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99969U - 一种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299969U CN205299969U CN201521089996.4U CN201521089996U CN205299969U CN 205299969 U CN205299969 U CN 205299969U CN 201521089996 U CN201521089996 U CN 201521089996U CN 205299969 U CN205299969 U CN 2052999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 induction heating
- crude oil
-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 frequenc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8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9
- 239000010779 crude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859 α-F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803 fossil fue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101100408454 Arabidopsis thaliana PLC6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208 petrole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1993 wax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287 bat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304 fi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129 oil wel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188 paraffin wax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38631 Hexapod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28 anti-freez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9096 changqin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20 chrysotil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08 confectionery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0396 iro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4 precipit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76 top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CWBIFDGMOSWLRQ-UHFFFAOYSA-N trimagnesium;hydroxy(trioxido)silane;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Mg+2].[Mg+2].[Mg+2].O[Si]([O-])([O-])[O-].O[Si]([O-])([O-])[O-] CWBIFDGMOSWLR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柜,加热柜内设有依次电连接的PLC、高频感应加热电源、高频电磁感应加热本体,和与PLC电连接的显示单元、传感器组,高频电磁感应加热本体通过管道与待加热的原油储罐连接,PLC通过高频感应加热电源控制高频电磁感应加热本体通电或者断电。本实用新型集成开发出适应油田这一特殊行业应用的新型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满足油田原油生产集输、员工生活等场所的热力需求。根据具体热力需求配置加热功率及感应加热发热体结构的最佳尺寸,达到电热转换利用的最高效率,运行无噪音,无明火,不用化石燃料、无污染,无水质要求,不结垢,无需定期除垢,无排放,便于自动化控制,数字化管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原油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西部油田的大部分区域开采出来的地下原油中含有大量石蜡,尤其是分布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的15个地市61个县(旗)的长庆油田和主要分布在陕北的延长油田等,地处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沙漠、草原及丘陵区,南部是黄土高原区,沟壑纵横、梁峁交错,地形复杂,管理难度较大。
目前,油田采油、集油方式大部分是从油井利用管线输送到集油站或集中处理站进行后续处理。因地面与地下温差很大,原油被抽出地面后,很快便析出大量的蜡附着在输油管内壁上,堵死输油管线,因此集油站、集中处理站等站间管线以及长输管线都需要将原油加热后再输送,油田出于节约能源的目的,一般都采用常温输油,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管道结蜡,特别是在我国北方由于一年四季温差大,冬天结蜡会随着温度的降低及输油量的增加而增多,从而对正常输油造成影响。因此,经常需要对输油管道进行清管处理。对于日产液量低,地理位置偏远,相对比较分散的油井,采用井场原油储罐存储原油,然后由油罐车定期转运,由于冬季温度的降低,原油结蜡黏稠、结块,流动性差,拉油罐车无法顺利将储罐内原油进行转运,不仅影响原油转运时间,还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为解决输油管道结蜡,原油储罐原油能顺利流出转运,目前通常采用在输油管道内定时投放清蜡球的方式对输油管道内壁上的石蜡进行物理清除,或是建立增压撬、站点以及在井场都安装燃煤、燃气两用套热炉或是电热管、棒等来加热原油。
现有方法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目前在用的小型水套炉普遍存在效率低,燃烧化石燃料量大,存在污染环境严重,明火加热在油气场站存在潜在安全隐患。对于偏远井场,交通条件差,冬季燃料补给不及时,同时不可避免的存在燃煤被盗等现象,现部分采用的电加热管、棒等易结水垢,使用寿命短,易漏电伤人等,因而不能很好有效加热原油至需求温度,起不到原油升温降黏降稠,除蜡的目的,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更影响的生产效率及管理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石油生产集输过程中存在的热力获取所需能耗大、热利用率低、原油加热效果差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柜,加热柜内设有依次电连接的PLC、高频感应加热电源、高频电磁感应加热本体,和与PLC电连接的显示单元、传感器组,高频电磁感应加热本体通过管道与待加热的原油储罐连接,PLC通过高频感应加热电源控制高频电磁感应加热本体通电或者断电。
所述高频电磁感应加热本体包括两个电磁感应加热管,其中一个电磁感应加热管的一端连通有出水管道,另外一端连通有第一竖直管,另外一个电磁感应加热管的一端连通有回水管道,另外一端连通有第二竖直管,第一竖直管和第二竖直管远离电磁感应加热管的端部均与水平管连通,水平管上串接有排空阀,回水管道上串接有循环泵,出水管道和回水管道伸入原油储罐,并在原油储罐内连通;
两个电磁感应加热管的外表面均包裹有保温隔离层,保温隔离层的外表面上均匀缠绕有电磁感应线圈,电磁感应线圈的外表面镶嵌有电磁屏蔽导磁条,电磁感应线圈与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电连接。
所述传感器组包括出水温度传感器、水流检测传感器和回水温度传感器,出水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出水管道上,水流检测传感器和回水温度传感器均安装在回水管道上,回水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水流检测传感器和循环泵之间,出水温度传感器、水流检测传感器、回水温度传感器均与PLC、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电连接。
所述传感器组还包括安装在原油储罐内的原油液位检测传感器和油温检测传感器,原油液位检测传感器、油温检测传感器均与PLC、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电连接。
所述出水管道上串联有安全限压阀。
所述加热柜内还设有与PLC电连接的报警器。
所述电磁感应加热管采用铁素体不锈铁制成。
所述原油储罐位于加热柜外,原油储罐与加热柜之间的距离至少为20米。
所述显示单元7是触摸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油田冬季原油加热、办公场所供暖、洗浴,节能环保、能源高效利用的发展方向,同时结合成熟的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在冶金、制造及民用等领域的普及,集成开发出适应油田这一特殊行业应用的新型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满足油田原油生产集输、员工生活等场所的热力需求。根据具体热力需求配置加热功率及感应加热发热体结构的最佳尺寸,达到电热转换利用的最高效率,运行无噪音,无明火,不用化石燃料、无污染,无水质要求,不结垢,无需定期除垢,无排放,便于自动化控制,数字化管理。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3是高频电磁感应加热本体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漏电断路器;2、交流接触器;3、高频感应加热电源;4、高频电磁感应加热本体;5、控制变压器;6、PLC;7、显示单元;8、报警器;9、循环泵;101、第一竖直管;102、第二竖直管;103、水平管;11、传感器组;12、原油液位检测传感器;13、油温检测传感器;14、水流检测传感器;15、回水温度传感器;16、出水温度传感器;17、电磁感应加热管;18、保温隔离层;19、电磁感应线圈;20、电磁屏蔽导磁条;21、原油储罐;22、安全限压阀;23、排空阀;24、加热柜;25、出水管道;26、回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柜24,加热柜24内设有依次电连接的PLC6、高频感应加热电源3、高频电磁感应加热本体4,和与PLC6电连接的显示单元7、传感器组11,高频电磁感应加热本体4通过管道与待加热的原油储罐21连接,PLC6通过高频感应加热电源3控制高频电磁感应加热本体4通电或者断电。
当管道内的温度低于0℃时,PLC6通过高频感应加热电源3控制高频电磁感应加热本体4通电,高频电磁感应加热本体4通过管道与待加热的原油储罐21连接,对原油储罐21内的原油进行加热;当管道内的温度在0℃以上时,PLC6通过高频感应加热电源3控制断电,同时控制打开加热器10,对原油储罐21内的原油进行加热,显示单元7用于显示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运行状况。
加热柜24采用标准2mm冷扎钢板压制成型,分前后两室或左后两室。具备防风沙,防虫鼠,防雨雪功能。显示单元7与PLC6之间以RS232高速LINK通讯方式电连接。所高频电磁感应加热电源3,用于将工频380V50/60Hz交流电转换为10KHz~25KHz电压,与所述高频电磁感应加热本体4的感应线圈构成高频谐振回路及变功率控制,运行参数显示,如:输出频率、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运行档位、故障代码。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油田冬季原油加热、办公场所供暖、洗浴,节能环保、能源高效利用的发展方向,同时结合成熟的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在冶金、制造及民用等领域的普及,集成开发出适应油田这一特殊行业应用的新型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及控制方法,满足油田原油生产集输、员工生活等场所的热力需求。根据具体热力需求配置加热功率及感应加热发热体结构的最佳尺寸,达到电热转换利用的最高效率,运行无噪音,无明火,不用化石燃料、无污染,无水质要求,不结垢,无需定期除垢,无排放,便于自动化控制,数字化管理。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高频电磁感应加热本体4包括两个电磁感应加热管17,其中一个电磁感应加热管17的一端连通有出水管道25,另外一端连通有第一竖直管101,另外一个电磁感应加热管17的一端连通有回水管道26,另外一端连通有第二竖直管102,第一竖直管101和第二竖直管102远离电磁感应加热管17的端部均与水平管103连通,水平管103上串接有排空阀23,回水管道26上串接有循环泵9,出水管道25和回水管道26伸入原油储罐21,并在原油储罐21内连通;两个电磁感应加热管17的外表面均包裹有保温隔离层18,保温隔离层18的外表面上均匀缠绕有电磁感应线圈19,电磁感应线圈19的外表面镶嵌有电磁屏蔽导磁条20,电磁感应线圈19与高频感应加热电源3电连接。高频感应加热电源3还依次电连接有交流接触器2、漏电断路器1,在漏电断路器1和PLC6之间还接有控制变压器5,交流接触器2防电磁干扰且只能防晃电,漏电断路器1用于防止人身触电,控制变压器5主要适用于交流50Hz(或60Hz),电压1000V及以下电路中,在额定负载下可连续长期工作。
具体的,保温隔离层18包裹所述电磁感应加热管17,电磁感应线圈19缠绕于保温隔离层18表面,用玻璃纤维带以组形式绑扎固定,电磁屏蔽导磁条20镶嵌于电磁感应线圈19外表面;保温隔离层18用于电磁感应线圈19与电磁感应加热管17之间的电气隔离,实现水电隔离,用于电磁感应线圈19与电磁感应加热管17之间的温度传导隔离,还用于保证电磁感应线圈19与电磁感应加热管17之间的磁场耦合距离,电磁屏蔽导磁条20用于磁通集中,降低磁力线通路磁组,还用于减少感应电磁场的对外辐射的程度,提高磁场有效利用率。
电磁感应线圈19和电磁屏蔽导磁条20紧密耦合在一起;电磁屏蔽导磁条20用300~350摄氏度高温玻璃固体胶镶装在高频电磁感应线圈19外表面。电气部分的电磁感应线圈19的绕制方法根据使用情况和功率的差异稍有不同,绝大部分情况下,绕制方法:电磁感应线圈19绕线之前先包上约15~25mm厚的保温隔离层18,内层为高温石棉,外层为玻璃纤维带。每绕一段,留10到20cm间隔再绕下一段,另外,多台机器并联工作时,不同机器的电磁感应线圈19相隔20cm以上,以免漏磁互相干扰。电磁感应线圈19导线为耐高温多股铜导线,电感量根据实际线圈绕制成型后调整电感量。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传感器组11包括出水温度传感器16、水流检测传感器14和回水温度传感器15,出水温度传感器16安装在出水管道25上,水流检测传感器14和回水温度传感器15均安装在回水管道26上,回水温度传感器15安装在水流检测传感器14和循环泵9之间,出水温度传感器16、水流检测传感器14、回水温度传感器15均与PLC6、高频感应加热电源3电连接。所述传感器组11还包括安装在原油储罐21内的原油液位检测传感器12和油温检测传感器13,原油液位检测传感器12、油温检测传感器13均与PLC6、高频感应加热电源3电连接。所述出水管道25上串联有安全限压阀22。所述加热柜24内还设有与PLC6电连接的报警器8。
如图3和图2所示,当回水温度传感器15、出水温度传感器16测得管道内的温度低于0℃时,PLC6通过高频感应加热电源3控制两个电磁感应加热管17通电,同时控制打开循环泵9,出水管道25内的水流入与出水管道25连通的回水管道26,再流经循环管道27,形成循环流通,对原油储罐21内的原油进行加热;当回水温度传感器15、出水温度传感器16测得管道内的温度在0℃以上时,PLC6通过高频感应加热电源3控制两个电磁感应加热管17断电,同时控制打开循环泵9和加热器10,对出水管道25、回水管道26或者循环管道27进行加热。
出水温度传感器16、水流检测传感器14、回水温度传感器15和原油液位检测传感器12、油温检测传感器13组成传感器组11,传感器组11与PLC6和高频感应加热电源3电连接,回水温度传感器15用于测量回水温度、出水温度传感器16用于测量出水温度,水流检测传感器14用于循环水循环信号反馈的,原油液位检测传感器12用于原油罐内原油液位检测,油温检测传感器13用于原油罐内油温检测,水流检测传感器14,检测整个加热系统加热介质处于单向流动状态,为PLC6执行加热控制输出的前提条件。同时为PLC6控制核心PLC反映循环泵9运行情况。显示单元7与PLC6之间进行通讯电连接,与PLC6的通讯、信息交换,设备运行信息的实时显示,操作人员的对循环泵9的手动启停、加热运行的手/自动操作,自动控制模式的选择及参数信息的接收,历史报警事件信息的记录及显示,回水温度、出水温度、原油罐液位、原油温度历史趋势曲线的显示与保存,历史启停信息的记录、显示、保存,连续存储查询周期最大为7天,采用推移覆盖式存储,掉电不丢失。
PLC6根据当前控制模式、加热运行参数设定值、循环泵9运行状况、水流检测传感器14信号、回水温度传感器15,出水温度传感器16当前温度值,原油罐当前液位值,原油当前油温值,当系统循环泵9正常运行,水流检测传感器14反馈正常的水流信号,回水、出水温度在保护限制报警值范围以内,实测原油油温低于设定值,允许正常的加热运行。当循环泵9过载、短路或水流检测传感器14无水流信号或回水、出水当前温度超过保护限制报警值或原油液位低于下限值或原油油温高于设定参数值,控制模块6PLC经多次判断确认后,停止加热并对故障信号发出声光报警,并在显示单元7报警画面显示该事件发生的时间,事件类型;当出水温度传感器16有断线时,自动以回水温度值做为控制信号反馈进行加热运行,并且在报警模块8发出声光报警,并在显示单元7报警画面显示该事件发生的时间,具体事件类型,掉电存储,可记忆500条历史事件信息。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电磁感应加热管17采用铁素体不锈铁制成。所述原油储罐21位于加热柜24外,原油储罐21与加热柜24之间的距离至少为20米。所述显示单元7是触摸屏。
电磁感应加热管17材质以耐热铁素体409为主,以保证加热部件具有良好的耐氧化、抗腐蚀性;电磁感应加热管17尺寸:外径Φ90~300mm,内径Φ83~293mm;管壁厚3.5mm(试验启动加热速度更快,热传导更快,);选用409不锈铁是因为其磁性铁质较佳,产生的电感量大,而且磁热效率高,高温状态下不容易生锈,适合长周期、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使用寿命长达20年以上。下面的参数是针对铁素体为电磁感应加热管17的电磁感应线圈19参数选取:
功率(KW) | 电感量(uH) | 铜芯绕组线径(mm2) | 线圈长度(m) |
30 | 180~200 | 16~20 | 41~ 45 |
在感应加热中,感应加热体吸收的电磁能力是和壁厚Δ与穿透深度δ之比有关,考虑加热对象的加热深度及用途(加热水、油),电磁感应加热电源自身与感应器之间调整的最佳谐振频率点(理论XL=Xc时为谐振点,功率因数等于1)。加热频率及铁素体电磁感应加热管厚度之间应用匹配适应性关系表:
40 | 160~180 | 16~20 | 40~43 |
50 | 140~150 | 25 | 36~39 |
60 | 130~140 | 20*2 | 35~38 |
80 | 130~140 | 25*2 | 35~38 |
PLC6根据当前运行模式:通过循环泵9运行状况,水流检测传感器14反馈的信号,回水温度传感器15实测的当前值,出水温度传感器16实测的当前值,当系统循环泵9正常运行,水流检测传感器14反馈正常的水流信号,回水、出水温度在保护限制报警值范围以内,允许正常的加热运行。当循环泵9过载、不运行,水流检测传感器14无水流信号,回水、出水当前温度超过保护限制报警值,PLC6对事件经3次判断确认后,停止加热并在报警器8发出声光报警,并在显示单元7触摸屏报警画面显示该事件发的时间,具体事件类型,掉电存储,记忆500条历史事件信息,通过显示单元7报警画面清除报警可手动清楚历史事件。
防冻保护措施:PLC6根据当前回水温度传感器15、出水温度传感器16测得当前温度值在在0~2摄氏时会自动启动柜内加热器10。回水温度传感器15、出水温度传感器16测得当前温度值低于0摄氏以下时PLC6执行启动高频电磁加热电源3,持续1秒停1分钟的断续强制防冻加热措施。
显示单元7与PLC6之间标准RS232通讯,显示设备运行实时信息,接受操作人员在手动模式下对循环泵9的手动启停、加热运行的手/自动启停操作,历史报警事件信息的记录及显显,回水历史温度值、出水历史温度值、原油历史温度值、油罐内历史液位值趋势曲线的显示与保持,历史启停信息的记录、显示、保存,连续存储查询周期7天,采用推移覆盖式存储,掉电不丢失,采集频率为10秒。
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控制方法有四种,如下:
控制方法一,出水恒温控制实例:PLC6接收使用者在显示单元7触摸屏上的模式选择[出水恒温控制]及设定出水温度值70℃,保护参数出水上限80℃,回水上限75℃,设定原油温40℃,自动加热运行,由程序内部调试整定好的PID参数运行后给定的开关量信号来控制高频电磁感应电源3进而恒定出水温度至设定值70℃,出水死区温度±3摄氏度,在满足最大热力需求下出水温度基本保持在67~73℃;当循环水温大于回水上限75℃或出水上限80℃时或原油温度达到设定油温40℃时自动停止加热,并在显示单元7触摸屏上做相应记录;当在加热过程中循环泵9故障或水流检测传感器14检测当前无水流,高频电磁感应加热电源3故障时PLC6执行自动停止加热输出,并在显示单元7记录事件信息,同时在报警器8进行声光报警,直至事件被消除;当出水水温度传感器16有断线情况发生时,自动将当前设定启停值减10℃后,采用正常的进水温度传感器15进行加热控制,即控制回温度为55±3℃,报警器8声光报警,显示单元7报警画面上记录事件信息并在监控画面做指示。
控制方法二,设定循环出水温差控制实例,PLC6接收使用者在显示单元7触摸屏上的模式选择[出水温差控制]及设定循环出水温度启动值65℃,循环出水温度停机值75℃,进水温度上限保护参数75℃、出水温度上限保护参数80℃,原油温度设定值40℃,执行循环出水温差控制自动加热运行;当循环出水温低于循环出水温度启动值65℃,启动加热,循环出水高于出水温度停机值75℃,停止加热;当循环水温大于进水上限75℃或出水上限80℃时或原油温度达到设定油温度40℃时自动停止加热,并在显示单元7触摸屏上做相应记录;当循环泵9故障或水流检测传感器14检测当前无水流或高频电磁感应加热电源3故障时PLC6执行停止加热输出,并在显示单元7触摸屏上记录事件信息,同时在报警器8上进行声光报警,直至事件被消除;当出水温度传感器16有断线情况发生时,自动将当前设定启停值减10℃后,采用正常的进水温度传感器15进行加热控制,即控制回水温度为55~65℃,方法同上,报警器8声光报警,显示单元7记录事件信息并在监控画面做指示。
控制方法三,设定油温-液位控制实例,PLC6接收使用者在显示单元7触摸屏上的模式三[油温-液位控制]及设定加热启动液位值百分比40%,设定循环出水温度值70℃,回水温度上限保护参数80℃,出水温度上限保护参数75℃,原油温度设定值40℃,执行原油温度控制自动加热运行;当PLC6在10分钟内分析判断平均原油液位低于设定加热启动液位值百分比40%,系统待机,当PLC6在10分钟内分析判断平均原油液位高于设定加热启动液位值百分比40%时,执行自动加热输出,以最大功率5档加热动行,至循环设定循环出水温度值70℃,在水温达到出水温度值70℃后,⑹控制单元PLC分析判断当前平均原油液位值百分比60%,当前平均原油液位m=52%~64%,功率档2加热运行;原油当前油温32℃,原油温度设定值40℃,差值为8度,根据5<8<10,功率档3档,控制单元PLC根据上述判断,取比较结果的较大档位加热运行,故当前运行档为3档。当循环出水温度达到设定温度70℃,PLC6执行75℃停止加热,65℃启动加热,当循环水温大于进水上限75℃或出水上限80℃时或原油温度达到设定油温度40℃时自动停止加热,并在显示单元7上做相应记录;当循环泵9故障或水流检测传感器14检测当前无水流或高频电磁感应加热电源3故障时PLC6执行自动停止加热输出,并在显示单元7上记录事件信息,同时报警器8声光报警,直至事件被消除;当出水水温度传感器16有断线情况发生时,自动将当前设定启停值减10℃后,采用正常的进水温度传感器15进行控制,报警器8声光报警,显示单元7触摸屏历史报警画面上记录事件信息并监控画面做指示。
控制方法四,时段控制模式实例,PLC6接收使用者在显示单元7触摸屏上的模式三[时段控制]及时段加热控制时段参数如:0:00启,8:00停,设定出水温70℃,设定油温40℃;12:00启,16:00停,出水温70℃,设定油温40℃;回水上限75℃,出水上限80℃;一日之内可分四个加热时间段,一次性可安排七天的加热规划。以通讯的方式下发给PLC6,存储于PLC调电保持区,保存时间大于10个月,PLC自动完成规划任务,无需人为干预。达到油温加热要求40℃或加热区段结束到达8:00或16:00,自动停止加热;在加热时段内出水温度低于给定值5℃自动重新启动加热;在加热时段内出水温度高于给定值5℃自动重新信止加热。当循环水温大于回水上限75℃或出水上限80℃时或原油温度达到设定油温度40℃时自动停止加热,并在显示单元7触摸屏上做相应记录;当循环泵9故障或水流检测传感器14检测当前无水流或高频电磁感应加热电源3故障时,PLC6执行自动停止加热输出,并在显示单元7触摸屏上记录事件信息,同时在报警器8上声光报警,直至事件被消除;当出水水温度传感器16有断线情况发生时,自动将当前设定启停值减10℃后,采用正常的回水温度传感器15进行控制,报警器8声光报警,显示单元7触摸屏历史报警画面上记录事件信息并监控画面做指示。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
Claims (9)
1.一种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柜(24),加热柜(24)内设有依次电连接的PLC(6)、高频感应加热电源(3)、高频电磁感应加热本体(4),和与PLC(6)电连接的显示单元(7)、传感器组(11),高频电磁感应加热本体(4)通过管道与待加热的原油储罐(21)连接,PLC(6)通过高频感应加热电源(3)控制高频电磁感应加热本体(4)通电或者断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电磁感应加热本体(4)包括两个电磁感应加热管(17),其中一个电磁感应加热管(17)的一端连通有出水管道(25),另外一端连通有第一竖直管(101),另外一个电磁感应加热管(17)的一端连通有回水管道(26),另外一端连通有第二竖直管(102),第一竖直管(101)和第二竖直管(102)远离电磁感应加热管(17)的端部均与水平管(103)连通,水平管(103)上串接有排空阀(23),回水管道(26)上串接有循环泵(9),出水管道(25)和回水管道(26)伸入原油储罐(21),并在原油储罐(21)内连通;
两个电磁感应加热管(17)的外表面均包裹有保温隔离层(18),保温隔离层(18)的外表面上均匀缠绕有电磁感应线圈(19),电磁感应线圈(19)的外表面镶嵌有电磁屏蔽导磁条(20),电磁感应线圈(19)与高频感应加热电源(3)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11)包括出水温度传感器(16)、水流检测传感器(14)和回水温度传感器(15),出水温度传感器(16)安装在出水管道(25)上,水流检测传感器(14)和回水温度传感器(15)均安装在回水管道(26)上,回水温度传感器(15)安装在水流检测传感器(14)和循环泵(9)之间,出水温度传感器(16)、水流检测传感器(14)、回水温度传感器(15)均与PLC(6)、高频感应加热电源(3)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11)还包括安装在原油储罐(21)内的原油液位检测传感器(12)和油温检测传感器(13),原油液位检测传感器(12)、油温检测传感器(13)均与PLC(6)、高频感应加热电源(3)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道(25)上串联有安全限压阀(2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柜(24)内还设有与PLC(6)电连接的报警器(8)。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加热管(17)采用铁素体不锈铁制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油储罐(21)位于加热柜(24)外,原油储罐(21)与加热柜(24)之间的距离至少为20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7)是触摸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89996.4U CN205299969U (zh) | 2015-12-24 | 2015-12-24 | 一种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89996.4U CN205299969U (zh) | 2015-12-24 | 2015-12-24 | 一种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299969U true CN205299969U (zh) | 2016-06-08 |
Family
ID=56472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1089996.4U Active CN205299969U (zh) | 2015-12-24 | 2015-12-24 | 一种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299969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66033A (zh) * | 2015-12-24 | 2016-04-06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
CN107702190A (zh) * | 2017-10-26 | 2018-02-16 | 于雅群 | 节能环保型蓄能与供能设施 |
CN112878990A (zh) * | 2021-02-04 | 2021-06-01 | 东北大学 | 基于电功率的油井电加热除蜡过程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 |
CN114294475A (zh) * | 2021-12-06 | 2022-04-08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海管清管球安装的方法 |
-
2015
- 2015-12-24 CN CN201521089996.4U patent/CN20529996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66033A (zh) * | 2015-12-24 | 2016-04-06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
CN105466033B (zh) * | 2015-12-24 | 2018-04-03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
CN107702190A (zh) * | 2017-10-26 | 2018-02-16 | 于雅群 | 节能环保型蓄能与供能设施 |
CN112878990A (zh) * | 2021-02-04 | 2021-06-01 | 东北大学 | 基于电功率的油井电加热除蜡过程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 |
CN112878990B (zh) * | 2021-02-04 | 2023-06-13 | 东北大学 | 基于电功率的油井电加热除蜡过程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 |
CN114294475A (zh) * | 2021-12-06 | 2022-04-08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海管清管球安装的方法 |
CN114294475B (zh) * | 2021-12-06 | 2023-11-10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海管清管球安装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299969U (zh) | 一种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 |
CN104359096A (zh) | 一种电蒸汽发生器及蒸汽发生器控制系统 | |
CN105466033B (zh) | 一种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 |
CN205155576U (zh) | 一种中频电磁加热器 | |
CN205154104U (zh) | 一种井场原油储罐用高频电磁感应加热系统 | |
CN203490026U (zh) | 一种蒸汽压力变送器信源恒温防护器 | |
CN201407644Y (zh) | 余热锅炉管道防冻系统 | |
CN203010929U (zh) | 储油罐热管式电加热器及加热系统 | |
CN203258877U (zh) | 智能座便器的水流恒温加热装置 | |
CN104420850B (zh) | 一种井场原油加热装置、加热系统、及加热控制方法 | |
CN203448330U (zh) | 一种电磁加热循环系统 | |
CN204574424U (zh) | 一种双心脏智能变频感应电热锅炉 | |
CN204730319U (zh) | 带变频控制的地暖管道清理系统 | |
CN202035168U (zh) | 一种海上稠油在线加热短节 | |
CN203430482U (zh) | 一种井筒-管线自能加温清蜡一体化装置 | |
CN102589118A (zh) | 一种零碳、无焰、节能的工频电磁感应式热水加热器 | |
CN201246873Y (zh) | 石油管道的感应加热系统 | |
CN211176299U (zh) | 一种电磁加热集油器 | |
CN210483688U (zh) | 一种油田用电磁感应加热水套炉 | |
CN106969492A (zh) | 农牧业单层规模用水智能加热系统 | |
CN201110632Y (zh) | 即热式电热水器 | |
JP2011016112A (ja) | ストレーナの詰まり防止方法 | |
CN204806648U (zh) | 一种纯水管路即时加热器 | |
CN109340893A (zh) | 一种多居民小区的新供暖末端控制系统 | |
CN102777963A (zh) | 一种碳纤维地热的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