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28123U - 油气回收系统中鹤管残留芳烃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油气回收系统中鹤管残留芳烃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28123U
CN214528123U CN202120766544.4U CN202120766544U CN214528123U CN 214528123 U CN214528123 U CN 214528123U CN 202120766544 U CN202120766544 U CN 202120766544U CN 214528123 U CN214528123 U CN 2145281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racing
outer cover
arm
oil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6654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笑
肖萍
王梦
王晓亮
尹君驰
刘霞
曹淑红
刘天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212076654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281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281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281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芳烃回收领域,具体是油气回收系统中鹤管残留芳烃回收装置,包括所述鹤管本体上的内臂、外臂和垂管上均设有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外罩、固接块和伴热管线;所述内臂、外臂和垂管上分别缠绕伴热管线;所述外罩和内臂、外臂和垂管的形状相同,外罩对半设计,外罩上焊接带有螺纹孔的固接块,外罩贴附在内臂、外臂和垂管的外侧壁上缠绕的伴热管线上,对半外罩通过固接块紧固一起;该鹤管残留芳烃回收装置采用电能源加热方式,且炼化设施在运行中本身需要电能源基础,且电能源充足,适用于低温冬季月份长,而且降水量少,气候干燥的新疆戈壁滩区域。

Description

油气回收系统中鹤管残留芳烃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芳烃回收领域,具体是油气回收系统中鹤管残留芳烃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油气回收系统是石油生产、储运和运输中不可或缺的配套工程设施。石油生产环节的油气排放主要发生在装车阶段。当前,油气回收技术主要有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膜分离法和氧化燃烧法5种,国际上在油气回收技术领域的研究探索已有60多年历史,并拥有一系列比较成熟的技术:成品油装车阶段的油气回收系统通常基于活性炭吸附法或专用吸收剂吸收法建造而成,同时采用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相关技术。
芳烃产品(主要为苯、甲苯、对二甲苯等)的回收装置较为特殊,存在着东北及西部地区炼化企业芳烃产品冬季装车时,鹤管内壁结晶的问题:芳烃常温下为液态,沸点和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升高,熔点越高,异构体的溶解度也越小,越容易结晶。
现有油气回收技术对于常温下芳烃油回收效果较好,低温环境则需辅以伴热设施及氮气吹扫设施,而目前伴热设施一般通过蒸汽或者水浴加热鹤管的管道;新疆气候条件特殊,不仅低温冬季月份长,而且降水量少,气候干燥,特别是在戈壁滩区域建设炼化设施,若通过蒸汽或者水浴加热方式,而该加热方式需要大量水资源,辅助鹤管残留芳烃的回收,此加热方式未能适应当地缺少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油气回收系统中鹤管残留芳烃回收装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气回收系统中鹤管残留芳烃回收装置,包括鹤管本体,所述鹤管本体上的内臂、外臂和垂管上均设有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外罩、固接块和伴热管线;所述内臂、外臂和垂管上分别缠绕伴热管线;所述外罩和内臂、外臂和垂管的形状相同,外罩对半设计,外罩上焊接带有螺纹孔的固接块,外罩贴附在内臂、外臂和垂管的外侧壁上缠绕的伴热管线上,对半外罩通过固接块紧固一起。
优选的,所述伴热管线呈带状紧密缠绕鹤管本体上,伴热管线与外罩内壁之间设有保温层,保温层对半设计贴附在伴热管线上。
优选的,所述鹤管本体上的中间弯管和出口弯管上也设有加热单元;所述内臂上缠绕的伴热管线贯穿外罩并弯曲折回贯穿中间弯管上的外罩,中间弯管缠绕的伴热管线贯穿外罩并弯曲折回贯穿外臂上的外罩,外臂上缠绕的伴热管线贯穿外罩并弯曲折回贯穿出口弯管上的外罩。
优选的,所述伴热管线弯曲折回部分裸露在外罩外。
优选的,所述鹤管本体上平衡装置的固定拉环内圈固接在中间弯管上,伴热管线贯穿固定拉环。
优选的,所述伴热管线裸露在外的部分表面涂刷有防腐漆涂层。
优选的,所述伴热管线的接电端位于内臂的进料端一侧。
优选的,所述垂管上的密闭盖固接在外罩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鹤管残留芳烃回收装置采用电能源加热方式,且炼化设施在运行中本身需要电能源基础,且电能源充足,适用于低温冬季月份长,而且降水量少,气候干燥的新疆戈壁滩区域;通过将伴热管线接入电源,伴热管线升温并对内臂、外臂和垂管进行持续温热,保持芳烃流动性能的最佳状态,且伴热管线呈带状紧密缠绕鹤管本体上,提高伴热管线对内臂、外臂和垂管均匀加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1、鹤管本体;2内臂;3、外臂;4、垂管;5、外罩;6、固接块;7、伴热管线;8、保温层;9、中间弯管;10出口弯管;11固定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油气回收系统中鹤管残留芳烃回收装置,参见图1至图2。
本设计其油气回收系统中鹤管残留芳烃回收装置;包括鹤管本体1,所述鹤管本体1上的内臂2、外臂3和垂管4上均设有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外罩5、固接块6和伴热管线7;所述内臂2、外臂3和垂管4上分别缠绕伴热管线7;所述外罩5和内臂2、外臂3和垂管4的形状相同,外罩5对半设计,外罩5上焊接带有螺纹孔的固接块6,外罩5贴附在内臂2、外臂3和垂管4的外侧壁上缠绕的伴热管线7上,对半外罩5通过固接块6紧固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伴热管线7呈带状紧密缠绕鹤管本体1上,伴热管线7与外罩5内壁之间设有保温层8,保温层8对半设计贴附在伴热管线7上;
现有油气回收技术对于常温下芳烃油回收效果较好,低温环境则需辅以伴热设施及氮气吹扫设施,而目前伴热设施一般通过蒸汽或者水浴加热鹤管的管道;新疆气候条件特殊,不仅低温冬季月份长,而且降水量少,气候干燥,特别是在戈壁滩区域建设炼化设施,若通过蒸汽或者水浴加热方式,而该加热方式需要大量水资源,辅助鹤管残留芳烃的回收,此加热方式未能适应当地缺少状况,为此,通过设计一带有伴热管线7的管残留芳烃回收装置;炼化设施在运行中本身需要电能源基础,且电能源充足;通过将伴热管线7接入电源,伴热管线7升温并对内臂2、外臂3和垂管4进行持续温热,保持芳烃流动性能的最佳状态,且伴热管线7呈带状紧密缠绕鹤管本体1上,提高伴热管线7对内臂2、外臂3和垂管4均匀加热效果,若通过将伴热管线7直接沿内臂2、外臂3和垂管4铺设,部分管体表面未与伴热管线7接触,导致管内壁芳烃结晶;以及在伴热管线7与外罩5内壁之间设有保温层8,降低伴热管线7产生的热量的散失,同时对半设置的外罩5,方便安装人员将外罩5固定在鹤管本体1的管体上。
实施例二:
参照图3-4,所述鹤管本体1上的中间弯管9和出口弯管10上也设有加热单元;所述内臂2上缠绕的伴热管线7贯穿外罩5并弯曲折回贯穿中间弯管9上的外罩5,中间弯管9缠绕的伴热管线7贯穿外罩5并弯曲折回贯穿外臂3上的外罩5,外臂3上缠绕的伴热管线7贯穿外罩5并弯曲折回贯穿出口弯管10上的外罩5;中间弯管9作为内臂2和外臂3之间的连接部分,以及出口弯管10作为外臂3和垂管4之间的连接部分,若中间弯管9和出口弯管10为设置加热单元热,中间弯管9和出口弯管10直接与低温冷空气接触,中间弯管9和出口弯管10内的芳烃同样也会结晶堵塞,且在中间弯管9和出口弯管10结晶相比内臂2、外臂3和垂管4的直管体内结晶堵塞更为严重,弯管处结晶体更难以清理,为此,也要在中间弯管9和出口弯管10处作温热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伴热管线7弯曲折回部分裸露在外罩5外;由于内臂2和外臂3之间以及外臂3和垂管4之间是活动连接,因此在相对活动运动时,要考虑到伴热管线7是否阻碍相对活动运动,或者伴热管线7被拉扯断裂,将伴热管线7弯曲折回部分裸露在外罩5外,防止伴热管线7阻碍相对活动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鹤管本体1上平衡装置的固定拉环11内圈固接在中间弯管9上,伴热管线7贯穿固定拉环11;若将固定拉环11直接在外罩5上,外罩5容易被平衡装置拉扯松动,因此将固定拉环11直接固定在中间弯管9,同时也要考虑到伴热管线7的布设,伴热管线7贯穿固定拉环11,且不影响固定拉环11与中间弯管9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伴热管线7裸露在外的部分表面涂刷有防腐漆涂层;新疆地区太阳光照时间长,伴热管线7裸露在容易老化,为此伴热管线7裸露在外的部分表面涂刷有防腐漆涂层,延长伴热管线7的使用寿命。
本设计的油气回收系统中鹤管残留芳烃回收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将伴热管线7接入电源,伴热管线7升温并对内臂2、外臂3和垂管4进行持续温热,保持芳烃流动性能的最佳状态,且伴热管线7呈带状紧密缠绕鹤管本体1上,提高伴热管线7对内臂2、外臂3和垂管4均匀加热效果,若通过将伴热管线7直接沿内臂2、外臂3和垂管4铺设,部分管体表面未与伴热管线7接触,导致管内壁芳烃结晶;以及在伴热管线7与外罩5内壁之间设有保温层8,降低伴热管线7产生的热量的散失,同时对半设置的外罩5,方便安装人员将外罩5固定在鹤管本体1的管体上;
中间弯管9作为内臂2和外臂3之间的连接部分,以及出口弯管10作为外臂3和垂管4之间的连接部分,若中间弯管9和出口弯管10为设置加热单元热,中间弯管9和出口弯管10直接与低温冷空气接触,中间弯管9和出口弯管10内的芳烃同样也会结晶堵塞,且在中间弯管9和出口弯管10结晶相比内臂2、外臂3和垂管4的直管体内结晶堵塞更为严重,弯管处结晶体更难以清理,为此,也要在中间弯管9和出口弯管10处作温热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油气回收系统中鹤管残留芳烃回收装置,包括鹤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鹤管本体上的内臂、外臂和垂管上均设有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外罩、固接块和伴热管线;所述内臂、外臂和垂管上分别缠绕伴热管线;所述外罩和内臂、外臂和垂管的形状相同,外罩对半设计,外罩上焊接带有螺纹孔的固接块,外罩贴附在内臂、外臂和垂管的外侧壁上缠绕的伴热管线上,对半外罩通过固接块紧固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回收系统中鹤管残留芳烃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伴热管线呈带状紧密缠绕鹤管本体上,伴热管线与外罩内壁之间设有保温层,保温层对半设计贴附在伴热管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回收系统中鹤管残留芳烃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鹤管本体上的中间弯管和出口弯管上也设有加热单元;所述内臂上缠绕的伴热管线贯穿外罩并弯曲折回贯穿中间弯管上的外罩,中间弯管缠绕的伴热管线贯穿外罩并弯曲折回贯穿外臂上的外罩,外臂上缠绕的伴热管线贯穿外罩并弯曲折回贯穿出口弯管上的外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回收系统中鹤管残留芳烃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伴热管线弯曲折回部分裸露在外罩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回收系统中鹤管残留芳烃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鹤管本体上平衡装置的固定拉环内圈固接在中间弯管上,伴热管线贯穿固定拉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回收系统中鹤管残留芳烃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伴热管线裸露在外的部分表面涂刷有防腐漆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回收系统中鹤管残留芳烃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伴热管线的接电端位于内臂的进料端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回收系统中鹤管残留芳烃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管上的密闭盖固接在外罩上。
CN202120766544.4U 2021-04-14 2021-04-14 油气回收系统中鹤管残留芳烃回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5281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66544.4U CN214528123U (zh) 2021-04-14 2021-04-14 油气回收系统中鹤管残留芳烃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66544.4U CN214528123U (zh) 2021-04-14 2021-04-14 油气回收系统中鹤管残留芳烃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28123U true CN214528123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74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6654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528123U (zh) 2021-04-14 2021-04-14 油气回收系统中鹤管残留芳烃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281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89204Y (zh) 海底管线集肤效应电伴热装置
AU2016245945B2 (en) Method of installing an electrically-heatable subsea flowline and electrically -heatable subsea flowline thereof
CN214528123U (zh) 油气回收系统中鹤管残留芳烃回收装置
CN205299969U (zh) 一种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CN201407644Y (zh) 余热锅炉管道防冻系统
CN103245222B (zh) 三入口加氢反应流出物空冷器系统管配结构
CN2800045Y (zh) 一种油井管道气、电两用加温炉
EP3942213B1 (en) Subsea pipelines equipped with direct electrical heating systems
CN201100503Y (zh) 一种输油管线的节能防凝结构
CN209511326U (zh) 一种保温绝缘夹套金属软管
CN2783085Y (zh) 石油井口输油管线防爆电加热器
CN210830976U (zh) 一种使用效果好且安装便捷的集成式伴热装置
CN220205392U (zh) 一种蒸汽凝结水伴热煤气排水器系统
CN220268786U (zh) 一种尼龙加热油管总成
CN207094073U (zh) 一种敞开式插板阀冬季保温装置
CN201096245Y (zh) 用于现场安装的金属波纹管快装接头
CN205373038U (zh) 可调恒温加压输送液态介质的热交换装置
CN208185724U (zh) 一种耐用型防爆伴热管线
CN205844029U (zh) 一种脱硫cems取样管线防冻系统
CN208859089U (zh) 计量间用管件、塑料合金管件连接的计量间管线
CN201368293Y (zh) 隧道式电伴热防腐保温管
CN219830143U (zh) 一种汽车冷凝器壳层管道超低温检测机构
CN217355825U (zh) 一种用于悬链锚腿单点的回路式外输管道系统
CN216481185U (zh) 一种运用光镍技术的防腐蚀分水器设备
CN214619068U (zh) 一种适用于重质油工艺管线的控油节能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