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30196U - 一种桥头搭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头搭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30196U
CN214530196U CN202120348916.1U CN202120348916U CN214530196U CN 214530196 U CN214530196 U CN 214530196U CN 202120348916 U CN202120348916 U CN 202120348916U CN 214530196 U CN214530196 U CN 2145301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t
place
sideboard
prefabricated
back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4891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angho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angho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angho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angho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4891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301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301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301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桥梁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桥头搭板结构,包括桥台和预制搭板,桥台包括背墙和设在背墙两侧的侧墙,预制搭板位于两个侧墙之间,预制搭板包括两块边板和设在两块边板之间的若干块中板,两块边板分别和两个侧墙抵触,边板和中板的排布方向与两个侧墙的排布方向相同,相邻边板与中板之间及中板与中板之间均设有第一现浇带。相比于现浇施工搭板,本方案搭板主体的浇筑可以提前进行,施工现场无需较多支模板和浇筑混凝土的操作,从而可以极大提升搭板的施工效率。同时,预制搭板分块浇筑形成,对于预制搭板的吊装和运输都很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桥头搭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桥头搭板结构。
背景技术
刚性桥台结构与柔性路堤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由于人工填土变形或天然土基的固结沉降等因素,产生的较差异沉降将在桥头造成跳车。桥头跳车不仅直接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增加行车风险,还会加剧道路的损坏。因此,解决桥头跳车一直是高速公路设计中很受重视的难题。
设置桥头搭板是目前处理桥头跳车最普遍的做法,搭板是一种钢筋混凝土板,设置在桥台的台背与土路基的结合处。搭板的施工顺序在桥梁主体施工完成之后,搭板现有的做法是通过现浇来施工完成,而现浇施工则需在现场绑扎钢筋,支设模板和浇筑混凝土,使得搭板的施工效率较低,搭板只是作为桥梁的附属结构,占据了完成桥梁整体施工时间内的较多部分,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搭板的施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桥头搭板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桥头搭板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桥头搭板结构,包括桥台和预制搭板,桥台包括背墙和设在背墙两侧的侧墙,预制搭板位于两个侧墙之间,预制搭板包括两块边板和设在两块边板之间的若干块中板,两块边板分别和两个侧墙抵触,边板和中板的排布方向与两个侧墙的排布方向相同,相邻边板与中板之间及中板与中板之间均设有第一现浇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制搭板中的边板和中板均在预制场内现浇形成,搭板的浇筑及成形养护均在桥梁的主体施工期间进行,当进行到搭板施工的步骤时,先将已经成形的预制搭板吊装运输至现场进行安装,然后浇筑第一现浇带来将边板和中板连成整体,进而完成搭板的施工。相比于现浇施工搭板,本方案搭板主体的浇筑可以提前进行,施工现场无需较多支模板和浇筑混凝土的操作,从而可以极大提升搭板的施工效率。同时,预制搭板分块浇筑形成,对于预制搭板的吊装和运输都很方便。
优选的,所述边板和中板上均预埋有多根伸入第一现浇带的第一连接筋,第一连接筋沿边板或者中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同一条第一现浇带内,边板和中板上或者相邻两个中板上的第一连接筋一一对应,并且相互焊接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筑第一现浇带前,施工人员先对边板、中板之间的第一钢筋焊接固定在一起,焊接起来的第一连接筋作为边板中板之间的受力构件,可以提升预制搭板的整体结构强度。
优选的,每条所述第一现浇带内均设有加强筋,加强筋沿第一现浇带的长度方向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远离桥台背墙的回填土更容易发生沉降,故而搭板在道路的长度方向上会受到压弯作用力,加强筋用于提升第一现浇带在其长度方向上即行车方向上的结构强度,降低第一现浇带在其长度方向上出现裂痕的概率。
优选的,所述预制搭板靠近背墙的一端与背墙之间设有第二现浇带,背墙上预埋有伸入第二现浇带的锚栓钢筋,预制搭板中的每块边板和中板靠近背墙的一端,均预埋有伸入第二现浇带的第二连接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在放置预制搭板时,将预制搭板与桥台背墙之间间隔开一定距离,然后在间隔位置浇筑第二现浇带,预制搭板则通过第二连接筋、第二现浇带和锚栓钢筋与桥台连接起来,限制预制搭板朝向路基方向位移,当回填土出现沉降时,使预制搭板与背墙连接处不至于被拉裂。
优选的,所述背墙靠近预制搭板的一侧设有牛腿,牛腿位于第二现浇带的底部,锚栓钢筋在牛腿上竖立有多根且沿背墙长度方向排布,边板和中板上的第二连接筋均设置多根,并且每根第二连接筋伸入第二现浇带内的一端均弯折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桥台背墙与预制搭板之间传递的作用力可以更加均衡和牢固,保障桥台与预制搭板的连接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边板与第一现浇带和第二现浇带连接的侧面,及中板与第一现浇带和第二现浇带连接的侧面,均设置为毛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后分别浇筑的混凝土接触面凿毛形成毛面即粗糙的表面,有利于提升新旧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降低新旧混凝土在接触面出现裂痕的概率,故而在边板和中板浇筑成形后,对其两者与第一现浇带和第二现浇带的接触表面均凿毛形成毛面,有利于提升预制搭板的整体结构强度及与桥台连接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边板、中板、第一现浇带及第二现浇带的上表面均设有条形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浇搭板施工完成后需要在搭板的上表面通过拉毛形成多条凹槽,用于提升搭板与后续施工的道路面层之间的连接性。预制的边板与中板在浇筑完后,在其上表面拉毛形成凹槽,则在施工现场只需对小面积的第一现浇带进行拉毛处理,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预制搭板现场施工效率。
优选的,每块所述边板和中板上均设有用于吊装的吊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边板与中板上均设置吊耳,在吊装边板和中板时将会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将搭板预制施工及分块预制搭板,可以极大提升搭板的施工效率,同时方便对预制搭板的吊装和运输;
2.通过第一现浇带、第一连接筋和加强筋的设置,可以将边板和中板连接起来,提升预制搭板的整体结构强度;
3.通过第二现浇带、第二连接筋和桥台上的锚栓钢筋的设置,限制预制搭板朝向路基方向位移,使预制搭板与背墙连接处不至于被拉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桥头搭板结构的工况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桥头搭板结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B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表示预制搭板完成后设置凹槽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桥台;11、背墙;12、侧墙;13、牛腿;2、预制搭板;21、边板;22、中板;3、第一现浇带;4、第一连接筋;5、加强筋;6、第二现浇带;7、第二连接筋;8、锚栓钢筋;9、凹槽;10、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桥头搭板结构。参照图1,桥头搭板结构包括桥台1和预制搭板2,桥台1包括背墙11和设在背墙11两侧的两个侧墙12,两个侧墙12相互平行且与背墙11为一体浇筑形成。预制搭板2位于两个侧墙12之间,预制搭板2两侧分别与两个侧墙12抵触,预制搭板2靠近背墙11的一端与背墙11通过现浇连接起来。
参照图1,预制搭板2包括两块边板21和一块中板22,中板22位于两块边板21之间,中板22与两块边板21之间通过现浇连接。在现场安装预制搭板2时,施工人员将两块边板21分别放置在抵靠两个侧墙12的位置,然后将中板22放置在两块边板21之间大约居中的位置,此时中板22与两块边板21之间分别间隔有用于现浇的位置,施工人员在两个间隔的位置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一现浇带3,将两块边板21和一块中板22连接成一个整体。在放置边板21和中板22时,施工人员控制两个边板21和中板22靠近背墙11的同一端齐平,并且均与背墙11间隔开,施工人员在此间隔位置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二现浇带6,用于将预制搭板2与桥台1连接起来。
参照图2和图3,边板21和中板22用于与第一现浇带3连接的侧面上均设有第一连接筋4,第一连接筋4为在预制边板21和中板22时预埋,并且第一连接筋4与边板21和中板22内的受力钢筋均焊接连接。第一连接筋4在边板21或者中板22上的侧面上分为上下两排,同一排内第一连接筋4沿边板21或者中板22的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排布多根。边板21和中板22同侧的第一连接筋4逐一正对,施工人员通过搭接焊接的方式将其连接起来。焊接起来的第一连接筋4作为边板21中板22之间的受力构件,可以提升预制搭板2的整体结构强度。
参照图2和图3,每条第一现浇带3内均设有多根加强筋5,加强筋5之间的间距和根数,根据第一现浇带3的宽度决定。本实例在第一现浇带3内设置四根加强筋5,每根加强筋5均沿第一现浇带3的长度方向布置延伸,加强筋5在第一现浇带3内分为两排,每排内布置两根,每排内的加强筋5与同层的第一连接筋4通过绑扎连接。加强筋5用于提升第一现浇带3在其长度方向上,即行车方向上的结构强度,增强第一现浇带3在其长度方向上抗压弯的强度。
参照图4,背墙11靠近预制搭板2的一侧还一体浇筑形成有牛腿13,第二现浇带6浇筑在牛腿13的顶部,牛腿13的顶部预埋有多根竖立的锚栓钢筋8,多根锚栓钢筋8沿背墙1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排布在牛腿13上。预制搭板2靠近背墙11的一端预埋有多根第二连接筋7,第二连接筋7分布在预制搭板2的两个边板21和中板22的端面上。第二连接筋7与锚栓钢筋8的排布方向相同,第二连接筋7分为两排,同一排内的多根第二连接筋7位于同一高度且间隔排布,并且第二连接筋7伸入第二现浇带6内的端部垂直弯折设置。此外,第一现浇带3内的加强筋5均伸入第二现浇带6内,同样加强筋5的端部做弯折设置。第二现浇带6浇筑成形后,预制搭板2则可通过第二连接筋7、第二现浇带6和锚栓钢筋8与桥台1连接起来,限制预制搭板2朝向路基方向位移。
施工人员通过吊装机械来控制和调整边板21和中板22的安放位置,期间留出用于浇筑两条第一现浇带3第二现浇带6间隔位置,并使中板22与边板21上的预留第一连接筋4可以正对焊接在一起。施工人员先将第一连接筋4均焊接连接在一起,然后在边板21和中板22之间穿设四根加强筋5,调整加强筋5的间距,同时将加强筋5的端部穿到用于浇筑第二现浇带6的位置,再将加强筋5用扎丝绑扎在第一连接筋4上,保障加强筋5的位置不会发生较大改变。最后,施工人员一同浇筑第一现浇带3和第二现浇带6,待这两个现浇部分凝固成形后,搭板的施工则便完成。
在预制厂内,预制搭板2中的边板21和中板22浇筑成形后,施工人员在边板21和中板22用于与第一现浇带3和第二现浇带6连接的侧面上,即边板21和中板22均预埋有第一连接筋4和第二连接筋7的侧面上,进行凿毛处理使之成为毛面,用于增加先后浇筑混凝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利于提升边板21与第一现浇带3和第二现浇带6,及中板22与第一现浇带3和第二现浇带6的混凝土结合强度。
参照图5,现浇的搭板施工完成后需要在搭板的上表面通过拉毛形成多条凹槽9,用于提升搭板与后续施工的道路面层之间的连接性。而在边板21和中板22浇筑后的初凝时分,施工人员在边板21和中板22的顶面,沿边板21或中板22的宽度方向拉毛,形成多条凹槽9。在施工现场进行完第一现浇带3和第二现浇带6的浇筑后,只需对第一现浇带3和第二现浇带6进行拉毛处理,极大减小现场拉毛所耗费的时间。
参照图2,预制搭板2分为边板21和中板22,使得对预制搭板2的吊装运输都极为方便,每块边板21和中板22的顶面均固定有吊耳10,通过吊耳10便可方便将边板21和中板22吊起。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桥梁主体施工期间,预制搭板2由在预制场内,分为边板21和中板22进行绑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形成。在边板21和中板22的混凝土初凝时,在其上表面进行拉毛处理形成凹槽9。在边板21和中板22的混凝土凝固后,施工人员在边板21和中板22上预埋有第一连接筋4和第二连接筋7的侧面你上进行凿毛处理,使中板22和边板21要与现浇混凝土接触的部分形成毛面。
在桥梁现场需要进行搭板施工时,通过吊装机械将已经预制好的边板21和中板22,放置在桥台1侧墙12之间合适的位置,并留出需要浇筑第一现浇带3和第二现浇带6的位置。边板21和中板22的位置确定好后,施工人员将边板21与中板22之间的第一连接筋4,采用搭接焊接的方式连接起来,然后将加强筋5绑扎在第一连接筋4上,紧接着施工人员一同浇筑第一现浇带3和第二现浇带6,在第一现浇带3和第二现浇带6初凝时,施工人员同样在其表面上拉毛形成凹槽9,以配合边板21和中板22上的凹槽9,至此便完成预制搭板2的施工。
相比于在桥梁现场整体浇筑混凝土来施工搭板,采用预制配合局部现浇来施工搭板的方式有如下优点:预制搭板2的浇筑在桥梁主体施工期间进行,使得在进行到施工搭板的工序时,只需在桥梁现场进行局部的钢筋绑扎焊接和支设模板,在现场浇筑混凝土的方量则是更加减少,从而可以极大提升搭板的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搭板在桥梁施工中所占用的时间。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桥头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桥台(1)和预制搭板(2),桥台(1)包括背墙(11)和设在背墙(11)两侧的侧墙(12),预制搭板(2)位于两个侧墙(12)之间,预制搭板(2)包括两块边板(21)和设在两块边板(21)之间的若干块中板(22),两块边板(21)分别和两个侧墙(12)抵触,边板(21)和中板(22)的排布方向与两个侧墙(12)的排布方向相同,相邻边板(21)与中板(22)之间及中板(22)与中板(22)之间均设有第一现浇带(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头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21)和中板(22)上均预埋有多根伸入第一现浇带(3)的第一连接筋(4),第一连接筋(4)沿边板(21)或者中板(2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同一条第一现浇带(3)内,边板(21)和中板(22)上或者相邻两个中板(22)上的第一连接筋(4)一一对应,并且相互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头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第一现浇带(3)内均设有加强筋(5),加强筋(5)沿第一现浇带(3)的长度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头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搭板(2)靠近背墙(11)的一端与背墙(11)之间设有第二现浇带(6),背墙(11)上预埋有伸入第二现浇带(6)的锚栓钢筋(8),预制搭板(2)中的每块边板(21)和中板(22)靠近背墙(11)的一端,均预埋有伸入第二现浇带(6)的第二连接筋(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桥头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墙(11)靠近预制搭板(2)的一侧设有牛腿(13),牛腿(13)位于第二现浇带(6)的底部,锚栓钢筋(8)在牛腿(13)上竖立有多根且沿背墙(11)长度方向排布,边板(21)和中板(22)上的第二连接筋(7)均设置多根,并且每根第二连接筋(7)伸入第二现浇带(6)内的一端均弯折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桥头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21)与第一现浇带(3)和第二现浇带(6)连接的侧面,及中板(22)与第一现浇带(3)和第二现浇带(6)连接的侧面,均设置为毛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头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21)、中板(22)、第一现浇带(3)及第二现浇带(6)的上表面均设有条形凹槽(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头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边板(21)和中板(22)上均设有用于吊装的吊耳(10)。
CN202120348916.1U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桥头搭板结构 Active CN2145301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8916.1U CN214530196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桥头搭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8916.1U CN214530196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桥头搭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30196U true CN214530196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34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48916.1U Active CN214530196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桥头搭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301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7165C (zh) 装配式支架原位现浇制梁施工方法
CN104878766B (zh) 一种长边坡护坡混凝土连续快速浇筑拉模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7387117A (zh) 一种隧底预制装配式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4929034A (zh) 一种模块化钢-混快速施工小箱梁桥及其施工方法
CN104088221B (zh) 一种基于钢桁架与组合桥面板的t形板桁节段预制单元
CN110700089A (zh) 一种现浇湿接缝结构及桥梁
CN105735099B (zh) 施工期采用体外预应力的先简支后连续梁桥及其施工方法
CN110735390A (zh) 用于防治桥头跳车的支撑组件及其施工方法
CN213417462U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道路
CN214530196U (zh) 一种桥头搭板结构
CN109881592B (zh) 一种采用单侧支模的梯形排水沟施工方法
CN218345930U (zh) 一种桥梁结构
CN217629396U (zh) 一种uhpc-rc叠合湿接缝构造及其桥梁
CN214737289U (zh) 一种装配式高架道路、桥梁安装结构
CN111764291B (zh) 一种分离式铁路桥梁钢混过渡段结构施工方法
CN211285239U (zh) 用于防治桥头跳车的支撑组件
CN211285076U (zh) 一种铁路轨道架空加固结构
CN111636256A (zh) 跨座式单轨低置线路的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5205699U (zh)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加固结构
CN218813245U (zh) 一种带pbl的两构式预制混凝土箱涵
CN220377085U (zh) 包含预制桥面板和预应力倒t形混凝土梁的预制桥
CN219386009U (zh) 一种预制键槽板桥面结构
CN217759496U (zh) 一种预制楼板小坡度屋面结构及预制楼板
CN220116938U (zh) 一种预制道路板
CN213417567U (zh) 一种槽型组合梁桥面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bridge head slab structur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9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Hangzhou Yuhang Branch

Pledgor: Hangzhou hangho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15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