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07350U - 一种附带音腔的内外复合磁路电动式换能器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附带音腔的内外复合磁路电动式换能器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07350U
CN214507350U CN202120452527.3U CN202120452527U CN214507350U CN 214507350 U CN214507350 U CN 214507350U CN 202120452527 U CN202120452527 U CN 202120452527U CN 214507350 U CN214507350 U CN 2145073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chamber
magnet
conduction board
magnetic con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5252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瀚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huiyuey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huiyue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huiyuey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huiyue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5252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073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073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073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附带音腔的内外复合磁路电动式换能器单元,包括壳体、第一导磁板、磁体和第二导磁板,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三段式阶梯状的容纳腔,位于该容纳腔的底部一端的腔径朝向远离腔底的腔径呈依次递增,所述容纳腔的底部设有中孔,所述第一导磁板、磁体和第二导磁板依次设于所述容纳腔的第二段腔体内,所述第一导磁板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部,所述第一导磁板、磁体和第二导磁板的中部对应所述中孔设有气体通孔,所述第二导磁板上围绕所述气体通孔设有若干个透气孔。具有通过改变磁路结构的方式提升磁路性能借以提升产品灵敏度,同时增加模块化后腔结构控制单元谐振频率,以提高产品的音质水平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附带音腔的内外复合磁路电动式换能器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附带音腔的内外复合磁路电动式换能器单元。
背景技术
微型扬声器的电动式换能器依靠安培力进行运作,磁路能在磁间隙位置上产生多强的磁场密度和很大程度影响了换能器的换能效率,从而决定其制成的耳机产品的灵敏度、动态范围和失真度。
入耳式耳机的振膜通常在近似压力场的环境下振动,声腔的容积和产生的空气阻尼很大程度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谐振频率f0的位置和其品质因数Q值。入耳式耳机系统的自由场f0在实际应用的压力场环境中产生的效果不同于大型扬声器(大型扬声器的f0决定了低频截止频率),而是体现在频响中难以通过改变系统阻尼系数改变的峰值上。对于微型扬声器即耳机来说,频响曲线越符合扩散场下的HRTF(人头相关函数)的曲线,则耳机越能够还原真实的音质,所以控制谐振频率f0的位置和其品质因数Q值对于入耳式耳机这类微型扬声器来说至关重要。
当前微型扬声器(耳机)常用的电动式换能器单元(又称动圈单元),为了降低成本和缩小体积,通常使用简易的使用冲压件制作一体式磁路盆架的内磁结构,效能较低并且难以直接在单元上控制其谐振频率,影响了应用后产品的音质水平上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附带音腔的内外复合磁路电动式换能器单元,具有通过改变磁路结构的方式提升磁路性能借以提升产品灵敏度,同时增加模块化后腔结构控制单元谐振频率,以提高产品的音质水平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附带音腔的内外复合磁路电动式换能器单元,包括壳体、第一导磁板、磁体和第二导磁板,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三段式阶梯状的容纳腔,位于该容纳腔的底部一端的腔径朝向远离腔底的腔径呈依次递增,所述容纳腔的底部设有中孔,所述第一导磁板、磁体和第二导磁板依次设于所述容纳腔的第二段腔体内,所述第一导磁板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部,所述第一导磁板、磁体和第二导磁板的中部对应所述中孔设有气体通孔,所述第二导磁板上围绕所述气体通孔设有若干个透气孔。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气体通孔的直径与所述中孔的直径相同。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磁体的包括呈环形的内磁体和外磁体,所述内磁体与外磁体同轴设置,所述内磁体与外磁体的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透气孔的直径。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磁板包括呈环形的内导磁板和外导磁板,所述内导磁板和所述外导磁板同轴设置,所述内导磁板的内外径与所述内磁体的内外径相等,所述外导磁板的内外径与所述外磁体的内外径相等。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磁板和第二导磁板均采用自然磁通量达到1.6特斯拉的N52磁体制成。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采用铜材料制成。
具体工作原理:
使用冲切的两侧导磁板,结合采用自然磁通量达到1.6特斯拉的N52磁体制成大小两个环形磁体分别作为内磁和外磁;与磁路接触的其他部件均采用0.2mm厚度的不导磁合金铜材质构成,以杜绝传统微型扬声器单元一体成型的支座和磁路结构产生的漏磁现象,以此构成能在磁间隙产生强力磁场的高性能磁路。
第二部分是同时兼具盆架作用和独立声腔体的一体铜制的壳体,使用不导磁的合金铜冲压制成以杜绝结构产生漏磁现象。独立声腔体内的空气通过第二导磁板的气体通孔和环绕于气体通孔设置的透气孔与振膜附近的空气进行流通,同时通过独立声腔体的合金铜冲压外壳上的中孔与外界进行空气流通,通过改变冲压深度改变独立声腔体的容积即可轻松改变整个换能器单元在自由场下的谐振频率f0以改变安装该单元的系统整体的谐振频率,通过在独立声腔体合金铜冲压外壳上的小孔上安装不同密度的阻尼材料即可改变f0处的Q值,进而对整个换能器的音质进行精确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能够给使用该方案换能器制成的入耳式耳机产品带来显著的音质提升,其一主要在于通过提升气隙磁场密度大幅度提升同输入电流下振膜振动的体积速度,从而大幅度提升灵敏度,大幅度降低谐波失真,大幅度提升耳机的线性动态范围,大幅度降低其对前端输出设备的性能要求。
2、使用时可通过更换模块改变容积并且可通过改变阻尼材料改变整个换能器系统空气阻尼的独立声腔体结构,可以非常方便地调整改变整个换能器系统的谐振频率f0和其品质因数Q值,从而提升音质。
3、通过将独立声腔体和盆架一体化,有效降低了材料成本和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附带音腔的内外复合磁路电动式换能器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附带音腔的内外复合磁路电动式换能器单元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附带音腔的内外复合磁路电动式换能器单元的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附带音腔的内外复合磁路电动式换能器单元的导磁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11、容纳腔;12、中孔;20、第一导磁板;21、内导磁板;22、外导磁板;30、磁体;31、内磁体;32、外磁体;40、第二导磁板;41、透气孔;50、气体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一种附带音腔的内外复合磁路电动式换能器单元,包括壳体10、第一导磁板20、磁体30和第二导磁板40,所述壳体10的一侧设有三段式阶梯状的容纳腔11,位于该容纳腔11的底部一端的腔径朝向远离腔底的腔径呈依次递增,所述容纳腔11的底部设有中孔12,所述第一导磁板20、磁体30和第二导磁板40依次设于所述容纳腔11的第二段腔体内,所述第一导磁板20设于所述容纳腔11的底部,所述第一导磁板20、磁体和第二导磁板40的中部对应所述中孔12设有气体通孔50,所述第二导磁板40上围绕所述气体通孔50设有若干个透气孔41。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所述气体通孔50的直径与所述中孔12的直径相同。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所述磁体30的包括呈环形的内磁体31和外磁体32,所述内磁体31与外磁体32同轴设置,所述内磁体31与外磁体32的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透气孔41的直径。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所述第一导磁板20包括呈环形的内导磁板21和外导磁板22,所述内导磁板21和所述外导磁板22同轴设置,所述内导磁板21的内外径与所述内磁体31的内外径相等,所述外导磁板22的内外径与所述外磁体32的内外径相等。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磁板20和第二导磁板40均采用自然磁通量达到1.6特斯拉的N52磁体制成。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采用铜材料制成。
具体工作原理:
如图1-图4所示,使用冲切的两侧导磁板,结合采用自然磁通量达到1.6特斯拉的N52磁体制成大小两个环形磁体分别作为内磁和外磁;与磁路接触的其他部件均采用0.2mm厚度的不导磁合金铜材质构成,以杜绝传统微型扬声器单元一体成型的支座和磁路结构产生的漏磁现象,以此构成能在磁间隙产生强力磁场的高性能磁路。
第二部分是同时兼具盆架作用和独立声腔体的一体铜制的壳体10,使用不导磁的合金铜冲压制成以杜绝结构产生漏磁现象。独立声腔体内的空气通过第二导磁板40的气体通孔50和环绕于气体通孔50设置的透气孔41与振膜附近的空气进行流通,同时通过独立声腔体的合金铜冲压外壳上的中孔12与外界进行空气流通,通过改变冲压深度改变独立声腔体的容积即可轻松改变整个换能器单元在自由场下的谐振频率f0以改变安装该单元的系统整体的谐振频率,通过在独立声腔体合金铜冲压外壳上的小孔上安装不同密度的阻尼材料即可改变f0处的Q值,进而对整个换能器的音质进行精确调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附带音腔的内外复合磁路电动式换能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导磁板、磁体和第二导磁板,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三段式阶梯状的容纳腔,位于该容纳腔的底部一端的腔径朝向远离腔底的腔径呈依次递增,所述容纳腔的底部设有中孔,所述第一导磁板、磁体和第二导磁板依次设于所述容纳腔的第二段腔体内,所述第一导磁板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部,所述第一导磁板、磁体和第二导磁板的中部对应所述中孔设有气体通孔,所述第二导磁板上围绕所述气体通孔设有若干个透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带音腔的内外复合磁路电动式换能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孔的直径与所述中孔的直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附带音腔的内外复合磁路电动式换能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的包括呈环形的内磁体和外磁体,所述内磁体与外磁体同轴设置,所述内磁体与外磁体的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透气孔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带音腔的内外复合磁路电动式换能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板包括呈环形的内导磁板和外导磁板,所述内导磁板和所述外导磁板同轴设置,所述内导磁板的内外径与所述内磁体的内外径相等,所述外导磁板的内外径与所述外磁体的内外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带音腔的内外复合磁路电动式换能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板和第二导磁板均采用自然磁通量达到1.6特斯拉的N52磁体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带音腔的内外复合磁路电动式换能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采用铜材料制成。
CN202120452527.3U 2021-02-25 2021-02-25 一种附带音腔的内外复合磁路电动式换能器单元 Active CN2145073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52527.3U CN214507350U (zh) 2021-02-25 2021-02-25 一种附带音腔的内外复合磁路电动式换能器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52527.3U CN214507350U (zh) 2021-02-25 2021-02-25 一种附带音腔的内外复合磁路电动式换能器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07350U true CN214507350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26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52527.3U Active CN214507350U (zh) 2021-02-25 2021-02-25 一种附带音腔的内外复合磁路电动式换能器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073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25650U (zh) 压电陶瓷双频耳机结构
CN111182426A (zh)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及复合型扬声器
CN107431853B (zh) 具有密封的声学悬浮室的扬声器外壳
JP7240688B2 (ja) 多重エンジンアレイシステム及びスピーカー
CN214381369U (zh) 发声装置和耳机
CN212936195U (zh) 一种动圈式扬声器和耳机
CN209787400U (zh) 组合式耳机喇叭及耳机
CN113055795B (zh) 发声装置和耳机
US10484788B1 (en) Acoustic transducer with passive diaphragm spatially integrated with active diaphragm
CN209105438U (zh) 低频微型动圈式扬声器
CN112839284B (zh) 发声单体和耳机
CN213342569U (zh) 扬声器箱及移动终端
WO2021258653A1 (zh) 扬声器和耳机
CN214507350U (zh) 一种附带音腔的内外复合磁路电动式换能器单元
CN211209895U (zh) 一种应用于入耳式耳机的电动式换能器单元
CN216437478U (zh) 无源辐射器及音箱
CN216291424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
CN214481175U (zh) 发声装置和耳机
CN211406274U (zh)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及复合型扬声器
CN213906888U (zh) 发声单体和耳机
CN114928800A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1063780U (zh) 一种扬声器
JP2000078689A (ja) 電気・音響変換装置
JP2004502365A (ja) 小型高性能スピーカ
JPH11234778A (ja) スピー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