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28589U - 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28589U
CN214528589U CN202023261381.9U CN202023261381U CN214528589U CN 214528589 U CN214528589 U CN 214528589U CN 202023261381 U CN202023261381 U CN 202023261381U CN 214528589 U CN214528589 U CN 214528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zone
unit
catalytic oxidation
biological deodorization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613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燕霞
赵宁华
郭靖
操启顺
刘霞
魏宏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ONGY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ONGY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ONGY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ONGY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613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285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28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285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包括吸收单元、臭氧预氧化单元、臭氧催化氧化单元、臭氧发生单元、生物除臭单元;所述吸收单元、臭氧预氧化单元、臭氧催化氧化单元沿废水进水方向依次连通,形成废水处理通路;所述臭氧发生单元、臭氧催化氧化单元、吸收单元、生物除臭单元沿臭氧输送方向依次连通,形成臭气处理通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处理各类难降解有机废水及嗅味浓度高的废水,使得臭氧利用率达95%以上,废水的COD去除率达90%以上。

Description

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及废水处理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充分利用臭氧尾气的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和工业生产的增长,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多,特别是工业废水,成分更加复杂,常含有一些难于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如酚类化合物,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杂环类化合物,多氯联苯等化合物等。并且,在集中处理污废水的同时,有大量恶臭、VOC和有毒气体排出,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制约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目前,生物处理是最经济实用、应用面最广的有机废水处理技术。但是,常规生物处理难以将含有难降解有机物的废水处理到达标排放或回用水平。
针对生物处理出水中残存的难降解有机物,常采用的处理技术包括混凝、吸附、氧化、膜分离等。其中,混凝技术的处理效果受混凝剂种类、结构、形式、水中杂志、温度、pH等的影响,应用受限;吸附和膜分离虽然都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普遍存在成本较高、设备运行维护复杂的问题。
臭氧催化氧化技术由于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能单独氧化部分污染物质,同时,臭氧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又能产生·OH,自由基具有无选择性的氧化能力,其综合效果对难降解物质具有氧化能力强、分解速度快、污染物去除率高、成本可控等优点。目前很多专利对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和采用的催化剂都进行了研究。
中国专利201620406484.4公开了一种改进型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原水与臭氧从接触填料层下方进入,处理后的水从装置上方的出水口流出。装置设置两层填料,气水接触的第一层填料为陶粒接触填料,第二层填料为催化剂填料,处理后的臭氧尾气部分回用,提高臭氧的利用率。
中国专利201620892677.5公开了一种双效臭氧催化氧化废水处理装置,依次串联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和紫外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对废水进行两次催化氧化,深化对废水的氧化,也提高了臭氧的利用率。
中国专利201621444789.0公开了一种多级高效臭氧催化氧化循环反应器,主要包括气水混合器,一级催化氧化反应器、二级催化氧化反应器、三级催化氧化反应器,并设有吸风机和臭氧循环管,将前一级反应后剩余的臭氧输送到下一级反应器中,增大臭氧与污水的接触面,提高臭氧的利用率。
以上专利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臭氧的利用率,但是仍需要增加臭氧尾气处理装置,在提高臭氧利用率的同时也会带来了设备操作维护的复杂性。另外,也未考虑污水厂全流程的协同处理,仍然不能十分有效的利用臭氧尾气。
在臭气治理技术上,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类。其中,物理法不改变恶臭物质的化学性质,只是用一种物质将臭味掩蔽和稀释,或将恶臭物质由气象转移至液相或固相,工艺简单,但是治标不治本,处理效率不稳定,对高浓度臭气处理效率低。化学法主要利用该化学药剂或化学方法与恶臭物质反应生成无臭物质而脱臭,但需不断加入化学药剂,运行费用高,存在二次污染。生物法是利用自然界中微生物的代谢过程来降解恶臭物质,具有设备简单、费用低廉、管理维护方便、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因此,国内外大都将生物除臭作为研究重点。
中国专利200910244430.7公开了一种处理气态污染物的错流生物滴滤装置,让废气进入装置后形成均匀稳定的进气区,附着生物膜的填料区设置在进气区外围,使废气与喷淋液均匀的流过填料去,成为清洁气体后进入气体收集区,最后经收集区排出。该装置有效的提高了气液与生物的接触效率。
中国专利201410817507.6公开了一种生物处理有机废气的方法,在配好的菌液和营养液中加入1000mg/L甲基硅油,形成两相混合液,先实现循环喷淋,采用两相混合液流动相作为滴滤设备吸附剂,再通废气使填料挂膜完成,使生物滴滤工艺广谱高效低能耗。
中国专利201420448818.5公开了臭气的一体式生物化学除臭设备,采用生物滤池为主,化学药剂法为辅的臭气处理工艺。生物滤池设置有预洗段与生物段,降低废气污染物浓度;再经化学喷淋塔处理进一步降低废气污染物浓度。
以上专利通过改善气流、水流与填料的接触形式,对单体生物除臭装置进行了优化,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气液传质效率及填料的利用率。但是未与水处理中的资源全流程考虑,长期运行条件下微生物生存环境得不到更新。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处理各类难降解有机废水及嗅味浓度高的废水,使得臭氧利用率达95%以上,废水的COD去除率达90%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包括吸收单元、臭氧预氧化单元、臭氧催化氧化单元、臭氧发生单元、生物除臭单元;所述吸收单元、臭氧预氧化单元、臭氧催化氧化单元沿废水进水方向依次连通,形成废水处理通路;所述臭氧发生单元、臭氧催化氧化单元、吸收单元、生物除臭单元沿臭氧输送方向依次连通,形成臭气处理通路。
优选地,所述吸收单元包括并联的第一吸收塔和第二吸收塔,所述第一吸收塔和第二吸收塔经供水管路与进水点相连通,所述第一吸收塔和第二吸收塔经供水管路与臭氧预氧化单元相连通,所述第一吸收塔经通气管路分别与臭氧催化氧化单元、第二吸收塔相连通,所述第二吸收塔经通气管路与生物除臭单元相连通。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吸收塔和第二吸收塔分别与进水点之间的供水管路上设有进水阀,所述第一吸收塔和第二吸收塔分别与臭氧预氧化单元之间的供水管路上设有出水阀。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吸收塔和第二吸收塔的进水口位于塔顶,所述第一吸收塔和第二吸收塔的出水口位于塔底。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吸收塔的进气口位于塔底,所述第一吸收塔的出气口位于塔顶,所述第二吸收塔的进气口位于塔下部,所述第二吸收塔的出气口位于塔顶。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吸收塔和第二吸收塔为专利申请号200910050035.5中的一种深度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臭氧-生物滤池系统。
优选地,所述臭氧预氧化单元为臭氧预氧化池。
优选地,所述臭氧预氧化单元与臭氧催化氧化单元之间的供水管路上设有废水输送泵。
优选地,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单元为臭氧催化氧化塔。
更优选地,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塔的进水口位于塔底,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塔的出水口位于塔顶,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塔的进气口位于塔底,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塔的出气口位于塔顶。
更优选地,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塔经供水管路与第一循环泵形成循环水回路,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塔的循环水出口位于塔顶,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塔的循环水进口位于塔底。
优选地,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单元与臭氧发生单元之间的通气管路上设有进气阀。
优选地,所述臭氧发生单元为臭氧发生器。
优选地,所述生物除臭单元为生物除臭装置。
优选地,所述生物除臭单元经管路与第二循环泵形成循环气回路,所述生物除臭单元的循环气进口位于顶部,所述生物除臭单元的循环气出口位于底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涉及一种废水和废气的协同处置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针对氧气源臭氧化气体(臭氧含量10%、氧气90%),可充分利用产生的臭氧及氧气进行污水厂全流程的废水处理及臭气处理,避免了臭氧与氧气的浪费,使得臭氧利用率达95%以上,同时避免臭氧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采用串联方式依次进入第一吸收塔、第二吸收塔、臭氧预氧化池、臭氧催化氧化塔进行废水处理,难降解的有机废水的COD去除率达90%以上。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采用并联进入第一吸收塔、第二吸收塔,最后进入生物除臭单元进行臭氧气体处理,完全充分利用臭氧气体。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利用催化塔臭氧尾气对废水进行预氧化处理,即充分利用了尾气中的臭氧,又提高了催化氧化的处理效果和效率。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低浓度臭氧尾气对生物除臭的生物填料进行更新,强化微生物的除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吸收单元
11 第一吸收塔
12 第二吸收塔
13 进水阀
14 出水阀
2 臭氧预氧化单元
3 臭氧催化氧化单元
31 第一循环泵
4 臭氧发生单元
5 生物除臭单元
51 第二循环泵
6 废水输送泵
7 进气阀
A 进水点
B 供水管路
C 通气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吸收单元1、臭氧预氧化单元2、臭氧催化氧化单元3、臭氧发生单元4、生物除臭单元5;所述吸收单元1、臭氧预氧化单元2、臭氧催化氧化单元3沿废水进水方向依次连通,形成废水处理通路;所述臭氧发生单元4、臭氧催化氧化单元3、吸收单元1、生物除臭单元5沿臭氧输送方向依次连通,形成臭气处理通路。
在上述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中,如图1所示,所述吸收单元1包括并联的第一吸收塔11和第二吸收塔12,所述第一吸收塔11和第二吸收塔12经供水管路B与进水点A相连通,所述第一吸收塔11和第二吸收塔12经供水管路B与臭氧预氧化单元2相连通,所述第一吸收塔11经通气管路C分别与臭氧催化氧化单元3、第二吸收塔12相连通,所述第二吸收塔12经通气管路C与生物除臭单元5相连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吸收塔11和第二吸收塔12分别与进水点A之间的供水管路B上设有进水阀13,所述第一吸收塔11和第二吸收塔12分别与臭氧预氧化单元2之间的供水管路B上设有出水阀14。便于控制进出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吸收塔11和第二吸收塔12的进水口位于塔顶,所述第一吸收塔11和第二吸收塔12的出水口位于塔底。便于废水在第一吸收塔11和第二吸收塔12中流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吸收塔11的进气口位于塔底,所述第一吸收塔11的出气口位于塔顶,所述第二吸收塔12的进气口位于塔下部,所述第二吸收塔12的出气口位于塔顶。便于臭氧在第一吸收塔11和第二吸收塔12中流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吸收塔11和第二吸收塔12为专利申请号200910050035.5中的一种深度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臭氧-生物滤池系统。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吸收塔11和第二吸收塔12中,布水层高度为300~600mm,布水板为孔径2~4mm的穿孔滤板;填料层高度为1000~2000mm,填料直径为15~50mm,填料比表面积大于200m2/m3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吸收塔11和第二吸收塔12中,所述填料包括且不限于拉西环、鲍尔环、阶梯环。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吸收塔11和第二吸收塔12的塔身采用耐臭氧腐蚀的材料。具体来说,所述耐臭氧腐蚀的材料包括且不限于不锈钢、陶瓷、PP、PPH。
上述吸收单元使废水在吸收塔内被填料切割成水膜后与逆向流动的臭氧气体接触、溶解、反应,同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和溶解氧量。同时,吸收单元1吸收臭氧催化氧化单元3产生的尾气,对其依次通过第一吸收塔11、第二吸收塔12处理,再一次提高臭氧的利用率。
在上述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中,如图1所示,所述臭氧预氧化单元2为臭氧预氧化池。所述臭氧预氧化池为常规使用的臭氧预氧化池。所述臭氧预氧化池为混凝土或碳钢防腐结构。
所述臭氧预氧化单元2将吸收单元1的出水进行废水预氧化,再次降低废水色度、嗅味,并将大分子有机物氧化为小分子有机物。
在上述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中,如图1所示,所述臭氧预氧化单元2与臭氧催化氧化单元3之间的供水管路B上设有废水输送泵6。所述废水输送泵6用于将臭氧预氧化单元2的出水提升至臭氧催化氧化单元3内。
在上述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中,如图1所示,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单元3为臭氧催化氧化塔,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塔采用流化床形式。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塔为常规使用的流化床形式的臭氧催化氧化塔。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塔的进水口位于塔底,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塔的出水口位于塔顶,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塔的进气口位于塔底,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塔的出气口位于塔顶。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塔经供水管路B与第一循环泵31形成循环水回路,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塔的循环水出口位于塔顶,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塔的循环水进口位于塔底。
在上述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中,如图1所示,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单元3与臭氧发生单元4之间的通气管路上设有进气阀7。
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单元3在臭氧的氧化作用及催化剂的吸附、催化等作用下,利用臭氧及羟基自由基的氧化等作用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同时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单元3使臭氧、催化剂、废水充分接触,提高臭氧的利用率。
在上述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中,如图1所示,所述臭氧发生单元4为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为常规使用的通过纯氧制备臭氧的发生器。
在上述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中,如图1所示,所述生物除臭单元5为生物除臭装置。所述生物除臭装置为常规使用的生物除臭塔。其利用对硫化氢、氨气等臭气组分有去除能力的微生物菌群的新陈代谢活动,及臭氧的氧化作用将废气中的臭气组分吸附、降解、转化为CO2、H2O和细胞组成物质。
所述生物除臭装置用于收集臭氧尾气与其他处理设施产生的臭气。具体来说,臭氧尾气及其他臭气先进入生物除臭装置的预洗涤段,利用臭氧氧化可溶解性的臭气物质,再经过生物填料部分,由于臭氧不稳定易分解为氧气特性,为生物填料供氧,实现臭氧的最高效化利用,最后经生物除臭装置处理后各尾气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排放要求后,达标排放。
在上述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中,如图1所示,所述生物除臭单元5经管路与第二循环泵51形成循环气回路,所述生物除臭单元5的循环气进口位于顶部,所述生物除臭单元5的循环气出口位于底部。
在上述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中,如图1所示,所述供水管路B用实线表示,用于输送废水;所述通气管路C用断续线表示,用于输送臭氧。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的使用过程进行阐述。
已经过常规生化、物化处理的焦化废水,其废水COD浓度为700~800mg/L,可生化性极差。该难降解废水经过滤去除大部分悬浮颗粒、有机质胶体后,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进行深度处理,同时对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尾气及废气进行处理。
开启第一吸收塔11和第二吸收塔12与进水点A之间的供水管路B上的进水阀13,该废水经吸收单元1中的第一吸收塔11和第二吸收塔12塔顶的进水口输入第一吸收塔11和第二吸收塔12,废水在吸收塔内被填料切割成水膜后与逆向流动的臭氧尾气接触、溶解、反应,同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和溶解氧量,获得混合液。第一吸收塔11和第二吸收塔12均为专利申请号200910050035.5中的一种深度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臭氧-生物滤池系统,其中,布水层高度500mm,布水板为孔径3mm的穿孔滤板;填料层高度2000mm,填料直径20mm,填料比表面积为300m2/m3,并采用陶瓷材料。第一吸收塔11和第二吸收塔12的过流密度为200m3/(m2·h),所述第一吸收塔11和第二吸收塔12的停留时间为3min。第一吸收塔11中臭氧尾气的浓度为10mg/L,所述第一吸收塔11中臭氧尾气的吸收率为90%。第二吸收塔12中臭氧尾气的浓度为1mg/L,所述第二吸收塔12中臭氧尾气的吸收率为90%。臭氧尾气依次经第一吸收塔11和第二吸收塔12利用,再一次提高臭氧的利用率。混合液中,废水COD去除率为20%,处理后废水COD为560~640mg/L。
启动第一吸收塔11和第二吸收塔12分别与臭氧预氧化单元2之间的供水管路B上的出水阀14,将获得的混合液由第一吸收塔11和第二吸收塔12塔底的出水口输入臭氧预氧化单元2进行预氧化,次降低废水色度、嗅味,并将大分子有机物氧化为小分子有机物。臭氧预氧化单元2中,臭氧尾气的浓度为0.9mg/L,接触时间为4min。
同时,吸收单元1的第一吸收塔11和第二吸收塔12中的残留臭氧尾气以及臭氧尾气氧化溶解的臭气物质,输入生物除臭单元5进行除臭,先进入生物除臭单元5的预洗涤段,利用臭氧氧化可溶解性的臭气物质,再经过生物填料部分,由于臭氧不稳定易分解为氧气特性,为生物填料供氧,实现臭氧的最高效化利用,最后经生物除臭单元5处理后各尾气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排放要求后,达标排放。在生物除臭单元5中,臭氧尾气的浓度为0.1mg/L。同时,在生物除臭单元5中,可通过第二循环泵51形成循环气回路,使残留臭氧尾气以及臭氧尾气氧化溶解的臭气物质得到充分除臭。
经预氧化的混合液在输入臭氧催化氧化单元3中,与催化剂、臭氧发生单元5产生的臭氧进行催化氧化,在臭氧的氧化作用及催化剂的吸附、催化等作用下,利用臭氧及羟基自由基的氧化等作用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臭氧催化氧化单元3为流化床形式的臭氧催化氧化塔。臭氧催化氧化塔中的催化剂采用锰氧化物负载在氧化铝上,氧化铝的粒径为2~3mm,采用浸渍法制备,浸渍液浓度为0.3mol/L,浸渍时间为4h,煅烧温度为500℃,煅烧时间4小时。臭氧催化氧化塔中的臭氧由臭氧发生单元产生,臭氧发生单元为臭氧发生器,臭氧浓度为100mg/L,臭氧的吸收率为90%。
预氧化的混合液与催化剂、臭氧进行催化氧化时,催化剂中的锰氧化物在水流与气流的水力作用下,处于不断流动、迁移、翻滚状态。由于MnOx/Al2O3对废水的快速切割,不仅大幅度提高了气液两相的接触面积,同时接触面不断更新,臭氧在气液两相中的传质效率提高至65%以上。废水中的污染物和臭氧扩散到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被吸附,然后污染物和臭氧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最后产物解离脱附返回液相主体。臭氧催化氧化塔中催化剂流化后的膨胀度为50%,废水与催化剂接触时间为2h。经过催化氧化后,混合液的废水COD去除率为40%。经本实用新型中系统处理后废水COD从700~800mg/L降低至小于60mg/L,COD去除率达91.4%,从臭氧发生器产生浓度为100mg/L臭氧到生物除臭单元5中臭氧浓度为0.1mg/L,臭氧利用率达99.9%。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处理各类难降解有机废水及嗅味浓度高的废水,使得臭氧利用率达95%以上,废水的COD去除率达90%以上。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7)

1.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单元(1)、臭氧预氧化单元(2)、臭氧催化氧化单元(3)、臭氧发生单元(4)、生物除臭单元(5);所述吸收单元(1)、臭氧预氧化单元(2)、臭氧催化氧化单元(3)沿废水进水方向依次连通,形成废水处理通路;所述臭氧发生单元(4)、臭氧催化氧化单元(3)、吸收单元(1)、生物除臭单元(5)沿臭氧输送方向依次连通,形成臭气处理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单元(1)包括并联的第一吸收塔(11)和第二吸收塔(12),所述第一吸收塔(11)和第二吸收塔(12)经供水管路(B)与进水点(A)相连通,所述第一吸收塔(11)和第二吸收塔(12)经供水管路(B)与臭氧预氧化单元(2)相连通,所述第一吸收塔(11)经通气管路(C)分别与臭氧催化氧化单元(3)、第二吸收塔(12)相连通,所述第二吸收塔(12)经通气管路(C)与生物除臭单元(5)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收塔(11)和第二吸收塔(12)分别与进水点(A)之间的供水管路(B)上设有进水阀(13),所述第一吸收塔(11)和第二吸收塔(12)分别与臭氧预氧化单元(2)之间的供水管路(B)上设有出水阀(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预氧化单元(2)与臭氧催化氧化单元(3)之间的供水管路(B)上设有废水输送泵(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单元(3)为臭氧催化氧化塔;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塔经供水管路(B)与第一循环泵(31)形成循环水回路,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塔的循环水出口位于塔顶,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塔的循环水进口位于塔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单元(3)与臭氧发生单元(4)之间的通气管路(C)上设有进气阀(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除臭单元(5)经管路与第二循环泵(51)形成循环气回路,所述生物除臭单元(5)的循环气进口位于顶部,所述生物除臭单元(5)的循环气出口位于底部。
CN202023261381.9U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 Active CN2145285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61381.9U CN214528589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61381.9U CN214528589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28589U true CN214528589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98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61381.9U Active CN214528589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285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83806B (zh) 一种利用活性炭催化臭氧预氧化的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及工艺
CN107473435B (zh) 一种低浓度生物难降解工业有机废水处理的催化氧化方法
CN102897894B (zh) 一种组合单元式催化臭氧法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CN102690005A (zh) 一种光电催化氧化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
CN109851025A (zh) 一种臭氧/双氧水高级氧化难降解工业废水的装置及方法
CN106277555A (zh) 一种焦化废水的高效低成本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1386439B (zh) 一种低温常压催化氧化处理有机废水的工艺方法
CN1978346A (zh)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
CN212293233U (zh) 一种低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处理系统
CN113144832A (zh) 用于处理h2s和氨气混合废气的装置及其处理方法与应用
CN201301254Y (zh) 埋地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
CN110921982A (zh) 一种生物催化氧化技术处理煤化工废水的系统及其方法
CN208038252U (zh) 一种废水除cod的装置
Wei et al. Coupling membrane catalysis and biodegradation for nitric oxide removal in a novel hybird catalytic membrane biofilm reactor
CN112978899A (zh)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新型臭氧催化氧化塔
CN1300020C (zh) 生活污水深度强化处理的方法
CN112456729A (zh) 生物碱废碱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14528589U (zh) 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和生物除臭协同系统
CN106044934A (zh) 二氧化钛光触媒降解高氨氮废水的方法和装置
CN202912756U (zh) 一种组合单元式催化臭氧法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CN102372378A (zh) 一种蓖麻油制备癸二酸产生的废水的处理方法
CN206624744U (zh) 微电解‑芬顿‑egsb‑a/o‑bco‑baf‑混凝处理制药废水系统
CN108358385A (zh) 一种用于化学工业废水处理的装置
CN215049460U (zh) 生物碱废碱水处理系统
CN202156954U (zh) 一种生物滴滤-活性炭生物过滤的气液两相生物脱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