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43754U - 充电座 - Google Patents

充电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43754U
CN214543754U CN202121188835.6U CN202121188835U CN214543754U CN 214543754 U CN214543754 U CN 214543754U CN 202121188835 U CN202121188835 U CN 202121188835U CN 214543754 U CN214543754 U CN 2145437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tray
opening
sliding structur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8883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欣霖
庄文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ga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ega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ga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Pegatr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437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437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充电座,包括一本体、一托盘、一电源插头以及一充电块。本体具有一底部以及一侧壁,其中侧壁与底部相连,且侧壁具有一第一开口以及与第一开口连通的一收容空间。托盘位于收容空间,且通过第一开口而能够自收容空间朝向底部移动。电源插头卡掣于托盘,电源插头具有一缆线部。充电块设置于托盘,其中缆线部可分离地电连接充电块。

Description

充电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充电座,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能够适应于不同取电方式的充电座。
【背景技术】
图1为已知的充电座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随着科技的进步,移动式电子装置,例如扫地机器人、仓储机器人、无人搬运车、迎宾机器人等已经在工作或是家庭中常态使用。而为了解决移动式电子装置的电力消耗问题,通常会在定点放置用来对移动式电子装置进行充电的充电座1。
目前,充电座1是利用外露的电源线接口接上电源线2来连接墙壁上的电源孔取电。然而,基于某些使用需求,当需要直接从配电箱拉电源线连接至充电座1的内部时,使用者就必须要先将充电座1的外壳拆卸,移除外露的电源接口,才能进行使电源线连接在配电箱以及充电座1的内部的配线作业。不仅不便于使用,还要严防配线人员触电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适应于不同取电方式的充电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充电座,包括一本体、一托盘、一电源插头以及一充电块。本体具有一底部以及一侧壁,其中侧壁与底部相连,且侧壁具有一第一开口以及与第一开口连通的一收容空间。托盘位于收容空间,且通过第一开口而能够自收容空间朝向底部移动。电源插头卡掣于托盘,电源插头具有一缆线部。充电块设置于托盘,其中缆线部可分离地电连接充电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充电块的材质为导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充电块具有多个电路接点,且缆线部可分离地电连接至电路接点中的其中几个。充电座更包括电连接于电路接点中的其余几个的多条电缆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本体的底部具有一第一滑移结构,而托盘的背面具有一第二滑移结构,且第一滑移结构与第二滑移结构互相嵌合,以使托盘相对本体移动。第一滑移结构及第二滑移结构的其中的一为滑轨,且第一滑移结构及第二滑移结构的其中另一为滑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侧壁还具有一滑轨部,设置于第一开口并向收容空间的内部延伸,而托盘沿着滑轨部以朝向底部或远离底部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托盘具有多个卡合凸肋,且电源插头的缆线部卡掣于卡合凸肋。卡合凸肋呈L形或呈C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充电座,还包括一固定片,设置于托盘朝向底部的一侧。固定片更固定至侧壁,以遮蔽第一开口。此外,电源插头还具有一插头部,而固定片具有一第二开口,且电源插头的插头部对应第二开口设置。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座设置有可从本体的侧壁的第一开口中拉出的托盘,方便配线人员能够在不拆卸充电座的外壳的情况下依照需求而进行配线的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的充电座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座的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另一视角的局部透视图。
图3A为图2A的局部放大图。
图3B为图3A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托盘自第一开口朝向底部拉出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符号说明】
1、3:充电座
2:电源线
31:本体
311:底部
312:侧壁
312a:第一开口
312b:收容空间
312c:滑轨部
32:托盘
322:卡合凸肋
324:滑块
33:电源插头
331:插头部
332:缆线部
34:充电块
341、341a、341b、341c、341d、341e、341f:电路接点
35:电缆线
36:固定片
361:第二开口
37:固定件
A1、A2: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座的示意图、图2B为图2A的另一视角的局部透视图、图3A为图2A的局部放大图,且图4为托盘自第一开口朝向底部拉出的局部分解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2A、图3A及图4,本实施例的充电座3可为移动式电子装置的充电座,其中移动式电子装置例如为扫地机器人、仓储机器人、无人搬运车、迎宾机器人等。充电座3包括一本体31、一托盘32、一电源插头33以及一充电块34。
本体31具有一底部311以及一侧壁312,其中侧壁312与底部311大致上垂直相连,且侧壁312具有一第一开口312a以及与第一开口312a连通的一收容空间312b。
托盘32容纳于收容空间312b内,且托盘32沿着设置于第一开口312a并向收容空间312b的内部延伸的滑轨部312c而能够自收容空间312b中以朝向底部311的方向A1移动,或是从相对靠近底部311的位置朝向远离底部311的方向A2移动入收容空间312b中。
请参考图2A、图2B及图4,本体31的底部311设置有第一滑移结构,而托盘32的背面设置有第二滑移结构,其中第一滑移结构为滑轨312c,而第二滑移结构为滑块324,且滑块324嵌入在滑轨312c中且可相对滑轨312c移动。通过滑块324在滑轨312c中的移动而使得托盘32可以通过第一开口312a而滑入收容空间312b中或是自收容空间312b中滑出。
简单地说,通过第一滑移结构以及第二滑移结构的设置使得托盘32在收容空间312b内形成一个类似于抽屉的结构,因此托盘32能够借由滑轨部312c及滑块324的相互配合而被拉出收容空间312b之外以暴露出设置在托盘32上的组件。
虽然上述是以第一滑移结构为滑轨312c且第二滑移结构为滑块为例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也可以是使第一滑移结构为滑块且第二滑移结构为滑轨,依照实际设计需求而决定。
此外,托盘32具有多个卡合凸肋322,其中卡合凸肋322呈L形或呈C形。
电源插头33卡掣于托盘32。电源插头33具有一插头部331以及一缆线部332。具体地说,电源插头33的插头部331及缆线部332卡掣于托盘32上呈L形或呈C形的卡合凸肋322。如此,电源插头33为可拆卸地装设于托盘32上。
充电块34设置于托盘32,其中电源插头33的缆线部332电连接至充电块34。充电块34的材质为导体,且可以选用黄铜制作成充电块34。充电块34具有多个电路接点341,其中缆线部332电实体连接至其中几个电路接点341,而充电座3更包括多条电缆线35,且这些电缆线35实体连接至其余的电路接点341。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接点341设置为6个,并且两两成对的并列设置。缆线部332电连接至其中一排的电路接点341a、341b、341c,而电缆线35电连接至另一排的电路接点341d、341e、341f。
此外,充电座3还包括一固定片36,设置于托盘32朝向底部311的一侧。当托盘32位在收容空间312b中时,固定片36可更固定至侧壁312,且固定片36遮蔽第一开口312a。此外,固定片36具有一第二开口361,且电源插头33的插头部331对应第二开口361设置。
图3B为图3A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请参考图3B。附带一提,电源插头33的插头部331可以借由固定件37与固定片36及托盘32锁附在一起,其中固定件37可选用螺丝。如此一来,可以固定电源插头33的插头部331在托盘32内的位置。
请继续参考图2A及图3A,在一般状况下,固定片36固定至侧壁312以遮蔽住第一开口312a,而固定片36具有的第二开口361暴露出电源插头33的插头部331。固定片36可以经由结构卡合或是锁附的方式固定至侧壁312以遮蔽住第一开口312a,同时还可以防止托盘32因为自身的重量而下落。
当利用电源线连接电源插头33以及设置在墙壁上的电源孔时,仅需要将电源线的一端与电源插头33对接,且另一端连接到墙壁上的电源孔(由市电供电),便能够供电给充电座3。
请继续参考图2A及图4,当只能从配电箱直接拉电源线连接至充电座3时,可先释放固定片36与侧壁312之间的固定关系,然后使用者可轻易地将托盘32经由滑轨部312c的导引而拖拉出收容空间312b之外以暴露出充电块34,然后从配电箱拉出电源线以将电源线连接至充电块34的电路接点341上,以从配电箱供电给充电座3。
由上述可知,配线人员并不需要花费力气去将充电座3的外壳拆卸下来,只需要简单的解锁动作及拖拉动作,即解除固定片36与侧壁312的固定关系及将托盘32通过第一开口312a从收容空间312b中拖出,就能将从配电箱拉出的电源线连接到充电座3的充电块34的电路接点341。因此,对于配线人员来说,具有便利性。
此外,在将托盘32从收容空间312b内拖出前,配线人员可以直观地看到是否有电源线连接在充电座3的电源插头33及设置在墙壁上的电源孔之间,且因此可将电源线从电源插头33上移除,所以可以安全地将固定片36从侧壁312上解锁及将托盘32通过第一开口312拖拉出来。
从配电箱拉出的电源线所连接到的电路接点341可以是相同于与缆线部332所实体连接到的电路接点341a、341b、341c。具体地说,在电源插头33没有经由电源线电连接至市电的状况下,电源插头331并没有被导通,因此不会有电性的传递。所以,将从配电箱拉出的电源线连接到与缆线部332所实体连接到的相同的电路接点341a、341b、341c,并不会对充电座3造成不良的影响。
当然,配线人员也可以在将托盘32拖拉出收容空间312b以暴露出设置在其上的充电块34及电源插头33之后,先将缆线部332从电路接点341a、341b、341c上拆卸下来后,再将从配电箱拉出的电源线装设到电路接点341a、341b、341c上。
上述的电缆线35及缆线部332与电路接点341a、341b、341c的连接方式可为锁附,其中电缆线35及缆线部332的末端分支可以是圆孔或是U形的导体片,经由螺丝而将电缆线35及缆线部332的末端分支锁附在电路接点341a、341b、341c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座设置有可从本体的侧壁的第一开口中拉出的托盘,因此方便配线人员能够因应实际状况而在不拆卸充电座的外壳的情况下,依照需求进行配线的更换,具有使用便利性。

Claims (11)

1.一种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具有一底部及一侧壁,其中该侧壁与该底部相连,该侧壁具有一第一开口及一收容空间,其中该第一开口连通该收容空间;
一托盘,位于该收容空间,且通过该第一开口能够自该收容空间朝向该底部移动;
一电源插头,卡掣于该托盘,该电源插头具有一缆线部;以及
一充电块,设置于该托盘,其中该缆线部可分离地电连接该充电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该充电块的材质为导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该充电块具有多个电路接点,且该缆线部可分离地电连接至这些电路接点中的其中几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多条电缆线,电连接于这些电路接点中的其余几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底部具有一第一滑移结构,而该托盘的背面具有一第二滑移结构,且该第一滑移结构与该第二滑移结构互相嵌合,以使该托盘相对该本体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滑移结构及该第二滑移结构的其中的一为滑轨,且该第一滑移结构及该第二滑移结构的其中另一为滑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该托盘具有多个卡合凸肋,且该电源插头的该缆线部卡掣于这些卡合凸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这些卡合凸肋呈L形或呈C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定片,设置于该托盘朝向该底部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片更固定至该侧壁,以遮蔽该第一开口。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电源插头还具有一插头部,且该固定片具有一第二开口,该电源插头的该插头部对应该第二开口设置。
CN202121188835.6U 2020-09-17 2021-05-31 充电座 Active CN21454375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2271 2020-09-17
TW109212271U TWM608858U (zh) 2020-09-17 2020-09-17 充電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43754U true CN214543754U (zh) 2021-10-29

Family

ID=76036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88835.6U Active CN214543754U (zh) 2020-09-17 2021-05-31 充电座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43754U (zh)
TW (1) TWM608858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8858U (zh) 2021-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08385B2 (en) Connector structure and electric vehicle
JP5308544B2 (ja) 電池ユニット用の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池ユニット
CN1160823C (zh) 便携电池充电器
JP5204922B2 (ja) 充電台
KR101507222B1 (ko) 배선이 용이한 커넥터를 구비한 에너지저장시스템
JP2011109879A (ja) 給電制御装置
US5673173A (en) Portable computer having a modular power conversion unit
CN214543754U (zh) 充电座
WO2017154553A1 (ja) 蓄電モジュールと制御機器との接続構造
CN111244689A (zh) 通信系统的电力连接器组件
CN210043516U (zh) 一种电力调度工作台
US11502526B2 (en) Battery charger capable of holding battery at its charging posture and retracted posture
CN220439959U (zh) 电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05429338U (zh) 一种支持无线充电的多功能插线板
JP3228645U (ja) 車両用充電ソケット
CN218101515U (zh) 电池模组、动力电池以及车辆
CN105578843B (zh) 模块化电气装置及包括这种电气装置的电气系统
CN217544968U (zh) 一种电连接器、充电设备、连接设备和电子设备
CN218242300U (zh) 一种接线端子外壳
CN213341870U (zh) 一种电机接线盒装置
CN214706086U (zh) 电池组件和电动滑板车
CN220653020U (zh) 一种新型储能电源的堆叠电量共享结构
CN217655445U (zh) 控制装置及搬运装置
JP5027900B2 (ja) カードリーダ
CN215867034U (zh) 一种电池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