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35842U - 一种一体化组合式光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组合式光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35842U
CN214535842U CN202120765783.8U CN202120765783U CN214535842U CN 214535842 U CN214535842 U CN 214535842U CN 202120765783 U CN202120765783 U CN 202120765783U CN 214535842 U CN214535842 U CN 2145358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light
integrated
section part
mod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657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晶晶
沈文亮
钟伟明
何燕杰
吴俊辉
许欢甜
何红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Ruishi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Ruishi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Ruishi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Ruishi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657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358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358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358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组合式光源,包括光源壳体,光源壳体从上往下分成上段部、中段部和下段部,光源壳体内形成一贯通上段部、中段部和下段部的光道,且该光道通过下段部接通外部,下段部内沿着光道周向设置有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第一光源所发出的90°光线与光道的中轴线呈直角,第二光源位于第一光源的上方,且第二光源所发出的90°光线与光道的中轴线呈锐角。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设计合理,且便于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源包括三部分,且各自设置有独立的,结构形式不同的发光光源,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适用场景多样化,更增加经济,也更容易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化组合式光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组合式光源。
背景技术
检测光源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的设备,广为相关行业所知。检测光源在使用时会基于各种使用场景做针对性的设计,经过不同技术处理的检测光源适用于不同的检测条件。现有的检测光源往往一个光源产品只针对一种使用条件,功能使用比较单一。如果要改变使用场景,需要另行配置光源,造成经济性不好,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一体化组合式光源,满足更好的使用效果,方案如下:
一种一体化组合式光源,包括光源壳体,所述光源壳体从上往下分成上段部、中段部和下段部,所述光源壳体内形成一贯通所述上段部、中段部和下段部的光道,且该光道通过所述下段部接通外部;
所述下段部内沿着所述光道周向设置有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所发出的90°光线与所述光道的中轴线呈直角,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第一光源的上方,且所述第二光源所发出的90°光线与所述光道的中轴线呈锐角;
所述中段部内沿着所述光道设置有球凹反射镜,且所述球凹反射镜内的下部设置有第三光源,所述第三光源所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球凹反射镜反射后沿着所述光道射出到外部;
所述上段部内设置有分光镜,所述分光镜旁设置有第四光源以使得第四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所述分光镜后沿着所述光道向外部射出。
进一步,所述第一光源为一环状的LED灯板,且上面的灯珠设置于板体的内壁。
进一步,所述第二光源为一上小下大的锥面状的LED灯板,且上面的灯珠设置于板体的内壁。
进一步,所述下段部包括相互嵌装为一体的第一下壳体和第二下壳体,所述第一光源嵌装于所述第一下壳体的内壁,所述第二光源嵌装于所述第二下壳体的内壁。
进一步,所述第三光源为一环状的LED灯板,且上面的灯珠设置于板体的上表面。
进一步,所述第四光源为一面状的LED灯板,且上面的灯珠朝向所述分光镜。
进一步,所述第四光源与所述分光镜之间设置有漫射板以调和光线。
进一步,所述上段部内设置有散热器和散热风扇,所述第四光源贴合设置于所述散热器,所述散热风扇靠近所述散热器,所述散热风扇贴合设置到所述上段部的壳体上,且该壳体上对应设置有用于热风逸出的散热孔。
进一步,所述上段部上设置有控制面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设计合理,且便于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源包括三部分,且各自设置有独立的,结构形式不同的发光光源,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适用场景多样化,更增加经济,也更容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为进一步优选说明:
参考图1-图3,一种一体化组合式光源,包括光源壳体100,光源壳体100从上往下分成上段部110、中段部120和下段部130,光源壳体100内形成一贯通上段部110、中段部120和下段部130的光道140,且该光道140通过下段部130接通外部;下段部130内沿着光道140周向设置有第一光源200和第二光源300,第一光源200所发出的90°光线与光道140的中轴线呈直角,第二光源300位于第一光源200的上方,且第二光源300所发出的90°光线与光道140的中轴线呈锐角;中段部120内沿着光道140设置有球凹反射镜400,且球凹反射镜400内的下部设置有第三光源500,第三光源500所发出的光线通过球凹反射镜400反射后沿着光道140射出到外部,设置为漫反射面使得反射的光线更加均匀;上段部110内设置有分光镜600,分光镜600旁设置有第四光源700以使得第四光源700发出的光经过分光镜600后沿着光道140向外部射出。在具体实施时,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光源200为一环状的LED灯板,且上面的灯珠设置于板体的内壁。在具体实施时,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光源300为一上小下大的锥面状的LED灯板,且上面的灯珠设置于板体的内壁。在具体实施时,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下段部130包括相互嵌装为一体的第一下壳体131和第二下壳体132,第一光源200嵌装于第一下壳体131的内壁,第二光源300嵌装于第二下壳体132的内壁。在具体实施时,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三光源500为一环状的LED灯板,且上面的灯珠设置于板体的上表面。在具体实施时,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四光源700为一面状的LED灯板,且上面的灯珠朝向分光镜600。在具体实施时,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四光源700与分光镜600之间设置有漫射板800以调和光线。在具体实施时,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段部110内设置有散热器900和散热风扇1000,第四光源700贴合设置于散热器900,散热风扇1000靠近散热器900,散热风扇1000贴合设置到上段部110的壳体上,且该壳体上对应设置有用于热风逸出的散热孔111。在具体实施时,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段部110上设置有控制面板。
如上所述的结构,并参考如图1-3,整个光源采用三段式的结构,分为三部分。三部分各自采用独立的光源作为检测用的光源,且各自有独立的结构形式来满足使用需求。
如图3所示,第一光源200的直射光即为90°光线,垂直于光道140的方向,在具体使用时,该第一光源200作为光道140的0°光线输入。如图3所示,第二光源200倾斜地设置于第二下壳体132内,第二光源200为待检测物体打入斜光,如图3所示,第二光源200上灯珠的直射光即为第二光源的90°光线,相对整个光道140的中轴线L为锐角入射。为了便于第二光源200的设置,可以将第二下壳体132的内壁设置为斜面状,同时为了便于第二光源200传热散热,第二下壳体132可采用传热良好的金属制成。
如图3所示,上段部110整体形成为一个矩形的箱体,分光镜600用于分离光线,设置于光道140处。分光镜600倾斜设置,一般与中轴线L呈45°夹角。漫射板800的设置用于调和光线,使得光线射出更加均匀。为了便于直接操作,在上段部110上设置有控制面板,且在上段部110上设置有通信窗口和电压输入接口。
本实用新型整合了三个部分的光源,空间更加节省,配置更加经济,操作更加方便。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一体化组合式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壳体(100),所述光源壳体(100)从上往下分成上段部(110)、中段部(120)和下段部(130),所述光源壳体(100)内形成一贯通所述上段部(110)、中段部(120)和下段部(130)的光道(140),且该光道(140)通过所述下段部(130)接通外部;
所述下段部(130)内沿着所述光道(140)周向设置有第一光源(200)和第二光源(300),所述第一光源(200)所发出的90°光线与所述光道(140)的中轴线呈直角,所述第二光源(300)位于所述第一光源(200)的上方,且所述第二光源(300)所发出的90°光线与所述光道(140)的中轴线呈锐角;
所述中段部(120)内沿着所述光道(140)设置有球凹反射镜(400),且所述球凹反射镜(400)内的下部设置有第三光源(500),所述第三光源(500)所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球凹反射镜(400)反射后沿着所述光道(140)射出到外部;
所述上段部(110)内设置有分光镜(600),所述分光镜(600)旁设置有第四光源(700)以使得第四光源(700)发出的光经过所述分光镜(600)后沿着所述光道(140)向外部射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组合式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200)为一环状的LED灯板,且上面的灯珠设置于板体的内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组合式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源(300)为一上小下大的锥面状的LED灯板,且上面的灯珠设置于板体的内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组合式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段部(130)包括相互嵌装为一体的第一下壳体(131)和第二下壳体(132),所述第一光源(200)嵌装于所述第一下壳体(131)的内壁,所述第二光源(300)嵌装于所述第二下壳体(132)的内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组合式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光源(500)为一环状的LED灯板,且上面的灯珠设置于板体的上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组合式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光源(700)为一面状的LED灯板,且上面的灯珠朝向所述分光镜(60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化组合式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光源(700)与所述分光镜(600)之间设置有漫射板(800)以调和光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组合式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部(110)内设置有散热器(900)和散热风扇(1000),所述第四光源(700)贴合设置于所述散热器(900),所述散热风扇(1000)靠近所述散热器(900),所述散热风扇(1000)贴合设置到所述上段部(110)的壳体上,且该壳体上对应设置有用于热风逸出的散热孔(111)。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体化组合式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部(110)上设置有控制面板。
CN202120765783.8U 2021-04-14 2021-04-14 一种一体化组合式光源 Active CN2145358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65783.8U CN214535842U (zh) 2021-04-14 2021-04-14 一种一体化组合式光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65783.8U CN214535842U (zh) 2021-04-14 2021-04-14 一种一体化组合式光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35842U true CN214535842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74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65783.8U Active CN214535842U (zh) 2021-04-14 2021-04-14 一种一体化组合式光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358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56699U (zh) 一种led灯
US8529102B2 (en) Reflector system for lighting device
JP5016744B2 (ja) ハイパワーledランプ
WO2013029365A1 (zh) 大角度全向照明led灯
CN110140006A (zh) 晕圈照明单元
WO2022057896A1 (zh) 照明灯具及其光源系统
US9028095B2 (en) LED bulb with amplifying edge-emitting light structure
CN113028323A (zh) 一种一体化组合式光源
CN211010830U (zh) 一种led灯
CN214535842U (zh) 一种一体化组合式光源
US8042951B2 (en) Illuminant module and optical projection device
KR20160144783A (ko) 조명 장치
CN105674158A (zh) Led筒灯
CN211650001U (zh) 灯具
CN107781735A (zh) 照明装置
CN213810122U (zh) 一种组合式环形光源
CN111336438A (zh) 灯具
CN201611060U (zh) 具有散热装置的车灯
CN217714597U (zh) 一种照明装置
CN105546371B (zh) 大角度泡壳结构
CN101004256A (zh) 灯具之散热装置
CN219222185U (zh) 无边框照明组件
CN213810121U (zh) 一种环形检测光源
CN216952978U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照明灯具
CN210532141U (zh) 一种led落地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