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30989U - 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30989U
CN214530989U CN202022870687.8U CN202022870687U CN214530989U CN 214530989 U CN214530989 U CN 214530989U CN 202022870687 U CN202022870687 U CN 202022870687U CN 214530989 U CN214530989 U CN 2145309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vement
grass planting
planting ditch
layer
sponge 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7068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程
赵丹
苗建杰
陈军
王康
钱斌天
李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owerChina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owerChina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owerChina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7068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309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309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309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包括有植草沟和铺装路面;所述植草沟和铺装路面通过下方铺设的排水管连接;所述排水管下方还设置有穿孔盲管;所述穿孔盲管外设有透水土工布层;所述透水土工布层外设有碎石层;所述铺装路面两侧设置铺设有边墙;所述边墙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有第一素土层、第一碎石垫层和花岗岩平缘石层;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植草沟与道路的衔接结构较为简单导致影响植草沟对水体净化效果的问题。

Description

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园林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开始过度的耗费资源,植被被砍伐,导致土壤、水与空气被严重污染,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气候等环境变化加剧,城市洪涝频发,城市来水、用水、排水等过程受下垫面硬质化建设严重影响,城市降水-用水-排水与供水-用水-排水两个过程受严重干扰。因此,针对雨洪综合管理与生态调控的海绵城市建设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植草沟是常见的海绵设施,具有重要的吸水、渗水和净水功能;植草沟能够存储和输送降雨径流,有效去除污染物,在海绵城市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中,常将植草沟设置在道路的两旁;但现有的植草沟与道路的衔接结构较为简单导致影响植草沟对水体净化效果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解决现有的植草沟与道路的衔接结构较为简单导致影响植草沟对水体净化效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包括有植草沟和铺装路面;所述植草沟和铺装路面通过下方铺设的排水管连接;所述排水管下方还设置有穿孔盲管;所述穿孔盲管外设有透水土工布层;所述透水土工布层外设有碎石层;所述铺装路面两侧设置铺设有边墙;所述边墙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有第一素土层、第一碎石垫层和花岗岩平缘石层;第一素土层还可设置为沙土混匀和复合土层;
进一步的,所述铺装路面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有第二素土层、第二碎石垫层和泥结石路面;所述泥结石路面与花岗岩平缘石层齐平;第一素土层还可设置为沙土混匀和复合土层;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包括有至少3根并排设置的PVC排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边墙上还设置有垃圾收集装置;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有安装斗和网兜;所述安装斗一侧与边墙固定连接;所述网兜上下活动设置有安装斗内;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斗上下两端敞口;所述安装斗下端边缘水平延伸有限位圈;所述网兜上端设置有定位圈;所述定位圈活动设置在限位圈上;
进一步的,所述网兜上还设置有保护盖;所述定位圈一端与保护盖铰接连接;所述定位圈另一端与保护盖通过搭扣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保护盖表面上设置有拉环;所述拉环两端与保护盖铰接;所述拉环上连接有弹力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1、植草沟与透水铺装路面通过排水管连接沟,雨水能够顺利流过透水铺装路面下部,进入低影响开发措施中,有利于提高渗水、吸水效果;
2、在排水管下方设置有穿孔盲管,盲管外设置的碎石层和透水土工布层均有利于对水体进行过滤净化,有利于提高净水效果;
3、在铺装路面的边缘设置边墙,有利于保护铺装路面的稳定性,有利于避免水土流失,有利于提高植草沟和铺装路面连接边缘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植草沟的生态功能性;
4、边墙的第一碎石垫层有利于提高渗水效果,有利于提高承压性能,花岗岩平缘石层有利于提高铺装路面与植草沟衔接面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二。
图4为垃圾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垃圾收集装置拆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植草沟;2.铺装路面;3.排水管;4.穿孔盲管;5.透水土工布层;6.碎石层;7.边墙;8.第一素土层;9.第一碎石垫层;10.花岗岩平缘石层;11.第二素土层;12.第二碎石垫层;13.泥结石路面;14.垃圾收集装置;15.安装斗;16.网兜;17.限位圈;18.定位圈;19.保护盖;20.拉环;21.弹力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至5所示,一种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包括有植草沟1和铺装路面2;所述植草沟1和铺装路面2通过下方铺设的排水管3连接;所述排水管3下方还设置有穿孔盲管4;所述穿孔盲管4外设有透水土工布层5;所述透水土工布层5外设有碎石层6;所述铺装路面2两侧设置铺设有边墙7;所述边墙7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有第一素土层8、第一碎石垫层9和花岗岩平缘石层10;本实施例中,排水管3采用DN200PVC排水管3,穿孔盲管4采用DN160管,均为常规市购产品,可根据需要选择任意一种合理的结构和铺装方式;本实施例中,透水土工布采用常规市购产品且包覆在穿孔盲管4表面上,可根据需要选择任意一种合理的结构和固定方式;本实施例中,碎石层6采用常规20-50mm的碎石铺设在周围,可根据需要选择任意一种合理和铺设方式。本实施例中,第一素土层还可设置为沙土混匀和复合土层。
植草沟1与透水铺装路面2通过排水管3连接沟,雨水能够顺利流过透水铺装路面2下部,进入低影响开发措施中,有利于提高渗水、吸水效果;在排水管3下方设置有穿孔盲管4,盲管外设置的碎石层6和透水土工布层5均有利于对水体进行过滤净化,有利于提高净水效果;在铺装路面2的边缘设置边墙7,有利于保护铺装路面2的稳定性,有利于避免水土流失,有利于提高植草沟1和铺装路面2连接边缘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植草沟1的生态功能性,边墙7的第一碎石垫层9有利于提高渗水效果,有利于提高承压性能,花岗岩平缘石层10有利于提高铺装路面2与植草沟1衔接面的稳定性。
所述铺装路面2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有第二素土层11、第二碎石垫层12和泥结石路面13;所述泥结石路面13与花岗岩平缘石层10齐平;本实施例中,第二碎石垫层12有利于提高铺装路面2的渗水性能和承重承压性能,泥结石路面13和花岗岩平缘石层10上表面齐平,有利于提高安全性和美观性。本实施例中,第一素土层还可设置为沙土混匀和复合土层。
所述排水管3包括有至少3根并排设置的PVC排水管3;本实施例中,排水管3包括有3根并排设置的PVC排水管3,有利于提高排水效果,有利于提高衔接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边墙7上还设置有垃圾收集装置14;所述垃圾收集装置14包括有安装斗15和网兜16;所述安装斗15一侧与边墙7固定连接;所述网兜16上下活动设置有安装斗15内;本实施例中,安装斗15采用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材料制成,可根据需要选择任意一种合理的材质和固定方式,本实施例中采用预埋螺栓等方式固定;本实施例中,网兜16采用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材料编织而成,可根据需要选择任意一种合理的材质;本实施例中,在边墙7上设置垃圾收集装置14,有利于收集被冲积到边墙7下的垃圾;当垃圾被水体冲到垃圾收集装置14时,网兜16有利于兜住固体垃圾,而雨水逐渐被吸收,一段时间后,可通过取出与安装斗15活动连接的网兜16实现将垃圾清理转移出去,有利于提高收集转移垃圾的便利性,有利于提高净化效果,有利于维护植草沟1的生态性。
所述安装斗15上下两端敞口;所述安装斗15下端边缘水平延伸有限位圈17;所述网兜16上端设置有定位圈18;所述定位圈18活动设置在限位圈17上;本实施例中,安装斗15上下两端敞口,有利于垃圾进入,同时有利于从上端取出网兜16,而放置网兜16时,有利于网兜16从安装斗15下部穿出,有利于提高收集效果;本实施例中,限位圈17有利于挡住网兜16上端的定位圈18,有利于避免网兜16继续向下,同时有利于向上取出网兜16,有利于为清理转移垃圾提供便利性。本实施例中,定位圈18采用常规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材料,可根据需要选择任意一种合理的材质。
所述网兜16上还设置有保护盖19;所述定位圈18一端与保护盖19铰接连接;所述定位圈18另一端与保护盖19通过搭扣连接;本实施例中,保护盖19采用常规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材料,可根据需要选择任意一种合理的材质;保护盖19与定位圈18一端采用常规铰接连接件,可根据需要选择任意一种合理的铰接连接件和安装方式,例如轴销件;本实施例中,搭扣选择常规结构市购产品,可根据需要选择任意一种合理的搭扣件和连接方式;例如磁吸等。通过搭接锁定,有利于快速利用保护盖19封住网兜16上端,有利于避免提起过程中网兜16倾倒。
所述保护盖19表面上设置有拉环20;所述拉环20两端与保护盖19铰接;所述拉环20上连接有弹力绳21;本实施例中,拉环20采用常规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材料,可根据需要选择任意一种合理的材质;拉环20两端与保护盖19采用常规铰接连接件,可根据需要选择任意一种合理的铰接连接;本实施例中,弹力绳21采用常规市购产品,可根据需要选择任意一种机械强度和形变力合理的弹力绳21;本实施例中,弹力绳21上端固定在拉绳机构上,可根据需要选择任意一种合理的拉绳机构或者直接固定在边墙7上;通过拉环20和拉绳有利于调节保护盖19角度,将保护盖19盖在定位圈18上后,再通过拉绳和拉环20提起网兜16;拉环20与保护盖19铰接,有利于通过拉绳和拉环20灵活调节保护盖19的角度,拉绳有利于提高使用的灵活性。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7)

1.一种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包括有植草沟(1)和铺装路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草沟(1)和铺装路面(2)通过下方铺设的排水管(3)连接;所述排水管(3)下方还设置有穿孔盲管(4);所述穿孔盲管(4)外设有透水土工布层(5);所述透水土工布层(5)外设有碎石层(6);所述铺装路面(2)两侧设置铺设有边墙(7);所述边墙(7)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有第一素土层(8)、第一碎石垫层(9)和花岗岩平缘石层(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装路面(2)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有第二素土层(11)、第二碎石垫层(12)和泥结石路面(13);所述泥结石路面(13)与花岗岩平缘石层(10)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3)包括有至少3根并排设置的PVC排水管(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墙(7)上还设置有垃圾收集装置(14);所述垃圾收集装置(14)包括有安装斗(15)和网兜(16);所述安装斗(15)一侧与边墙(7)固定连接;所述网兜(16)上下活动设置有安装斗(15)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斗(15)上下两端敞口;所述安装斗(15)下端边缘水平延伸有限位圈(17);所述网兜(16)上端设置有定位圈(18);所述定位圈(18)活动设置在限位圈(17)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兜(16)上还设置有保护盖(19);所述定位圈(18)一端与保护盖(19)铰接连接;所述定位圈(18)另一端与保护盖(19)通过搭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19)表面上设置有拉环(20);所述拉环(20)两端与保护盖(19)铰接;所述拉环(20)上连接有弹力绳(21)。
CN202022870687.8U 2020-12-03 2020-12-03 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 Active CN2145309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70687.8U CN214530989U (zh) 2020-12-03 2020-12-03 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70687.8U CN214530989U (zh) 2020-12-03 2020-12-03 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30989U true CN214530989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90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70687.8U Active CN214530989U (zh) 2020-12-03 2020-12-03 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309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3150A (zh) * 2020-12-03 2021-02-09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3150A (zh) * 2020-12-03 2021-02-09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2485B (zh) 外源水体截留净化型城市河道多元生态护岸物理结构系统
CN206752614U (zh) 一种海绵型道路下沉式绿化分隔带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05507112B (zh) 一种防内涝补给地下水的路面系统
CN2883464Y (zh) 一种实现雨水收集再利用的公路结构
CN208104958U (zh) 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
CN113818534B (zh) 用于海绵城市道路的生物滞留设施
CN205398233U (zh) 一种适合高粘性土壤高地下水位的强化脱氮雨水花园
CN110042724A (zh) 湿陷性黄土地区道路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系统
CN208649827U (zh) 用于海绵城市滨海公路建设的自然净化排水系统
CN207032427U (zh) 一种适用于老旧小区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03782519U (zh) 浅草沟
CN214530989U (zh) 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
CN201817851U (zh) 雨水生态利用系统
CN205223761U (zh) 一种用于雨水下渗和净化的生物洼地系统
CN205557763U (zh) 一种用于处理初期雨水的多级折流式雨水花园系统
CN208501715U (zh) 一种雨水花园
CN207660067U (zh) 海绵城市初期雨水弃流系统
CN206359928U (zh) 应用于道路机非隔离带的下凹式绿地结构
CN206616661U (zh) 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
CN102487695A (zh) 道路绿化带
CN212104423U (zh) 一种虹吸式地漏及网格型雨水回收系统
CN211816750U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再利用系统
CN107354989A (zh) 一种适用于老旧小区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10916859U (zh) 湿陷性黄土地区道路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系统
CN112343150A (zh) 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