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04053U - 转轴连接结构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转轴连接结构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04053U
CN214504053U CN202120765117.4U CN202120765117U CN214504053U CN 214504053 U CN214504053 U CN 214504053U CN 202120765117 U CN202120765117 U CN 202120765117U CN 214504053 U CN214504053 U CN 214504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ctural member
torsion arm
glasses
mounting groove
hi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6511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毕远桐
王青
曹敬龙
张传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6511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04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04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040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转轴连接结构和电子设备,其中,转轴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结构件、第二结构件,所述第一结构件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二结构件可转动地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结构件和所述第二结构件可在打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切换;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第一结构件与所述第二结构件之间,于所述打开状态,所述弹性件处于弹性形变状态,而能使所述第一结构件具有向所述折叠状态运动的趋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于电子设备打开到位时,提供向内的夹紧力,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转轴连接结构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轴连接结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些电子设备设有转轴连接结构,而使电子设备可折叠,以便于收纳。然而,现有的转轴连接结构中,电子设备可转动连接的两部分可相对转轴自由转动,电子设备无法稳定地维持在打开状态,给用户带来了不好的使用体验。
例如眼镜,眼镜的镜腿与镜框之间只是通过转轴枢接在一起,而镜腿可相对于镜框转动,仅在镜腿打开到最大位置时,才会受到限制,而镜腿打开到最大位置时,对于绝大多数用户而言,是松垮的,眼镜容易掉落,大大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转轴连接结构,旨在于电子设备打开到位时,提供向内的夹紧力,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转轴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结构件、第二结构件,所述第一结构件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二结构件可转动地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结构件和所述第二结构件可在打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切换;以及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第一结构件与所述第二结构件之间,于所述打开状态,所述弹性件处于弹性形变状态,而能使所述第一结构件具有向所述折叠状态运动的趋势。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具有第一扭臂、第二扭臂、及连接所述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的簧体,所述第一扭臂与所述第二结构件连接固定,于所述打开状态,所述第一结构件能通过所述第二扭臂使所述簧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使所述第一结构件在反向弹性力的作用下具有向所述折叠状态运动的趋势。
可选地,所述第二结构件具有安装槽,所述簧体与所述第一扭臂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一扭臂与所述安装槽连接固定,所述第二扭臂伸出所述安装槽外,以使所述第一结构件能通过所述第二扭臂使所述簧体发生弹性形变。
可选地,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壁设有让位缺口,所述第二扭臂穿设于所述让位缺口,以伸出所述安装槽外。
可选地,所述第二结构件具有槽口相背而设的两所述安装槽;所述转轴包括轴体与两限位钉,所述限位钉包括钉体、及设于所述钉体端部的钉帽,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壁设有安装孔,所述钉体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以连接所述轴体端部,所述钉帽盖设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
可选地,所述转轴连接结构还包括遮盖件,所述遮盖件可收展地设于所述第一结构件与所述第二结构件的连接处,以遮盖所述第一结构件与所述第二结构件之间的连接空隙;于所述折叠状态,所述遮盖件展开;于所述打开状态,所述遮盖件收拢;所述第一结构件相对所述第二结构件转动时,能带动所述遮盖件展开或收拢。
可选地,所述遮盖件包括多个合页,所述打开状态下,多个所述合页堆叠;所述折叠状态下,多个所述合页展开。
可选地,相邻的两所述合页中的一者设有定位凸部,另一者设有限位槽;所述定位凸部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槽,所述遮盖件展开或收拢时,所述定位凸部分别抵接于所述限位槽的相对的两个侧槽壁。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前述的电子设备。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为眼镜,所述眼镜包括镜腿和镜框,所述镜腿为所述第一结构件,所述镜框为所述第二结构件;
所述镜腿设有第一过线空间,所述镜框设有第二过线空间,所述镜腿内设有第一电子元件,所述镜框内设有第二电子元件,所述眼镜还包括电连接线,所述电连接线穿过第一过线空间及第二过线空间,而使所述第一电子元件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可转动连接的第一结构件与第二结构件之间设置了弹性件,在第一结构件与第二结构件在打开状态时,弹性件处于弹性形变状态,如此,弹性件即可提供向内的夹紧力,能使第一结构件具有向所述折叠状态运动的趋势。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转轴连接结构中,在弹性件的夹紧力的作用下,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能稳定地处于打开状态。当本实用新型的转轴连接结构应用于眼镜时,可以理解,第一结构件对应为镜腿,第二结构件对应为镜框,如此,即使镜腿受到头部的挤压,弹性件的弹性力也能抵消来自头部的作用力,而使镜腿夹紧于用户头部,以避免眼镜脱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轴连接结构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转轴连接结构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转轴连接结构打开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转轴连接结构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转轴连接结构折叠状态下的剖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020293270000031
Figure BDA000302029327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转轴连接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转轴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结构件100、第二结构件200,所述第一结构件100通过转轴300与所述第二结构件200可转动地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结构件100和所述第二结构件200可在打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切换;以及
弹性件400,所述弹性件400设在所述第一结构件100与所述第二结构件200之间,于所述打开状态,所述弹性件400处于弹性形变状态,而能使所述第一结构件100具有向所述折叠状态运动的趋势。
现有的转轴连接结构中,电子设备可转动连接的两部分可相对转轴300自由转动,在这两部分没相对打开到最大位置时,这两部分仍具有继续相对转动的趋势,导致电子设备无法在任意位置稳定地维持打开,给用户带来了不好的使用体验。尤其对于眼镜来说,在用户佩戴眼镜时,仅在镜腿打开到最大位置时,才会受到限制,而镜腿打开到最大位置时,对于绝大多数用户而言,是松垮的,导致眼镜容易脱落,大大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可转动连接的第一结构件100与第二结构件200之间设置了弹性件400,在第一结构件100与第二结构件200在打开状态时,弹性件400处于弹性形变状态,如此,弹性件400即可提供向内的夹紧力,能使第一结构件100具有向所述折叠状态运动的趋势。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转轴连接结构中,第一结构件100和第二结构件200能稳定地处于打开状态。当本实用新型的转轴连接结构应用于眼镜,可以理解,第一结构件100对应为镜腿,第二结构件200对应为镜框,如此,即使镜腿受到头部的挤压,弹性件400的弹性力也能抵消来自头部的作用力,而使镜腿夹紧于用户头部,而避免眼镜脱落。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10所示,所述转轴连接结构还包括遮盖件600,所述遮盖件600可收展地设于所述第一结构件100与所述第二结构件200的连接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所述遮盖件600展开,以遮盖所述第一结构件100与所述第二结构件200之间的连接空隙;于所述打开状态,所述遮盖件600收拢;所述第一结构件100相对所述第二结构件200转动时,能带动所述遮盖件600展开或收拢。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仅示出了第一结构件100和第二结构件200与转轴300连接的部分,以附图中标示的坐标系为基准,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结构件100整体朝下延伸,第二结构件200整体朝右延伸;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结构件100和第二结构件200均朝右延伸。
本实施例中,为方便下文描述,定义遮盖件600设置于第一结构件100与第二结构的外侧,可以理解,在通过转轴300可转动连接的第一结构件100与第二结构件200中,为了避免二者在转动过程中互相干涉,二者之间具有连接间隙,其中,转轴300可遮盖第一结构件100和第二结构件200内侧的连接空隙,而外侧的连接间隙则通过遮盖件600得以遮盖。具体地,在第一结构件100相对第二结构件200转动以相对折叠时,第一结构件100和第二结构件200外侧的连接间隙将逐渐增大,同时遮盖件600被带动而展开,即使外侧的连接间隙逐渐增大,展开的遮盖件600也能将其遮盖;在第一结构件100与第二结构件200相对打开时,遮盖件600将被同步带动至收拢,以避免对第一结构件100和第二结构件200之间的相对转动产生干涉。
现有技术中,对于电子设备的通过转轴连接的两结构件来说,连接处不具有遮盖件,两结构件外侧将具有连接空隙。而当两结构件的连接处设有电子元件,或者,两结构件中的电子元件具有电连接关系,以致两个结构件的连接处设有电连接线,此时,当两结构件折叠后,其连接处的空隙将会导致这些电器件暴露于外部环境中,在外部环境的种种因素的作用下,电子设备的工作性能会大受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电子设备的损坏。因此,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这些电子设备往往设置为不可折叠,而是始终维持在打开状态,如眼镜。然而,这将导致电子设备的体积变大,不便于收纳。
而在本实用新型的转轴连接结构中,第一结构件100与第二结构件200的连接处增设有可收展的遮盖件600,能在遮盖第一结构件100与第二结构件200之间的连接空隙的同时,且不干扰第一结构件100与第二结构件200之间的相对转动,如此,本实用新型的转轴连接结构不但可实现第一结构件100与第二结构件200可转动连接,设置于第一结构件100与第二结构件200的连接处的电器件也可免于外部环境的干扰,以使电子设备能在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而在折叠状态下进行收纳电子设备所需的空间将大大减小。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10所示,所述遮盖件600包括多个合页,所述打开状态下,多个所述合页堆叠;所述折叠状态下,多个所述合页展开。如此,在第一结构件100与第二结构件200相对打开时,多个合页一一堆叠收拢,而避免干涉第一结构件100与第二结构件200之间的相对转动;在第二结构件200与第二结构件200相对折叠时,多个合页一一展开,以确保能遮盖住第一结构件100与第二结构件200外侧的连接孔隙。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遮盖件600也可以是具有褶皱的伸缩件,在第一结构件100与第二结构件200相对打开时,伸缩件的褶皱被折叠而使伸缩件收拢;在第一结构件100与第二结构件200相对展开时,伸缩件的褶皱舒展而使伸缩件展开,如此,同样不干扰第一结构件100与第二结构件200之间的相对转动,且能起到遮盖第一结构件100与第二结构件200之间的连接空隙的作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所述合页中的一者设有定位凸部10,另一者设有限位槽20;所述定位凸部10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槽20,所述遮盖件600展开或收拢时,所述定位凸部10分别抵接于所述限位槽20的相对的两个侧槽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合页至少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结构件100的第一合页610及连接于所述第二结构件200的第二合页620;可选地,所述第一合页610与所述第一结构件100一体成型,或,所述第一合页610与所述镜腿中的一者设有定位凸部10,另一者设有限位槽20;可选地,所述第二合页620与所述镜框中的一者设有定位凸部10,另一者设有限位槽20;所述定位凸部10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槽20,所述遮盖件600展开或收拢时,所述定位凸部10分别抵接于所述限位槽20的相对的两个侧槽壁。
为方便描述,作如下定义:
当第一结构件100与第二结构件200处于打开状态,定位凸部10抵接于限位槽20的第一侧;在第一结构件100与第二结构件200相对折叠时,定位凸部10将向限位槽20的第二侧滑动;如此,当第一结构件100与第二结构件200处于折叠状态,定位凸部10将抵接于限位槽20的第二侧。
不失一般性,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8和图10所示,第一合页610与第二合页620之间还设有一第三合页630,第一合页610与第一结构件100一体成型,如图3所示,第一合页610上设有定位凸部10,如图4所示,第三合页630上设有定位凸部10、以及与第一合页610上的定位凸部10相配合的限位槽20,如图6所示,第二结构件200上设有定位凸部10,如图5所示,第二合页620上设有两限位槽20,以分别配合于第二结构件200和第三合页630的定位凸部10。
不失一般性,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第一结构件100来使第一结构件100与第二结构件200在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因此,在驱动第一结构件100使第一结构件100与第二结构件200相对折叠时,第一结构件100先带动第一合页610转动,以使第一合页610的定位凸部10相对第三合页630上的限位槽20滑动,当定位凸部10抵接于限位槽20的第二侧时,第一结构件100继续转动,则将继续带动第三合页630转动,以使第三合页630上的限位槽20相对第三合页630的定位凸部10滑动,按照此流程,多个合页即可一一展开,直至第二结构件200的定位凸部10滑动至第二合页620的限位槽20第二侧,多个合页将完全展开,此时,第一结构件100与第二结构件200即切换至如图9和图10所示的折叠状态。当第一结构件100与第二结构件200相对打开时,该过程将反向进行,多个合页将一一收拢,直至切换至图7和图8所示的打开状态,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合页610与第二合页620也可直接连接,而不设第三合页;亦或者,第一合页610与第二合页620之间也可设置多个第三合页630。另外,第一合页610与第一结构件100也可分体设置,并通过定位凸部10与限位槽20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弹性件400为扭簧500,所述扭簧500具有第一扭臂510、第二扭臂520、及连接所述第一扭臂510和第二扭臂520的簧体530,所述第一扭臂510与所述第二结构件200连接固定,于所述打开状态,所述第一结构件100能通过所述第二扭臂520使所述簧体530发生弹性形变,而使所述第一结构件100在反向弹性力的作用下具有向所述折叠状态运动的趋势。本实施例中,扭簧500的第二扭臂520的延伸方向并行于转轴300的轴向方向,如此,沿轴体310周向转动的第一结构件100能通过合页抵推第二扭臂520。具体地,在第一结构件100与第二结构件200相对打开时,第一结构件100带动合页转动,直至多个合页堆叠并与第二扭臂520相接触,而在第一转动件继续转动,将带动多个堆叠的合页抵推第二扭簧500,而使簧体530发生弹性形变,直至第一结构件100与第二结构件200切换至打开状态。如此,在打开状态下,扭簧500的弹性力即可通过合页向第一结构件100传递,以使第一结构件100在反向弹性力的作用下具有相对第二结构件200折叠的趋势,而使第一结构件100与第二结构件200之间具有向内的夹紧力。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400也可设置为弹片,且该弹片设置为背向合页的凹弧形结构,当合页抵持于弹片时,弹片对合页的作用力将传递至第一结构件100,而使第一结构件100具有向所述折叠状态运动的趋势;而当遮盖件600设置为具有褶皱的伸缩件时,第一结构件100上应另设用于抵推第二扭臂520的作用部,以使第一结构件100直接作用于第二扭臂520。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结构件200具有安装槽210,所述簧体530与所述第一扭臂510容置于所述安装槽210内,且所述第一扭臂510与所述安装槽210连接固定,所述第二扭臂520伸出所述安装槽210外,以使所述第一结构件100能通过所述第二扭臂520使所述簧体530发生弹性形变。不失一般性,本实施例中,安装槽210的槽底壁设于两限位凸部212,第一扭臂510卡设于限位凸部212之间,而被固定于第二结构件200。安装槽210用于收容扭簧500的第一扭臂510与簧体530,避免其干涉第一结构件100与合页的转动,也避免第一结构件100与合页的转动破坏其与第二结构件200的连接稳定性。而第二扭簧500需伸出安装槽210外,以供合页作用,而使簧体530能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使扭簧500能在打开状态下提供向内的夹紧力。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安装槽210的槽底壁设有让位缺口211,所述第二扭臂520穿设于所述让位缺口211,以伸出所述安装槽210外。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结构件100装设于靠近槽底壁的一侧,多个合页装设于第一结构件100与第二结构件200之间,第二扭臂520穿过让位缺口211延伸至安装槽210外,以供合页作用。不失一般性,如图7和图9所示,当处于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时,第二扭臂520将抵接于让位缺口211在周向上的相对的两个口壁,由此,让位缺口211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定位作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结构件200具有槽口相背而设的两所述安装槽210;所述转轴300包括轴体310与两限位钉320,所述限位钉320包括钉体321、及设于所述钉体321端部的钉帽322,所述安装槽210的槽底壁设有安装孔30,所述钉体321穿设于所述安装孔30,以连接所述轴体310端部,所述钉帽322盖设于所述安装槽210的槽口。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第一结构件100和多个合页也具有安装孔30,且这些安装孔30均为过孔,钉体321一一穿设第二结构件200、多个合页及第一结构件100上的安装孔30,并使钉帽322盖设安装槽210的槽口。如此,可避免安装槽210的槽口外露,以避免扭簧500暴露于外部环境中。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结构件100装设于靠近槽口的一侧,多个合页装设于第一结构件100与第二结构件200之间,第二合页620即可封盖安装槽210的槽口,而安装槽210的槽底壁设于最外侧,如此,同样可避免安装槽210的槽口外露。
进一步地,限位钉320与轴体310可拆卸连接,在转轴连接结构故障时,可将两限位钉320拆下,对内部的各部件进行排查,以便于更换有问题的部件。如此,可提升该转轴连接结构的维修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转轴连接结构,该转轴连接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子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为眼镜,所述眼镜包括镜腿和镜框,所述镜腿为所述第一结构件100,所述镜框为所述第二结构件200;
如图8和图10所示,所述镜腿设有第一过线空间110,所述镜框设有第二过线空间220,所述镜腿内设有第一电子元件,所述镜框内设有第二电子元件,所述眼镜还包括电连接线,所述电连接线穿过第一过线空间110、转轴300处的空隙、及第二过线空间220,而使所述第一电子元件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电连接。如此,眼镜的镜腿可相对镜框折叠,以便眼镜的收纳,而镜腿折叠时不会对转轴300的电连接线造成挤压,镜腿和镜框内部的电子元件可稳定地实现电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转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结构件、第二结构件,所述第一结构件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二结构件可转动地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结构件和所述第二结构件可在打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切换;以及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第一结构件与所述第二结构件之间,于所述打开状态,所述弹性件处于弹性形变状态,而能使所述第一结构件具有向所述折叠状态运动的趋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具有第一扭臂、第二扭臂、及连接所述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的簧体,所述第一扭臂与所述第二结构件连接固定,于所述打开状态,所述第一结构件能通过所述第二扭臂使所述簧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使所述第一结构件在反向弹性力的作用下具有向所述折叠状态运动的趋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件具有安装槽,所述簧体与所述第一扭臂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一扭臂与所述安装槽连接固定,所述第二扭臂伸出所述安装槽外,以使所述第一结构件能通过所述第二扭臂使所述簧体发生弹性形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壁设有让位缺口,所述第二扭臂穿设于所述让位缺口,以伸出所述安装槽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件具有槽口相背而设的两所述安装槽;
所述转轴包括轴体与两限位钉,所述限位钉包括钉体、及设于所述钉体端部的钉帽,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壁设有安装孔,所述钉体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以连接所述轴体端部,所述钉帽盖设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转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连接结构还包括遮盖件,所述遮盖件可收展地设于所述第一结构件与所述第二结构件的连接处,以遮盖所述第一结构件与所述第二结构件之间的连接空隙;
于所述折叠状态,所述遮盖件展开;于所述打开状态,所述遮盖件收拢;
所述第一结构件相对所述第二结构件转动时,能带动所述遮盖件展开或收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件包括多个合页,所述打开状态下,多个所述合页堆叠;所述折叠状态下,多个所述合页展开。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所述合页中的一者设有定位凸部,另一者设有限位槽;所述定位凸部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槽,所述遮盖件展开或收拢时,所述定位凸部分别抵接于所述限位槽的相对的两个侧槽壁。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转轴连接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眼镜,所述眼镜包括镜腿和镜框,所述镜腿为所述第一结构件,所述镜框为所述第二结构件;
所述镜腿设有第一过线空间,所述镜框设有第二过线空间,所述镜腿内设有第一电子元件,所述镜框内设有第二电子元件,所述眼镜还包括电连接线,所述电连接线穿过第一过线空间、转轴处的空隙、及第二过线空间,而使所述第一电子元件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电连接。
CN202120765117.4U 2021-04-14 2021-04-14 转轴连接结构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4504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65117.4U CN214504053U (zh) 2021-04-14 2021-04-14 转轴连接结构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65117.4U CN214504053U (zh) 2021-04-14 2021-04-14 转轴连接结构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04053U true CN214504053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02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65117.4U Active CN214504053U (zh) 2021-04-14 2021-04-14 转轴连接结构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040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4960A (zh) * 2021-04-14 2021-10-19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转轴连接结构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4960A (zh) * 2021-04-14 2021-10-19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转轴连接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13514960B (zh) * 2021-04-14 2023-08-2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转轴连接结构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70987B (zh) 一种转轴及具有该转轴的电子设备
EP3637741B1 (en) Foldable mobile terminal
RU2481613C2 (ru) Складная клавиатура для портативного компьютера
EP3624430B1 (en) Foldable mobile terminal
US9841050B2 (en) Connection device applicable to flexible display screen
US20180341295A1 (en) Hinge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210113379A (ko) 회전식 커넥팅 어셈블리 및 접이식 단말 장치
CN108712529B (zh) 一种铰链和移动终端
US7513014B2 (en) Hinge assembly
TWI273819B (en) Dual-axis hinge
CN108712530B (zh) 一种铰链和移动终端
US20230384839A1 (en) Fold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3627802B1 (en) Foldable mobile terminal
CN110714977A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089977B (zh) 颈部按摩仪
CN214504053U (zh) 转轴连接结构和电子设备
WO2013115435A1 (ko) 이동 단말기용 힌지장치
CN113251065A (zh) 一种内折叠铰链及终端
CN111828462B (zh) 转动机构、折叠机构及通讯设备
CN113687524B (zh) 智能眼镜铰链结构
CN216044966U (zh) 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JP3889393B2 (ja) 携帯用端末機のヒンジ装置
CN101649857A (zh) 铰链结构
CN217401425U (zh) 一种内折叠铰链及终端
CN113514960B (zh) 转轴连接结构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29

Address after: 266104 No. 500, Song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GOERTE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031 workshop 1, phase III, Geer Photoelectric Industrial Park, 3999 Huixian Road, Yongchun community, Qingchi street,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