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32207U - 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532207U CN214532207U CN202120423210.7U CN202120423210U CN214532207U CN 214532207 U CN214532207 U CN 214532207U CN 202120423210 U CN202120423210 U CN 202120423210U CN 214532207 U CN214532207 U CN 2145322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ck
- supporting plate
- plate
- shock
- sl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多个定向伸缩杆、多个移位顶板以及多个拉伸弹簧,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沿竖向滑移连接于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多个所述移位顶板均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移动板移动的驱动机构。本申便于对两个支撑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结构是指在房屋建筑中,由各种构件(屋架、梁、板、柱等)组成的能够承受各种作用的体系,所谓作用是指能够引起体系产生内力和变形的各种因素,如荷载、地震、温度变化以及基础沉降等因素,在实际建筑工程中,建筑结构往往需要具有一定的减震功能,因而在实时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应位置的建筑结构大多都需加装有减震装置,保证安全性能。
相关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1238877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包括两个用于接触定位支撑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多个能够实时调整两个支撑板之间缓冲间距且保证稳定缓冲的区间可调缓冲件;所述区间可调缓冲件包括定向伸缩杆,所述定向伸缩杆两端均固定有万向轴,且定向伸缩杆两端分别通过两个万向轴与两个支撑板固定,所述定向伸缩杆外杆体外侧活动设置有移位件,且定向伸缩杆外侧套有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移位件固定的拉伸弹簧,所述移位件包括滑动设置在移位杆外侧且与拉伸弹簧固定的移位顶板,所述定向伸缩杆外杆体外侧设置有外螺纹,且定向伸缩杆外杆体外侧靠近移位顶板远离拉伸弹簧一侧的位置螺纹安装有移位座,所述移位座通过轴承与移位顶板转动连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当需要调节两个支撑板之间的间距时,需要依次操作多个移位座,从而不便对两个支撑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便于对两个支撑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多个定向伸缩杆、多个移位顶板以及多个拉伸弹簧,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沿竖向滑移连接于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多个所述移位顶板均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移动板移动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移动板移动,移动板移动带动多个移位顶板移动,此时第二支撑板在多个拉伸弹簧的作用下便会相对第一支撑板移动,从而便于对两个支撑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板顶部的丝杠,所述移动板螺纹连接于丝杠,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丝杠转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移动板移动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丝杠转动,丝杠转动便可驱动移动板移动;通过设置驱动机构,便于驱动移动板移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板顶部的转轴以及安装于转轴远离丝杠一端的手轮;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蜗杆,所述丝杠上固接有蜗轮,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丝杠转动时,通过转动手轮转动转轴,转轴转动带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驱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便可驱动丝杠转动;通过设置驱动组件,便于驱动丝杠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固接有导杆,所述移动板沿竖向滑移连接于导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杆,便于对移动板进行导向。
优选的,所述导杆的顶部固接有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块,能够降低移动板与导杆发生分离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手轮靠近转轴的一端固接有移动杆,所述转轴远离丝杠的一端开设有滑槽;所述移动杆的外侧壁设置有花键,所述滑槽内设置有键槽,所述花键滑移连接于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使用手轮时,通过移动杆可将手轮移动至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当需要使用手轮时,直接将手轮拉出便可,从而便于对手轮进行使用。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远离手轮的一端固接有插块,所述滑槽远离手轮的一端开设有用于供插块插接的插槽,所述插槽内安装有用于固定插块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插块进行固定时,通过移动手轮使插块与插槽插接,然后通过固定组件便可对插块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固定组件,便于对插块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提高手轮放置于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沿插槽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插槽的抵接块以及固接于抵接块远离插块一端的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远离抵接块的一端固接于插槽的侧壁;所述插块与抵接块的相对内侧分别设置有斜面,两个所述斜面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块与插槽插接时,此时插块在斜面的作用下驱动抵接块移动,抵接块移动对固定弹簧进行抵压,此时固定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当插块与插槽插接后,此时抵接块在固定弹簧的作用下便可对插块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固定组件,便于对插块进行固定。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移动板移动,移动板移动带动多个移位顶板移动,此时第二支撑板在多个拉伸弹簧的作用下便会相对第一支撑板移动,从而便于对两个支撑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
2.当不需要使用手轮时,通过移动杆可将手轮移动至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当需要使用手轮时,直接将手轮拉出便可,从而便于对手轮进行使用;
3.当插块与插槽插接时,此时插块在斜面的作用下驱动抵接块移动,抵接块移动对固定弹簧进行抵压,此时固定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当插块与插槽插接后,此时抵接块在固定弹簧的作用下便可对插块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固定组件,便于对插块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凸显固定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定向伸缩杆;13、移位顶板;14、拉伸弹簧;2、移动板;21、连接块;3、导杆;31、限位块;4、驱动机构;41、丝杠;42、驱动组件;421、转轴;422、手轮;423、蜗杆;424、蜗轮;5、移动杆;51、花键;52、插块;6、滑槽;61、键槽;62、插槽;7、固定组件;71、抵接块;72、固定弹簧;73、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支撑板10以及第二支撑板11,第一支撑板10与第二支撑板11相互平行,第一支撑板10与第二支撑板11之间安装有多个定向伸缩杆12、多个移位顶板13以及多个拉伸弹簧14。
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板10与第二支撑板11之间设置有移动板2,移动板2水平设置且平行于第一支撑板10,第一支撑板10的顶部固接有导杆3,导杆3贯穿移动板2设置,移动板2沿竖向滑移连接于导杆3,移动板2通过导杆3沿竖向滑移连接于第一支撑板10的顶部;为了降低移动板2与导杆3发生分离的可能性,在导杆3的顶部安装有限位块31;多个移位顶板13均通过连接块21与移动板2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10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移动板2移动的驱动机构4。通过驱动机构4驱动移动板2移动,移动板2移动带动多个移位顶板13移动,此时第二支撑板11在多个拉伸弹簧14的作用下便会相对第一支撑板10移动,从而便于对两个支撑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
如图1所示,驱动机构4包括通过轴承竖直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板10顶部的丝杠41,丝杠41垂直于移动板2,移动板2螺纹连接于丝杠41,第一支撑板10的顶部安装有用于驱动丝杠41转动的驱动组件42。当需要驱动移动板2移动时,通过驱动组件42驱动丝杠41转动,丝杠41转动便可驱动移动板2移动;通过设置驱动机构4,便于驱动移动板2移动。
如图1所示,驱动组件42包括通过轴承水平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板10顶部的转轴421以及安装于转轴421远离丝杠41一端的手轮422;转轴421的轴向垂直于丝杠41的轴向,转轴421上设置有蜗杆423,丝杠41的侧壁套设固定有蜗轮424,蜗杆423与蜗轮424相啮合。当需要驱动丝杠41转动时,通过转动手轮422转动转轴421,转轴421转动带动蜗杆423转动,蜗杆423转动驱动蜗轮424转动,蜗轮424转动便可驱动丝杠41转动;通过设置驱动组件42,便于驱动丝杠41转动。
如图1和图2所示,手轮422靠近转轴421的一端固接有移动杆5,移动杆5沿转轴421的轴向设置,转轴421远离丝杠41的一端开设有滑槽6,滑槽6沿转轴421的轴向设置且呈柱形;移动杆5的外侧壁固接有花键51,滑槽6内设置有键槽61,花键51沿转轴421的轴向滑移连接于键槽61。当不需要使用手轮422时,通过移动杆5可将手轮422移动至第一支撑板10与第二支撑板11之间;当需要使用手轮422时,直接将手轮422拉出便可,从而便于对手轮422进行使用。
如图1和图2所示,移动杆5远离手轮422的一端固接有插块52,插块52呈方形,滑槽6远离手轮422的一端开设有用于供插块52插接的插槽62,插槽62呈方形;插槽62内安装有用于固定插块52的固定组件7。当需要对插块52进行固定时,通过移动手轮422使插块52与插槽62插接,然后通过固定组件7便可对插块52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固定组件7,便于对插块52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提高手轮422放置于第一支撑板10与第二支撑板11之间时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组件7包括沿插槽62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插槽62的抵接块71以及固接于抵接块71远离插块52一端的固定弹簧72;抵接块71呈方形,固定弹簧72远离抵接块71的一端固接于插槽62的侧壁;插块52与抵接块71的相对内侧分别设置有斜面73,两个斜面73相匹配。当插块52与插槽62插接时,此时插块52在斜面73的作用下驱动抵接块71移动,抵接块71移动对固定弹簧72进行抵压,此时固定弹簧72处于被压缩状态;当插块52与插槽62插接后,此时抵接块71在固定弹簧72的作用下便可对插块52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固定组件7,便于对插块52进行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通过转动手轮422转动转轴421,转轴421转动带动蜗杆423转动,蜗杆423转动驱动蜗轮424转动,蜗轮424转动驱动丝杠41转动,丝杠41转动驱动移动板2移动,移动板2移动带动多个移位顶板13移动,此时第二支撑板11在多个拉伸弹簧14的作用下便会相对第一支撑板10移动,从而便于对两个支撑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1)、多个定向伸缩杆(12)、多个移位顶板(13)以及多个拉伸弹簧(1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0)与第二支撑板(11)之间设置有移动板(2),所述移动板(2)沿竖向滑移连接于第一支撑板(10)的顶部,多个所述移位顶板(13)均与移动板(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0)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移动板(2)移动的驱动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板(10)顶部的丝杠(41),所述移动板(2)螺纹连接于丝杠(41),所述第一支撑板(10)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丝杠(41)转动的驱动组件(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2)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板(10)顶部的转轴(421)以及安装于转轴(421)远离丝杠(41)一端的手轮(422);所述转轴(421)上设置有蜗杆(423),所述丝杠(41)上固接有蜗轮(424),所述蜗杆(423)与所述蜗轮(424)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0)的顶部固接有导杆(3),所述移动板(2)沿竖向滑移连接于导杆(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3)的顶部固接有限位块(3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422)靠近转轴(421)的一端固接有移动杆(5),所述转轴(421)远离丝杠(41)的一端开设有滑槽(6);所述移动杆(5)的外侧壁设置有花键(51),所述滑槽(6)内设置有键槽(61),所述花键(51)滑移连接于键槽(6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5)远离手轮(422)的一端固接有插块(52),所述滑槽(6)远离手轮(422)的一端开设有用于供插块(52)插接的插槽(62),所述插槽(62)内安装有用于固定插块(52)的固定组件(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7)包括沿插槽(62)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插槽(62)的抵接块(71)以及固接于抵接块(71)远离插块(52)一端的固定弹簧(72);所述固定弹簧(72)远离抵接块(71)的一端固接于插槽(62)的侧壁;所述插块(52)与抵接块(71)的相对内侧分别设置有斜面(73),两个所述斜面(73)相匹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423210.7U CN214532207U (zh) | 2021-02-25 | 2021-02-25 | 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423210.7U CN214532207U (zh) | 2021-02-25 | 2021-02-25 | 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532207U true CN214532207U (zh) | 2021-10-29 |
Family
ID=78258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423210.7U Active CN214532207U (zh) | 2021-02-25 | 2021-02-25 | 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532207U (zh) |
-
2021
- 2021-02-25 CN CN202120423210.7U patent/CN21453220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061241U (zh) | 一种桥梁工程用的隔震支座结构 | |
CN212775958U (zh) | 一种管道抗震支吊架 | |
CN214532207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 | |
CN114988324A (zh) | 一种基于水利工程施工管道安装减震座 | |
CN215368836U (zh) | 一种低层房建墙体支撑结构 | |
CN115262792B (zh) | 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结构 | |
CN116427551A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横梁安装支撑装置 | |
CN215928648U (zh) | 一种用于燃煤电厂的冷却水管道支撑装置 | |
CN212803470U (zh) |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锚板的安装组件 | |
CN114193207A (zh) | 一种滚珠丝杠支撑装置 | |
CN210251001U (zh) | 弹片式蹦蹦床 | |
CN112227184A (zh) | 一种便于桥梁抗震的防落梁隔震装置 | |
CN114151614A (zh) | 一种支撑结构 | |
CN208750342U (zh) | 一种便于调节方位的三环减速机固定装置 | |
CN220550453U (zh) | 一种桥梁工程的桥梁施工用支撑设备 | |
CN218952480U (zh) | 一种房建抗震结构 | |
CN213452346U (zh) | 一种便于调节的抗震支架 | |
CN216920787U (zh) | 一种建筑用的抗震支座 | |
CN210212554U (zh) | 一种手动车载方舱减震装置 | |
CN220184327U (zh) | 一种大楼阻尼器 | |
CN114083550B (zh) | 一种多足式救援机器人 | |
CN212098822U (zh) | 一种可相互连接的观光缆车 | |
CN218817981U (zh) | 一种稳定效果好的蜗杆支座 | |
CN221550943U (zh) | 一种矿用井下地震监测装置 | |
CN217681575U (zh) | 一种用于建设工程的打孔定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