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17525U - 一种热作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作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17525U
CN214517525U CN202023196729.0U CN202023196729U CN214517525U CN 214517525 U CN214517525 U CN 214517525U CN 202023196729 U CN202023196729 U CN 202023196729U CN 214517525 U CN214517525 U CN 2145175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water
water inlet
drainage
spi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9672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橹
宋和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Mingka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Mingka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Mingka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Mingka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9672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175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175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175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作模具,涉及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模具本体和冷却水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底部、连接部和尾部,底部、连接部和尾部连通,所述底部、连接部和尾部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冷却水道分为进水段和排水段,且均为螺旋状,进水段和排水段在尾部远离连接部的端部连通,进水段和排水段依次通过模具本体的底部、连接部和尾部,并与外部供排水系统连接;所述进水段和排水段在模具本体内随型设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却水路一般采用深孔加工,达不到全零件均匀冷却,冷却效率低,对模具的热场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热作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作模具。
背景技术
热作模具是用来将加热的金属或液体金属制成所需产品的工装,如热锻模具、热镦模具、热挤压模具、压铸模具和高速成型模具等。传统的热作模具冷却水路一般采用深孔加工,孔越深靠近孔底部的液体流动能力越差,冷却效果越差;孔口处的液体流动性较强,冷却能力较强;达不到全零件均匀冷却,冷却效率低,对模具的热场控制效果不佳。如果设置两个相互对接的深孔,则孔的直径无法保证,接触面较小,冷却效果达不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作模具,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却水路一般采用深孔加工,达不到全零件均匀冷却,冷却效率低,对模具的热场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作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冷却水道;
所述模具本体包括底部、连接部和尾部,底部、连接部和尾部连通,所述底部、连接部和尾部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冷却水道分为进水段和排水段,且均为螺旋状,进水段和排水段在尾部远离连接部的端部连通,进水段和排水段依次通过模具本体的底部、连接部和尾部,并与外部供排水系统连接;
所述进水段和排水段在模具本体内随型设置。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冷水在冷却水道里进行流动,对热作模具进行冷却,螺旋状使得冷却水道和模具本体进行充分接触,冷却水道的进水段和排水段在模具本体内随着模具本体每处的形状大小的不同而设置,保证接触面积,能够提升冷却效率。
优选地,底部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底部中进水段和排水段并排设置,底部中进水段和排水段螺旋直径长度的和短于底部横截面的长,且所述进水段和排水段螺旋直径长度均短于底部横截面的宽。
优选地,连接部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其宽长于通过连接部的进水段螺旋直径的长度,通过连接部的排水段的螺旋直径的长度短于通过连接部的进水段螺旋直径的长度,通过连接部的排水段设置在进水段螺旋内。
优选地,尾部的横截面为梯形,与连接部连接的边的长度短于连接部横截面的直径,且长于通过尾部的进水段螺旋直径的长度,通过尾部的排水段螺旋直径的长度和通过尾部的进水段的长度相等,且排水段和进水段相互交替同直径螺旋设置。
优选地,底部的底面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进水段连通,所述出水口和排水段连通。
优选地,模具本体采用金属3D打印的方式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冷却水道;2、底部;3、连接部;4、尾部;5、进水段;6、排水段;7、进水口;8、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热作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冷却水道1;所述模具本体包括底部2、连接部3和尾部4,底部2、连接部3和尾部4连通,所述底部2、连接部3和尾部4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冷却水道1分为进水段5和排水段6,且均为螺旋状,进水段5和排水段6在尾部4远离连接部3的端部连通,进水段5和排水段6依次通过模具本体的底部2、连接部3和尾部4,并与外部供排水系统连接;所述进水段5和排水段6在模具本体内随型设置。
在对热作模具进行冷却时,采用在模具内设置冷却水道1的方法,底部2的底面设有进水口7和出水口8,所述进水口7和进水段5连通,所述出水口8和排水段6连通。进水口7提供冷水,出水口8用于将冷却水道1中的经过吸热后的水排出。冷水从进水口7进入,随着进水段5经过整个模具本体长度方向后流入排水段6,并随着排水段6再次流经整个模具本体的长度方向,最后从出水口8排出,在冷却水道1中吸收模具的热量;进水段5和排水段6均为螺旋状,增大了冷却水道1与模具的接触面积,同时不影响零件的强度。进水段5和排水段6在模具本体内随着模具本体每处的形状大小的不同而设置,能够提升冷却效率,缩短了加工时间。
如图2所示,底部2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底部2中进水段5和排水段6并排设置,底部2中进水段5和排水段6螺旋直径长度的和短于底部2横截面的长,且所述进水段5和排水段6螺旋直径长度均短于底部2横截面的宽。模具本体底部2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底部2中进水段5和排水段6并排设置能够尽可能的增加模具本体和冷却水道1的接触面积,提高效率。
如图2所示,连接部3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其宽长于通过连接部3的进水段5螺旋直径的长度,通过连接部3的排水段6的螺旋直径的长度短于通过连接部3的进水段5螺旋直径的长度,通过连接部3的排水段6设置在进水段5螺旋内。连接部3的横截面的宽短于进水段5螺旋直径和排水段6螺旋直径之和,所述进水段5和排水段6不能在连接部3中并排设置,但是连接部3的宽又较长,将排水段6的螺旋直径设置比进水段5的螺旋直径小,将排水段6设置在进水段5的螺旋范围内,增大了模具本体和冷却水道1的接触面积,加快冷却速度。
如图2所示,尾部4的横截面为梯形,与连接部3连接的边的长度短于连接部3横截面的直径,且长于通过尾部4的进水段5螺旋直径的长度,通过尾部4的排水段6螺旋直径的长度和通过尾部4的进水段5的长度相等,且排水段6和进水段5相互交替同直径螺旋设置。尾部4连接连接部3的边的长度比连接部3横截面的宽还短,在横截面只能同时容纳一个螺旋冷却水道1,因此将进水段5和排水段6的水管相互交替同直径螺旋设置,使冷水能在进水段5和排水段6之间流通。
模具本体采用金属3D打印的方式制成。3D打印的方式无需机械加工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形状的零件,从而极大地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热作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和冷却水道(1);
所述模具本体包括底部(2)、连接部(3)和尾部(4),底部(2)、连接部(3)和尾部(4)连通,所述底部(2)、连接部(3)和尾部(4)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冷却水道(1)分为进水段(5)和排水段(6),且均为螺旋状,进水段(5)和排水段(6)在尾部(4)远离连接部(3)的端部连通,进水段(5)和排水段(6)依次通过模具本体的底部(2)、连接部(3)和尾部(4),并与外部供排水系统连接;
所述进水段(5)和排水段(6)在模具本体内随型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2)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底部(2)中进水段(5)和排水段(6)并排设置,底部(2)中进水段(5)和排水段(6)螺旋直径长度的和短于底部(2)横截面的长,且所述进水段(5)和排水段(6)螺旋直径长度均短于底部(2)横截面的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其宽长于通过连接部(3)的进水段(5)螺旋直径的长度,通过连接部(3)的排水段(6)的螺旋直径的长度短于通过连接部(3)的进水段(5)螺旋直径的长度,通过连接部(3)的排水段(6)设置在进水段(5)螺旋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4)的横截面为梯形,与连接部(3)连接的边的长度短于连接部(3)横截面的直径,且长于通过尾部(4)的进水段(5)螺旋直径的长度,通过尾部(4)的排水段(6)螺旋直径的长度和通过尾部(4)的进水段(5)的长度相等,且排水段(6)和进水段(5)相互交替同直径螺旋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2)的底面设有进水口(7)和出水口(8),所述进水口(7)和进水段(5)连通,所述出水口(8)和排水段(6)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采用金属3D打印的方式制成。
CN202023196729.0U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热作模具 Active CN2145175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6729.0U CN214517525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热作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6729.0U CN214517525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热作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17525U true CN214517525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96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96729.0U Active CN214517525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热作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175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96737B (zh) 热压装置及热压制品的制造方法
CN218101444U (zh) 冷却组件以及储能装置
CN214517525U (zh) 一种热作模具
CN108435815A (zh) 一种半固态连续挤压成形装置及其形成方法
CN102172660A (zh) 一种散热器用铜铝复合型材一次挤压成型工艺及其装置
CN206633363U (zh) 带有冷却系统的模具
CN215998125U (zh) 一种可快速冷却的铝合金挤压模具
CN206488251U (zh) 一种易成型液冷散热模组及led灯
CN211386822U (zh) 一种高效化连铸机结晶器铜板
CN206254448U (zh) 一种注塑机模具冷却系统
CN201760575U (zh) 一种异型坯连铸结晶器冷却水缝
CN211101013U (zh) 一种冲压机
CN207916013U (zh) 一种增强改性聚丙烯材料生产专用冷却水槽
CN213260811U (zh) 一种便于冷却成型的塑料模具
CN217573953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及注塑模具
CN205058490U (zh) 一种3d打印注塑模具
CN211330762U (zh) 一种分布式金属线材拉拔模具
CN211386824U (zh) 一种高效化组合式结晶器
CN206343598U (zh) 压铸机及其头板冷却装置
CN216804312U (zh) 一种放射形流道3d打印冷却水路
CN212331742U (zh) 一种医疗注塑模具的对称半月形随形水路
CN215882481U (zh) 冷却水路和注塑模具
CN210131932U (zh) 一种高性能热挤压模具
CN220805208U (zh) 动力电池铝壳拉伸凸模冷却结构
CN220880476U (zh) 一种用于高压模具的高效冷却式分流锥及高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