非典、冠状病毒等期间通过空气传染的疾病爆发时,口罩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离病菌作用。
现有口罩一般只起到过滤、拦截的作用,虽然可以将有害物质进行有效隔离,但无法杀灭和抑制病毒活性及将病毒、细菌进行分解。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病毒抗菌防护口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病毒抗菌防护口罩,其解决了现有口罩无法杀灭和抑制病毒活性及将病毒、细菌进行分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病毒抗菌防护口罩,包括口罩主体以及固定在所述口罩主体上的鼻夹件和耳绳,所述口罩主体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外层、中间层和内层;
所述外层包括光触媒拒水无纺布和纳米银布层,所述纳米银布层与所述光触媒拒水无纺布内表面接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中间层包括热风棉、聚丙烯熔喷布和复合纳米熔喷布,所述热风棉、聚丙烯熔喷布和复合纳米熔喷布由外而内依次设置。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内层为拒水无纺布。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鼻夹件包括尼龙绒带和用于粘接在所述尼龙绒带上的鼻夹体,所述尼龙绒带固定在所述口罩主体外表面。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鼻夹体包括尼龙钩带和鼻梁条,所述鼻梁条固定在所述尼龙钩带上,所述尼龙绒带与所述尼龙钩带粘接。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纳米银布层与所述光触媒拒水无纺布厚度均为0.1-0.5mm。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聚丙烯熔喷布和所述复合纳米熔喷布厚度均为0.1-0.5mm。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拒水无纺布厚度为0.1-0.5m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抗病毒抗细菌口罩使用5层高效防护过滤布,外层采用光触媒拒水无纺布和纳米银布层进行双层抗病毒杀细菌防护,内层采用拒水无纺布,中间层由热风棉、聚丙烯熔喷布和复合纳米熔喷布组成核心过滤层,使得抗病毒杀细菌口罩抗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禽流感H5N1病毒)有效率99%以上。
相对于传统防护口罩,本实用新型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1、本防护口罩采用多层结构设计。通过光触媒拒水无纺布、纳米银布层实现抗菌杀毒,能杀灭和抑制病毒活性及将病毒、细菌进行分解;通过热风棉、聚丙烯熔喷布、复合纳米熔喷布实现拦截过滤,能够有效利用静电吸附病毒、粉尘、飞沫;通过拒水无纺布与皮肤接触,舒适度高。
2、本防护口罩的鼻夹体可以重复使用。拆换时只需将鼻夹体从尼龙绒带上撕下,然后再将其联接在新防护口罩的尼龙绒带上,通过魔术贴粘接的方式,使用简单方便,且造价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防护口罩的结构;
图2是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鼻夹件与口罩主体的连接结构。
图中,1、口罩主体;2、耳绳;311、尼龙钩带;312、鼻梁条;32、尼龙绒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种抗病毒抗菌防护口罩,如图1-2所示,包括口罩主体1以及固定在口罩主体1上的鼻夹件和耳绳2。耳绳2设置有两根,两根耳绳2分别位于口罩主体1的相对两侧且分别用于套在使用者左、右耳上,耳绳2两端均焊在口罩主体1上。鼻夹件包括尼龙绒带32和用于粘接在尼龙绒带32上的鼻夹体,尼龙绒带32固定在口罩主体1外表面且与人体鼻梁位置相对应。鼻夹体包括尼龙钩带311和鼻梁条312,鼻梁条312固定在尼龙钩带311上,尼龙钩带311一面与鼻梁条312固定,另一面与尼龙绒带32粘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防护口罩一般4小时或更短时间就要更换一次,使用量大,传统防护口罩的鼻梁条312都是直接固定在口罩主体1上,更换时鼻梁条312会随口罩主体1一起扔掉,这样不仅会造成鼻梁条312的巨大浪费,还会增加鼻梁条312回收再利用的成本,为此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口罩采用鼻梁条312可拆卸设计,使用简单方便,节约了防护口罩的使用成本。
参照图1-2,口罩主体1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外层、中间层和内层,外层包括光触媒拒水无纺布和纳米银布层,纳米银布层与光触媒拒水无纺布内表面接触,即光触媒拒水无纺布位于纳米银布层外表面。中间层包括热风棉、聚丙烯熔喷布和复合纳米熔喷布,热风棉、聚丙烯熔喷布和复合纳米熔喷布由外而内依次设置。内层为拒水无纺布,拒水无纺布、聚丙烯熔喷布、复合纳米熔喷布、光触媒拒水无纺布和纳米银布层厚度均在0.1-0.5mm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抗病毒抗菌防护口罩外层采用光触媒拒水无纺布和纳米银布层进行双层抗病毒杀细菌防护,能够吸收远红外光、可见光、紫外线等,在有光线充足或光线不足时,都可以起到有效消毒杀菌的作用。中间层采用热风棉为初效过滤层,具有保温隔热、防湿等作用,增加佩戴者舒适感。中间层采用聚丙烯熔喷布、复合纳米熔喷布为核心过滤层,它是一种超细静电纤维布,能够有效利用静电吸附病毒、粉尘、飞沫。中间层由三层纤网热轧而成,具有良好的过滤芯、屏蔽性、绝热性和吸油性。内层采用拒水无纺布,防水透气、保温隔热作用。抗病毒抗菌防护口罩具有结构简单、轻巧、便于携带的优点。
光触媒抗病毒杀菌原理: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类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应,当纳米级二氧化钛超微粒子接受波长360-400nm的紫外线照射下,其内部由于吸收光能而激发产生光载流子,然后迅速迁移到其表面并激活被吸附的氧和水分,产生活性自由氢氧基和活性氧,当污染物以及细菌吸附其表面时,就会发生链式降解反应。光触媒拒水无纺布由光触媒涂覆在无纺布表面而成。
纳米银抗病毒杀菌原理:
1、银离子Ag能依靠库伦引力牢固吸附细胞膜,与细胞壁发生肽聚糖反应,造成细菌固有成分被破坏或生产功能障碍。进一步穿透细胞壁,导致细胞壁的破裂,细胞质外流,最终使细菌死亡。
2、Ag穿透细胞壁进入胞内,与细菌等体内的一些基团结合,如巯基(-SH),使蛋白质凝固,破坏细胞合成酶的活性,蛋白酶丧失活性,细胞丧失分裂增殖能力而死亡。
3、与DNA作用:Ag能阻断ATP的生产,破坏DNA的复制;Ag能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OS与DNA相结合,置换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的氢,从而导致细菌DNA分子结构变形,抑制DNA、RNA、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菌失活。
4、催化作用:Ag能起到催化活性中心的作用,能激活周围的氧,产生羟基自由基(·OH)及活性氧离子(O2-),具有很强的氧化还原作用,可以破坏微生物细胞的增殖能力,抑制或杀灭细菌。
由上可知,本防护口罩的功能层可将佩戴者呼吸出的水汽和空气中的水汽催化成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活性氧等具有极强氧化功能能力的阴离子。且可将空气中的有害氮化物、硫化物氧化成无害的硫酸根和硝酸根,同时无害化处理甲醛、芳香类化合物,净化空气,使佩戴者神清气爽。银离子Ag能依靠库伦引力牢固吸附细胞膜,与细胞壁发生肽聚糖反应,造成细菌固有成分被破坏或生产功能障碍,因此本口罩能起到较好的抗病毒杀菌作用。
相对于传统防护口罩,本实用新型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1、本防护口罩采用多层结构设计。通过光触媒拒水无纺布、纳米银布层实现抗菌杀毒,能杀灭和抑制病毒活性及将病毒、细菌进行分解;通过热风棉、聚丙烯熔喷布、复合纳米熔喷布实现拦截过滤,能够有效利用静电吸附病毒、粉尘、飞沫;通过拒水无纺布与皮肤接触,舒适度高。
2、本防护口罩的鼻夹体可以重复使用。拆换时只需将鼻夹体从尼龙绒带32上撕下,然后再将其联接在新防护口罩的尼龙绒带32上,通过魔术贴粘接的方式,使用简单方便,且造价较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抗病毒抗菌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主体(1)以及固定在所述口罩主体(1)上的鼻夹件和耳绳(2),所述口罩主体(1)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外层、中间层和内层;
所述外层包括光触媒拒水无纺布和纳米银布层,所述纳米银布层与所述光触媒拒水无纺布内表面接触;
所述中间层包括热风棉、聚丙烯熔喷布和复合纳米熔喷布,所述热风棉、聚丙烯熔喷布和复合纳米熔喷布由外而内依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病毒抗菌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为拒水无纺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病毒抗菌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夹件包括尼龙绒带(32)和用于粘接在所述尼龙绒带(32)上的鼻夹体,所述尼龙绒带(32)固定在所述口罩主体(1)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病毒抗菌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夹体包括尼龙钩带(311)和鼻梁条(312),所述鼻梁条(312)固定在所述尼龙钩带(311)上,所述尼龙绒带(32)与所述尼龙钩带(311)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病毒抗菌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布层与所述光触媒拒水无纺布厚度均为0.1-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病毒抗菌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熔喷布和所述复合纳米熔喷布厚度均为0.1-0.5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病毒抗菌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拒水无纺布厚度为0.1-0.5mm。
CN202120563341.5U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抗病毒抗菌防护口罩 Active CN2162202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3341.5U CN216220272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抗病毒抗菌防护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3341.5U CN216220272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抗病毒抗菌防护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20272U true CN216220272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39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63341.5U Active CN216220272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抗病毒抗菌防护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202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0455A (zh) * 2021-03-19 2021-05-14 上海左耳零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病毒抗菌防护口罩及其加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0455A (zh) * 2021-03-19 2021-05-14 上海左耳零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病毒抗菌防护口罩及其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72749B (zh) 一种抗菌抗病毒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口罩
CN105249567A (zh) 一种一次性无纺布口罩
CN206776790U (zh) 含纳米银活性炭的抗菌细颗粒物口罩
CN216220272U (zh) 一种抗病毒抗菌防护口罩
CN202786881U (zh) 一种抗菌布料
CN111227352A (zh) 可重复使用的杀菌抗病毒舒适型口罩
CN105268125A (zh) 一种银纳米线防pm2.5口罩滤片
CN108618235A (zh) 触媒口罩
CN112790455A (zh) 一种抗病毒抗菌防护口罩及其加工方法
CN206688383U (zh) 一种空气过滤膜
CN202774252U (zh) 主动防护型抗菌口罩
CN205866062U (zh) 一种纳米抗菌、抑菌口罩
CN111841149A (zh) 一种自抗菌消毒口罩用滤材及其制造方法
CN206586434U (zh) 触媒口罩
CN214547449U (zh) 一种光触媒抗菌防护口罩
CN114855448A (zh) 一种抗冠状病毒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口罩
CN212152912U (zh) 一种防水抗菌面料
CN100387162C (zh) 医用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12017087U (zh) 一种纳米滤片及应用该纳米滤片的口罩
CN205757364U (zh) 一种新型口罩
CN109393602A (zh) 一种抗菌口罩结构
CN1302826C (zh) 灭菌抗病毒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CN202122908U (zh) 铂金主触媒口罩材料
RU90300U1 (ru) Индивидуальная защитная маска (варианты)
CN214179237U (zh) 一种抑菌防护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2, 1st Floor, No. 84 and 86, Lane 1135, Jiasong Middle Road, Huaxin Town,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0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aipuyu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600 1st floor, building 5, No. 555, chexin Road, Chedun Town,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zuoerl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6

Address after: 1008, Hangs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No. 8 Gaoxin South 6th Road, Gaoxin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ipuyu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1-2, 1st Floor, No. 84 and 86, Lane 1135, Jiasong Middle Road, Huaxin Town,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0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ipuyu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