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37734U - 复杂异性面支架铸造成型质量检具 - Google Patents

复杂异性面支架铸造成型质量检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37734U
CN214537734U CN202023340143.7U CN202023340143U CN214537734U CN 214537734 U CN214537734 U CN 214537734U CN 202023340143 U CN202023340143 U CN 202023340143U CN 214537734 U CN214537734 U CN 214537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positioning
reference plane
column
pro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401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程
黄红宇
廖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Xingyu Precision Cas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Xingyu Precision Cas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Xingyu Precision Cas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Xingyu Precision Cas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4014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37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37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37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复杂异性面支架铸造成型质量检具,涉及铸造件检测技术领域,该质量检具包括检具本体、定位件和检测件,所述检具本体上具有定位基准平面和检测基准平面,所述定位件固定于所述定位基准平面上,用于定位支架的主骨架;所述检测件固定于所述检测基准平面上,且所述检测件包括有若干个检测柱,以使每个型面分支架至少对应设置有一个检测柱,且每个检测柱对应于其接触型面分支架的一侧均设置有与该型面分支架配合接触的检测基准面,以利用检测基准面对型面分支架进行检测;通过实施本技术方案,能够结合复杂型面支架自身的结构特点实现定位检测,有效提高零件检测效率,降低人工检测成本,更可从整体上提高产品合格率。

Description

复杂异性面支架铸造成型质量检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复杂异性面支架铸造成型质量检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节能减排观念的引领下,轻量化的合金压铸件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应用份额持续增加,国内大型压铸零件的产量在持续攀升,进而对机械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精密铸造,指的是获得精准尺寸铸件工艺的总称,相对于传统砂型铸造工艺,精密铸造获的铸件尺寸更加精准,表面光洁度更好,它包括:熔模铸造、陶瓷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消失模铸造;精密铸造又叫失蜡铸造,它的产品精密、复杂、接近于零件最后形状,可不加工或很少加工就直接使用,故熔模铸造是一种接近成型零件的先进工艺。
但针对于精密铸造的零件其通常具有复杂异型面,尤其对于零件结构比较复杂的型面支架,支架由主骨架和与主骨架连接的多个型面分支架组成,需要检测主骨架与各个型面分支架的侧倾角度及各个型面分支架的型面平整度,但在实践过程中难以对其铸造成型精度进行有效检测,现有检测方式通常是人工结合多个检具进行检测,检测效率低且人工劳动强度大;更为关键地是检测结果往往达不到相应的检测精度,进而从整体上影响产品合格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杂异性面支架铸造成型质量检具,结合复杂型面支架自身的结构特点实现定位检测,可有效提高零件检测效率,降低人工检测成本,更可从整体上提高产品合格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复杂异性面支架铸造成型质量检具,包括
检具本体,所述检具本体上具有定位基准平面和检测基准平面;
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固定于所述定位基准平面上,用于定位支架的主骨架;
检测件,所述检测件固定于所述检测基准平面上;所述检测件包括有若干个检测柱,以使每个型面分支架至少对应设置有一个检测柱,且每个检测柱对应于其接触型面分支架的一侧均设置有与该型面分支架配合接触的检测基准面,以利用检测基准面对型面分支架进行检测。
本技术方案采用将复杂型面支架侧倾以侧向为基准面安装在检具上,以利用检具定位基准平面上的定位件对其主骨架进行定位,同时利用检具上的检测件对每个型面分支架进行检测,具体由与每个型面分支架对应检测柱的检测基准面对型面分支架进行同步一对一检测,故本实用新型结合复杂型面支架自身的结构特点实现巧妙地定位检测,显著提高检测效率;取消了传统以复杂型面支架的主骨架底面为基准面进行检测,需对立于主骨架上方的各个型面分支架进行逐一检测的检测方式,可有效降低复杂型面支架的检测难度,提高零件检测效率,降低人工检测成本,更为关键地是能够可从整体上提高产品合格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基准平面和检测基准平面位于所述检具本体的不同水平面上,以使主骨架呈垂直定位在所述定位基准平面上后,所述型面分支架能够落入所述检测基准平面上,以利用检测基准平面对各个型面分支架进行检测;本技术方案中检具本体的定位基准平面和检测基准平面之间的高度根据复杂型面支架侧倾后其主骨架和型面分支架底面所在的平面进行确定,该结构设计简单,但使得零件在检测过程中定位更为稳定,以利于提高零件检测精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定位件包括至少三个定位柱,其中两个定位柱分别用于定位主骨架的两端,至少一个定位柱沿型面分支架的方向固定于定位基准平面上,且沿型面分支架方向设置的定位柱具有与该型面分支架配合接触的定位基准面;如此定位件能够从三个定位位置对支架结构进行稳定限位,该结构设计简单但定位精准,同时操作使用方便快捷。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检具本体的定位基准平面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的下端能够插入第一定位孔内以固定于所述定位基准平面上,以便于检具定位柱安装及维护更换。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定位柱的下端套设有定位套,以使所述定位柱与第一定位孔之间通过所述定位套实现紧密配合连接,定位套的结构设计以利于定位柱稳定的固定在定位基准平面上,提高其对零件的定位稳定性。
作为优选方案,当所述型面分支架对应配置有一个定位柱和一个检测柱时,所述定位柱和检测柱位于所述型面分支架的同一侧,以利于便捷地将零件搁置在检具上进行检测,实现检测时定位方便,进而提高检测效率。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检具本体的检测基准平面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检测柱的下端能够插入第二定位孔内以固定于所述检测基准平面上,以便于检具检测柱安装及维护更换。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检测柱的下端套设有限位套,以使所述检测件与第二定位孔之间通过所述限位套实现紧密配合连接,限位套的结构设计以利于检测柱稳定的固定在检测基准平面上,提高其对零件的检测精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基准平面和检测基准平面之间具有过渡面,所述过渡面为曲线形结构面,避免零件的各个型面分支架由定位基准平面至检测基准平面延伸产生碰损。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检具本体的四周外缘均设置有弧形倒角,以防止零件在检具上检测时发生碰损。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质量检具结构简单,其结合复杂型面支架自身的结构特点实现定位检测,取消传统以复杂型面支架的主骨架底面为定位基准面进行检测,而是将复杂型面支架侧倾安装在检具上,利用定位件对主骨架侧向定位,同时利用检测件对型面分支架进行同步一对一检测,可有效提高零件检测效率,使得对复杂型面支架定位检测更为方便,检测操作简单。
2.本实用新型定位基准平面和检测基准平面根据复杂型面支架侧倾后其底面所在的平面进行确定,使得主骨架和型面分支架均能够稳定地定位在质量检具上,以完成一次性定位对型面分支架的侧倾度进行全面检测,提高检测效率。
3.本实用新型定位件和检测件在检具本体上安装方便且便于维护更换,其结合复杂型面支架自身的结构特点分别在定位基准平面和检测基准平面上巧妙布置,可有效降低复杂型面支架的检测难度,更为关键地是能够可从整体上提高产品合格率,尤其针对复杂型面支架进行检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利用质量检具进行检测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1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1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复杂型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复杂型面支架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质量检具的示意图。
图中:10-检具本体;11-定位基准平面;12-检测基准平面;13-过渡面;14-弧形倒角;20-定位件;21-定位柱;211-定位基准面;30-检测件;31-检测柱;311-检测基准面;40-复杂型面支架;41-主骨架;42-型面分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杂异性面支架铸造成型质量检具,该质量检具包括检具本体10、定位件20和检测件30,所述检具本体10上具有定位基准平面11和检测基准平面12;其中检具本体10、定位件20和检测件30可采用一体式结构或由检具本体10、定位件20和检测件30三部分组合而成的结构,本实施例以提供定位件20和检测件30分别可拆卸设置在检具本体10的定位基准平面11和检测基准平面12为例,其定位件20包括至少三个定位柱21,其中两个定位柱21分别用于定位主骨架41的两端,其中至少一个定位柱21沿型面分支架42的方向固定于定位基准平面11上,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以一个定位柱21沿型面分支架42的方向固定于定位基准平面11上为例,同时沿型面分支架42方向设置的定位柱21具有与该型面分支架42配合接触的定位基准面211,如此定位件20能够从三个定位位置对支架结构进行稳定限位,特别用于对支架的主骨架41进行稳定限位,该结构设计简单但定位精准,同时操作使用方便快捷。
本实施例提供的检测件30固定于检测基准平面12上;检测件30包括有若干个检测柱31,以使每个型面分支架42至少对应设置有一个检测柱31,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以提供复杂型面支架40由主骨架41和与主骨架41连接的两个型面分支架42组成,在检测基准平面12上安装两个检测柱31以分别对应两个型面分支架42,每个检测柱31对应于其接触型面分支架42的一侧均设置有与该型面分支架42配合接触的检测基准面311,以利用检测基准面311对型面分支架42进行检测。
为提高零件在检测过程中的定位稳定性,本实施例质量检具提供的定位基准平面11和检测基准平面12位于检具本体10的不同水平面上,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主骨架41呈垂直定位在定位基准平面11上后,型面分支架42能够落入检测基准平面12上,以利用检测基准平面12对各个型面分支架42相对于主骨架41侧倾角度进行检测;本实施例中检具本体10的定位基准平面11和检测基准平面12之间的高度根据复杂型面支架40侧倾后其主骨架41和型面分支架42底面所在的平面进行确定,该结构设计简单,但使得零件在检测过程中定位更为稳定,以利于提高零件检测精度。
由上所述,本实施例质量检具取消了传统以复杂型面支架40的主骨架41底面为基准面进行检测,而是采用将复杂型面支架40侧倾以侧向为基准面安装在检具上进行检测,同时利用检具定位基准平面11上的定位件20对其主骨架41进行定位,利用检具上的检测件30对每个型面分支架42进行检测,结合复杂型面支架40自身的结构特点能够对各个型面分支架42进行同时检测,避免需要人工对支架的各个型面分支架42进行逐一检测,并可有效降低复杂型面支架40的检测难度,提高零件检测效率,降低人工检测成本,更为关键地是能够可从整体上提高产品合格率,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请结合图1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复杂型面支架40的质量检具,考虑到检具本体10上定位件20和检测件30便于拆装并提高对支架的定位稳定性,本实施例在检具本体10的定位基准平面11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定位柱21的下端能够插入第一定位孔内以固定于定位基准平面11上,以便于检具定位柱21安装及维护更换;同时为提高定位柱21对零件的定位稳定性,本实施例在定位柱21的下端套设有定位套,以使定位柱21与第一定位孔之间通过定位套实现紧密配合连接,定位套的结构设计以利于定位柱21稳定的固定在定位基准平面11上;本实施例定位柱21优选以嵌入式固定在定位基准平面11上,从而能够通过第一定位孔的开孔设计确定定位柱21以垂直或侧倾的方式固定在定位基准平面11上,以使定位柱21的定位基准面211能够以最大面积对零件进行定位;当然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定位柱21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他固定方式安装在检具本体10的定位基准平面11上,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在检具本体10的检测基准平面12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检测柱31的下端能够插入第二定位孔内以固定于检测基准平面12上,以便于检具检测柱31安装及维护更换;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在检测柱31的下端套设有限位套,以使检测件30与第二定位孔之间通过限位套实现紧密配合连接,限位套的结构设计以利于检测柱31稳定的固定在检测基准平面12上,提高其对零件的检测精度;同理本实施例检测件30优选以嵌入式固定在检测基准平面12上,从而能够通过第一定位孔的开孔设计确定定位柱21以垂直或侧倾的方式固定在定位基准平面11上,以使检测柱31的检测基准面311能够以最大面积对零件进行检测;当然具体并不局限于此,检测柱31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他固定方式安装在检具本体10的检测基准平面12上,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当型面分支架42对应配置有一个定位柱21和一个检测柱31时,定位柱21和检测柱31位于所述型面分支架42的同一侧,以利于便捷地将零件搁置在检具上进行检测,实现检测时定位方便,进而提高检测效率。
此外,本实施例中定位基准平面11和检测基准平面12之间具有过渡面13,过渡面13为曲线形结构面,避免零件的各个型面分支架42由定位基准平面11至检测基准平面12延伸产生碰损;同时本实施例检具本体10的四周外缘均设置有弧形倒角14,以防止零件在检具上检测时发生碰损。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质量检具结构简单,其结合复杂型面支架40自身的结构特点实现定位检测,将复杂型面支架40侧倾安装在检具上,利用定位件20对主骨架41侧向定位,同时利用检测件30对型面分支架42进行同步一对一检测,可有效提高零件检测效率,使得对复杂型面支架40定位检测更为方便,检测操作简单,尤其适用于对复杂型面支架40的侧倾角度及各个型面分支架42的型面平整度进行检测,保证支架检测精度,同时还可以对支架的其他相应结构进行辅助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附图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一些技术特征做出一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复杂异性面支架铸造成型质量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具本体,所述检具本体上具有定位基准平面和检测基准平面;
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固定于所述定位基准平面上,用于定位支架的主骨架;
检测件,所述检测件固定于所述检测基准平面上;所述检测件包括有若干个检测柱,以使每个型面分支架至少对应设置有一个检测柱,且每个检测柱对应于其接触型面分支架的一侧均设置有与该型面分支架配合接触的检测基准面,以利用检测基准面对型面分支架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异性面支架铸造成型质量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基准平面和检测基准平面位于所述检具本体的不同水平面上,以使主骨架呈垂直定位在所述定位基准平面上后,所述型面分支架能够落入所述检测基准平面上,以利用检测基准平面对各个型面分支架进行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杂异性面支架铸造成型质量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至少三个定位柱,其中两个定位柱分别用于定位主骨架的两端,至少一个定位柱沿型面分支架的方向固定于定位基准平面上,且沿型面分支架方向设置的定位柱具有与该型面分支架配合接触的定位基准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杂异性面支架铸造成型质量检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具本体的定位基准平面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的下端能够插入第一定位孔内以固定于所述定位基准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杂异性面支架铸造成型质量检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柱的下端套设有定位套,以使所述定位柱与第一定位孔之间通过所述定位套实现紧密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杂异性面支架铸造成型质量检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型面分支架对应配置有一个定位柱和一个检测柱时,所述定位柱和检测柱位于所述型面分支架的同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异性面支架铸造成型质量检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具本体的检测基准平面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检测柱的下端能够插入第二定位孔内以固定于所述检测基准平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杂异性面支架铸造成型质量检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柱的下端套设有限位套,以使所述检测件与第二定位孔之间通过所述限位套实现紧密配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异性面支架铸造成型质量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基准平面和检测基准平面之间具有过渡面,所述过渡面为曲线形结构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异性面支架铸造成型质量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具本体的四周外缘均设置有弧形倒角。
CN202023340143.7U 2020-12-31 2020-12-31 复杂异性面支架铸造成型质量检具 Active CN214537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0143.7U CN214537734U (zh) 2020-12-31 2020-12-31 复杂异性面支架铸造成型质量检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0143.7U CN214537734U (zh) 2020-12-31 2020-12-31 复杂异性面支架铸造成型质量检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37734U true CN214537734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99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40143.7U Active CN214537734U (zh) 2020-12-31 2020-12-31 复杂异性面支架铸造成型质量检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377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2416B (zh) 一种钻斜孔的夹具
CN208614623U (zh) 高压压气机叶片燕尾榫头夹持夹具
CN214537734U (zh) 复杂异性面支架铸造成型质量检具
CN205057615U (zh) 一种望远镜中段转角控制车削加工夹具
CN207386954U (zh) 一种管组焊接定位工装
CN110076599B (zh) 装夹固定装置
CN203622006U (zh) 立式钻井泵连杆装夹定位装置
CN207858455U (zh) 多工件多状态同步加工及快速互换定位装置
CN203190922U (zh) 一种用于辅助测量螺钉螺栓帽厚的工装
CN205834764U (zh) 一种手机外壳定位孔的加工治具
CN210099531U (zh) 一种用于龙门式五坐标钣金数控铣床铣切的柔性夹具平台
CN219649262U (zh) 一种车床用工装
CN205218820U (zh) 一种主轴内锥孔磨削夹具
CN205843535U (zh) Psk刀具跳动检具
CN106002128B (zh) 一种汽车生产线焊装线夹具底板制造工艺
CN109774964A (zh) 复合材料机身对合型架
CN205660431U (zh) 一种手动翻转四轴夹具
CN220921591U (zh) 机械加工双向快速锁紧夹具
CN202894420U (zh) 一种连体式斜孔钻模
CN209792956U (zh) 风电横梁多功能焊接平台
CN219640836U (zh) 一种穿线盒分体式新型综合位置检具
CN211991716U (zh) 一种用于涡轮壳压装机的固定夹具
CN205085694U (zh) 回转式加工定位装置
CN211387626U (zh) 一种用于涡轮壳压装机的位移测量装置
CN211540291U (zh) 一种设有定位基准的面式钨钢铣刀夹持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