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45539U - 一种大豆实验单行播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豆实验单行播种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545539U CN214545539U CN202120526597.9U CN202120526597U CN214545539U CN 214545539 U CN214545539 U CN 214545539U CN 202120526597 U CN202120526597 U CN 202120526597U CN 214545539 U CN214545539 U CN 2145455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ning
- closing plate
- seed
- supporting frame
- seed b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豆实验单行播种装置,包括上下布设的支撑上框和支撑下框,所述支撑上框上设置有种子仓,所述种子仓底部开设有多个下通孔,种子仓底部还抽拉连接有启闭板,种子仓和启闭板之间还设置有拉簧以保证启闭板快速复位;所述支撑下框底部前后依次布设有划线轮、主轮、开沟器、多组种子管、封垄器以及辅助轮,多组所述种子管呈一字形等距布设,每组种子管包括上下连通的导管段和竖管段,所述导管段与所述下通孔一一连通,所述竖管段下端呈尖状;所述辅助轮布设在支撑下框两侧;所述支撑下框前端还设置有牵引环以用于连接牵引设备。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机械化的播种方式实现快速播种,保证播种效果,符合单行播种的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豆实验单行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大豆实验中,单行播种的要求不同与大豆大田生产、也与大豆育种小区的种植不同,究其原因,其一是种植单行的大豆种子量均较少,其二在于单行播种精确度要求更高。
目前,通用的大豆单行种植方式主要有三种:其一是使用人工来种植,具体方法是,通过大型牲畜或农用机械开出种植沟,由操作人员将需要种植的大豆种子,按照事先计划的密度、深度种植在种植沟内,然后人工封土形成土垄,上述方法不仅种植速度缓慢,不利于抢时播种,而且操作人员素质不齐,易产生明显的实验误差;其二是选用外国产高精度大豆试验单行播种机,优点是速度快、精度高,缺点是价格昂贵、维护和维修难度大,目前国内大部分科研单位不能配置;其三是选用国内自产的单行播种机,通过与前两种方法比较,优点在于价格便宜,播种速度比人工点播快,但播种精确程度稍有不足,容易出现漏种或重复种植的情况,造成试验准确度降低。因此大豆实验的单行播种急需一种集精确度高、种植速度快且廉价的播种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人工播种速度慢,播种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大豆实验单行播种装置,通过机械化的播种装置实现快速播种,保证播种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豆实验单行播种装置,包括上下布设的支撑上框和支撑下框,所述支撑上框上设置有种子仓,所述种子仓底部开设有多个下通孔,种子仓底部还抽拉连接有启闭板以用于启闭下通孔,种子仓和启闭板之间还设置有拉簧以保证启闭板快速复位,所述支撑上框一端向后延伸形成扶手;
所述支撑下框底部前后依次布设有划线轮、主轮、开沟器、多组种子管、封垄器以及辅助轮,多组所述种子管呈一字形等距布设,每组种子管包括上下连通的导管段和竖管段,所述导管段与所述下通孔一一连通,所述竖管段下端呈尖状;
所述辅助轮布设在支撑下框两侧,辅助轮和所述主轮之间的连线呈三角形;所述支撑下框前端还设置有牵引环以用于连接牵引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种子仓为上端敞口的中空长方体结构,种子仓下部呈锥形;所述种子仓内对称布设有盖板,两侧所述盖板之间抽拉连接有所述启闭板,启闭板一端伸出种子仓向上弯折形成拉手。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螺栓连接在种子仓底部,所述启闭板截面呈“凸”字形;所述启闭板上开设有多个上通孔,所述上通孔和下通孔错位布设。
进一步地,所述拉簧对称布设在种子仓底部;置于种子仓内的启闭板上螺纹连接有限位柱以限制启闭板移动;所述启闭板两侧还设置有刻度线以用于指示启闭板移动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划线轮、主轮和辅助轮轮径依次增加;所述开沟器为铧式犁结构,所述封垄器包括倒“T”形连接架以及布设在连接架两侧的封板,两侧所述封板截面呈“八”字形,所述封板敞口端朝向划线轮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采用机械播种方式,一方面解决人工播种效率低,播种效果不佳的问题,另一方面和现有国产机械相比,也具有播种精确高的优势,可避免出现漏种或重复种植现象,进一步保障了大豆实验的精度,适用于在大豆育种领域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豆实验单行播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豆实验单行播种装置的种子仓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豆实验单行播种装置的种子仓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豆实验单行播种装置的图3中A-A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豆实验单行播种装置的上通孔和下通孔完全重合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支撑上框,2为支撑下框,3为种子仓,4为下通孔,5为启闭板,6为拉簧,7为扶手,8为划线轮,9为主轮,10为开沟器,11为种子管,111为导管段,112为竖管段,12为封垄器,121为连接架,122为封板,13为辅助轮,14为牵引环,15为盖板,16为拉手,17为上通孔,18为限位柱,19为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大豆实验单行播种装置,包括上下布设的支撑上框1和支撑下框2,所述支撑上框1和支撑下框2构成本播种装置的钢结构框架,其均采用铸铁制成,保证结构的稳固性。
为了便于盛装大豆种子,所述支撑上框1上设置有种子仓3,所述种子仓3为上端敞口的中空长方体结构,种子仓3下部呈锥形,所述种子仓3底部开设有八个下通孔4;
为了便于控制下通孔4的启闭,所述种子仓3底部还抽拉连接有启闭板5,启闭板5的作用是用于启闭下通孔4。
为了便于启闭板5的安装,所述种子仓3内对称布设有盖板15,具体的,所述盖板15螺栓连接在种子仓3底部,两侧所述盖板15之间抽拉连接有所述启闭板5,所述启闭板5截面呈“凸”字形,启闭板5一端伸出种子仓3向上弯折形成拉手16。
本实施例中,所述启闭板5上开设有八个上通孔17,启闭板5位于初始状态时,所述上通孔17和下通孔4错位布设,此时上通孔17和下通孔4不连通,大豆种子置于种子仓3内、不下落。
为了快速实现启闭板5的抽拉,所述种子仓3和启闭板5之间还设置有拉簧6,所述拉簧6对称布设在种子仓3底部。
人工用力向外抽出启闭板5,拉簧6长度相对伸长,同时上通孔17和下通孔4的重合面积不断增加,此时大豆种子可从种子仓3内下落,大豆种子的下落量也不断增加;为了截断大豆种子下落,不再用力抽出启闭板5,此时在拉簧6的作用下,启闭板5快速复位至初始状态,大豆种子不下落。
为了优化产品结构,置于种子仓3内的启闭板5上螺纹连接有限位柱18以限制启闭板5移动,在向外抽拉启闭板5时,当限位柱18抵在种子仓3上,启闭板5则不可继续向外移动,此时上通孔17和下通孔4完全重合,大豆种子下落量达到最大。
为了便于控制大豆种子的下落量,所述启闭板5两侧还设置有刻度线19以用于指示启闭板5移动位置;
当启闭板5位于初始状态,刻度线19被盖板15遮挡,当不断向外抽拉启闭板5,刻度线19不断显出,可通过刻度线19判断上通孔17和下通孔4的重合程度,以判断大豆种子的下落量,提高种植精度;
当限位柱18抵在种子仓3上,启闭板5不可向外移动,此时显出为刻度线19的最大值。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上框1一端向后延伸形成扶手7,通过扶手7可便于操作本播种装置;所述支撑下框2底部前后依次布设有划线轮8、主轮9、开沟器10、八组种子管11、封垄器12以及辅助轮13,所述划线轮8、主轮9、开沟器10、八组种子管11、封垄器12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具体的,所述划线轮8、主轮9和辅助轮13轮径依次增加,需要说明的是,本划线轮8采用的是申请人原专利技术“一种试验田用划线器”,申请号201521012584.0,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主轮9外圈为橡胶材质,其为万向轮结构,可转动设置在支撑下框2上,所述辅助轮13布设在支撑下框2两侧,辅助轮13外圈为橡胶材质,辅助轮13和所述主轮9之间的连线呈三角形,通过主轮9和辅助轮13的相互配合,可便于本播种装置的移动,整体移动性能好,同时提高移动的稳定性,既可满足在田间行走的需要,也可以方便的进出实验地。
本实施例中,所述开沟器10为铧式犁结构,依据划线轮8画出的样线、通过开沟器10可开出一条大豆实验种植沟;
八组所述种子管11呈一字形等距布设,每组种子管11包括上下连通的导管段111和竖管段112,所述导管段111向上延伸至支撑下框2上方、且与所述下通孔4一一连通,所述竖管段112下端呈尖状。
大豆种子在自身重量作用下,从种子仓3下落后、依次通过导管段111和竖管段112,保障实验每穴内均有种子,不会产生漏种现象;同时由于种子管11之间等距布设,从而保证下种均匀,因此可以精确的保障大豆实验按照实验计划的尺寸种植。
本实施例中,所述封垄器12包括倒“T”形连接架121以及布设在连接架121两侧的封板122,两侧所述封板122截面呈“八”字形,所述封板122敞口端朝向划线轮8一侧。
为了便于本播种装置的牵引,所述支撑下框2前端还设置有牵引环14以用于连接牵引设备,牵引设备可选用拖拉机等农用机械;
在进行大豆实验播种时,将牵引设备连接牵引环14,牵引设备拉动本播种装置沿直线前进的过程中,划线轮8进行画线,开沟器10依据画出的样线进行开沟形成种植沟,翻出的土壤堆积在种植沟两侧;
本播种装置到达指定位置后停止,通过向外抽拉启闭板5、来控制大豆种子的下落,最终下落至种植沟的指定位置,而后本播种装置继续前进,在封垄器12两侧封板122的作用下,将种植沟两侧堆积的土壤覆盖至大豆种子上方,以达到掩盖的目的,完成大豆实验的单行播种任务。
牵引环14、主轮9、开沟器10与封垄器12呈直线状分布,通过直线前进,可一次性完成一个单行实验的种植,不会产生重复种植的情况,进一步保障了大豆实验的精度。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大豆实验单行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布设的支撑上框(1)和支撑下框(2),所述支撑上框(1)上设置有种子仓(3),所述种子仓(3)底部开设有多个下通孔(4),种子仓(3)底部还抽拉连接有启闭板(5)以用于启闭下通孔(4),种子仓(3)和启闭板(5)之间还设置有拉簧(6)以保证启闭板(5)快速复位,所述支撑上框(1)一端向后延伸形成扶手(7);
所述支撑下框(2)底部前后依次布设有划线轮(8)、主轮(9)、开沟器(10)、多组种子管(11)、封垄器(12)以及辅助轮(13),多组所述种子管(11)呈一字形等距布设,每组种子管(11)包括上下连通的导管段(111)和竖管段(112),所述导管段(111)与所述下通孔(4)一一连通,所述竖管段(112)下端呈尖状;
所述辅助轮(13)布设在支撑下框(2)两侧,辅助轮(13)和所述主轮(9)之间的连线呈三角形;所述支撑下框(2)前端还设置有牵引环(14)以用于连接牵引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实验单行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仓(3)为上端敞口的中空长方体结构,种子仓(3)下部呈锥形;
所述种子仓(3)内对称布设有盖板(15),两侧所述盖板(15)之间抽拉连接有所述启闭板(5),启闭板(5)一端伸出种子仓(3)向上弯折形成拉手(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豆实验单行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5)螺栓连接在种子仓(3)底部,所述启闭板(5)截面呈“凸”字形;
所述启闭板(5)上开设有多个上通孔(17),所述上通孔(17)和下通孔(4)错位布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豆实验单行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6)对称布设在种子仓(3)底部;
置于种子仓(3)内的启闭板(5)上螺纹连接有限位柱(18)以限制启闭板(5)移动;所述启闭板(5)两侧还设置有刻度线(19)以用于指示启闭板(5)移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实验单行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划线轮(8)、主轮(9)和辅助轮(13)轮径依次增加;
所述开沟器(10)为铧式犁结构,所述封垄器(12)包括倒“T”形连接架(121)以及布设在连接架(121)两侧的封板(122),两侧所述封板(122)截面呈“八”字形,所述封板(122)敞口端朝向划线轮(8)一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26597.9U CN214545539U (zh) | 2021-03-13 | 2021-03-13 | 一种大豆实验单行播种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26597.9U CN214545539U (zh) | 2021-03-13 | 2021-03-13 | 一种大豆实验单行播种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545539U true CN214545539U (zh) | 2021-11-02 |
Family
ID=78319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52659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545539U (zh) | 2021-03-13 | 2021-03-13 | 一种大豆实验单行播种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545539U (zh) |
-
2021
- 2021-03-13 CN CN202120526597.9U patent/CN21454553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10505B (zh) | 一种手推式单粒玉米播种机 | |
CN104704953A (zh) | 补种式马铃薯播种机 | |
CN107409554A (zh) | 用于作物育种试验的气吸式多功能精量播种机及播种方法 | |
CN108200785B (zh) | 一种玉米播种机的自动化漏播检测及补种装置 | |
CN205755418U (zh) | 一种高地隙追肥机 | |
CN107211630B (zh) | 牧草免耕播种机 | |
CN111165127B (zh) | 一种精量播种的播种机及其播种方法 | |
CN204482244U (zh) | 新型马铃薯播种机 | |
CN207321848U (zh) | 一种舀勺式半夏播种机用排种器 | |
CN214545539U (zh) | 一种大豆实验单行播种装置 | |
CN213755651U (zh) | 一种小型胡萝卜播种机 | |
CN211982508U (zh) | 一种播种机的多排耧架 | |
CN203407176U (zh) | 牵引式精密播种机 | |
CN206517763U (zh) | 一种高效的播种装置 | |
CN207040191U (zh) | 牧草免耕播种机 | |
CN106717382B (zh) | 一种抓取式山药播种机 | |
CN213523272U (zh) | 一种赤松茸种植用播种机 | |
CN209983082U (zh) | 一种烟株移栽前的垄上三角定穴装置 | |
CN103392395A (zh) | 一种郁金种植机 | |
CN203748225U (zh) | 一种带清除装置的精量播种机 | |
CN209768177U (zh) | 一种多功能覆土直播机 | |
CN208191257U (zh) | 一种油菜播种分种装置 | |
CN106612783A (zh) | 一种用于精量播种机的精量取种器 | |
CN212544552U (zh) | 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用播种装置 | |
CN209914468U (zh) | 一种烟苗移栽用双垄三角定穴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