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16093U - 防漏装自动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防漏装自动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16093U
CN214516093U CN202023300285.0U CN202023300285U CN214516093U CN 214516093 U CN214516093 U CN 214516093U CN 202023300285 U CN202023300285 U CN 202023300285U CN 214516093 U CN214516093 U CN 2145160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receiving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cylind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0028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红义
宋茹平
王淅建
刘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yang Jinbo Vibration Absorp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yang Jinbo Vibration Absorp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yang Jinbo Vibration Absorp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yang Jinbo Vibration Absorp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0028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160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160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160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rting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漏装自动检测设备,包括框架和多个支撑板,所述框架的内壁顶部且靠近背面的左右两侧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通过连接板、第二固定板、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接料板、电子秤、第二接料板、第三气缸、固定框以及PLC控制器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对零件的自动分拣分类的效果,无需通过人工对零件进行称重且手动分类,避免了需要通过人工对零件进行检测分类而严重影响零件检测效率的情况出现,同时,可有效防止合格与不合格零件意外漏装的情况出现,避免各类零件混杂出厂,解决了目前需要人工对零件进行检测而不利于零件的高效检测操作,以及易出现零件意外漏装导致混杂的问题。

Description

防漏装自动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防漏装自动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各类设备的使用零件在出厂前,需要对零件的质量进行检测,质量不合格的零件需要重新返厂进行处理,但是,在对部分零件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对零件的重量进行检测,检测时,零件重量未达到或超过平均重量则为不合格产品,但是,目前的零件检测操作,均为人工检测,从而导致零件的检测效率极其低下,不利于对零件的高效检测,且在进行人工检测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产品混杂漏装的现象,导致合格产品与部分不合格产品零件同时出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防漏装自动检测设备,从而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防漏装自动检测设备,具备对检测零件进行自动分拣分类等优点,解决了通过人工进行零件检测操作造成零件易漏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防漏装自动检测设备,包括框架和多个支撑板,所述框架的内壁顶部且靠近背面的左右两侧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正面之间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二固定板顶部的正面与背面且靠近中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凸板,两个所述凸板的顶部之间铰接有第一接料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背面之间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安装有电子秤,所述电子秤的顶部设有标识区域,所述电子秤的正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电子秤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接料板,所述框架内壁的正面与背面之间且靠近顶部的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三固定板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的底部的中部安装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位于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电子秤底部的背面中部安装有控制气缸的PLC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防漏装自动检测设备,其中框架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有良品接料盒与次品接料盒。
本实用新型的防漏装自动检测设备,其中良品接料盒的与次品接料盒的正面与背面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凸杆,所述凸杆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防漏装自动检测设备,其中固定框的俯视形状为矩形结构,所述固定框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均开设为空腔,所述标识区域位于固定框的正下方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防漏装自动检测设备,其中第二接料板远离电子秤的一端处于第一接料板的正上方位置处,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杆处于延伸状态且顶端与第一接料板的底部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接料板与第二接料板均处于倾斜状态,所述良品接料盒与次品接料盒分别处于第一接料板的左右两侧的下方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防漏装自动检测设备,其中第一接料板顶部的正面与背面以及第二接料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一体成型有限位挡板,所述第一接料板与第二接料板的外表面均为光滑面。
本实用新型的防漏装自动检测设备,其中第三气缸的输出杆处于延伸状态,所述第三气缸输出杆的外表面且靠近背面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金属环,所述金属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正面之间沿水平横向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板,所述第四固定板处于电子秤的底部与固定框的顶部之间,所述第四固定板的底部与电子秤的顶部表面之间留有缝隙。
本实用新型的防漏装自动检测设备,其中第四固定板的横向直径小于两个连接板之间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板、第二固定板、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接料板、电子秤、第二接料板、第三气缸、固定框以及PLC控制器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对零件的自动分拣分类的效果,无需通过人工对零件进行称重且手动分类,避免了需要通过人工对零件进行检测分类而严重影响零件检测效率的情况出现,同时,可有效防止合格与不合格零件意外漏装的情况出现,避免各类零件混杂出厂,解决了目前需要人工对零件进行检测而不利于零件的高效检测操作,以及易出现零件意外漏装导致混杂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良品接料盒和次品接料盒的结构设计,可实现对各类零件的分类装取的效果,避免了不合格零件产品混入合格产品堆的情况出现,通过凸杆的结构设计,便于工作人员对良品接料盒或次品接料盒进行搬运操作,避免了在对所收集的零件进行处理时,良品接料盒或次品接料盒不便抓取施压搬运的情况出现,通过第三气缸、金属环、第一连接杆和第四固定板的结构设计,防止电子秤顶部所开设标识区域的区域内存在有杂物,使得电子秤所发出的检测信号更加准确,避免了由于标识区域的区域内存在有杂物而影响零件检测精度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秤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接料板与第二接料板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2、支撑板;3、第一固定板;4、连接板;5、第二固定板;6、第一气缸;7、第二气缸;8、凸板;9、第一接料板;10、电子秤;11、第二接料板;12、第三固定板;13、金属板;14、第三气缸;15、固定框;16、金属环;17、第一连接杆;18、第四固定板;19、PLC控制器;20、良品接料盒;21、次品接料盒;22、凸杆;23、标识区域;24、第二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
实施例1: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的防漏装自动检测设备,包括框架1和多个支撑板2,框架1的内壁顶部且靠近背面的左右两侧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两个连接板4的正面之间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5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气缸6和第二气缸7,第二固定板5顶部的正面与背面且靠近中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凸板8,两个凸板8的顶部之间铰接有第一接料板9,两个连接板4的背面之间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安装有电子秤10,电子秤10的顶部设有标识区域23,电子秤10的正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4,第二连接杆24远离电子秤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接料板11,框架1内壁的正面与背面之间且靠近顶部的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固定板12,两个第三固定板12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金属板13,金属板13的底部的中部安装有第三气缸14,第三气缸14的输出端位于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5,电子秤10底部的背面中部安装有控制气缸的PLC控制器19。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框架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3,第一固定板3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有良品接料盒20与次品接料盒21,通过良品接料盒20和次品接料盒21的结构设计,可实现对各类零件的分类收集效果,避免了各类零件意外混杂的情况出现。
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为:良品接料盒20的与次品接料盒21的正面与背面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凸杆22,凸杆22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通过凸杆22的结构设计,便于工作人员对良品接料盒20或次品接料盒21进行搬运操作,避免了良品接料盒20或次品接料盒21不便进行抓取施压搬运的情况出现。
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区别为:固定框15的俯视形状为矩形结构,固定框15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均开设为空腔,标识区域23位于固定框15的正下方位置处,通过固定框15的结构设计,可有效的对放置于电子秤10顶部所检测完成后的零件起到带动效果,从而实现对检测零件的自动化分拣效果。
实施例5与实施例4的区别为:第二接料板11远离电子秤10的一端处于第一接料板9的正上方位置处,第一气缸6的输出杆处于延伸状态且顶端与第一接料板9的底部表面相接触,第一接料板9与第二接料板11均处于倾斜状态,良品接料盒20与次品接料盒21分别处于第一接料板9的左右两侧的下方位置处,该结构设计可使得处于第一接料板9或第二接料板11顶部的零件有效的滑落至良品接料盒20或次品接料盒21的内部,避免了处于第一接料板9或第二接料板11顶部的零件不易移动的情况出现。
实施例6与实施例5的区别为:第一接料板9顶部的正面与背面以及第二接料板1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一体成型有限位挡板,第一接料板9与第二接料板11的外表面均为光滑面,该结构设计可有效的分拣过程中的零件起到限位效果,避免了滑动过程中的零件通过第一接料板9或第二接料板11随意滑落的情况出现。
实施例7与实施例6的区别为:第三气缸14的输出杆处于延伸状态,第三气缸14输出杆的外表面且靠近背面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金属环16,金属环16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7,两个第一连接杆17的正面之间沿水平横向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板18,第四固定板18处于电子秤10的底部与固定框15的顶部之间,第四固定板18的底部与电子秤10的顶部表面之间留有缝隙,通过第三气缸14、金属环16、第一连接杆17以及第四固定板18的结构设计,可有效的电子秤10顶部所开设标识区域23的位置处起到清理效果,避免了外界杂物意外掉落至标识区域23内而影响电子秤10检测数值的情况出现。
实施例8与实施例7的区别为:第四固定板18的横向直径小于两个连接板4之间的直径,该结构设计可使得第四固定板18有效的进行前后移动,避免了连接板4对第一连接杆17造成阻碍的情况出现。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工作人员可首先将检测零件放置于固定框15的内部即电子秤10顶部所开设标识区域23内,此时电子秤10对所放置的零件进行检测,若零件处于合格平均数值内,则PLC控制器19发出电信号,第三气缸14与第一气缸6的输出杆同时向下回缩,且第二气缸7的输出杆向上延伸,则第一气缸6在第二气缸7输出杆的推动下通过凸板8进行转动,使得第一接料板9的左侧面向下倾斜,此时,第三气缸14的输出杆持续回缩,直至通过固定框15将处于电子秤10顶部的零件施压带动至与电子秤10之间分离,且掉落至第二接料板11的内部,第二接料板11内部的零件通过第二接料板11的斜面向下进行滑动,掉落至第一接料板9的内部,随后通过第一接料板9的斜面掉落至良品接料盒20的内部,实现合格产品的收集效果,此时,第一气缸6与第二气缸7在PLC控制器19的控制下进行一次移动后进行保持,而第三气缸14则在PLC控制器19的控制下进行来回移动且实现位置复原,便于对下一个待测零件进行检测,若下一个检测产品仍为合格产品,则PLC控制器19依然会对第三气缸14发出电线号,而不会对第一气缸6与第二气缸7发出信号,从而使得合格产品再次通过第二接料板11和第一接料板9掉落至良品接料盒20的内部,若下一个检测产品为不合格产品,则PLC控制器19可再次对第一气缸6、第二气缸7和第三气缸14同时发出信号,使得第一接料板9的所处状态再次发生改变,使其不合格产品通过第二接料板11和第一接料板9滑落至次品接料盒21的内部收集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8)

1.防漏装自动检测设备,包括框架(1)和多个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壁顶部且靠近背面的左右两侧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两个所述连接板(4)的正面之间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5),所述第二固定板(5)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气缸(6)和第二气缸(7),所述第二固定板(5)顶部的正面与背面且靠近中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凸板(8),两个所述凸板(8)的顶部之间铰接有第一接料板(9),两个所述连接板(4)的背面之间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安装有电子秤(10),所述电子秤(10)的顶部设有标识区域(23),所述电子秤(10)的正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4),所述第二连接杆(24)远离电子秤(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接料板(11),所述框架(1)内壁的正面与背面之间且靠近顶部的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固定板(12),两个所述第三固定板(12)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金属板(13),所述金属板(13)的底部的中部安装有第三气缸(14),所述第三气缸(14)的输出端位于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5),所述电子秤(10)底部的背面中部安装有控制气缸的PLC控制器(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装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3),所述第一固定板(3)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有良品接料盒(20)与次品接料盒(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漏装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良品接料盒(20)的与次品接料盒(21)的正面与背面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凸杆(22),所述凸杆(22)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装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5)的俯视形状为矩形结构,所述固定框(15)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均开设为空腔,所述标识区域(23)位于固定框(15)的正下方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漏装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料板(11)远离电子秤(10)的一端处于第一接料板(9)的正上方位置处,所述第一气缸(6)的输出杆处于延伸状态且顶端与第一接料板(9)的底部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接料板(9)与第二接料板(11)均处于倾斜状态,所述良品接料盒(20)与次品接料盒(21)分别处于第一接料板(9)的左右两侧的下方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装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料板(9)顶部的正面与背面以及第二接料板(1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一体成型有限位挡板,所述第一接料板(9)与第二接料板(11)的外表面均为光滑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装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缸(14)的输出杆处于延伸状态,所述第三气缸(14)输出杆的外表面且靠近背面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金属环(16),所述金属环(16)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7),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17)的正面之间沿水平横向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板(18),所述第四固定板(18)处于电子秤(10)的底部与固定框(15)的顶部之间,所述第四固定板(18)的底部与电子秤(10)的顶部表面之间留有缝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漏装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固定板(18)的横向直径小于两个连接板(4)之间的直径。
CN202023300285.0U 2020-12-31 2020-12-31 防漏装自动检测设备 Active CN2145160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00285.0U CN214516093U (zh) 2020-12-31 2020-12-31 防漏装自动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00285.0U CN214516093U (zh) 2020-12-31 2020-12-31 防漏装自动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16093U true CN214516093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98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00285.0U Active CN214516093U (zh) 2020-12-31 2020-12-31 防漏装自动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160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216739A1 (zh) 多层交错式料盒收纳装置、下料分选设备和分选系统
CN108722896A (zh) 一种新型轴承内径尺寸检测分选装置
CN214516093U (zh) 防漏装自动检测设备
CN102652978B (zh) 龙门式四工位自动上料机械手
CN110026358A (zh) 集成电路芯片测试编带机次品收集装置及方法
CN114034557A (zh) 一种商用混凝土抗压性能检测装置
CN218517234U (zh) 一种包装盒质量检测机
CN208912571U (zh) 一种零件的尺寸分选系统
CN213229302U (zh) 一种电子产品包装ccd自动检测设备
CN205309767U (zh) 球销加工自动线设备
CN210647320U (zh) 一种小叶轮在线检测设备
CN212328986U (zh) 一种插件电阻自动分选装置
CN112719929B (zh) 一种汽车制动底板加工自动化生产线及其工作方法
CN209006207U (zh) 一种在线视觉检测设备
CN207051241U (zh) 一种单探头全位置涡流检测机
CN107855286B (zh) 一种长度检测装置
CN209226108U (zh) 一种四工位分度盘树脂检测送料装置
CN217191041U (zh) 一种工件正品、次品剔除机构
CN215142227U (zh) 一种石英晶体自动分选机
CN212190136U (zh) 一种重卡轮毂轴承内圈综合检测装置
CN111054649A (zh) 一种厚度自动筛选设备
CN213670572U (zh) 一种晶粒自动分拣机
CN215153084U (zh) 一种印刷墨量直接检测设备
CN115213288B (zh) 一种纽扣打孔加工收料装置
CN220461396U (zh) 检重剔除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