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91424U - 一种微型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型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91424U
CN216291424U CN202122434228.XU CN202122434228U CN216291424U CN 216291424 U CN216291424 U CN 216291424U CN 202122434228 U CN202122434228 U CN 202122434228U CN 216291424 U CN216291424 U CN 216291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speaker
resonant cavity
housing
diaphrag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3422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鹏江
张圆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rr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rr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rr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rr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3422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91424U/zh
Priority to TW110214116U priority patent/TWM624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91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914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微型扬声器。本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除在壳体内设置前腔、后腔、共振腔、通道、发声口和发声组件之外,还在共振腔与后腔之间设置了振动板,通过振动板的振动,可以使共振腔的容积发生改变,从而降低共振腔的共振频率,使共振腔能够更好的起到平滑中频处频响曲线峰值的效果,减少了扬声器的中频失真,提高了扬声器中频发声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微型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微型扬声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扬声器作为一种发声设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微型扬声器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在此过程中,如何设计出中频平滑的微型扬声器,已经成为了电声工程师一个需要持续研究的热点问题。微型扬声器通常具有前腔和后腔,其中前腔用于中频发声,但中频因前腔共振会产生一个较为尖锐刺耳的声音,在频响曲线上表现为在中频附近出现一个尖锐的峰值,导致扬声器在中频发声失真。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增加一个与前腔连通的共振腔,以平滑中频处的频响曲线,但是受系统空间限制,该声学共振腔体积很小,导致其共振频率很高,往往达不到理想的平滑中频处频响曲线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平滑中频处频响曲线,减少中频声音失真的微型扬声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型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包括:外壳,具有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包括前腔、后腔和共振腔;发声组件,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分隔所述前腔和所述后腔;发声口,设置在所述外壳上,连通所述前腔与所述外壳外部;通道,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前腔和所述共振腔;以及振动板,分隔所述后腔和所述共振腔,用于调节共振腔的共振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板包括:高分子振膜,呈环形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且环形外侧边缘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和中贴板,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与所述高分子振膜的环形内侧边缘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高分子振膜与所述外壳和所述中贴板之间通过胶水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中贴板采用铝或铜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后腔的容积大于所述前腔,所述前腔的容积大于所述共振腔。
进一步地,所述发声组件包括:振膜,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将所述内部空间分隔为前腔和后腔;音圈,与所述振膜固定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振膜振动;和磁体,与所述音圈相邻的固定在所述内部空间中,用于提供所述音圈运动所需磁场。
进一步地,所述音圈与扬声器驱动电路连接,用于承载驱动电流的流通。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可拆卸连接,共同围成所述内部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还包括: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且分别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发声组件和所述振动板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除在壳体内设置前腔、后腔、共振腔、通道、发声口和发声组件之外,还在共振腔与后腔之间设置了振动板,通过振动板的振动,可以使共振腔的容积发生改变,从而降低共振腔的共振频率,使共振腔能够更好的起到平滑中频处频响曲线峰值的效果,减少了扬声器的中频失真,提高了扬声器中频发声的质量。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的部分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的内部结构剖视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的内部结构剖视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4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壳的具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声组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1.外壳;11.内部空间;111.前腔;112.后腔;12.上壳体;13.下壳体;14.连接件;2.发声组件;21.振膜;22.音圈;23.磁体;3.发声口;4.共振腔;5.通道;6.振动板;61.高分子振膜;62.中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同时,应当理解,在以下的描述中,“电路”是指由至少一个元件或子电路通过电气连接或电磁连接构成的导电回路。当称元件或电路“连接到”另一元件或称元件/电路“连接在”两个节点之间时,它可以是直接耦接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元件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物理上的、逻辑上的、或者其结合。相反,当称元件“直接耦接到”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意味着两者不存在中间元件。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5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包括外壳1、发声组件2、发声口3、通道5和振动板6。其中,外壳1具有内部空间11,内部空间11包括前腔111、后腔112和共振腔4。发声组件2设置在内部空间11中,分隔前腔111和后腔112。发声口3设置在外壳1上,连通前腔111与外壳1外部。通道5设置在外壳1内部,两端分别连通前腔111和共振腔4。振动板6分隔所述后腔112和所述共振腔4,用于调节共振腔4的共振频率。微型扬声器的前腔111用于中频发声,但中频因前腔111共振会产生一个较为尖锐刺耳的声音,在频响曲线上表现为在中频附近出现一个尖锐的峰值,导致扬声器在中频发声失真,因此本实施例设置了共振腔4和通道5,利用亥姆霍兹共振原理通过共振腔4和通道5来对发声口3的空气运动形成阻尼,从而降低前腔111共振所导致的中频失真。
根据亥姆霍兹共振原理可知共振腔4的共振频率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295710340000041
其中,S为通道5的横截面积;L为通道5的长度;V0为共振腔4的体积。
即在通道5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共振腔4的体积越大,则其共振频率越低。但是在微型扬声器中,受系统空间限制,共振腔4的体积大小有限,导致其共振频率很高,不能很好的实现平滑中频处频响曲线峰值,降低中频失真的效果。因此,本实施例还设置了振动板6,在发声过程中振动板6能够通过振动发生位移,在空气进入共振腔4时增大共振腔4的最大容积,从而降低共振腔4的共振频率。综上,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振动板6,降低了共振腔4的共振频率,从而平滑了中频附近频响曲线的峰值,减少了扬声器中频发声失真,提高了扬声器发声质量。
如图2所示,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振动板6包括高分子振膜61和中贴板62。其中,高分子振膜61呈环形设置在内部空间11中,且环形外侧边缘与外壳1固定连接。中贴板62设置在内部空间11中,与高分子振膜61的环形内侧边缘固定连接。高分子振膜61具有弹性,当扬声器以中频进行发声时,将会有振动的空气进入共振腔4中,此时高分子振膜61将向后腔方向运动,使得共振腔中容积增大,从而使共振腔共振频率降低,起到平滑中频附近频响曲线的峰值,减少了扬声器中频发声失真的作用。为了避免高分子振膜61本身发声共振导致谐波失真,高分子振膜61的最低谐振频率应高于共振腔4共振频率。本实施例中高分子振膜61的最低谐振频率约为10kHz,经测试,共振腔4在未设置振动板6的情况下共振频率约为5.5kHz,设置有振动板6后下降到约4.5kHz。由于高分子振膜61的生产工序较为复杂,生产不同厚度的高分子振膜61的成本较高,因此本实施例在高分子振膜61中间设置了中贴板62,中贴板62采用杨氏模量较高且密度交底的材质,能够随高分子振膜61进行运动。在扬声器规格发生变化时,不需要使用不同厚度的高分子振膜61,只需要调整中贴板62的大小,即可改变高分子振膜61的振动幅度,满足不同规格的扬声器需求。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高分子振膜61与外壳1和中贴板62之间通过胶水进行固定。由于胶水质量较轻且柔性较好,使用胶水进行固定能够在固定的同时不影响高分子振膜61的振动性能。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中贴板62采用铝或铜材质。成本交底且容易调整,使用效果较好。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后腔112的容积大于前腔111,使后腔112能够更好的发出频率较低的声音。前腔111的容积大于共振腔4,前腔111用于中频发声,共振腔4只对前腔的发声起调整作用,使扬声器的中频发声质量更高。
如图7所示,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发声组件2包括振膜21、音圈22和磁体23。振膜21设置在内部空间11中,将内部空间11分隔为前腔111和后腔112。音圈22与振膜21固定连接,用于带动振膜21振动。磁体23与音圈22相邻的固定在内部空间11中,用于提供音圈22运动所需磁场。发声组件2的发声原理为音圈22中通入电信号产生电磁场,由于音圈22处于磁体23的磁场中,音圈22产生的电磁场会与磁体23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磁力,随着音圈22中电信号的变化,音圈22所受到的磁力也会变化,音圈22即在磁力的作用下进行运动。由于振膜21与音圈22固定连接,因此振膜21也会在音圈22的带动下进行运动,从而振动完成发声。具体的,音圈22与扬声器驱动电路连接,用于承载驱动电流的流通。扬声器驱动电路会根据指令将不同的电信号以驱动电流的形式输入音圈22中,使音圈22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带动振膜21完成发声。
如图6所示,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外壳1包括上壳体12和下壳体13。下壳体13与上壳体12可拆卸连接,共同围成内部空间11。将外壳1分为上下两部分,能够方便内部空间11中各零部件的安装,也使得前腔111、后腔112和共振腔4更容易制造成型。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外壳1还包括连接件14。连接件14设置在内部空间11中,且分别与上壳体12和下壳体13可拆卸连接,发声组件2和振动板6分别固定在连接件14上。通过设置连接件14可以使发声组件2和振动板6的安装更加方便,也使得整个扬声器的组装更加方便。并且连接件14可以辅助发声组件2和振动板6共同将内部空间切分为前腔111、后腔112和共振腔4三部分,提高了三部分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提高了微型扬声器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包括:
外壳(1),具有内部空间(11),所述内部空间(11)包括前腔(111)、后腔(112)和共振腔(4);
发声组件(2),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11)中,分隔所述前腔(111)和所述后腔(112);
发声口(3),设置在所述外壳(1)上,连通所述前腔(111)与所述外壳(1)外部;
通道(5),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部,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前腔(111)和所述共振腔(4);以及
振动板(6),分隔所述后腔(112)和所述共振腔(4),用于调节所述共振腔(4)的共振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板(6)包括:
高分子振膜(61),呈环形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11)中,且环形外侧边缘与所述外壳(1)固定连接;和
中贴板(62),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11)中,与所述高分子振膜(61)的环形内侧边缘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振膜(61)与所述外壳(1)和所述中贴板(62)之间通过胶水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贴板(62)采用铝或铜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腔(112)的容积大于所述前腔(111),所述前腔(111)的容积大于所述共振腔(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组件(2)包括:
振膜(21),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11)中,将所述内部空间(11)分隔为前腔(111)和后腔(112);
音圈(22),与所述振膜(21)固定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振膜(21)振动;和
磁体(23),与所述音圈(22)相邻的固定在所述内部空间(11)中,用于提供所述音圈(22)运动所需磁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22)与扬声器驱动电路连接,用于承载驱动电流的流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
上壳体(12);和
下壳体(13),与所述上壳体(12)可拆卸连接,共同围成所述内部空间(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还包括:
连接件(14),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11)中,且分别与所述上壳体(12)和所述下壳体(13)可拆卸连接,所述发声组件(2)和所述振动板(6)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接件(14)上。
CN202122434228.XU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微型扬声器 Active CN216291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34228.XU CN216291424U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微型扬声器
TW110214116U TWM624217U (zh) 2021-10-09 2021-11-26 微型揚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34228.XU CN216291424U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微型扬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91424U true CN216291424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68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34228.XU Active CN216291424U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微型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91424U (zh)
TW (1) TWM6242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9303A (zh) * 2022-08-26 2022-10-18 惠州市大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骨传导耳机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9303A (zh) * 2022-08-26 2022-10-18 惠州市大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骨传导耳机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4217U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37797B1 (en) Sound producing device
CN204993827U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
CN102388626B (zh) 音频驱动器
EP3065421B1 (en) Modular loudspeaker for point sound sour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208581337U (zh) 一种耳机
CN212936195U (zh) 一种动圈式扬声器和耳机
CN101945317A (zh) 一种扬声器
CN111711896B (zh) 一种发声装置模组
CN103096224A (zh) 动磁式扬声器
CN110971732B (zh) 一种电子终端
CN216291424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
WO2023273545A1 (zh) 发声单体、扬声器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US8416979B2 (en) Earphone
CN103813245A (zh) 扬声器
CN202602881U (zh) 低失真扬声器
CN111698621B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产品
CN215734773U (zh) 一种扬声器结构和一种耳机
KR100413374B1 (ko) 스피커 일체형 리시버
CN211063780U (zh) 一种扬声器
CN112839284B (zh) 发声单体和耳机
CN111711897B (zh) 一种发声装置模组
CN208609179U (zh) 一种具有声学减震功能的微型扬声器
CN107820172B (zh) 喇叭以及包括该喇叭的耳机
KR100769885B1 (ko) 전자음향변환기
CN214675665U (zh) 赫姆霍兹制动腔体喇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