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12300U - 一种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12300U
CN214512300U CN202120136933.9U CN202120136933U CN214512300U CN 214512300 U CN214512300 U CN 214512300U CN 202120136933 U CN202120136933 U CN 202120136933U CN 214512300 U CN214512300 U CN 2145123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ardrail
platform
type high
fire escape
rise f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3693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洋
张龙旦
胡薇
张锐
郑兴
刘开一
韩正儒
李祥凤
吴雨潇
张雨
刘璇
余春静
强垚鑫
解智成
陈涛
全德标
盛淋涛
曹凯旋
石宇航
徐礼超
夏晶晶
戴建国
朱建辉
陈钢
赵艳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2013693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123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123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123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包括阳台本体,阳台本体开口处设有围墙;还包括支撑块、凸台、前护栏、左护栏及右护栏;所述支撑块与凸台横向平行固接于围墙外侧,平台的底端铰接于凸台,且平台通过拉索可拆卸的连接于围墙;所述左护栏及右护栏铰接于支撑块与凸台的两端之间,左护栏及右护栏均为可折叠的前后两段,且前后两段之间设有锁止机构,前护栏的两端铰接于左护栏及右护栏的前段;所述支撑块的两端向外侧弯折以使中间形成容置槽,凸台的截面呈L字型。本实用新型赋予了逃生者更高的安全系数,可以让逃生者迅速远离灾难,使逃生者避免吸入有毒气体,防止逃生者窒息,更大程度上保证了逃生者的生命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灾逃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火灾是对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极大杀伤力的重大环境安全事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种高层建筑不断涌现,现代化的建筑规模大、标准高、人员密集、设备众多。一旦发生火灾险情,将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对高层建筑的防火提出了严格要求。
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如果初期处理不当,随时都会葬身于火海。在高层建筑中遇到火灾时,首先要冷静地观察火情和环境,迅速分析判断火势趋向和灾情发展的可能,理智地作出果断决策。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根据起火地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逃生方法。起火点在上方时,只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迅速沿着安全楼梯往下跑就可以逃生。然而若起火点在中部,且烟火封锁区的范围不大,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入,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最佳方法,穿过烟火封锁区时,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若起火点在中上方,或者烟火封锁区的范围很大,除了往上跑之外,别无他法。
目前,高层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人员越来越密集。突发性火灾及灾难对于高楼人员来说是一个安全隐患。当这些灾难发生时,高楼人员无法得到有效的逃生和躲避,造成了许许多多的人不幸遇难。于是高楼逃生成为了现在的重要问题,面对这一问题许多高楼逃生装置应运而生。
国内高层建筑火灾逃生装置主要有:1)单人或家用的小型缓降逃生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没有外部保护,在火灾中容易受到火苗、烟雾、障碍物等侵袭,加上人们心理上对高度的恐惧和拉索本身的勒紧力,给逃生过程带来痛苦与伤亡;2)救生气垫,由于受困人员可能在气垫尚未完成充气前就向下跳而造成伤亡,受困人员看到气垫后争先向下跳,先跳的人来不及离开气垫,后跳的人已跳下来发生碰撞;而且其使用高度有限,适用于20m以下,充气完成后的气垫重量轻,容易飘动;3)柔性救生滑道,其缺点是橡胶容易老化,弹性受环境温度影响大,降过程中可能与墙壁及周围突出物产生碰撞;4)安装在高层建筑内的消防电梯,其缺点是乘坐消防电梯下楼时,需要从火场穿过,并没有避开火场的核心区,建筑物内的建材大多可燃物,特别是使用化学合成材料,这些材料及制品不仅容易着火,而且温度高,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其它有毒气体,同时消耗空气中大量的氧气,严重危害人体,影响人员疏散;人吸入一氧化碳的允许浓度为百分之零点二;接触二氧化碳允许浓度为百分之三,但在起火情况下,房间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为百分之五,最高时可达百分之十以上,在这种情况下进如消防电梯,无异于进入一个密封的毒气室。
目前,其它的逃生装置主要是从高楼外向下移动逃生,但在移动的过程忽略了火灾可能引发爆炸的危险,如果在移动的过程中遭遇火灾引发的爆炸,那么逃生者的安全将进一步受到威胁,进退两难。综上所述,对于高层建筑而言,火灾时使用的应急逃生装置应该符合以下两点:1、避开火场的核心区;2、单次可供多人逃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赋予了逃生者更高的安全系数,可以让逃生者迅速远离灾难,使逃生者避免吸入火灾产生的有毒气体,同时有效避免了其他类型逃生装置移动过程中遭遇火灾引发的爆炸的危险,防止逃生者窒息,为逃生者争取更大的救援机会,更大程度上保证了逃生者的生命安全,以达到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包括阳台本体,阳台本体开口处设有围墙;还包括支撑块、凸台、前护栏、左护栏及右护栏;所述支撑块与凸台横向平行固接于围墙外侧,平台的底端铰接于凸台,且平台通过拉索可拆卸的连接于围墙;所述左护栏及右护栏铰接于支撑块与凸台的两端之间,左护栏及右护栏均为可折叠的前后两段,且前后两段之间设有锁止机构,前护栏的两端铰接于左护栏及右护栏的前段。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支撑块的两端向外侧弯折以使中间形成容置槽,凸台的截面呈L字型,凸台的外侧为限位块,平台通过铰链A连接于限位块的上表面,且平台展开时,平台的底部与限位块的上表面接触;所述拉索的底端固接于平台远离于围墙的这端,围墙的外侧上固接有用于系栓拉索的挂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左护栏、右护栏均通过铰链B连接于支撑块弯折处及限位块的上表面之间,左护栏、右护栏的前后两段之间通过铰链C连接;所述前护栏的两端通过铰链D连接于左护栏及右护栏的前段。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闩座、闩杆及闩套;所述闩座固接于左护栏、右护栏的后段,闩套固接于左护栏、右护栏的前段,闩杆滑动连接于闩座,左护栏、右护栏展开后,闩杆可插接于闩套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挂具为不锈钢膨胀式挂钩,拉索的材质为钢丝绳,容置槽中设有用于避位拉索的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前护栏的底部设有定位块,限位块的上表面设有与定位块适配的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容置槽的深度尺寸大于等于平台、前护栏的厚度尺寸之和。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平台包括矩形的框架,框架的内侧固接有网格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围墙内侧的阳台本体上设有固定式或可移动的台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支撑块弯折处的底部固接有V字型的弹簧片,且左护栏、右护栏展开时弹簧片位于两者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赋予了逃生者更高的安全系数,可以让逃生者迅速远离灾难,使逃生者避免吸入火灾产生的有毒气体,同时有效避免了其他类型逃生装置移动过程中遭遇火灾引发的爆炸的危险,防止逃生者窒息,为逃生者争取更大的救援机会,更大程度上保证了逃生者的生命安全,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在应用过程中适用于不同人群,本装置由纯机械构成,结构简单,使用便捷,不需要逃生者耗费长时间操作和移动,一个装置可为多人提供庇护,可反复使用,安装便利,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场地调整,适用于各种高楼。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开始使用时,依次打开,并合上各处卡口便可固定完成,十分方便快捷;结束使用时,先将弹簧片解除对左护栏、右护栏的限位,再按照与展开相反的顺序依次折叠,系上拉索从而减少占用空间。
第四、本实用新型的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不锈钢膨胀式挂钩及钢丝绳质的拉索,强化了本装置在火灾时载人承重的牢固问题。
第五、本实用新型的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平台采用框架上加焊网格板以使受力均匀,有效避免了各种问题造成的踩空状况以及可能出现的恐高症所造成的突发危险。
第六、本实用新型的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左护栏与右护栏之间设有锁止机构,在展开时增加了左护栏、右护栏的稳固性。
第七、本实用新型的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前护栏的底部设有定位块,限位块的上表面设有与定位块适配的定位槽,方便操作人员了解是逃生设备否折叠到位。
第八、本实用新型的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容置槽中设有用于避位拉索的缺口,方便在折叠状态下穿过拉索。
第九、本实用新型的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整个装置位于围墙外侧,利用围墙与逃生装置的高度差,保证有害烟尘不会侵害到逃生者。
第十、本实用新型的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在阳台本体内侧设计一定高度的台阶,可以方便老年人与幼童进入装置从而缩减进入装置的时间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恐惧心理,增加人身安全系数,提高逃生的效率。
第十一、本实用新型的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支撑块弯折处的底部固接有弹簧片,在折叠状态下,起到了限位前护栏的作用,在展开状态下,起到了限位左护栏、右护栏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固性、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块及凸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半展开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半展开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展开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展开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展开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阳台本体、101-围墙、102-台阶、103-挂具、104-拉索、2-支撑块、201-容置槽、202-定位槽、3-凸台、301-限位块、302-定位槽、4-平台、401-框架、402-网格板、5-前护栏、501-铰链B、502-铰链C、503-铰链D、504-定位块、6-左护栏、7-右护栏、8-锁止机构、9-弹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8所示,一种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包括阳台本体1,阳台本体1开口处设有围墙101;还包括不锈钢材质的支撑块2、凸台3、前护栏5、左护栏6及右护栏7;所述支撑块2与凸台3横向平行固接于围墙101外侧,平台4的底端铰接于凸台3,且平台4通过拉索104可拆卸的连接于围墙101;所述左护栏6及右护栏7铰接于支撑块2与凸台3的两端之间,左护栏6及右护栏7均为可折叠的前后两段,且前后两段之间设有锁止机构8,前护栏5的两端铰接于左护栏6及右护栏7的前段。
其中,所述支撑块2的两端向外侧弯折以使中间形成容置槽201,凸台3的截面呈L字型,凸台3的外侧为限位块301,平台4通过180°的铰链A(附图未示出)连接于限位块301的上表面,且平台4展开时,平台4的底部与限位块301的上表面接触;所述拉索104的底端固接于平台4远离于围墙101的这端,围墙101的外侧上固接有用于系栓拉索104的挂具103。
其中,所述左护栏6、右护栏7均通过铰链B601连接于支撑块2弯折处及限位块301的上表面之间,左护栏6、右护栏7的前后两段之间通过铰链C602连接;所述前护栏5的两端通过铰链D603连接于左护栏6及右护栏7的前段。
其中,所述锁止机构8包括闩座、闩杆及闩套;所述闩座固接于左护栏6、右护栏7的后段,闩套固接于左护栏6、右护栏7的前段,闩杆滑动连接于闩座,左护栏6、右护栏7展开后,闩杆可插接于闩套中。
其中,所述挂具103为不锈钢膨胀式挂钩,拉索104的材质为钢丝绳,容置槽201中设有用于避位拉索104的缺口202。
其中,所述前护栏5的底部设有定位块501,限位块301的上表面设有与定位块501适配的定位槽302。
其中,所述容置槽201的深度尺寸大于等于平台4、前护栏5的厚度尺寸之和。
其中,所述平台4包括矩形的框架401,框架401的内侧固接有网格板402。
其中,所述围墙101内侧的阳台本体1上设有固定式或可移动的台阶102;在本实施例中,台阶102为混凝土浇筑的固定式结构。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实施例1在使用时,左护栏6、右护栏7与支撑块2之间无限位,导致整体稳固性较差;而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避免上述缺陷,具体地说:
所述支撑块2弯折处的底部焊接有V字型的弹簧片9,且左护栏6、右护栏7展开时弹簧片9位于两者内侧。本实施例在折叠状态下,弹簧片9起到了限位前护栏5的作用,在展开状态下,弹簧片9起到了限位左护栏6、右护栏7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固性、安全性
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此处不作赘述。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外推展开时,先将拉索104从挂具103的弯钩上解开,再解除弹簧片9对前护栏5的限制,然后推动前护栏5,带动左护栏6和右护栏7的展开,接着件闩杆插入闩套中,且使弹簧片9卡住左护栏6与右护栏7;再释放平台4使其垂直于围墙101,且平台4的底部与限位块301的上表面接触,从而本设备外推展开完成。
折叠收起时,先通过拉索104拉起平台4使其位于容置槽201中且与围墙101平行,将拉索104系在挂具103的弯钩上;然后拉动闩杆,使闩杆退出闩套,拉动前护栏5,从而前护栏5带动左护栏6与右护栏7向围墙101侧移动,使得前护栏5紧贴平台4也位于容置槽201中,定位块501落入定位槽302中,且前护栏5卡在两个弹簧片9里时,完成本设备的折叠收起。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包括阳台本体(1),阳台本体(1)开口处设有围墙(1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块(2)、凸台(3)、前护栏(5)、左护栏(6)及右护栏(7);所述支撑块(2)与凸台(3)横向平行固接于围墙(101)外侧,平台(4)的底端铰接于凸台(3),且平台(4)通过拉索(104)可拆卸的连接于围墙(101);所述左护栏(6)及右护栏(7)铰接于支撑块(2)与凸台(3)的两端之间,左护栏(6)及右护栏(7)均为可折叠的前后两段,且前后两段之间设有锁止机构(8),前护栏(5)的两端铰接于左护栏(6)及右护栏(7)的前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的两端向外侧弯折以使中间形成容置槽(201),凸台(3)的截面呈L字型,凸台(3)的外侧为限位块(301),平台(4)通过铰链A连接于限位块(301)的上表面,且平台(4)展开时,平台(4)的底部与限位块(301)的上表面接触;所述拉索(104)的底端固接于平台(4)远离于围墙(101)的这端,围墙(101)的外侧上固接有用于系栓拉索(104)的挂具(1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护栏(6)、右护栏(7)均通过铰链B(601)连接于支撑块(2)弯折处及限位块(301)的上表面之间,左护栏(6)、右护栏(7)的前后两段之间通过铰链C(602)连接;所述前护栏(5)的两端通过铰链D(603)连接于左护栏(6)及右护栏(7)的前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8)包括闩座、闩杆及闩套;所述闩座固接于左护栏(6)、右护栏(7)的后段,闩套固接于左护栏(6)、右护栏(7)的前段,闩杆滑动连接于闩座,左护栏(6)、右护栏(7)展开后,闩杆可插接于闩套中。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具(103)为不锈钢膨胀式挂钩,拉索(104)的材质为钢丝绳,容置槽(201)中设有用于避位拉索(104)的缺口(202)。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护栏(5)的底部设有定位块(501),限位块(301)的上表面设有与定位块(501)适配的定位槽(302)。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201)的深度尺寸大于等于平台(4)、前护栏(5)的厚度尺寸之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4)包括矩形的框架(401),框架(401)的内侧固接有网格板(40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墙(101)内侧的阳台本体(1)上设有固定式或可移动的台阶(102)。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弯折处的底部固接有V字型的弹簧片(9),且左护栏(6)、右护栏(7)展开时弹簧片(9)位于两者内侧。
CN202120136933.9U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5123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36933.9U CN214512300U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36933.9U CN214512300U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12300U true CN214512300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311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3693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512300U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123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35232B (zh) 火灾避难逃生装置
KR101173585B1 (ko) 층간 비상탈출장치
CN102711922B (zh) 火灾避难逃离装置
CN210131264U (zh)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CN201265352Y (zh) 建筑物安全逃生设施
KR100701790B1 (ko) 고층건물의 화재진압 및 인명구조용 엘리베이터장치
CN200985731Y (zh) 一种安全消防逃生防盗窗
KR101035081B1 (ko) 아파트의 난간을 이용한 완강기
CN214344006U (zh) 一种高楼火灾紧急自救装置
CN214512300U (zh) 一种外推式高楼火灾逃生设备
KR100983680B1 (ko) 고층건물용 비상탈출구
CN112618974A (zh) 一种外置折叠式高层建筑火灾紧急逃生装置
CN101940818A (zh) 高层楼房多级柔性滑梯应急逃生系统
CN209154929U (zh) 一种庇佑仓以及壁掛式滑道火灾逃生装置
CN2698390Y (zh) 楼房救生箱
KR101548010B1 (ko) 공동주택의 비상대피 기능을 갖춘 베란다 휀스장치
CN2812989Y (zh) 独立式逃生缓降装置
CN203383702U (zh) 一种消防安全防盗笼
CN206995621U (zh) 一种逃生滑道
CN110124221A (zh) 逃生组件
CN2420021Y (zh) 超高大楼消防安全避难逃生组合装置
KR101166319B1 (ko) 안테나식 사다리가 구비된 피난용 도어 장치
CN113332621A (zh) 一种高层建筑逃生系统
KR102037262B1 (ko) 건축용 베란다 안전난간
KR102104204B1 (ko) 긴급 대피용 안전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