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97529U - 一种隧道基坑围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基坑围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97529U
CN214497529U CN202023028694.XU CN202023028694U CN214497529U CN 214497529 U CN214497529 U CN 214497529U CN 202023028694 U CN202023028694 U CN 202023028694U CN 214497529 U CN214497529 U CN 2144975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dation pit
support
tunnel foundation
supporting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2869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双喜
王景龙
李俊杰
柯其顺
梁攀
张岩
林叶森
吴浪
李正
王鹏祥
牛瑜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Guangd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Guangd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Guangd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2869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975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975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975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隧道基坑围护装置,所述的围护装置包括支撑外立面、支撑主体、主支撑柱,所述的支撑外立面位于所述支撑主体的上侧,在两侧的支撑主体之间设置有升降杆,所述的升降杆与所述的支撑外立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主体下设置有辅助支撑结构,所述的灌注区域包括高压旋喷柱、注浆加固区、抽条加固结构,所述的抽条加固结构位于所述的注浆加固区的中间位置,在所述的注浆加固区的两边设置有高压旋喷柱。本实用新型中的基坑围护装置,采用上下双层结构,为隧道的开挖提供了很好的安全保障,不失为一种简单、易操作性和经济合理的隧道基坑维护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基坑围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结构领域,其用于低净空下隧道钻孔桩施工中,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基坑围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交通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许多城市开始将城市道路设置在地下,减少了地面空间的交叉。大城市的交通网络交错复杂,在城市建设隧道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上跨或下穿既有的交通线路,这种近距离接触对正常运行的交通线路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在建设过程中如何保障与其交叉的建构筑物的安全是建设者必须面对的难题。
山区浅埋隧道一般采用明挖法和暗挖法。明挖法也称基坑法,主要包括敞口明挖法(放坡明挖)和基坑支护开挖法两类。而盖挖法这种施工方法介于明挖法和暗挖法之间。
浅埋隧道围护基坑若土层分布为土质,则一般采用拉森钢板桩作为围护结构,然后施作冠梁以及钢管横撑(冠梁处);若土层分布为上部土层,下部基岩的浅埋隧道基坑则一般用钻孔灌注桩作为围护支挡结构(钻孔灌注桩打入岩石一定深度),然后施作冠梁以及钢筋砼横撑 (冠梁处)。基坑开挖方式也一般采用机械开挖方式。
在基坑围护设计中,围护拉森钢板桩/钻孔灌注桩、冠梁以及钢筋砼横撑常被简化为单排桩作为一个结构体系进行设计计算,设置基坑内外侧水位标高验算结构整体的内力(弯矩、剪力以及位移)及稳定性,验算抗倾覆、抗隆起以及嵌固深度能否满足规范要求。作为结构体系各个验算若均满足规范要求,基坑设计就很容易审核通过。上述浅埋隧道围护基坑做法未把不利工况考虑精细,只从整体上考虑了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忽略了单个围护结构(杆件)的受力情况。
地质情况分布为上部土层、下部基岩的隧道基坑开挖一般采用钻孔灌注桩作为围护结构,桩基进入风化程度较好岩石(中风化岩石以上)深度和基坑底部深度均不小于2m。基坑底至仰拱外边线底地层分布为风化程度较好岩石,则采用机械开挖行不通,需采用弱爆破开挖。但岩土工程上计算受力多是每延米的受力情况(kN/m),基坑设计中作为单个杆件的80cm(每延米范围内)的钻孔灌注桩(底端插入岩石一定深度可作为固定端,顶端有冠梁和横撑约束可简化为固定端或滑动支座)的受力情况却很容易被忽略,尤其是基坑围护段上台阶土方开挖到基底时,基坑内侧土被掏空,基坑外侧土压力作用在钻孔灌注桩上时,此时为工程不利工况。上部土体采用机械开挖至基底后,继而爆破开挖仰拱(下部岩石),开挖至仰拱外边线底处时,此时为工程最不利工况。但目前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对这些不利工况缺乏考虑,容易造成结构稳定性存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一种隧道基坑围护装置,具体是通过如下的方案实现的:
一种隧道基坑围护装置,所述的围护装置包括支撑外立面、支撑主体、主支撑柱,所述的主支撑柱一共两排分别设置于支撑主体的两侧,所述的支撑外立面位于所述支撑主体的上侧,在两侧的支撑主体之间设置有升降杆,所述的升降杆与所述的支撑外立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主体下设置有辅助支撑结构,所述的辅助支撑结构包括横梁、所述的横梁的主体上设置有镂空结构,所述的横梁的下侧设置有灌注区域,所述的灌注区域包括高压旋喷柱、注浆加固区、抽条加固结构,所述的抽条加固结构位于所述的注浆加固区的中间位置,在所述的注浆加固区的两边设置有高压旋喷柱;
更进一步,所述的高压旋喷柱的两侧设置有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护结构包括钢筋架、钻孔灌注桩、高压旋喷桩;
更进一步,所述的高压旋喷柱的两侧设置有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升降杆的内侧设置有立柱桩,所述的立柱桩与所述的横梁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在所述的立柱桩的内部设置有骨架结构;
更进一步,所述的骨架结构为钢筋笼;
更进一步,每个所述的支撑柱为双墩结构;
更进一步,在所述的支护结构与所述的主支撑柱之间设置有加固架构;
更进一步,所述的加固结构为挡墙基体注浆加固;
更进一步,所述的镂空结构对称分布在所述的横梁的主体上;
更进一步,所述的镂空结构数量为四个。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中的基坑围护装置,采用上下双层结构,为隧道的开挖提供了很好的安全保障,所述的镂空结构不尽能够提高横梁的强度,还可以有效节约材料,降低维护装置的重量,不失为一种简单、易操作性和经济合理的隧道基坑维护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隧道基坑围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隧道基坑围护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支撑外立面1、支撑主体2、主支撑柱3、钢筋架4、钻孔灌注桩5、高压旋喷桩6、高压旋喷柱7、立柱桩8、骨架结构9、横梁10、镂空结构11,12,13,18、注浆加固区14、抽条加固结构15、升降杆16、升降杆底座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进出、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隧道基坑围护装置,所述的围护装置包括支撑外立面1、支撑主体2、主支撑柱3,所述的主支撑柱一共两排分别设置于支撑主体2的两侧,所述的支撑外立面位于所述支撑主体2的上侧,在两侧的支撑主体2之间设置有升降杆16,所述的升降杆16与所述的支撑外立面1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主体下设置有辅助支撑结构,所述的辅助支撑结构包括横梁10、所述的横梁10的主体上设置有镂空结构11、12、13、18,所述的横梁10的下侧设置有灌注区域,所述的灌注区域包括高压旋喷柱7、注浆加固区14、抽条加固结构 15,所述的抽条加固结构位于所述的注浆加固区14的中间位置,在所述的注浆加固区14的两边设置有高压旋喷柱7;所述的高压旋喷柱7的两侧设置有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护结构包括钢筋架4、钻孔灌注桩5、高压旋喷桩6;所述的高压旋喷柱7的两侧设置有支护结构,在所述的升降杆16的内侧设置有立柱桩8,所述的立柱桩8与所述的横梁10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立柱桩8的内部设置有骨架结构;所述的骨架结构为钢筋笼;每个所述的主支撑柱3为双墩结构;在所述的支护结构与所述的主支撑柱3之间设置有加固架构;所述的加固结构为挡墙基体注浆加固;所述的镂空结构对称分布在所述的横梁10的主体上;所述的镂空结构数量为4个。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型和改变。因此,本实用新型覆盖了落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各种改型和改变。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隧道基坑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围护装置包括支撑外立面(1)、支撑主体(2)、主支撑柱(3),所述的主支撑柱一共两排分别设置于支撑主体(2)的两侧,所述的支撑外立面位于所述支撑主体(2)的上侧,在两侧的支撑主体(2)之间设置有升降杆(16),所述的升降杆(16)与所述的支撑外立面(1)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主体下设置有辅助支撑结构,所述的辅助支撑结构包括横梁(10)、所述的横梁(10)的主体上设置有镂空结构(11、12、13、18),所述的横梁(10)的下侧设置有灌注区域,所述的灌注区域包括高压旋喷柱(7)、注浆加固区(14)、抽条加固结构(15),所述的抽条加固结构位于所述的注浆加固区(14)的中间位置,在所述的注浆加固区(14)的两边设置有高压旋喷柱(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基坑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旋喷柱(7)的两侧设置有支护结构,所述的支护结构包括钢筋架(4)、钻孔灌注桩(5)、高压旋喷桩(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基坑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旋喷柱(7)的两侧设置有支护结构,在所述的升降杆(16)的内侧设置有立柱桩(8),所述的立柱桩(8)与所述的横梁(10)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基坑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立柱桩(8)的内部设置有骨架结构(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基坑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结构为钢筋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基坑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主支撑柱(3)为双墩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基坑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支护结构与所述的主支撑柱(3)之间设置有加固架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基坑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固结构为挡墙基体注浆加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隧道基坑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镂空结构对称分布在所述的横梁(10)的主体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隧道基坑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镂空结构数量为4个。
CN202023028694.XU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隧道基坑围护装置 Active CN2144975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28694.XU CN214497529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隧道基坑围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28694.XU CN214497529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隧道基坑围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97529U true CN214497529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08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28694.XU Active CN214497529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隧道基坑围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975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93642B (zh) 一种驳岸加固设施及其施工方法
CN101092850A (zh) 一种建筑物或古建筑物/群整体顶升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36241B (zh) 基于半盖挖法的软弱富水地层地铁基坑加固开挖方法
CN109183809B (zh) 一种淤泥质黏土深基坑工程复合支护换撑的施工方法
CN112832248B (zh) 一种城市隧道地铁车站施工方法和深大基坑群施工动态监控量测方法
CN210315186U (zh) 一种轻型拱桥基础构造
CN105089670A (zh) 一种在并行区间盾构隧道基础上扩挖地铁车站施工方法
CN110777806B (zh) 多连杆平面框架永久支护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216041201U (zh) 一种先撑后挖双层斜向支撑基坑围护体系
CN112302686B (zh) 隧道斜井进正洞的垂直顶升施工方法
CN214497529U (zh) 一种隧道基坑围护装置
CN111535333A (zh) 一种复杂复建基坑工程桩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6238685U (zh) 一种对牌坊原位保护基础换托结构
CN116289979A (zh) 地下顺逆同步施工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CN113684852B (zh) 组合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及组合桩基础
CN114033388B (zh) 富水粉砂层地下隧道顶管用竖井施工方法
CN215715333U (zh) 一种流塑性地质底板施工预埋装置
CN111851515B (zh) 邻接基坑协同施工围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9958372U (zh) 铁路新增二线台后路基桩管帷幕支护结构
CN114411762A (zh) 后锚式刚性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575777A (zh) 一种航道下穿高铁桥墩桩基的框架加固体系和加固方法
CN217105109U (zh) 一种人行天桥下深基坑同步施工的支护结构
CN114250784A (zh) 一种先撑后挖工法桩结合斜桩的基坑围护体系
CN218667392U (zh) 一种适用成都粘土地段的渠道结构
CN113931228B (zh) 一种用于地下室施工的材料平台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